李泽厚先生用最朴实的语言,为我讲述了中国艺术之美和其灿若星辰的辉煌发展进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跟随者笔者的引领去需找中国艺术美的真谛,中国艺术之美,并不只出现在华丽堂皇的艺术馆中,中国艺术之美,无处不在,我们只缺少一双发现这些美的眼睛。在这并不算长的文章中,最令我心驰神往的就是李老师提到的古代图腾,往日被认为毫无章法,令人畏惧可怖的图腾,竟拥有鲜为人知的意义,在我们看似简单,却不无道理,你看那可怖的人面鼎中常出现的牛头怪,并不是随意想出的装饰花纹,它象征着守护与威力,守护者自己部落的人民,威吓外来侵略的敌人。就像李老师所说:“它们这所以具有威吓神秘的力量,不在于这些怪异动物形象本身有如何的威力,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为象征符号,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它们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等等,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有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李老师给我们呈现的是一种超越一般人所定义的优雅美的框架,为我们呈现出那令人血脉沸腾的野性美,这种美,百看不腻,这种美,令我痴狂。 李老师不局限于图画艺术,文字的美也被他讲述地淋漓尽致。古代的诗歌,名流千秋,我们在高中被灌输的思想太关反复太局限,谁敢说李白杜甫写出的洒脱之诗不是对生活的无奈所迫?谁敢说,表面看似豪放不羁的字句,没有隐藏着作者对现实的畏惧?谁说描写热闹欢腾的画面,没有体现当时作者的孤寂落寞?谁敢说淡泊名利的语句,没有透露作者想要入世的向往期待?我们学习地太快,却感悟地太浅。文章的中部至下部引用大量诗文,让我们更深刻地感悟到李老师对美的独特眼光,在图画,在文字,在政治态度,在生活经验,在于拥有那强大的关于美的哲学思想。 这历程,让我走的很充实,这历程,让我有所新思,这历程,让我目不暇接,这历程,让我叹为观止。去发现,感受美,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地学习美,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最深刻地思想,让我们心灵去尝试触碰中国美学天人合一的境界,去用心聆听生活带给我们的美的历程。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