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 今天是

新闻资讯 > 教研科研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5/12/11 12:46:48   来源:本站   作者:王婧   人气:6867次

    2005年秋季,笔者所在的淮安市各中学也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地理学科全市统一使用新教材——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自新课程实施至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一专题内容在各个学校实际操作中的状况究竟如何?为此,笔者对淮安市几所中学的学生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分析归纳后发现当前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开展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真正推进地理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进程。

    一、对“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调查

    1、教学中学生方面调查

    调查问卷中有关学生方面的问题共设计了4个选择题目,其中第1题是调查学生起初对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结果显示对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47.8%;兴趣一般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35.9%;没有兴趣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6.3%。

问卷的第2题是了解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学习的必要性,亦即学习态度问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占16.8﹪的学生认为高中生学习地理信息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而在问卷的第3题中调查学生学完这一部分知识后的掌握程度,也只有13.4﹪的学生认为理解透彻,竟有28.6﹪的学生没有什么印象。

问卷的第4题是对学生心目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状态的调查,竟然有54.4﹪的学生认为地理信息技术应该的教学状态就是应该专门针对高考的教学,所占比例远远高于“课堂生动有趣,师生能互动”、“能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的状态,学习动机直指高考这根指挥棒。

    2、教学中教师方面调查

    教师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地理信息技术的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调查结果中显示竟有53.2﹪的教师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这部分内容,一提而过,还有30.1﹪的教师专门针对考试教学,只有16.7﹪的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见他们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一切教学工作都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进行,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3、教材方面调查

    笔者对我市现行“鲁教版”教材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内容也进行了调查,学生对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总体上还是满意的,有62﹪的学生认为难易度适中,教材也具有一定的特色。

    二、当前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地理信息技术本身的认识问题

    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融合,但大多数地理教育工作者由于种种原因,很难跟的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其光明的发展前景的不了解或者了解不深刻。再加上地理信息技术确实是一门综合程度较高的信息技术,非常不容易学习和掌握,广大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对地理信息技术有望而生畏的思想。

    2、教师对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问题

很多中学地理教师对地理信息技术只了解一点或基本不了解,他们所谓对地理信息技术的了解一点也只局限于课本的介绍上,甚至部分教师从来都没有见过一些3S的仪器和设备,加之目前应试教育的现实性问题,考试与分数仍然左右着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必然严重影响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选修模块,不能真正落实地理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从而制约着地理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的进程。

    3、学生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缺乏动机

    对淮安市部分高中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只有18.8﹪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信息技术非常有必要,这样的学习动机,大部分学生就不会在空闲的时间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又加之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之下,高考中不作要求的选修模块的教材各个学校都不发给学生,《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这本选修教材所承载的知识、信息、价值,学生无从知晓。因而学校忽视了地理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即使对地理信息技术很感兴趣的学生也只能放弃。

    三、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1、教师要转变观念端正认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通过广大地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不再是过去的一切为了高考,真正转移到以培养学生素养为中心,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实施。

    2、加快建设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顺利开展地理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教师从来都没有进行过地理信息技术方面的系统学习,因而要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课程培训,尽快使现有骨干教师通过骨干教师培训、地理新课程标准培训等方式,成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模块教学的可靠力量。

    3、积极组织编写出版优秀读物

    出版机构应该积极组织国内在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有较高造诣的学者、专家,针对中学生的文化水平、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和知识结构,编写、出版一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优秀科普读物,为地理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和课外读物,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校要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课程标准内容和所提出的活动建议中,明确提出完成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是建设一个拥有互联网络环境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多数中学已经建立了微机教室、网络教室,充分利用这些硬件资源,配备相应的GIS软件和数据,就能够满足地理信息技术内容的教学需要,还有一些条件滞后的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增配教学软硬件,改善办学环境,抓紧建设满足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实验室。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热门资讯

to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