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 今天是

新闻资讯 > 教研科研

陶瓷之都的文化之旅

2015/12/11 13:07:55   来源:本站   作者:张江荣   人气:5593次

    为了更好地获取灵感完成创作,也为亲眼目睹那令我们国人骄傲和自豪的中国陶艺典范,二零一零年八月我奔赴景德镇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初赴景德镇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那里的陶瓷生产氛围和制作精美的陶瓷器皿。

    陶瓷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自古以来,名扬天下,最负盛名的青花瓷,剔透的青花玲珑瓷,缤纷的颜色釉瓷,雅致的青花影青瓷,古朴的古彩瓷,万紫千红的新彩瓷,明丽隽秀的窑彩瓷等,这些珍贵的名瓷,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瓷国之瑰宝”。它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数千年的积淀,这是一门从远古走来的艺术,有着经久不衰的神韵,因此,这次景德镇之行我更愿意称之为一次文化之旅。

    据史书记载:“新平治陶,始于汉世。”新平是景德镇的古称,因位居昌江之南,也叫“昌南镇”,建于东晋时期。中国素以陶瓷享誉世界,英文中的“china”就是取之于“昌南”的谐音,这后便成了中国的英文释义。

    在古代,这里就有瓷器生产,陶器则更早。及至北宋景德镇年间(公元1004-1007年),因京师皇室需要这里的瓷器,朝廷敕令御史在此监制宫廷专用瓷器,并设置了专门的直属机构和督窑官员监督管理景德镇御用瓷器的生产,并在瓷器底部印上“景德年制”的字样。由于瓷器精美,影响很大,时人有皆赞“景德瓷”。由于制瓷业的发达,宋真宗在1004年把景德年号赐为现在景德镇的名字。以后,“昌南镇”之名竟为“景德镇”取而代之,并渐次成为全国制瓷行业的中心。自此,历代的宫廷专用瓷器都由景德镇生产,在清代由造办处负责选派官员监督宫廷瓷器生产。由此可知,景德镇制瓷业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景德镇瓷器是中国瓷器的代表,景德镇更是无愧于瓷都之美誉。

    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分工明确、互相协作、技巧娴熟、做工精细、富有特色,这也是它千年以来延续的生产传统。景德镇具有悠久的制瓷历史首先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一,这里盛产高品质的瓷土及高岭土等;其二,水源木材丰富,更是为陶瓷制作与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三,便是聚集了一批技艺精湛的陶工,具备制瓷传统。而在当今机械化和自动化条件下,这种优势就更明显了。

    此次景德镇之行我更为关注的是那里的日用产品生产和传统成型工艺,因为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巨大。那里的传统生产方式分工明确,从制作过程看:拉坯、修坯、上釉、装饰、烧制、搬运,都是有专门的从业者,也许这就是陶瓷生产中的“术业有专攻”,这种模式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陶工熟练技巧并且节约了劳动时间。

    就生产模式而言有的是工厂的机械化生产,有的是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还有一部分便是陶瓷学院的学生开办的陶艺产品工作室。这些生产模式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优势,当然在价格方面也存在着差距,但是最终他们的产品都是面向市场的。工厂的产品产量高、成型快、造型规矩、占用劳动力少,因此价格也相对低一些。家庭作坊与陶艺工作室有类似之处,以传统造型为主,多采用手工拉坯成型,也有一部分采用注浆成型,并有一点的变化,因此产品显得自然、生动、有趣、因劳动付出多,价格上要高一些。而学生创办的工作室的最大优势便是体现在对传统造型的创新与装饰上,更加迎合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比如在装饰上添加一些现代元素以及网络流行语,富有现代生活气息,让产品看起来更加时尚,活泼。通过实地造访他们的工作室以及与之在创意市集上的摊位,通过交谈得知他们这种陶艺产品在年轻人之中很受欢迎,价格上大多也能接受。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学生都很擅长言谈,推销自己的作品,也许是出于同龄人的缘故,我也很乐意买他们的东西。即使你什么也不买与他们交流也显得很友好,有时还送给你一张设计十分个性的名片,使人心里产生一股暖意。因此,我们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妨借鉴一下,我们从事的最终还是要面向市场的,在推销自己产品的同时也推销自己。

    在我所参观的一个做陶小作坊里,虽然是整天与泥土为伍,但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整洁、条理有序。工具都分门别类地置于桌案上或者挂在墙上,陶泥码放的整整齐齐的,仿佛那就是一件未经任何修饰的艺术品一般,自然、朴实。机器的摆放也是错落有致,里面的制陶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自的工作,即使是有限的空间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布置使用。与之交谈过程中有个人说了一句:我们不光是在做陶,我们在“陶冶情操”啊。细细地品味一下,感觉这的确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做陶的过程中充满着快乐,仿佛把一门谋生的手艺上升到了精神的层面。这种良好的做陶习惯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做陶之人学习的,当然,我相信一个整洁有序的小作坊生产出来的生产产品也肯定是精细的。

    在古窑我感受到了古代的制陶气息。整个古窑场由古窑和陶瓷历史博物馆两大景区组成,是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游区之一,也被国内外专家和陶瓷爱好者称为“活的陶瓷博物馆”。古窑由风火仙师庙、圆器作坊、琢器作坊、柴垛、窑房、镇窑等组成,展示了景德镇独特的瓷业习俗,古代工业建筑布局和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景德镇的瓷工是怎样生产瓷器的。当地人把手工制瓷作坊叫做坯房(是生产瓷坯的场所)。作坊是由正间、廒间和泥房三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庭院式建筑。北面是正间,为成型操作之处,南面是廒间,为原料仓库,二者相互平行,南北呼应,西侧为泥房,泥料陈腐和精制之处。中部为长方形庭院,是淘洗泥料和凉晒坯体的空间。各间都向内院敞开,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形式。作坊的建筑结构及工艺布置都十分紧凑,有利于使整个成型操作过程形成一个回型工艺流程,使工序间的距离缩到最小,自然形成南来北往、东成西就之便,从而达到降低劳动强度、缩短运输距离、提高工效的目的。这种建筑形式在南方的民间住宅建筑中是很少用的。古代瓷工根据制瓷工艺的特殊要求而采用了这种形式形式的作坊建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制瓷工艺的成熟和完备。景德镇的这种制瓷作坊是中国古代工业建筑的典范。瓷坯的制作大部分是在辘轳车上完成的。工人师傅用木棍搅动车盘上把瓷泥拉制成粗坯。碗、盘、杯、蝶、等器皿就是这样拉出来的,随着工人师傅手型的变化,一个粗坯很快就出来了。拉坯要求眼准手稳,随着双手的微妙变化,碗形也在不停地变化着,手引泥走,泥随手变,给人以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这种手动拉坯方法已有千年历史,虽然现在有了便捷的电动拉坯机,但是这里的拉坯者还是使用手动拉坯机,因为他们觉得手动的更敏感,更富有亲和力。已故的日本陶艺大师滨田庄司就一直使用这种拉坯机,他拒绝使用电动拉坯机,他说自己已经老得学不会使用新型机械了,他这样讲其实表示了他对传统的敬仰与尊重。无论现在的技术多么发达,我想我们都不应该抛充我们的传统,这种传统我们还要好好保护发扬。

    景德镇的陶瓷品种釉色繁多,但是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青花瓷,它的确赢得了无数人的赞美,就连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仪小姐的服饰都设计上了青花的图案。正如歌词“素坯勾勒出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天青色等烟雨…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

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了鼎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此次景德镇之行,亲身领略了陶瓷的制作过程,目睹了陶瓷制作那一套完整细腻的工艺过程,极大的开阔了我的创作视野,让我对陶瓷有了更多的理解,无疑对于我以后的创作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热门资讯

to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