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 今天是

新闻资讯 > 教研科研

“读书,点亮教育人生”教师读书活动

2015/9/28 10:23:51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人气:7245次
 

20159月,附中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有方向、有交流的教师读书活动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本届教师读书活动主题是“读书,点亮教育人生”。学校精心策划了“四个一”系列读书活动。整个活动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响应,彰显了附中优秀的读书氛围和读书传统。“养其根侯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让我们在阅读中厚积薄发,让我们在畅谈中分享读书收获,共同努力,攀登书山,畅游书海,赢取智慧人生。

美文共赏

 

灵魂深处的孤独

——读《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有感

荣华

人们往往有这样一种感受:书读得越多,越容易感到困惑和孤独。这种孤独感在整个喧嚣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显得尤为可怖,于是很多人选择沉溺于一些庸俗的的娱乐活动中来麻痹自己,但是我认为最可怕的却不是堕落,而是感觉不到孤独。

我这里所说的“孤独”并非指社交层面的没有人陪伴感到寂寞孤单,而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它源于你对纯粹精神世界的追求。

对于纯粹精神的追求能力,建立于一定的基础之上,我觉得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独处。独处是拥有精神追求的前提。人是一种有社会属性的高等动物,需要和其他人建立密切的联系,这种情况下独处的时光就显得尤为珍贵。然而当今社会很多人像是患了“孤独恐惧症”,永远无法让自己单独呆着,否则就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他,郁郁寡欢。他们为什么不敢独处呢?我想大抵是因为害怕,害怕面对心灵深处对于生命的拷问和困惑。无法解答的问题使人感到深深地痛苦,没有多少人喜欢与痛苦作伴,于是他们选择用狂欢来掩饰灵魂的苍白。我们虽然在世俗社会生活,却需要与世俗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二,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捕获“孤独”感的必要条件。当你独处时,已叩响了灵魂的大门,他会逐渐引导你去不断地追寻。从小的方面来说,生活中的人和事、学习中遇到的困惑都可能成为你思考的对象,从大的方面来说,世界的本质、生命的意义更能激发你的探索欲望。身处信息化时代,我们淹没于汹涌的的信息浪潮和各种分析解读的口水中,究竟谁才是正确的?扑朔迷离的真相还得靠我们运用理性思维自己去感知和分析。在不断地思考和追寻中,我们将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拥有个性化的精神追求,在和自己的灵魂对话时,才能产生孤独感。

第三,阅读。理性思维从何而来?仅凭自己固有的浅薄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古往今来有许多大师曾经有过和你一样的困惑,并给出了睿智的解答,我们通过阅读了解他们的看法,汲取他们的智慧,让自己的思维更有深度,从而在看待问题时有独到的见解。困惑时在书籍中寻求帮助,通过思考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养料,这样,当你独处时,思想的触角会伸向灵魂的更深处,痛苦使你产生孤独。

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之所以在文学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我觉得与上述三个方面是有密切关系的。钱钟书在西南联大任教时,非凡的才华遭到一些人的嫉妒,1939年他毅然辞去了教职踏上了前往湖南宝庆县蓝田镇的旅程。蓝田十分偏僻,却有丰富的藏书,在战火纷飞中像一个世外桃源。钱钟书在这里静下心来博览群书,潜心思考,尽心尽责的研究教学,对同事有很大的帮助。195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让钱钟书完成《宋诗选注》,他没有沦陷在阶级斗争的狂流中,而是坚持从艺术的角度来选诗,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到了文革时期,钱钟书被下放到河南干校,生活条件十分简陋,但是他唯一的心愿却是读书,没有书就把字典、词典和笔记拿出来看,在噩梦般的浩劫里,许多人放弃了曾经的追求,钱钟书先生却在不断积淀,最终酝酿出了学术巨著《管锥编》。

如今的社会,很多人庸庸碌碌,行色匆匆,看似过得十分“充实”,事实上有多少人能在停下匆忙脚步的时候静下心来沉思呢?很少,因为没有利益回报。他们是从一开始就这样吗?当然不是,儿童个个都是高妙的“哲学家”,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质疑的权利被无情的剥夺了。孩子们进入学校,被告知想法要符合一个“标准答案”,否则都是错误的,长此以往,功利心戕害了可贵的思考能力,很多孩子变得没有道德,没有情感,甚至没有“生活”。

我时常欣喜自己仍能拥有“孤独感”这一宝贵财产,并小心地呵护她。在仰望星空的时候,心中仍留存那一份敬畏与满足。

 

顶一下
(3)
75.0%
踩一下
(1)
25.0%

热门资讯

to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