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多数的学生从初中迈入高中后都会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对英语的学习;英语单词量的突增、课文难度的增加、长难句的涌现,很多问题都会让他们迷惑不解。因此有的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致和信心。英语成了他们心里的一大障碍,大家“谈英色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新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致、重塑他们的信心呢?笔者深思这一个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小我见地。
关键词:高一英语教学 学习兴致 调动与培养
众所周知,在学习进程中,“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致。”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致对学习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致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致,学生的学习才是进取的、主动的;学习英语的兴致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想方设法从兴致入手,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终达到最佳的课堂实效。笔者以为,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起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致。
一.巧妙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有道是,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致,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铺垫。
课堂导入方式及课堂实践
1.利用多媒体图片进行导入
网络资源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图片库。通过搜索,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大量的相关图片。通过对这些图片的提问和描述导入新课话题,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开启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教牛津
高中英语模块五Unit 2 Reading—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 时,教师可以展示两组图片:一组图片是关于工厂造成的污染,另一组图片是关于贫穷的,并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two groups of pictures separately? And how should we solve the problems? 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后,老师总结说: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verty, we should develop the economy.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ise. 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 由此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本课的话题
2.视听导入法
视听法是学生最感兴致,也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手段之一。播放电影片断或英文原版歌曲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致,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牛津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用电影片断作为导入。例如,模块一 Unit1 Reading: Growing pains 可以用美国电视剧 《成长的烦恼》的片段来导入;模块一 Unit2 word power: American vs British English 可用美国电影《the parent trap》(《天生一对》)导入,此影片恰好反映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用语的差别; 模块六 Unit1 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 可以用憨豆先生的搞笑短片或比利.克里斯托主持奥斯卡颁奖晚会的视频来导入。
欣赏英文歌曲也是一种方便和有效的导入方法。如在上模块二Unit 3 Word power: Different jobs时,可让学生先欣赏Darin Zanyar演唱的 Be what you wanna be这首歌的MV,并通过对画面和歌词的欣赏,引出different jobs这个话题,因为歌词里含有大量关于职业的单词,如 doctor, actor, lawyer, singer, police man, fire fighter , post man等等。而且这首歌还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梦想的人,你可以成为任何一个你想成为的人。
3.名言名句导入
在教学中,笔者坚持在上课前一分钟给学生补充一些可以激励人的或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名言名句来导入本课。例如,在学习模块一Unit1定语从句时,可用含有定语从句的谚语来导入,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 He is not laughed at that laughs at himself first.在学习模块三Unit3 Reading: Back to the past 时, 可以用赛珍珠的名言导入: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oday, you have to search yesterday. 再如,学习模块三Unit2 Reading: English and its history 时,用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一句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来导入,因为此句里恰好包含古英语 thee, thou,可以和现代英语you做比较,由此引出English and its history这个话题。再如,在学习模块五Unit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的welcome to the unit 时,可以用关于朋友的谚语导入,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 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a sun.
4. Daily Report
自从教以来,笔者一直坚持让学生作daily report, 效果不错。教师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几分钟,演讲的内容根据演讲者各自的差异进行安排。如成绩滞后的学生可进行课文复述、讲小故事或背诵好的作文,程度中等的可进行与将要学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演讲,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可以作即兴演讲。其实,让学生带着复习上一节课的重难点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刺激学生上课认真听课做笔记,而且其他学生在复习时也更认真专注,比教师带着复习效果好的多。
二.开展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学生们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而在这过程中,笔者发现竞赛的机制能让我们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致。我们采用竞赛形式,不仅能帮助学生们学习,而且还能培养他们以健康的心理参与到竞赛中,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竞争意识。
有一点值得注意:竞赛结束后一定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来强化学生参加此类活动的积极性。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常常用来改变或者塑造行为,来使某一行为符合人们的期望。强化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由斯金纳等人于1954年提出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 单词竞赛
据笔者了解,大多数学生都害怕记单词,因为他们记得慢,忘得快,很令人头疼、沮丧。为了激发学生们背单词的劲头,我们在全年级举行了单词竞赛。为了能够在比赛中崭露头角取得名次,学生们疯狂地开始记忆,有的同学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结果,成绩让我们大为惊喜,每个班都有好几个学生得满分。
尤其是那些平时成绩一般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得了满分,实在可喜可贺。对于获奖的学生,我们公开表扬并颁发奖品作为鼓励。这次的比赛大大提高了同学们识记单词的信心和学习英语的兴致。当然,要想帮助同学们把这种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教师要告知学生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醒他们要及时复习。而且教师平时要多教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和技巧,比如构词法和联想法等等,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
2.英语演讲比赛
笔者发现班里有一些同学对自己的发音没有信心,每次让他们背课文或作文范文时,他们总说:“老师,我读的不准,可不可以用默写代替背诵?”为了改变这种“哑巴英语”的状况,我一直坚持让他们轮流做Daily Report 。一个学期之后,情况有所好转:他们愿意开口说英语了,并且变得自信起来了。为了让他们能够更上一个台阶,笔者决定在班里举行一次英语演讲比赛:内容不限,体裁不限,时间为三分钟左右,但是演讲时必须脱稿。笔者给他们三天的准备时间,他们可以自选任何感兴致的话题,或自创或模仿或背诵。比赛那天笔者还用DV录下了他们精彩的表演:其中有模仿奥巴马发表就职演说的,惟妙惟肖;有谈论高科技的发展的,自信、流畅和他丰富的词汇量着实让人佩服;有给大家讲故事的,声情并茂;有背诗歌的,激情澎湃……让我惊喜的是,两个基础很薄弱的学困生竟然表现特别突出,最后分别荣获了二等奖和三等奖。学生们纷纷告诉笔者他们很喜欢这样的活动,并希望以后经常举行此类活动。
3. 英语辩论赛
辩论法是传统教法的突破口之一, 也是西方国家的课堂授课方法之一, 让学生在吵吵争争中辨别是非,掌握知识。比如,模块七Unit3 Read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一课,笔者设置了一场有趣的辩论赛, 把学生分成两组, 以 “Is internet good for you?”为题展开双方的辩论。再如模块五Unit2 reading : 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 时,也可以让学生辩论以下话题:Which is more important, 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学生可以参考课文,并依据课文提供的信息积极地进行思考,组织语言。辩论过程中,辩者辩得面红耳赤,语言虽不完全准确,但却能抓住主题; 听者也听得兴致勃勃,跃跃欲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 英语写作比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规定每周写一次作文。刚开始学生兴致还很高,可时间一长,他们开始有所松懈,不注意卷面、书写潦草,字数不够,错误百出。为了能再次激起他们写作的热情,笔者决定在年级范围内举行一次英语写作比赛。写作的话题为学生所感兴趣的—— Should Students use mobile phones at campus ? 字数:150; 时间:25分钟。笔者发现学生在比赛中比平时发挥要好,不仅书写认真了,字数足够了,错误减少了,而且用词和句型也较高级了。最后我们公开表扬了获奖的学生,并把他们的作文张贴在公告栏,以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平时多诵读一些优美的文章,从而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备写作之用。
三.短剧表演,调动学习兴致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可以编成课本剧。如在学习模块一Unit2 Reading: Home alone时,笔者把全班同学分为五人一组,每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表演这一剧本。学生们对此很感兴趣,且热情极高;他们课后积极排练,并且精心准备道具。结果他们的精彩表现让笔者很是震惊:有个男生头带五彩的头巾扮演妈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的同学表情丰富,极富表演天赋;还有的同学声音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富有激情。总之,短剧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使班上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醉于英语学习中,效果极好。
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其主体地位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因此,在人本位的倡导下,我们必须关注学生个体的存在,怀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态度去对待每个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敢于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当让学生来讲解知识点或习题时,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们更感兴趣、更愿意倾听、更积极踊跃,效果极佳。所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放手让学生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譬如,在讲解reading和project语言点时,笔者会提前把任务布置下去,各个学习小组课后通力合作,确定重难点,并查找资料攻克难点。上课时,教师会以段落为单位,随机抽取小组来讲解语言点。小组里的各个成员都要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读课文,有人划短语,有人分析长难句,有人举例子,有人翻译段落等等。总之,每个人各尽其能,不能让小组长一个人包办。教师只是在学生讲解不当时给予指正,而其他小组则认真听讲并记笔记。再如,在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巩固题时,笔者会邀请一些学生来讲解,他们会比想象中表现得还要好,而且其他的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印象更加深刻。
结束语
总之,兴致是推进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要因人、因时、因地,采用多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致的教学方法,以加强英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应云天 外语教学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舒白梅,陈佑林 编著外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