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沟通中注意共情
(来稿:团委 文图: 心理咨询中心)
我们经常说懂得共情的父母更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什么是共情呢?共情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孩子。它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一个概念。今天的家庭教育小知识,我们一起来掌握共情的亲子沟通技。
青春期的孩子具有情绪不稳定的特点,他们内心也很想像大人一样做的很好,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自己是被认可的。当与家长发生矛盾的时候,或遭到他人的否定的时候,容易爆发情绪,或者隐藏情绪,即我们家长所说的叛逆或者不听话。
其实共情有四种技巧:专注的技巧、镜射技巧、判断抽离技巧、具体化的技巧。
1. 专注的倾听。家长要全心全意的关注对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专心的陪伴着孩子。专注技巧既表现为语言上的专注,也有语体上的专注。可以采用SOFTEN原则:Smile(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消除隔阂,拉近距离,让孩子感觉到安全与舒服;Open(开放),打开身体,袒露你的真心;Forword(向前)身体前倾,拉近与孩子的身体具体;Touch(接触)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可以表达用一定的身体接触,安抚,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理解;Eye(眼神交流)通过眼神的交流表达,可以让谈话愉快,让对方感到有兴趣,更愿意听你讲话;Nod(点头)向对方点头,不单单表示你的赞同,同时说明你正认真地听他的讲话。专注的倾听会给孩子一种尊重的感觉,让他们觉得父母在陪同他们一起面临所存在的困难。想和孩子好好说话的家长可以试一试专注的技巧。
2. 镜射技巧。即父母在倾听完后,需要对孩子的情绪做积极的言语或体语回应。例如:当孩子说,我成绩已经那么落后了,新学期我也没有办法赶上了。父母可以回应:你也是希望成绩能赶上去的,只不过没有找到方法。
3. 判断抽离技巧。指家长在谈话中,尽量走出自我的参考框架,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对来访者非理性的思维作简单的是非评断。用尊重换信任,用理解促反思。避免用一些丧气的话指责孩子,如,你怎么那么蠢?更应该用赞扬孩子在困难中所做的努力。
4. 具体化技巧。家长和孩子交流中,可以多去提问,要求孩子对具体人、事的看法和感受,来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可以鼓励孩子多说一点,举例说明。
相信很多的家长,为了孩子愿意倾其所有。但是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不得不承认家长的批评、建议和吼叫往往是无效,我们要做的更多是引导孩子。当他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的时候,才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改变。临近开学,很多家长需要和孩子来一场好好的沟通,希望家长们可以尝试用上面的方法进行一点点的改变。相信你会有收获!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