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 今天是

新闻资讯 > 教研科研

《狼图腾》读书笔记

2016/1/8 16:23:59   来源:本站   作者:张跃   人气:6257次
 

最初知道狼图腾,是因为它在2015年被翻拍成电影口碑很好,成为春节档的黑马。却一直没有时间去电影院看,对他的小说产生了兴趣。经过这段时间阅读下来,从中收获颇丰。

《狼图腾》这本书起码有三个看点:一是,对狼的研究上升到了一种文化;二是,狼的团队精神与狼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三是,姜戎的写作手法。《狼图腾》是一部深切关注人类土地家园,以灵魂回应灵魂之书。作者写作历时30年,倾注了大量心血和体验,触及和诱发了人类生存的许多道理,让人的心为之悸动和痛楚。书的主体部分陈述了原本的内蒙古草原既受狼害又与狼不可分离,既恨狼又敬畏、崇拜狼,所谓“学狼,护狼,拜狼,杀狼”的图腾崇拜和精神悖论,描绘了几十次惊心动魄、伤心惨目的人狼战争,写了能够在几天几夜里洪水滔天般把几千匹马从肉体到灵魂彻底瓦解的蚊灾,也写了黄灾、白灾、鼠灾。在暴烈的血色场景的间隙,作者用另一副雄浑而柔情的笔调,描绘了荡人心魄的草原之美,那翡翠般的聚宝盆,那美丽的天鹅、野鸭、大雁、那色彩斑斓的大鸟小鸟、那娇艳欲滴的白芍药、那满地的无名野花、那清苦的草香,令人沉醉,让人心胸浩阔。整部作品那刚健,苍凉,硬朗的排浪式的语句,它那不加文饰地逼真感和原生感更能凸显其狞厉之美。当然,狼才是《狼图腾》这本书的精神主载体,狼的狡猾,狼的智慧,狼的生命强力,狼的团队精神,以及狼性,狼眼,狼嗥,狼烟,狼旗等等,才是全书的看点所在。狼的存在历史不比人类晚,古突厥和蒙古族的祖先传说是一条苍色的狼。30多年前,姜戎作为一名北京知青,来到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对狼的研究、突厥人和蒙古族文化的研究融合在一起,有新意。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后来到了痴迷的地步,最终""成了一种文化。作者姜戎对知识的渴求,专心致志做学问的态度,大胆实践的精神,对于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我认为应该好好地学习与借鉴。其实我想说的是,只要我们头脑中已形成教书育人、一切为了孩子、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大目标,只要我们都能以人家作者姜戎这种作学问、研究学问的精神,大胆实践,把人家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我们就不会困惑,埋怨,生命定会涣发出光彩,就能作成我们自己的事情。

接下来,我想从羊性与狼性来探讨狼性的优点。羊性情温顺敦厚,胆小如鼠,逆来顺受,不善打斗,遇到危险就是跑,即使是它的孩子被抢走。羊一生下来就注定被别的食肉动物欺负,踩在脚下蹂躏,任人宰割,反抗力低下。中国的民族屈辱史大都因为羊的软弱性格占了主导地位,被"西方狼"差点吞噬殆尽。有人说: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性格决定命运。狼和羊的性格不同,故而狼羊的命运会大相径庭,狼被草原民族视为图腾、兽祖、宗师、楷模以及草原和草原民族的保护神。蒙古草原人在古代有"天葬"的神秘仪式,就是人死了以后把尸体放在颠簸行驶的牛车上直至尸体掉下车,不许回头看,牛车不许按原返回,最后尸体被狼吃掉,实现魂归"腾格里"(腾格里即天)。因为他们认为狼是腾格里派下来的看管草原的神灵,是草原的保护神。蒙古草原人敬狼、狼、与狼为伍、与狼战斗,从而使每一个草原人都锻炼出强悍勇猛刚毅豪放的草原性格。狼用它的智慧在这个草原上为自己谋求生存的空间,用它的勇敢顽强继续着这个种群的延续,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昌盛不也需要这种智慧,这种精神吗!也许这就是狼性和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共性所在。

我还想说的是人类身上的狼性和羊性。如果说狼是代表恶,那么羊则代表善。大家都认同善。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教导人向善的,因而儒家思想曾一度成为统治阶级的一把利器。但巧的是我国历史上把儒家思想当成统治思想的朝代却不是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以前我看过一则电视广告,做就要做到最好,做就要做到一种极至。我要做好,就要学习狼的那种执著、勇敢的精神,力争把工作做到一种极至。同时,树立一种务实的工作目标,并向其他老师学习,学习人家的教学长处,学习人家良好的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到提高丰富自己,使自己真正地成熟起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息、不淫、不移、不屈"就是狼图腾精神的精准概括。我们学习狼图腾精神不是要学狼一样勇猛刚烈的性格,更不是去如何的敬狼崇拜狼。我们是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的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以便用来指导实践,进而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造福社会

读了这本书,我慨叹姜戎的这篇《狼图腾》真是一场疾风骤,他看到了社会更深层的民族性格对于民族存在的至关重要。他就象是给我们的社会和个体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我们在刚要懈怠之时马上又看到了希望。追究狼性的根本原因,我想应该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使得狼进化的更加富有传奇色彩。因为巨大的生存压力,生存竞争,使得狼的优点更加的突显出来,并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对于人类来讲,有更多的生存竞争压力就会做出更多常人不可能想象的事情。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更是如此。越是有危机感的国家的民族,他们的骨子里面就越会有拼搏精神,更具有狼性,此刻,我们是否是想起了我们古代先人孟子的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这种拼搏精神,这种狼性正是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落后就要被挨打,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同自然界其实是一样的,竞争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弱肉强食的婉转说法,这样看来,只有具备这种狼性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也许你会认为可以把我所说的狼性概括为一种永往无前,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是单单这样认为确又太过狭隘,在这狼性的背后也隐藏着其他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借鉴。

 一、团队精神

 在一对头狼夫妇的带领下,狼群中每一匹狼都要为了群体的幸福承担一份责任,每个成员都不希望成为光说不干的“老板”,每一匹狼都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功的团体和幸福的家庭也是如此。每位成员不仅要承担自己的义务,还要准备随时承担起更大的领导责任。一个团体的生命力很可能就维系于此。枯木不成林,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个人如果不能融入到一个团体中那么他的价值永远也不会完全体现。

 二、和平共处

 狼不仅与同类密切合作,还可以与其他种类的生物和睦相处。这样做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达到双方合意的目标。另外,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了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由此想到个人,想到国家,我们一直贯彻执行的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也体现了这种精神,这种和谐不仅仅体现着国人与国人的和谐,也要求与其他国家的和谐,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之下才更有利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政治经济发展上去了,才能使我们国家更加强大,才能在世界的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耐心

 群狼突然向驯鹿群冲去,使驯鹿聚成一群奔跑以确保安全。这时,狼群中的一匹狼猛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指定”的驯鹿的腿。随后这头鹿又被放开归队了。这一幕一遍一遍、一天一天地重演着,狼群耐心地等待着时机,受伤的驯鹿渐渐失掉大量血液、力气和反抗的意志。狼群定期更换角色,由不同的狼来扮演“剑手”,使这头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创。狼群最终胜利的形势越来越明显了。最后,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不会对狼群构成严重威胁时,狼群开始出击。是耐心保证了胜利必将属于狼群。实际上,此时的狼也已经饥肠辘辘,在这种数天之后才能见分晓的煎熬中几乎饿死。为什么它们不干脆直接进攻结果那头驯鹿呢?因为像驯鹿这样体型较大的动物,如果踢得准,一蹄子就能把比它小得多的狼踢翻在地,非死即伤。狼群谋求的不是眼前小利,而是长远的胜利。这种耐心正是放远眼光的一种重要体现,而只有把眼光放远才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利益。

四、不惧失败 

狼群也许算得上自然界中效率最高的狩猎机器,然而它们却有约90%的失败率。它们对此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败北。狼群所做的就是再次投身于眼前的工作,它们继续运用经历了时间考验的技能,再加上它们从暂时的挫折中学到的知识,深信成功定会来。许多人将一次“不成功的狩猎”视为他们生活失败的象征。从狼身上我们学到,此时的失败正是再次狩猎的开始。失败是一种心态,而不是现实。失败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收获,而不是放弃的代名词,失败是一种感觉,成功则是一种理想。当我们遇到挫折之时,丢掉这种失败的感觉,勇敢地去追求我们的理想,这样我们才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狼图腾》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心中狼的形象,从狼的习性、捕猎中学军事、学智慧,在没有真正的接触到狼的时候真的很难想象这个被我们所轻视及痛恨的物种,有这样多的东西要我们去学习、总结,而狼的团结、勇敢、残忍、忍耐、机智、冷静、贪婪等等,在我的脑海中根本找不到能与之相媲美的动物。我时常在想,假如我有狼的品质和那些优良的心态,那么还什么样的困难能打消我想做的事情?所以我暗暗的对自己说:我要做一只思考的狼,学狼的智慧、学狼的才学,让这些好的东西与生活很好的结合,在时间和实践中加深我对狼品质的深刻理解。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热门资讯

to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