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期》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孙瑞雪告诉我,真正的教育,真正的爱。这是一本“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
全书既有深入的理论阐述,又有大量典型、鲜活的实例,读后既有认识上的提升,又有实践上的指导。本书收录了两百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成长案例,还阐述了一些老师们的观察观点。书中有大量图片佐证,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引领着我们去了解儿童内心的秘密。在书中,“爱和自由”的理念使我们读者的心灵起飞,通过一系列的故事、专家点评告诉我们“敏感期”这个新概念。
文章序言中说的好,有多少父母知道婴儿刚出生时喜欢看黑白相交的地方,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彩球?婴幼儿在喝糖水后,为什么拒绝再喝白开水?他为什么爱吃手,还对非常微小的东西很感兴趣?他为什么不断丢掉手里的东西?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门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敏感期的概念就是对成人也常适用,因为很多成人还在继续成长。这里说的是老师们的成长,老师们必须持续不断地成长,才能跟上孩子们成长的脚步。
老师们是美丽的,又是美好的。但我感觉他们的工作更有着历史意义。他们走进这种影响未来的事业——影响儿童。他们全靠自己的力量,自己创建,自我造就。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服务。他们自己学习,自我完善。他们用他们至美的心灵,把单调、繁杂、琐碎、难以把握、易出错误的工作,化作思想、理想和崇高。他们从传统中走出,并不断远离传统,远离世俗,走向高贵,走向自由,走向科学。他们把工作变成关爱、挚爱、友爱的情境,变成宽容、理解、自由的地域。
这段文字是本书序言中的一段描述,读到这里,看着我襁褓中的女儿,作为一个母亲兼老师双重身份的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无论是母亲的身份,还是教师的身份,都鞭笞着我努力学习、进步、成长,以期能跟上孩子们成长的脚步。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