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即将过去的2016年,淮阴师院附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激情,锲而不舍的精神,聚焦教学质量改革,驰而不息更新发展理念,潜心激活学生的更大可能。在校园里,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敬业、奉献、拼搏、坚持、责任、担当,深深激励和鼓舞着附中人,为附中“精致教育”品牌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在平凡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校园里“最可爱的人”拼搏的可贵、奉献的崇高,他们堪当附中校园中的“尚美年度人物”!
在未来的日子里,全体附中人将以他们为榜样,在“以更高境界引领更高发展”质量战略的引领下,打造精致教育品牌,努力把信心、进步和更高境界带给学生,以更加崭新的业绩实现我们的担当!
陈叶平:以情育人,无愧学生
陈叶平,2004年毕业于扬州大学数学系,至今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并多年担任班主任。12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陈老师以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了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教学工作中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曾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曾开设市级公开课,深受好评,在“一师一优课”评比获“省优”称号,先后8次获校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她能注重理论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个人教育教学技能,曾获市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市“读书先进个人”,市“学科带头人”,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等。作一名班主任,她对学生严爱有加,深受学生爱戴,先后6次获校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曾获市“周恩来班”称号。
一、春风化雨,坚持以情育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她始终坚持以满腔炽热之情去打动学生,用赏识和激励的方法去激发学生自身潜能,用真 挚的爱心去感染学生。她坚信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一定要有博大无私的爱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关心和爱护。教学过程中,能从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入手,着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求知欲和上进心,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成绩。教育工作中,她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开展工作,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循序渐进地进行心理疏导,努力和他们交朋友,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和喜爱。生活中更是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病了,她第一时间带学生去买药看病;发现贫困学生过于省吃俭用而影响了身体发育,她总是一有机会就给他们买些可口的饭菜。她先后8次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这不仅是对她教学实绩的表彰,更是对她以情育人的肯定。
二、学高为师,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她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教师首先要站好讲台,不能愧对学生。这份朴实的责任心促使她多年来在扎扎实实搞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技巧,她经常向同事请教,校外公开课几乎一节不漏,校内教研活动从不缺席。她多次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能珍惜每一次学习培训机会,迅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她能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各类竞赛评比活动,努力提高业务素养,成果丰硕。执教12年来,先后5次在市级优课、优文比赛中获一二等奖,
三、严细结合,班级管理扎实有效。
作为一名班主任,尤其是面对的是住校生,面对一群远离父母,又无法完全独立生活的孩子,她拿出了极大地爱心和耐心。每天早晨巡视教室,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早上是否吃过了早餐,学生有无身体不适,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同学们的衣服穿得是否合理。每天晚上总等到同学们进了教室,开始晚自习后,才离开校园。学生出现情绪波动时,总是积极的去与他们沟通交流。留守儿童学习跟不上进度,主动帮她补课……。家长感激,学生感动,可她认为,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这正是作为班主任的职责所在,这些看起来很平常,其实这正是一个班主任有爱心的具体表现。由于细心备至的工作,她所带的班级中有多名学生获得沈振儒奖学金、周恩来奖学金、市优秀团员荣誉称号等。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她注重班级管理技巧,善于总结。作为班主任,她经常进行班级科任教师之间的工作协调,使得班级教学工作有序和谐开展,为班级整体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班级日常管理常抓不懈,注重营造良好班风;培养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实行民主管理,充分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着力优化学风。所带班级有着巨大凝聚力,曾获得校文化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校广播操比赛一等奖、她本人也先后6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11年所带班级获市级“周恩来班”称号。
“塑造一个雕像,把生命赋予这个雕像,这是美丽的;创造一个有智慧的人,把真理灌输给他,这就更美丽。”工作的尽职尽责,教研成绩的出色,使她赢得了广泛地赞誉。但成绩已成过去,未来在于耕耘,她坚信只要将全部真情投入到这“美丽”的事业当中,生命之花必将在三尺讲台灿烂绽放。
李支璐:做学问先做人,教书先育人
李支璐老师, 1995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潜心高中英语教学,并曾担任班主任工作。从事教学工作近22年来,她始终勤勤恳恳地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教书育人”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挥洒汗水,以自己的行动出色地履行教师的职责,以自己的工作实绩赢得了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信任和肯定,各项工作成绩突出,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在实践、推动“精致教育”理念方面做出了贡献。
在教学上,教书育人,甘于奉献。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学问先做人,教书先育人”的原则,要求自己要做一名学生信的过的真正的好老师好导师,努力做到不辜负学生的每一份信任,不愧对学生每一声真诚的“老师好”的问候。“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她十分注重“师范”作用,言行规范得体,对待任何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更是关爱有加。在学生心目中,她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严厉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灵活性。她利用每一次可利用的机会,以自己人格的力量塑造着学生人格,以无私的爱赢得了学生的爱,使很多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奋斗有了目标,从此不再拒学习于千里之外,不再因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而自暴自弃、停滞不前。很多学生心灵受到触动后,暗下决心,奋发图强,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教育教学的过程,她始终注重自身的学习与提高。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创新,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力争精益求精,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形成了新颖、自主、独特的教学风格。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景,进行探究性教学,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一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进行分类推进、逐层提高的教学模式,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每一节课的练习、作业都经过精选,力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为学生在知识、思想上排忧解难,在课堂中进行高效课堂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她还经常与其他教师一起讨论教学问题,认真听课,吸取他们的先进教学技能,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师的工作虽苦,但从学生逐渐稳重的行为里,她找到了为人师的乐趣与尊严;从学生日益成熟的目光中,她看到了为人师的价值和意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