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常听到部分同行发出这样及类似的感慨,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仔细思考,却发现不应该这样。但现实又是存在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先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学生表现出的所谓越来越难管的现象
校园里经常出现一些令老师头疼的现象,明明三令五申,男生不准留长发,不准染发,女生不准涂指甲,不准戴身坠、进校时须统一穿校服等,但却难以收效,明明在学校大门口一个个地检查,都没有发现这样情况,怎么进了校园又会出现的了,这些现象虽是少数,但对学校的管理始终是一种消耗,也是一种挑战,使学校的管理水平大打折扣,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精力的浪费和消耗,为了达到利己的目的而和老师玩猫捉老鼠游戏,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即老师和学生处于矛盾的双方,既不利于育人,也不利于学习。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学习,但是,学生毕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科技进步带来媒体的普及,信息的传输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便捷,电视、网络、通讯、报刊等等,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对学生的冲击使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古训早以作古。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却变得水到渠成。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信息的瞬时传播,海量信息的狂轰滥炸,使得只要具有正常五官的人不受外界影响已是绝不可能,学生更是这样。打开媒体,超男、超女扑面而来,明星的花边新闻、娱乐八卦,满眼都是,虚假广告漫天飞舞,天灾人祸的报道振聋发聩,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可想而知。同时,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使其产生追星、模仿、逆反等现象,但其特定的年龄段及知识层次决定了中学生难辨是非及其真伪,稚气而热烈的特性,因此产生以上种种现象,但这一阶段又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学生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书本教育和现实生活对学生的影响相比,书本教育则显得枯燥乏味,远不及生活中的有声有色,学校管理的规模化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同时还有从事教育管理的管理者自身认识和素养问题。为了达到管理的短、平、快效果,多是拿来一些规章制度,让学生机械地执行,而忽略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忽略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或者只是作生硬的说教,其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
实施审美教育是改变上述状况的有效途径
要改变这种现状,除加强常规教育外,大力推广审美教育可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目前学校的审美教育相对薄弱,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老师在管理时往往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学生不服管理或口服心不服也就理所当然了。我曾做过一些尝试,以美育的方法来薰染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其在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中,自觉按照美的要求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如班级中出现上述现象,但我没有首先对学生谈学校规章制度,而只是从审美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如校服问题,先从校服的款式、色彩;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服装审美;服装的个性与大众的关系;不同地方校服的区别与联系;校服与学校关系;如果由学生自己来设计将是什么结果等方面分析。最后再谈校服与学校管理使学生心悦诚服。同样,在对待学生染发问题,我从追星现象谈起先肯定学生的爱美之心,但要分清自己和明星生活环境的不同,明星因舞台灯光作用有专业化妆师造型师服务,故用色大胆,但学生不具备这样条件,且主要在阳光或自然光下活动,发色也因无法和服饰完美组合,而影响效果,同时再告诉学生什么为美,即美的标准,当学生明白道理后都能自然去掉染发。
在对待学生涂甲及戴耳坠、化妆问题上,如果首先肯定其对美的追求,表扬其积极方面,然后再指出其搭配组合中的不足,帮助学生了解化妆及化妆品;装饰品使用的目的、作用、特点和副作用;及美与气质、知识的关系;人的皮肤与化妆品;化妆的过程与时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人的脸型与装饰品、身材与服饰的搭配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审美教育贯穿始终,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认同管理,并且从内心去认同、接受,这样管理将会更加轻松、和谐。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