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 今天是

新闻资讯 > 教务管理

我校对外公开课化学组教学反思

2014/4/22 7:32:32   来源:教务处   作者:教研组长   人气:6064次
 

2014410日我校举办了淮安市“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融合”对外观摩课。化学教研组由范庆英和杨春银两位老师,淮安市初、高中学科带头人分别开设了《身边的物质》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观摩课。经过三个多星期的准备,两位教师认真备课,备课组内交流。教研组组织研讨,经过反复修改确定了教案和教学课件。学校还邀请淮安市电教馆的专家进行说课评比,对两位上课老师进行指导。两节课逐渐趋向成熟和精致。

范庆英老师开设的《身边的物质》是复习课,针对学生层次不同,班级前段学生对知识的复习提不起兴趣,而班后段学生知识点还不熟悉,提高的问题更是跟不上。摈弃了复习课的传统做法,即教学中常常是知识点的累积和习题的讲解,学生知识点和习题只是被动的记忆,有很多学生当情景变换了,就不会应用了。而是采取了在解决问题的背景下应用知识的策略。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结合空气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实例,体现氧气能和碳、一氧化碳以及含碳有机物如甲烷、乙醇等物质反应。二氧化碳能和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的性质和相对应的用途。2.在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中通过讨论碳、硫、镁、铁和铝等物质能否用于替代红磷,如能用碳、硫替代实验应如何改进等体现氧气能和碳、硫、镁、铁、铝等物质反应,以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性质。3.通过给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图片,要求学生归纳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对应性质,并深化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听课的教师一致认为范庆英老师的课目标意识强,教学内容和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能有效地整合和组织教材,教学组织能力极强。各个环节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是一堂精致、高效的复习课。

杨春银老师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一节新授课,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 通过实验和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2.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围绕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这个重点,设计了学生谈事课本中四组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加深了对原电池的理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实验现象,总结原电池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水果电池,联系生活中钢铁腐蚀的实例,了解原电池的运用。

听课教师一致认为杨老师的课以温故知新的方式导入新课,语言精练、幽默。探究性实验设计合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题意识。对课堂驾驭能力强,教学方法得当,达到了教学目标。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热门资讯

to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