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也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哲学是他的专业,他的很多著作都和哲学有关又不仅止于哲学,关于教育关于人文关于精神关于生命……《人文主义的哲学思考》这本书就是周国平先生的一本围绕“人文精神”的演讲稿。该讲演录是周国平将近20年所做的各种讲座、演讲的讲稿整理结集。全书共分六辑,分别为周国平谈人文精神、谈教育和文化、谈人生、谈哲学等。他以自己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博学求精的治学态度向人们讲述了关于人生、社会、思想、道德、法制、教育、青年、爱情、婚姻、女性、子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看法,引导人们以深入和科学的思想方式去认识问题。这是一本富有教益和充满知识、智慧和人格美感的大书。
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幸福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
一本让你从平时过的具体日子和做的具体事情里面跳出来。放下社会的身份,回到人这个原点,去思考作为一个人所面对的问题。
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人们珍惜平凡生活,注重内在生活,这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是很好的心灵抚慰和人生指向。
人文精神这个词,如果我们要在西文里面,英文也好、德文也好,要找一个对应的词的话,恐怕的话也就是Humanism,Humanism这个词,原来我们一般是翻译成“人道主义”或者是“人本主义”,或者是“人文主义”,实际上都是这一个词,“人文主义”这个含义就和“人文精神”就非常相近了,实际上是一个同义词,所以我是这样理解的,我说你要谈人文精神的话,你就要了解这个词在西方文化传统里的含义,那么这个词,Humanism这个词,实际上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实际上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但是广义的来说,是指西方的,就是我刚才说的由西方哲学所培育那种欧洲的精神文化传统,我呢按照这后一个广义的含义来理解来谈这个问题。那么在我的理解中,实际上人文精神这个概念是表达了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一种精神文化传统,它的主要的精神是什么呢,就是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那么什么是精神存在呢,实际上是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人是有头脑的,有理性的,有一种认识能力的。另外一种含义呢,人是有灵魂的,有超越性的,人的精神属性其实只有两大属性,一个就是能够思考问题的有头脑的,这就叫理性,还有一个呢人是有灵魂的,他是要追问生命的意义的,这个叫超越性,所以实际上我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就要讲三点,就是“人文精神”在我看来包含三个元素,第一个就是人性,就是对人的尊重,可以用一个概念来说明它,就是人的尊严强调人的尊严,那么这个含义呢,实际上也就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二个元素呢是理性,你可以说是对真理的追求,头脑对真理的思考,那么这个含义呢是科学精神,是广义的科学精神;第三个元素是指用一个词就是超越性,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那么这个含义在我看来就是广义的宗教精神,所以我想从这三个方面来谈清楚我对“人文精神”的这个理解。
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却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关于“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其实最终的结论大家需要记住的,就是认真两个字,认真两个字。那么关于认真两个字,我想周教授的思考,他已经不完全是在西方的这样一个,从古希腊开始的欧洲的这样一个思想传统里,如果他仅仅在那个传统里头,我想他得不出认真这两个字来,他是在和我们中国的哲学精神,我们中国的这样一种文化传统的对比之中,他才突然发现了,原来欧洲人过得比我们认真,欧洲人比我们过得认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人文精神”和我们不一样。他的“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在做人的方面,还是在做事情的方面,还是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是在自己的宗教信仰方面,在各个方面他就是坚守两个字,就是认真。那么坚守了这两个字以后,就产生了整个西方的“人文精神”的这样一种传统,产生了我们现在大家看到的西方的这样一种文化,那么对比之下的话呢,的的确确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觉有点惭愧。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