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学化学教师培训班,培训班全体成员在英国学习、培训了近一个月。在英国考察、学习的日子里,湛蓝的天空、大片的绿地、清澈的湖水、爱丁城堡、大英博物馆、格林尼治天文台、剑桥大学等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然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英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每个孩子都重要(Every Child Matters)”。
在英国学习的一个月中,不管是听教育部门官员或大学教授的讲座,还是到当地中小学去参观,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每个孩子都重要”。英国政府在2003年颁布了基础教育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为孩子而改变》(Every Child Matters:change for children),指出英国教育首要目标是提高所有学生的成就标准,2004年更把这句话写进了《儿童法案》,并且具体指出基础教育要使每一个孩子都达到以下五个目标:一是确保每个孩子身心健康;二是保证孩子的安全;三是让每个孩子都有幸福感并有所收获;四是要让孩子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并做出积极贡献;五是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培养出了近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能以成熟、优越的基础教育体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确实有它的道理。通过一个月的考察、学习,让我们觉得英国确实是在为达到“每个孩子都重要”的五个目标而在做,而且是脚踏实地、实实在的在做。
一、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英国法律规定,5-16岁的教育是义务教育,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必须上学,极个别孩子在家中接受教育,但家长必须接受考核并合格。英国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种族和语言背景的孩子,残疾、智障等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等,学校和老师都必须为他们提供平等的的受教育机会。政府要求把尽可能多的孩子融入主流学校中去,这就是英国政府近年出台的“融合政策”的主要内容。
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还体现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英国中小学课堂除了有一个任课教师对全班学生系统授课外,每班还至少配备1名辅导老师,其主要职责是对课堂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在英国学校里一般都有一个特别中心——特殊教育学习援助中心,其主要职能就是对那些身体有残疾,智力低下或行为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帮助。
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的选择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爱好,如何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能享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呢?英国教育部门给出的对策是让孩子享有充分的选择权。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
在英国,大部分学生选择上公立学校,这类学校由政府出资,家长不需掏钱。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的学生可选择上私立学校,这类学校条件更好,每个班级的学生数更少,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在英国,还有宗教学校、女子学校等供孩子选择;学生在16岁参加完普通中学教育文凭考试(GCSE考试)后,可自由选择今后的学习方向。如果想继续上大学,则要选择3-4门课程,两年后参加A-LEVE考试。如果想就业的学生,在参加完GCSE考试后,可以到一些教育学院(college),参加一些技术课程的教育学习,然后就业。
2、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英国学生在11-15岁,除了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中至少选一门)外,其余课程全部由学生按自己兴趣选修,16-18岁的课程全部为选修,供选修的课程种类繁多,如物理、化学、生物、艺术、历史、地理、戏剧、服装设计、舞蹈、美食、美容美发、摄影、旅游、广告等等。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堂(老师)
由于大部分科目都是学生自由选修,所以在英国中学学生都是跑班上课,不是老师到教室找学生上课,而是老师在自己的教室(大多化学老师的教室更像实验室)等学生来上课。好的老师多是采用开放式教学,课堂更多采用互动交流方式,学生分小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愉快。由于采用小班化教学,英国学校教室课桌几乎全部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摆放,学生上课时也很自由,有坐着的、有站着的,有趴在桌上的、有坐在桌上的,可以随时喝饮料、吃东西。有专心听讲的、也有小声讲话的,师生关系平等融洽。下课铃一响,学生立即离座,推门外出。
4、选择自己能接受的考卷
同样的选修内容,考试时试卷也有不同,分为基础卷(Foundation )和高级试卷(Higher),考生可结合自己情况任选一种参加考试,普通卷得分等级为C---G,高级卷得分等级为A*---C(相当于中国的优秀),选择高级卷的学生如不能得C,则本学科无成绩,不通过。考卷的可选择性,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三、政府经济上的大力投入和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的基本保障
为了达到上述五个目标,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英国中小学都采用小班化教学,一般小学每班学生在30人以内,中学在24人左右,选修课有的只有几个人,我在Parrs Wood High School 听一节A-Level的化学实验课时,只有4名学生在上课,这就需要政府的大笔投入。事实上,英国政府向来高度重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如2008-2009年度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5.8%,教育部将大部分教育经费(约97%)直接下拨到学校,只有3%左右下发到地方教育部门,由地方教育部门自由支配。学校在经费安排上,80%左右作为人力成本,如用于教师薪金的发放,其余部分都用在学生身上。在英国,特别强调办学成本概念,评价一所学校办得是好是坏,除了质量指标,还有经济指标,如教育资源、资金利用率等。在英国,我们参观的中学大多是两三层的的楼房或平房,看不到宏伟的校门,多是在路边竖块牌子或在教学楼墙上写上校名。英国的中小学,外观虽然“简陋”。但当你走进校园,却让你立即感叹校园内配套建筑完善,学生活动空间大,各种功能的教室通过五彩缤纷的内部走廊连接起来,像迷宫一样,每个学校都有很大的运动场。我在Holmes Chapel High School 听一节科学课时,发现一个教室天花板上就有21组、共42只日光灯管,且每组灯管外罩塑料外壳,教室内亮度很高,但光线很柔和,让人的眼睛感觉很舒服。校园内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先进,应有尽有,特别是科学学科,如化学教室,每个都是实验室,房间足够大,常用仪器药品一应俱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学校的体育、艺术、职业教育等公共设施也安排专门时间在晚上和周末向居民开放,与社区融为一体,节约了资金,提高了使用效率,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与此同时,社会上门类繁多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就是学校教育资源的延伸,而且都是免费向学生开放。在英国学习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曼彻斯特的工业博物馆,曼彻斯特大学博物馆、火车博物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爱丁堡的国家艺术画廊等,在参观过程中经常看到当地中小学老师和学生一起在参观、学习、讨论。
中英两国的教育各有利弊,以上是我在英国培训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知识,同时也感受到英国的教育理念确实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