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 今天是

新闻资讯 > 教研科研

学习,成长,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

2016/1/6 17:32:45   来源:本站   作者:管 王敏   人气:5854次

      ——读《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由肖川教授主编的《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是一本定位于“教师心灵读本”的书籍,认为“教师只有作为有思想者,才会对‘生命’与‘幸福’的蓦然顿悟,才有可能在母亲目送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学校、走向社会时,成为孩子生命旅途中的“真正天国的引路人”,让母亲疑虑与忧郁的眼神从此变得兴奋与幸福。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其实指的就是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当然离不开学习。因为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只有同时是一个学习,探索的过程,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程。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一个或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该书认为“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其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使自己的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这是一本写给“教育者”的书。书中收录多个中外名家的有关教育的文章,篇篇散发出睿智的光芒,书中文笔清新、细腻,字字珠玑,读来令人感到回味无穷。

    韩少功写的《山里少年》给我印象特别深刻,“教育既然能够远离知识,当然更能远离正常人格。。。。我在a乡的走访一次次滑入困惑。我发现凡精神爽朗、生活充实、实干能力强、人际关系好的乡村青年,大多是低学历的。” “与此相反,如果你在这里看见面色苍白、目光呆滞、怪癖不群的青年,如果你看到他们衣冠楚楚从不出现在田边地头,你就大致可以猜出他们的身份:大多是中专、大专、本科毕业的乡村知识分子。”这些话语读的令人发酸,令人心痛。这样惨象虽然现行制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自思忖着,作为教师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责任吗?在纯为考试的学习环境中,教师的教学只为了考试而忽略了其他如德育,体育,生活技能,文化常识等东西。学生的学习的一切均是为了考试,结果高中三年下来历经了大大小小的考试百场,真可谓是身经百战,这使得许多学生在这样的考试磨难中度过三年,他们变得厌恶考试, 厌恶学习,更谈不上学会学习和培养学习能力了。只有听话的那部分学生学会了考试,记住了许多东西,然而一毕业,一放假那些硬塞强记的东西立刻就忘的一干二净了。记得有一回与某一教育出版社的外籍编审谈到目前我们的教育现状时,他不无开玩笑得对我说,“就怪你们呀(中小教师)害的我的学生(当时他在某大学任教)不读书,书发下来就扔了,你们让他们学腻了,可他们实际上又没学到什么,不会思考不会提问…”。

    书中的文章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他道出了教育成功的前提,也点明了许多人失败的根源。它像一盏明灯,为我的教育导航,同时也启发着我的思维、拓宽着我的视野,其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部是一个诱惑,引领我进入一道神奇的风景线,促使我成为怎样的一位真正的教师,怎样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白画《这样的老师你喜欢吗》,文章中写道:“每个人都是昨天的孩子,每个人都是曾经的学生,当我们也坐在教室里,用纯真的眼神仰望讲台上的教师的时候,心里是不是也在想着,这个老师我很喜欢,或者这个老师我不喜欢呢?也许每个孩子心中都有理想的老师,也常会想着,老师若是能这样就好了。然而,当我们渐渐长大,直到自己也成了老师,就渐渐忘记了当年那个小小的自己,也忘记了当年有着对理想教师的种种期待。各位亲爱的老师,当你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时,当你在灯下埋头工作时,是否也该想一想你所热爱的那些孩子们,他们喜欢什么的老师呢?”。

    的确,“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我们作为教育者,我们也总会这样问自己。我们是要做会为学生申辩的老师?是做会用放大镜为学生找优点的老师?是做为允许迟到不需要报告的老师?是做为拒绝排练公开课的老师?抑或是做为每天给学生五分钟说话时间的老师?抑或是为学生质疑精神请命的老师?而我觉得我们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都缺少了一种文化精神,一种文化眼光,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一种坚定的对于社会、人生和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简而言之,就是缺乏自我创新的思想,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努力做一个有深刻思想的教师。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热门资讯

to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