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 今天是

新闻资讯 > 教研科研

如何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2015/12/11 20:35:48   来源:本站   作者:王渊伟   人气:5500次
     摘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注重教与学的区别;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实现教学合一。

关键字:教与学       合一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许许多多的家长自身接受了其中的教育真谛,现在又身体力行的影响着下一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中国自古以来是人才辈出,在教育上也不例外,很多人成为教师的楷模。在教育中,常常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书方法,一种是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另一种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为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传授与发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学概念,一个是死的知识的转移,而另一个则是一项探寻的活动,前者强调被动的灌入,而后者更注重主观的参与。一项活动有了主观的参与,则意味着有了活力,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信任自己和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教改,把学习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课堂中如果老师包办太多,学生缺少互助合作的机会,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无法参与到教学思维过程中,也就无法去体验思维方式和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堆堆僵死的知识,失去的却是“观念、方法和能力”。

例如,我上课时,为了一个语文主观题的答案,学生可能出现了对立的几面,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时老师一定不要下结论哪种对哪种错,要正确引导,每种观点让学生或老师说出自己的理由,在自由的讨论中,达到多角度考虑问题,并且实现师生共同交流、增进合作的效果,强调了学生的参与作用。语文课本生就是一个开放的课堂,不能再用传统的老师说、学生记然后背的模式,更应该强调突出学生的自主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

陶行知先生总结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展示了 “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要进行生活教育,首先要将其与传统教育区分开来。陶先生称传统教育为“吃人教育”,因为这种教育是教学生吃自己、吃别人,在传统的吃人教育下,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逐渐失去了生活力、创造力,结果成了手脚瘫、脑子坏的病秧,有知识的人不劳动,只顾升官发财,剥削劳动者。相较而言,生活教育则刚刚相反,他不教学生吃自己,更不吃别人,要是教人做人,教人生活的,在生活教育下的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这样的人即使做官,也是能服侍农民工人的好官。这种是非分明的断论虽有些偏激,但却是一语道出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并且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教师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人文关怀。老师应放下威严的架子,应从教学垄断者转变为组织引导者,这也正是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做到的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老师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使教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理智活动,而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在课堂上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自我实践、自我感受的时间与机会,然而透过众多看似民主的设问与热闹的教学场面,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生是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
  
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调控、学习结果自我反馈。纵观目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学生还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充其量只能算是盲目状态下的自由,究其根本,在于缺乏教师有效的引导。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从传统的课堂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在提供方法、排除障碍、引导深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点拨与指导,使学生的学习尽早走上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所以说在课堂上,只建立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毕竟知识体系还不完善,不能够完全把握知识,把握课堂,这个时候老师的任务尤为重要,要努力担负起组织者的责任,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老子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比如语文,我们从一出生就接触,很多知识不是从课堂学来的,但可以为自己所用,所以说其实语文教学很多时候讲究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更重视长期积累的行为,那么无为而教的思想适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无为而教”,就是不把知识只是作为单纯的知识放在课堂上来传授。而是把知识溶在游戏和生活中,利用其他活动形式让学生没有学习的感觉而学到知识。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不致产生厌学情绪。无为教学,就是不为直接的教学目的而进行讲授。不经意的学习往往产生最好的效果。用间接的方式教学,不让学生感到是在学习而学到了知识,这就是无为教学。

如在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面对佶屈聱牙的古文,老师往往将文章分解开来,逐字逐句的翻译,使学生了解字、词、句的意思。这种方法,是在教学生阅读文章的知识,却培养不出阅读的能力。实际上,采用无为教学,让学生多读几遍文章,根据已经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读出句子的优美和精彩来,理解文章的意思,同样可以得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着痕迹地渗透将来要学的知识,使学生在学到时有似曾相识之感,而容易接受,不产生学习古文的枯燥感。

有人说在教育学生时,不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惩罚是一种教育,不惩罚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是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

例如当学生犯了过错时,看到就当没有看见,不要立马就上火,进行喝斥批评。可以放一放,等自己心情平静了,再去处理。这时你会发现,学生的过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很多过错只是一时的疏忽大意,只要让学生知道就行了。不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因为学生会自觉地改正,没有惩罚,不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更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

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我们常说学习学习,学习就包括学和习两部分。是从无知到有知,是知识获得的过程;是对知识的运用,是知识运用的过程。只有能够将知识熟练地运用,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者注重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正如“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参考文献:

《陶行知教育文集》;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热门资讯

to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