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 今天是

新闻资讯 > 教研科研

《孩子,你慢慢来》

2016/1/8 15:54:05   来源:本站   作者:谢正静   人气:5758次
                                                             

 现代社会节奏之快,许多人跑步都赶不上。现在的孩子都被赶着走,这个辅导班那个培训班。基本上,孩子能乐在其中的占少数,长此以往,孩子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长成人以后,考上大学就似乎是他们的唯一的目标。在一个所谓独重竞争的学习型社会里,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听命于往往是虚假的市场需求,一头钻进各种补习班和国际金融这些时髦专业,却很少抬起头想想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长此以往他们身上自然生发的好奇心与兴趣不免受到无情的遏制。这就不免让我们这些做家长做老师的反思自己对孩子对学生的各种设置是否符合做人做孩子的天性和发展规律。慢下脚步反思自己的灵魂是否跟得上了。刚好看到友人推荐的《孩子,你慢慢来》。龙先生的大气是知道的。最早是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上的和安德烈的对话所节选的文章。后来又看了她的野火集。这么大气语言犀利的人在写这书是又充满了柔情。这也许是做了母亲的缘故吧。

看到作为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作为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作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面对初生至童年、少年时期的两个孩子(华飞、华安),从出生,到开始说话、识字、逐渐认识这个世界,书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无法抑制的爱怜,也有母子的无奈和迷惑。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
    
所有的育儿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
   
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是的,我们不要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
    
想起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看着自己渐已长大的儿子,我越来越觉得做母亲是一门学问,一门很伟大很深奥的学问,远远难于做一位老师的角色!有时候很茫然,有时候很疑惑,有时候又沾沾自喜。看着学习上不优秀的儿子,缺忽略了他身上很多的闪光点:他阳光,他自信,他对未来充满自信,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待人处事从容文雅,他生活上不用你操心,还会倒过来劝解你、安慰你,努力要求上进……呵呵,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为什么仅仅因为他不适应应试教育而责备他?给自己一个信念:做像龙应台一样的母亲!只想对儿子说,人生很长,你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启,让我们慢慢地、美美地、坚强地一起走!
一旦身为母亲,“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大人成长的过程。用心的父母,可以从中学会很多东西并获得快乐
看《孩子你慢慢来》,心中有这样一些情愫在荡漾——感受做一个妈妈的甜蜜和幸福、回忆做一个孩子的童真和快乐、亲近小植物动物时的欢欣和好奇。这些感受凝在一起,让人很难说出到底因为什么而感动,而喜悦,而舒畅,可确实就是能听到自己的笑声不断,轻轻带过的那种笑。

孩子,不是不要求你停步,不是不对你有要求。而是慢慢地进步,不错过生命中的任何一份美好。在对的年龄做对的事。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热门资讯

to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