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势汹汹的新型冠肺炎,让原本的新春盛典成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直接导致全国范围内教育院校延期开学。人心惶惶之余,也引发全民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思考。作为一名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辨识能力的高中生,因疫情影响不能外出,不妨跟老师一起,从此次新型冠肺炎,探讨在家如何学好生物;以及如何通过新闻热点学习生物学知识。
一、居家学生物必备三要点。
1、温故而知新,方可持久作战。我们的学习过程就像是车轮战,在学习的战场上攻坚克难、勇往直前至关重要,但同样的,循环往复夯实知识堡垒同样关键,唯有不断巩固、强化知识基础,才能势头强劲、愈行愈远。
2、慧眼识微小,实践出真章。生物学科可以说是最为宽泛最为“接地气”的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理现象更是息息相关。花开花落,再到我们日常咳嗽感冒,条件反射,均能用我们的生物学科语言进行解释。多思多想,形成多与实际相联系的惯性思维,必能加深理解,学好生物。
3、天下武功,唯“练”不破。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筑牢知识堡垒的基础上,勤加练习,多做题、勤思考,也是学好功课的重要一环。通过习题来检测知识熟练度,能够有效反映我们对学科学习的理解程度。
老师相信,同学们掌握以上三点学习小窍门,攻下生物学科必是手到擒来。
二、那么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从传播、感染到治愈的过程,不妨看看存在有哪些生物学知识。
1、首先是病毒。冠状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之一,是引起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体。新冠肺炎是新型的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中,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75%酒精,过氧乙酸等可有效杀灭病毒,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即使无症状也可以成为传染者,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
2、人体的免疫系统。在接触到新型冠病毒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迅速作出反应,努力对抗病毒。当病毒侵袭健康个体并感染其肺上皮细胞时,上皮细胞自身会迅速产生I型干扰素,从而抵抗病毒感染。更重要的是,被激活的免疫细胞,能够大量释放I型干扰素,从而控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另外,被激活的巨噬细胞能够吞噬细胞外游离的病毒颗粒,而自然杀伤细胞则通过杀伤被感染的细胞,进而破坏细胞内的病毒。在这个杀伤过程中,病毒入侵的信息会被传递至免疫系统,而抗病毒的主力军T细胞和B细胞就驻扎在该部位。它们接受指令,经过5-14天后完成变身:B细胞变成浆细胞,大量产生和分泌抗体,抗体经血液循环至病毒感染部位与病毒结合,一面阻断病毒进入机体细胞,一面增强吞噬细胞对病毒的吞噬;T细胞则直接开赴战场也就是感染部位,攻击病毒感染的细胞,将病毒斩草除根。我们的免疫系统,一直在奋力保护着人体。但有时,免疫系统也会输,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整体抗病毒能力下降。因而如果老年人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时,其免疫功能更加薄弱,更容易被病毒感染。
三、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肺炎,我们作为普高生,需要做些什么?
首先是正确认识新型冠肺炎。新冠肺炎虽则来势凶险,但其可防可治,我们要正确了解新冠肺炎的严重性,我们可以用自己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明辨网络上传播的种种谣言,不能盲目恐慌,要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广大医护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为抗击新冠肺炎奋力拼搏的工作者们,他们用心血和汗水,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是看不见面孔的最美“逆行者”。其次,戴口罩、勤消毒、少外出、避免不必要的外界接触,及时洗手,居家做好防护卫生工作。此次新冠肺炎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防控的有效举措。广大学生作为我们国家的助力军,应当响应国家号召,居家做好防护工作,既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对家人和他人的保护。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