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 今天是

新闻资讯 > 教研科研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2016/1/8 15:53:06   来源:本站   作者:初二年级 徐童   人气:5821次
 

          

平时不读书的我在单位的读书活动中拿到一本书---大数据时代。初读这本好书,说实话,不怎么懂。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吧。

读书后想起了我亲身体验并一直思考的事情。每天打开网页,我们都会发现网页中的广告都是针对我们日常搜索的内容所提供的,这种针对性很强的广告是从何而来的呢?答案就是大数据。我们每天在网上的任意行为都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留下了海量的数据,数据中又包含了我们的某些心理,需求以及行为。正是基于对这些大数据的应用,才为互联网广告的投放提供了精确化的选择。

作者站在理论的至高点上,阐述了大数据对人类的工作、生活、思维带来的革新,大数据时代的三种典型的商业模式,以及大数据时代对于个人隐私保护、公共安全提出的挑战。

作者认为大数据时代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人们研究与分析某个现象时,将使用全部数据而非抽样数据;二、在大数据时代,不能一味地追求数据的精确性,而要适应数据的多样性、丰富性、甚至要接受错误的数据。三、了解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胜于对因果关系的探索。“是什么”比“为什么”重要。

面对即将来临的大数据时代,个人将如何应对自如?这是个严肃的问题。大数据时代的社会伦理重点都在讨论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因为手机越来越智能,网络越来越快,个人的信息也越来越透明——隐形几乎完全不可能。我想说的是,作为硬币的另外一面,我们无法舍弃:互联网只不过是让人与人之间碎片的关系得以统一,其实各种人肉和信息只不过是坊间传闻的升级罢了。当我们住在拥挤的小区,三公里走完一圈的县城,半小时散步完的村落,人和人之间有隐私吗?现在只不过是把这个范围放大到了一个地球而已。硬币的一面是人和人之间有沟通的需要,去团结对抗世界的未知,那么另外一面就是隐私的缺乏。与其说是要在大数据时代保护自己的信息不被泄露,不如站起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来尊重人与人之间的权利。

大数据,究其本质,回答的还是哲学问题。作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概念或技术,更多的是我们对世界的方法论。

感谢单位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热门资讯

to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