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 今天是

新闻资讯 > 附中团委

五一,你读书了吗?

2020/5/1 16:28:07   来源:团委   作者:团委   人气:4763次



五一,你读书了吗?


沐浴在悠悠的书香,沉浸在暖暖的静默,从远古时代的传说,从深深浅浅的车辙,从哲人头顶的光辉, 我们总能在经典书籍中体会到“漫卷云舒,洗涤情怀”的快乐。今天,让我们跟随团委的三位青年教师,一起走进书海,浸润书香,畅享书韵

 

钱苗老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工作五年来,教学成绩显著,多篇论文获省市级表彰,并发表。所带学生曾获国家、省、市级作文竞赛一二等奖。

  

----读《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有感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我曾看过一组漫画,故事梗概是: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踽踽独行,有的人负重难耐半路砍掉了一截,前行的步伐比别人轻快了不少,但是路行不远遇见了悬崖,身边的人纷纷放下十字架担在悬崖两头跨过崖谷继续前行,但是那些曾步伐矫健看似领先的人便一直困顿于此,再难前行。

其实我们仔细想来,这份十字架的负重对于前行的道路而言与其说是一份压力,不如说是一场修行,一场关于人生旅程的修行,一场关于片刻欢愉和一生行远的内心矛盾纠结的修行。就像这本书的标题,爱与孤独是一体的两面,你要感受到酸甜苦辣的滋味就一定要有对比性。

她的书的前两章核心就是我们需要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然后更多的跟自己和平相处,了解自己。她沉静有力地剖析自身的婚恋经历、亲密和亲子关系,写尽内心暗流涌动的秘密;她以凤凰涅槃的姿态,不惧以身试炼,历经种种遗憾却依旧怀抱热爱。很感谢这本书给了我不同的观点和视角去理解并且领悟到:修行不是一个空泛的词汇,人其实可以和日常繁杂的工作一起修行。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两点感悟:

1.努力站成一棵树

张德芬在书里写道,“我们生命中遇到的一切,都是用来帮助你成长的。所有让你不舒服的关系和发生在你身上的不愉快的事,都是专门为你量身打造的。”我们需要放下抱怨,然后抬起头勇敢的背负起身后的十字架,对自己的事情百分百的负责然后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就像书里描述的故事,张德芬的人生开始经历了被性侵的痛楚,而后是两次婚姻失败的阴影,最后还是迎来了“一个人的圆满”。比起张德芬我们所经历的微不足道。这五年来的工作也让我明白“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而生命中遇到的那些人和事物,都是来帮助自己成长的。”

2.好好体验人生

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说过,受苦比解决问题来的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的简单。这句话是值得好好琢磨一下的。因为我们人生当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为我就是来体验的,体验各种喜怒哀乐的,你就不会那么辛苦的天天趋乐避苦,你就不会逃避,你会选择去解决问题,就是在修炼自己。梁漱溟先生说孔子最大的精神,就是他不找,没有那个向外找的劲儿,孔子所说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我们读书也就是在修炼在内化的过程。心外求法既是外道,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内求。避免滑入更容易的痛苦,幸福需要努力争取。可见,“受苦比解决问题来的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的简单。”这句话还是值得我们琢磨琢磨的。

最后我想说,逝者如斯,须臾百年,人生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

愿你我都能在这样的修行中,活出自我,渐趋圆满。

 

许松松老师:2018年度淮安市经典诵读写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2019年度淮安市校园诗人大赛中二等奖,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淮安赛区一等奖。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读汪曾祺《人间草木》

我推荐的书是汪曾祺的《人间草木》。这本书的散文,我每天都看看,有时是边吃饭边看,有时睡前看。真的是一本耐读耐品的书,像茶一样。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在我看来,汪老先生是真正会生活的人。这个“会”,包括“懂”,也包括“爱”。书里有一个情节:住在昆明时,房东家种了很多缅桂花,会拿到街面上去卖,也许是怕房客乱摘了她的花,房东便主动摘了缅桂花送给房客们。汪曾祺写“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不是怀人,不是思乡。最纯粹的,最难得。似乎在说,动人心扉的生命体验,并不一定在千里之外,在难及之地。

很多风俗习惯,很多菜式吃法,很多我们不知道没听过的稀奇事情都可以从汪老的书中读到。这个真正懂生活的人有一颗豁达开朗的心。读《人间草木》就像国画的泼墨写意,简单随性却功力深厚,但又不止能从文章中看得见画面,还能嗅得到草木清香,看得到植物摇曳生姿、动物肆意奔驰,笔下有声、有滋、有味、有形,有生命。

书的最后几篇讲西南联大时期的文章,同样兴致盎然,让人忍俊不禁。比如《跑警报》中一段:“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旁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写躲炸弹时,有人拿瓦片石子拼成一副对联:人生几何,恋爱三角。这些才是生活啊!功名利禄,绝望消沉,根本就是噪音、灰尘,还不赶快靠边站。

汪曾祺先生的写作可以说是自成一格,他擅用短句,错落的句子像是跳动的音符,读来既有节奏感又有十分的情致,也因此,汪曾祺先生笔下的花草、鸟虫、山川、美味总能比别人多出三分意趣。


令文章多出三分意趣的还有汪曾祺先生那种不动声色的幽默。汪曾祺先生写厦门的南普陀寺里的一个和尚。

“这个年轻和尚相貌清秀,样子极聪明。我觉得他会升成和尚里的干部的。”

写那些草木,前面一般都是规规矩矩地写或者考证,偶尔会蹦出来一句令人捧腹大笑的风趣话:写紫薇“用手指搔搔它的树干,无反应。它已经那么老了,不再怕痒痒了。”;写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简直是瞎长!”;写自己会穿腊梅花:“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的,写什么屁小说!”;写栀子花很香为文雅人不取,栀子花说:“我就不读了”;

汪曾祺先生戏谑却不刻薄,也因此他的文章生动活泼没有丝毫轻浮之感。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之所以好看还在于他的文章没有“假大空”,就如汪先生所说,“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汪曾祺先生乐于书写生活中平凡而又琐碎的小事,他的文章让“日常生活审美化”。而我们也得以将目光从诗和远方转向柴米油盐,去发现生活里隐藏着的趣味。


汪先生对一切事物都有一颗“真”心,这种真性情让汪曾祺先生对世间万物都有着更为细腻、平等的观察和体悟。读《人间草木》,跟着他的幽默而乐,跟着他的吃而想吃,跟着他的一本正经油然生畏,在他的文字里,有情有爱,有人性有灵魂。

 



丁兰老师:中共党员,高中语文教师,本科学历,2017年毕业于江苏大学。教学宣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缠足:带血的记号

              ——品读冯骥才《三寸金莲》

 

 

 人类对自己的身体,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苛求。16世纪欧洲妇女残忍的“小蛮腰”、非洲女性以去掉或破坏门牙自然排列为美、东非青年马赛人以长可及肩的大耳洞为标志……这些习俗的形成往往是各种历史、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然,缠足也不例外。

“历史一段一段。一朝兴,一朝亡。亡中兴,兴中亡。兴兴亡亡,扰得小百姓不得安生,碍吃碍喝,碍穿碍戴,可就碍不着小脚的事儿。打李后主到宣统爷,女人裹脚兴了一千年,中间换了多少朝代,改了多少年号,小脚不一直裹,历史干它嘛了?上起太后妃子,下至渔女村姑,文的李清照,武的梁红玉,谁不裹,猴不裹,我信。”

    这是冯骥才先生在《三寸金莲》中写的一段话,非常的幽默风趣,却也是很直观地告诉我们缠足这一极端的民俗竟然持续了近千年。 《三寸金莲》反映的是一个大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是女子以脚小为美的古代审美习俗。它讲述了女主香莲的一生与小脚的故事,她的人生因小脚而跌宕起伏,最终却敌不过时代的更替。

一、封建民俗的牺牲品——香莲

“小红鞋儿二寸八,上头绣着喇叭花。等我到了家,告诉我爹妈:就是典了房子卖了地,也要娶了她!”这是清代流传在河北的一首歌谣。说的是青年男子看到缠着只有“二寸八”大小的小脚女子后,决心要娶她回家的心情。于是一双秀气的小脚成为男子挑选妻子最为重要的条件,甚至有“裹小脚,嫁秀才,白面馒头就肉菜;裹大脚,嫁瞎子,糟糠悖悖就辣子”这样的说法。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女孩的母亲为了保证孩子的婚姻和前途,不惜一切代价给女孩裹脚。裹脚是痛苦的,可拥有“三寸金莲”的女子,不仅能嫁与大富大贵的人家,受男人欢喜,更是受尽女人们的艳羡和嫉妒,这是痛苦的美丽、带血的记号。


小说的主人公戈香莲就是有着如此命运的女子。她无父无母,与奶奶相依为命。虽是弱女子但性格要强、刚毅。出于天性,她几次反抗缠足,但当意识到人们以小脚为美时,好强的她不顾身体的痛苦央求奶奶为她使劲缠足。嫁入佟家后,第一次赛脚会失败让她的地位一落千丈,求生的本能让她不得不把命运的转机寄托到“一双盖世绝伦的小脚”来,通过小脚求宠,以便更好地依附在夫家,在佟家站起来。为此,她不惜忍受重新裹脚之苦。

于是,戈香莲走上了从被迫缠脚到主动缠脚的道路,这是对民俗的一种潜意识的认同。她的人生因小脚而跌宕起伏,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一种民俗对人物命运的可怕操纵力量,最终却敌不过时代的更替。随着外国思想的流入,很多的年轻女子因不愿忍受缠脚的痛苦而加入天足会,以抵制缠足。但戈香莲作为以小脚而压群芳的掌家人,她又不得不以小脚与天足相抗衡。因此,在社会变革和矛盾现实的挤压下,戈香莲作为一个小脚女性形象走向了必然的死亡。而香莲的死亡与以莲心为代表的天足会的胜利,也就是母女两代人的斗争与牺牲。以三寸金莲为美的时代最终无法承受住新文化的冲击,为中国妇女的缠足史画上了一个终结的带血的句号。

二、缠足悲剧的帮凶——“莲癖”

历史,需要人们站在时代的角度去观察。缠足是在社会和历史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习俗,既有民俗理念的影响,也有国人审美情趣的推动;既有个人心理,也有从众心理。还有一点毋庸置疑:中国古人要求女子贞静为德、为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她们随意出游或与人私奔的行为。所以说,供男子欣赏、把玩、发泄性欲才是女子缠小脚最关键的动因。而社会舆论的力量的缠足经久不衰的最主要原因,甚至有极大部分原因是文人墨客对缠足的痴迷与推动。

托尔斯秦说:“无论艺术家描写什么,圣人、强盗、仆人,我们寻找的、看见的,只是艺术家本人的灵魂。”我想,冯骥才写这本《三寸金莲》并不是因为“三寸金莲”本身是一种病态文化来吸引大家的目光,而是通过对它的研究与反思来认识它历史的本质。我看到的是一位执着的作家,他通过对恶性民俗丑恶内蕴的揭示,让我们切实体会到挣脱恶性文化习俗束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他说:“伴随着民族奋进的是,不断深入地自我审视和批判。”这应该就是这本书想要诉说的吧。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与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一个人,要想具有充实而圣洁的灵魂,具有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具有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只有靠广泛、深入的思考阅读。让我们捧起书来,与大师对话,与真理为友,用阅读侵润心灵,用阅读滋养人生

五一假期,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好好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稿件来源:团委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热门资讯

to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