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 今天是

新闻资讯 > 教研科研

立德树人 立足课堂

2015/12/12 21:11:29   来源:本站   作者:陈玉   人气:5145次
 

                                ——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高中生除了要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在高考之中发挥不理想并不是他们的知识储备量不足,而是因为他们在思想方面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缺乏战胜高考的必胜决心与顽强的意志。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给予德育教育以足够的重视。

一、注重德育内容的内化过程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切天性都不如良好的习惯更有力量。”作为政治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能意味着道德行为能与认识一致。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在认知与行为两者之间,需要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彰显德育教育的主体性,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者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相过去的相比较,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可读性较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妨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体验过程中,通过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从而把德育过程内化。例如:在学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1)为什么说不了解过去就不能正确的理解当前?(2)高中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3)怎样让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怎样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发挥一个人的才能?这几个问题使学生原有的思想认识很难解决了,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积极的探究问题的实质,从而成为德育内化的动力。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要求: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较多地采用讨论课、辩论课、演讲课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观点。经过学生的自我体验,使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大大的提升。例如:在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时,就设计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主题是“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教学前就要求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在辩论中要有理论,理论指导辩论,事实说明理论。学生们带着问题自觉钻研理论、收集事例,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们在辩论过程中,每讲到精彩之处,就会引起思想的强烈共鸣。在这样的辩论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辩证地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真正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强化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了德育教育。

三、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在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德育教学,要实现从理想型教育到实事求是型教育的转变。在德育过程中,我们不应该高谈阔论,而应如实的告诉学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思想文化激荡,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要教他们明辨是非,有道德选择能力,并且要把一些新观念加入德育范畴,尽量贴近学生。如现代人大多无法拒绝网络的诱惑,那么,如何在信息时代利用好信息的强大功能,也是德育教育的重大课题。通过课堂教学,同学们认识到了客观条件虽然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要注意知行合一,把德育落到实处。德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德育的形式相对“隐形”,然而事半功倍。情感是德育教育的一种载体,是感化心灵的无形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情感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德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晓之以理,也要让学生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品德的教育,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四、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德育渗透

社会实践是政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政治教学不仅是传授课程内容,还要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德育教育,如演讲、调查、竞赛等实践形式。同时,应该紧紧围绕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政治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开展这样的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交流讨论、社会调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一课时,就组织学生讨论曾经发生过的“三鹿奶粉事件”,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大家认为,诚信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如果用牺牲诚信来骗取消费者利益获得非法利润,这个企业最终必然走向灭亡。在教学“市场交易原则”时,就要求学生观察生活的实际现象,把在菜市场看到的真实情景进行讨论,甚至还把过程编排成小品,由学生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体验,学生从角色的扮演中深深的体会到不管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都应该树立平等的原则。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不仅使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了优化,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让德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渗透得到了有力的落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德育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还时常受家长、老师的“监督”,自尊心容易受到打击,心灵容易受创。因而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太理想,使自信心不足,对前途感到悲观迷惘,常引发自卑、自闭等心理,由此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容易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因此,面对学生实际,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要鼓励学生,让他们能充满自信心。这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而与自信心相抵触的是自卑感,它是自我意识中的一种消极因索,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损坏身心健康。因而,要帮助学生克服与防止自卑感的产生,培养与树立自信心。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主动地、仔细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这样他们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要引导学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良好性格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积极的情绪,也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与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

总之,高中的政治课程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政治课教师,要注意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和教学素质的提高,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大胆实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实效性。

( 发表于201355  《考试周刊》)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热门资讯

to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