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消息:
! 今天是

新闻资讯 > 最新公告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复审自评表

2023/5/5 15:21:23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人气:6760次

 

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

   

 

 

(四星复审

 

学校名称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现有星级

四星级

校长姓名

朱益民

   

0517-83663291

学校地址

淮安市清江浦区大治路28

学校网址

http://www.hysyfz.com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制

二〇二三 


 

 

 

 

一、本表是材料评审和现场考察的基本材料,应如实填写所有信息与数据。无相关数据或涉密数据可不填写(在相关项目空白处注明)。

二、页面规格统一为A4纸,字号、字体一般用4号宋体;电子文本一律用word格式制作。

三、信息与数据截止日期为当年430日;如无特殊说明,一般填写近三(学)年(申报数据截止日向前推算)的相关数据。

四、各类数据统计口径,如无特别说明,均按照申报时所在的学年初普通中学基层统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的统计口径执行。

五、佐证材料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根据学校所列“佐证要目”择要提交纲目,其它资料留作现场考察时备查。

六、所有表格中涉及到的名称应填写全称,不要简写或缩写;相关栏目填写不下,可自行增加篇幅。

七、25“自评结果”分别以A(达标)、B(未完全达标)、C(不达标)标识。

八、填表时,请注意表格下方的“备注”,按要求填写。

 

 

      

                                        

 

 

一、学校简况 …………………………………………………………………………………(  1页)

二、自评报告 …………………………………………………………………………………(  2页)

三、 分项自评……………………………………………………………………………10页)

(一)办学条件 …………………………………………………………………………… 10页)

(二)队伍建设 ……………………………………………………………………………30页)

(三)管理水平 ……………………………………………………………………………86页)

(四)素质教育 ……………………………………………………………………………130页)

(五)办学绩效 ……………………………………………………………………………195页)

四、办学特色建设报告 ……………………………………………………………… 220页)五、学校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教育部门批复……………………………225页)六、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254页)

 

 

 

学校简况

 

曾用校名

淮阴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

办学时间

1959年

校长移动电话

 

校长办公电话

0517-83681001

学校校长办传真电话

0517-83663291

现有星级评定时间

2018.03

学校性质

公办普通高中

学校主管部门

淮安市教育

获得二星时间

 

获得三星时间

2004年

教职工总数

253

专任教师总数

243

中学高级教师数

84

中级教师数

69

省特级教师数

1

正高级教师数

1

高中班级数

55

高中生总数

2534

上学年提供高考选科组合数

12

实际开设高考选科组合数

6

生均校舍面积(平方米)

38.9

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

29.2

固定资产总值(元)

194962190.63

仪器设备总值(元)

29391923.92

上年度教育经费总收入(元)

130953509.93

上年度财政拨款数(元)

142069259.93

5年创建总投入(元)

312184062.2

5年新扩校园面积(平方米)

99420.9(约149.13亩)

5年新增建筑面积(平方米)

97332.04

5年新增设施设备总值(元)

25076261.9

电子邮箱

hyzxzym@163.com

学校网址

http://www.hysyfz.com

微信公众号

SYFZWX


自评报告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

按照《省教育评估院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中星级评估工作的函》,对照“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我校系统剖析2018年以来学校的办学情况,落实工作举措,现复评自评报告如下,请予审阅。

 

发扬精致传统  拿出担当姿态

推动学校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阔步迈向未来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四星复评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学校创建于1959年,1997年正式更名为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00年晋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2018年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学校本部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大治路28号,占地总面积102.44亩,建筑总面积57260.71平方米。新校区位于淮安市南部新城光明路28号,占地面积约149.13亩,建筑总面积97332.04平方米。现有本部高中三个年级,41个教学班,新校高中两个年级,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计2534人。现有专任教师243人,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已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4人,占18.1%;高级以上职称84,占专任教师数34.6%,其中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1人。

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自强不息、务实创新”的附中精神,坚持“弘扬以美育人特色,打造精致教育品牌”的办学策略,积淀出“精致、担当、卓越”的学校气质,努力“把信心、进步和更高境界带给学生”,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貌。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全校师生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学校条件全面改善,办学理念升级换代,管理水平不断优化,内涵底蕴显著提升,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生命教育先进学校、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排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省文明校园、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艺术特色学校、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省英语课程基地、省艺术课程基地、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单位、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学校、省教学成果奖、省平安校园、省书香校园、省科普教育基地学校、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校、省教科研先进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青年文明号、省模范职工之家、市“五一劳动奖状”、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特等奖等100余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称号。学校的“精致教育”品牌已经形成,被评定为“淮安市十大先进操作法”。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参考》、《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众多媒体,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多次报道和宣传。

第二部分  实践成效

一、建设全市一流的办学条件

2015年至今,学校本部先后新建了11077平米的教学综合楼,9025平米的学生餐宿楼,14000多平米的艺术教学综合楼,300米塑胶跑道;按省二级图书馆标准升级改造了2339平米的图书馆。学校占地102.44亩,拥有有运动区面积 17837.22平方米有建筑面积为1196.75平方米的体育馆一座,内设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3幢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为11440.38平方米有专用独立实验楼一幢实验室配备齐全建成多功能校园信息网、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和现代化办公管理系统;为所有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各教室均有多媒体设备;建有两个餐厅,完全能满足学生用餐需要,安全卫生设施设备均达到相关规定要求;体育、卫生器材设施和常用药品等,均达到相关标准。

2021年,总投资4.3亿的学校新校区淮安高级实验中学建成使用位于淮安城区西南方向,占地149.13亩,绿化面积为29917.99㎡,生均绿化面积为12.47㎡,校园绿地率超30%。校园自南向北分为两大板块,分别为生活区、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和运动区。

生活区的标志性建筑为学生会堂及食堂,其中学生会堂可容纳近千人。生活区南侧共有两栋学生宿舍楼和一栋教师宿舍楼,其中学生宿舍楼每栋楼为六层,每层二十七间;教师宿舍楼为四层,每层二十五间。每间配有空调、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浴房。教学区主体自西向东为教学楼、行政信息楼、图书综合楼、艺术楼、体育馆。教学楼为五层,有48间标准教室、37间办公室、6间活动室和1间阶梯教室同时配齐各科实验室。行政信息楼位于教学区东侧,主体四层,设有连廊与教学楼相连。教学区入口北边为中央广场,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中央广场北侧为图书综合楼,主体五层回字形建筑,其中各类功能用房一应俱全。行政信息楼北侧为艺术楼和体育馆。教学区最东边为运动区,主体为一块400米8道标准塑胶运动场,中间为7100平方米足球场。周围建有室外篮球场、室外乒乓球场、室外排球场。

二、打造德才兼备的育人团队

(一)建设“知常明变”的领导班子,提升领导能力

坚持“精致、尚美、超越”的文化特质,“追求精致、凸显绩效、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自身作风建设,倡导“尊重、包容、引领,务实、共创、争先”的干部文化,做到在其位、谋其事、履其职、尽其责;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始终坚守在管理和教学的第一线;讲民主、重团结,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2018年以来,学校领导班子由6人组成,校党委书记、校长朱益民,副书记韩旸,副校长陈进才、贡元良、王浩、王玉兵。其中,本科学历6人,硕士研究生1人;特级教师1人,特级后备人才2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市基础教育专家指导组成员4人,市学科带头人4人,市优秀教师6人,获得国家级表彰3人、省级表彰5人、市级表彰6人。

(二)建设“止于至善”的教师队伍,促进专业成长

1.以优良文化为根本,成就高尚师德。出台《学校文化解读》,明确“自强不息、务实创新、团结协作、坚忍图成”的教师文化。每年评选出“优秀师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尚美年度人物(团队)”“年度优秀教师(团队)”,并在教师节和元旦节期间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并举行隆重的表彰颁奖仪式。组织教干、教师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最需要、最实际的服务。

2.以成才工程为依托,打造精良师资。成立“名师工作室”实施V-top”青年教师成才工程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依托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学校开展“如水之师:教师业务提升”研修活动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用好“名校优生”人才招引计划,来自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名校共数十名青年才俊陆续加盟,极大优化了教师队伍。

3.以内涵项目为引领,提升科研水平。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课题申报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展开研究,针对实情创造性地组建跨学科、跨部门、跨年级的项目组进行攻关,取得了显著成绩。拥有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省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等众多省级内涵发展项目,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目前,学校优秀教师群体已经形成,高级职称教师84人,取得硕士学位教师44人,省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42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13门学科都有市学科带头人。

三、创设高效和谐的管理体系

(一)坚持党建引领,健全规章制度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淮阴师院附中章程》,汇编了《淮阴师院附中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了包含校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科研管理、安全管理、校园管理、后勤管理和档案管理等八部分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了学校管理工作纲举目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实行民主管理,激发办学活力

坚持民主管理,实施《淮阴师院附中校务公开制度》,教师普遍关注的重大决策和热点工作,都在决定前通过党委会、教代会、教职工大会、行政会等民主渠道征求意见和建议。制订《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对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三)创新管理方式,优化范式管理

坚持以“学校决策部署、处室统筹协调、年级深入执行”为途径,推进以年级部负责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在常规管理中,推动“走动式”、“问题式”、“微创新”、“集约式”以及学生自主管理范式,推行系统化、结构化、精致化、网格化、数字化、清单式、研究式的工作方式。成立学生会、年级成立自管会、班级强化班委会和家委会建设,在管理中努力做到“学生能做的事老师让位”,努力建设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学校先后被表彰为省文明单位、省德育先进学校、省平安校园、省工人先锋号、省模范职工之家等。

四、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一)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

1.以制度为保障,优化工作机制

制定了《淮阴师院附中德育工作规程》、《淮阴师院附中德育活动系列方案》、《淮阴师院附中班主任量化考核方案》,编制了《淮阴师院附中学生手册》、《淮阴师院附中各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淮阴师院附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等各项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科学设计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式方法。

2.以队伍为基础,提升工作水平

精心挑选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签订《淮阴师院附中班主任“一岗双责”安全责任书》,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班主任队伍。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招聘引进、校内转岗、在职培训等多种渠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3.以活动为载体,创新德育模式

开展“四周四节”活动:“经典诵读节”、“精品课堂展示周”、“感恩节”、“国防安全教育周”、“文化艺术节”、“劳动实践周”、“体育文化节”、“尚美人物(团队)推介周”。开展“十大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入学适应教育、习惯优化教育、国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责任使命教育、感恩励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逐步形成了“以美育人,五心六自”的德育模式,加强“五心”教育,即自尊心教育、自信心教育、感恩心教育、责任心教育、进取心教育;培养“六自”学生,即生活自理、环境自护、行为自律、体格自强、学习自觉、发展自主。

4.以学生为中心,打造德育亮点

组建了社团联盟,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小爱迪生科技制作社、女子合唱团、淮海戏社团、金话筒社团被评为市中小学优秀社团,尚美民乐社被评为省优秀红领巾校社团,泥塑社团和趣剪纸社团被评为省少先队文化建设品牌项目。形成了中华诗词教育周恩来班创建德育亮点。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首批中国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诗教先进单位、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全国试点学校。近年来,16个班级荣获市级“周恩来班”称号学校被评为市“周恩来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二)聚焦课程建设,丰富课程资源

制定《淮阴师院附中课程发展规划》、《淮阴师院附中新课程实施方案》等,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管理优化、教师队伍配置、教学科研改进和评价方式创新等方面,明确规范与要求,使得新课程实施能切合学校、学生实际,可操作性强。

坚持“五育并举”,建设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学校课程建设》被评为第四批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优秀项目”。作为淮安市第一家省艺术课程基地,已形成完善的艺术课程体系。自省英语课程基地项目建设以来,英语教学生态优化明显,整个校园形成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重视家庭教育,强化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三)推进教学改革,打造“融学”课堂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全员参与新课程培训。先后邀请了傅宏、成尚荣、齐雪红、陈仲留等著名专家、校长来校作专题报告,指导教科研和教育教学工作,帮助教师树立高效课堂观、正确质量观和教师发展观。

连续多年开展全“融学课堂”广教研同课异构和教学研讨活动自主创设的2+3+X要素融合的‘融·学’课堂”教学模式,倡导“目标制导、活动引学、小组合作、以评促学”的基本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凸显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牢固树立学生主体理念,真正体现学生主体的思想,助推课堂质量提升。

(四)创新评价机制,转变育人方式

制定《淮阴师院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评价制度,重点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特长和健全人格,明确具体项目。健全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评价途径多样化,内容多样化,全方位体现对教师能力、教学实绩和教师贡献的客观呈现。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助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制定了《淮阴师院附中新课程实施评价细则》,遵循导向性、系统性、科学性、适用性、多元性、动态性等原则。

五、聚焦与时俱进的办学特色

(一)赓续办学传统唱响艺教特色

定期举办“经典诵读节”、“感恩节”、“文化艺术节”、“专业教师年度展演(作品展)”、“尚美人物(团队)颁奖盛典”、“年度优秀教师颁奖典礼”等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提高学生的艺术才能。被评为省艺术课程基地,省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办学模式“二全三级一载体”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发挥育人价值培育体育特色

高度重视体育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工作的管理系统,经多年追求和积淀,体育已成为学校特有的传统优势项目。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橄榄球)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和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

(三)坚持智领未来做强科技特色

发展科技特色,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施展学生的特长。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省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市“十三五”首批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市科技创新课程基地。

第三部分  反思与展望

回望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成绩,学校在办学条件、队伍建设、管理水平、素质教育、办学绩效等方面都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显著进步和丰硕成果,保持良性发展的态势。

学校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面对社会、政府、家长的更高期待,面对一系列学校发展要素中的关键问题,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的地方。学校认真分析影响和制约自身再发展的关键因素,谋划新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愿景,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科学路径,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在“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实现新的跨越。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处在“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学校将统筹“一校两区三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展示“文化更优、活力更强、内涵更厚、声誉更靓、治理更精、生态更美、发展更锐、质量更高”新作为,书写“后发先至”新篇章,努力把学校办成“市内一流、省内知名、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研究型、现代化高品质学校”。

对照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我校已完全符合复审标准。

我已代表学校认真阅读、理解“填写说明”,并对本报告及其他申报材料进行审核,事实有据,数据准确,自评客观。如有弄虚作假行为,愿承担直接责任并接受处理。

        学校(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

 

     

注:学校自评报告是对学校发展状况的自我鉴定,内容包括学校沿革、创建成效、存在问题和整改举措字数一般5000以内

 

分项自评

 

办学条件1-1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1

评估

指标

1. 学校独立设置。规模在30个班以上,平均班额达标。生均占地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老城区学校不少于25平方米),新建学校不少于66667平方米。校园校舍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A

评价

细则

1)专门举办高中学历教育的独立法人,校园内外均未主办义务教育段学校;同一校名下无独立法人高中分校、校区及义务教育段学校

2)办学规模适度,一般在1016轨之间,平均班额不超过50

3)校园生均占地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老城区学校不少于25平方米)暂不达10轨的学校,按标准规模与班额计算,即不少于45000平方米新建学校不得少于66667平方米

4)生均校舍(不含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新建学校的校舍(不含师生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22500平方米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5师生食堂建筑面积、厨卫设备安全卫生监控系统等达到有关部门管理要求,餐厅面积和就餐席位与有就餐需求的师生总数相匹配

6卫生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轨制较大的学校需适增加卫生室使用面积),功能分区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常用器械及药品按规定配置和管理

           

现状与成效

一、独立设置的高中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是隶属于淮安市政府、由淮安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四星级高中。学校创建于1959年,2000年被省教育厅明确为江苏省重点中学,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中学。2011年5月加入江苏省清江中学教育集团。2018年被正式评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新校区建设业已完成。校园内外均未主办义务教育段学校;同一校名下无独立法人高中分校、校区及义务教育段学校。

二、办学规模适中,班级学额规范

学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学校无违规招生,无计划外招生,无不在籍学生,无高考补习班或插班复读生,无违规办学行为,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招生计划进行招生,办学规模适度,学校生源稳定。目前,全校共有55个班级,2534名学生,平均班额为46人,不超过50人。大治路本部老校区共有41个班级,1976名学生,平均班额为48.1人,不超过50人。光明路新校区共有14个班级,558名学生,平均班额为39.8人,不超过50人。

三、校园生均占地面积达标

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先后投入4.3亿新校区,新校区于2021年9月初正式投入使用,命名为江苏省淮安高级实验中学,属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光明路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99420.9平方米(149.13亩),目前在校生558人,生均占地面积178平方米。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大治路本部老校区占地面积68294.1平方米(102.44亩),目前在校生1976人,生均占地面积34.5平方米。两校区合计占地面积167715平方米,目前在校生2534人,生均占地面积66.1平方米。校园校舍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四、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达标

总校舍(不含师生宿舍)建筑面积98566.9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38.9平方米。大治路本部老校区校舍(不含师生宿舍)建筑面积36772.3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8.6平方米。实验楼2119.86平方米、图书馆2339.83平方米、教学楼11076.84平方米、艺教中心楼12130.67平方米、学生礼堂1900平方米、微机室2470平方米、平房600平方米、体育用房1260平方米、体育馆1196.75平方米、办公综合楼1678.38平方米。光明路新校区校舍(不含师生宿舍)建筑面积61794.57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10.7平方米。三栋教学楼加一栋实验楼28892.6平方米、图书楼8137.75平方米、体育馆4984.39平方米、艺术楼6362.73平方米、学生会堂6263.6平方米、行政楼7153.5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标。

学生宿舍建筑总面积26055.54平方米,目前住宿生数891人,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29.2平方米。大治路本部老校区学生宿舍建筑总面积11440.38平方米,目前住宿生数342人,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33.4平方米。学生宿舍建筑总面积14615.16平方米,目前住宿生数549,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26.6平方米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达标

五、食堂能够满足师生就餐需要

学校现有餐厅总建筑面积8515.38平方米,光明路新校区餐厅建筑面积5980.38平方米,大治路本部老校区餐厅建筑面积2535平方米,就餐席位与师生总数相匹配,可满足全校师生就餐需求。厨卫设备齐全,配有电磁灶、蒸饭车、保温台、消毒柜、空调等设备,配备了校园餐厅售饭刷脸系统、安全卫生监控系统等设施,操作间及就餐大厅整洁卫生,宽敞明亮,环境舒适。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次来学校检查,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六、卫生室规范配置,满足日常需要

医务室严格执行上级有关管理部门制定的“医务室管理制度”“医务室治疗工作制度”“医务室药品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并按流程规范操作。医务室总建筑面积188平方米,大治路本部老校区75平方米,光明路新校区113平方米。功能分区合理,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设有诊断室、药房、治疗室、观察室,配有体重计、身高坐高仪、血压计、视力表、外伤处理器械、紫外线消毒灯等六十余件常用医疗器械与设备,配有消炎、感冒、外伤应急处理等常用药品一百余种,能够满足师生日常就诊需求,有专职医务人员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1-1-1 学生数统计一览

学年度

校区

年级

计划招生数

在籍生数

实际

在校生数

班级数

班均生数

备注

2022-2023

大治路

高一

660

667

667

14

47.6

 

高二

660

666

666

14

47.5

高三

660

643

643

13

49.4

光明路

高一

320

317

317

8

39.6

高二

240

241

241

6

40.1

 

合计

2540

2534

2534

55

44.8

2021-2022

大治路

高一

660

674

674

14

48.1

 

高二

660

653

653

14

46.6

高三

660

665

665

14

47.5

光明路

高一

240

240

240

6

40

 

合计

2220

2232

2232

48

45.5

2020-2021

大治路

高一

660

662

662

14

47.2

 

高二

660

683

683

14

48.7

高三

660

686

686

14

49

 

合计

1980

2031

2031

42

48.3

 

1-1-1 学生数统计一览

注:每学年的“在籍生数”是指该学年各年级在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学生数;每学年的统计口径需保持一致。“学年度”是指含申报时所在学年的近3个学年度,下同;实际在校生数高于计划招生数,是由于上一学年部分休学、复学的学生。

 1-1-2校舍面积一览      

总校舍面积                面积单位:平方米

校园  占地

总面积

现有校舍建筑面积

教师

宿舍

建筑

面积

学生

宿舍

建筑

面积

住宿生数

在籍生数

实际在校生数

校园生均     占地面积

生均校舍

建筑面积

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

实际在校学生计算

167715

98566.9

4946

26055.54

891

2534

2534

66.1

38.9

29.2

 

注: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主要是指生均教育教学用房面积,计算时不包括教工集体宿舍、学生宿舍、其他生活用房、商业用房等建筑的面积。计算相关生均资源时需将其他非高中学生统计在内。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主要是指实际在校住宿学生数,不包含走读生。下同。

 

大治路本部老校区校舍面积            面积单位:平方米

校园  占地

总面积

现有校舍建筑面积

教师

宿舍

建筑

面积

学生

宿舍

建筑

面积

住宿生数

在籍生数

实际在校生数

校园生均     占地面积

生均校舍

建筑面积

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

实际在校学生计算

68294.1

36772.33

337

11440.38

342

1976

1976

34.5

18.6

33.4

 

注: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主要是指生均教育教学用房面积,计算时不包括教工集体宿舍、学生宿舍、其他生活用房、商业用房等建筑的面积。计算相关生均资源时需将其他非高中学生统计在内。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主要是指实际在校住宿学生数,不包含走读生。下同。

光明路新校区校舍面积             面积单位:平方米

 

校园  占地

总面积

现有校舍建筑面积

教师

宿舍

建筑

面积

学生

宿舍

建筑

面积

住宿生数

在籍生数

实际在校生数

校园生均     占地面积

生均校舍

建筑面积

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

实际在校学生计算

99420.9

61794.57

4609.4

14615.16

549

558

558

178

110.7

26.6

 

注: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主要是指生均教育教学用房面积,计算时不包括教工集体宿舍、学生宿舍、其他生活用房、商业用房等建筑的面积。计算相关生均资源时需将其他非高中学生统计在内。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主要是指实际在校住宿学生数,不包含走读生。下同。

 

1-1-3各类用房数据一览

大治路本部老校区校舍面积统计表

建筑名称

主要用途

建筑面积

竣工年月

建筑编号

是否计入年报数

教育教学用房36772.33平方米

实验楼

实验用房

2119.86

1984

1

图书馆

图书馆

2339.83

1989

2

教学楼

教学用房

11076.84

2011

3

艺教中心楼

综合用房

12130.67

2015

4

学生礼堂

会议演出

1900

2015

5

微机室

电教楼

2470

1998

6

平房

画室

600

1999

7

体育用房

乒乓球房

健美操房

1260

1999

9

体育馆

体育馆

1196.75

1991

10

办公综合

办公用房

1678.38

1984

11



学生宿舍与教师宿舍 11777.38平方米

学生宿舍

女生宿舍

6624.9

2011

12

学生宿舍

男生宿舍

2271.48

1986

14

学生宿舍

男生宿舍

2544

1986

15

教工宿舍

职工宿舍

337

1981

17

生活用房2637平方米

学生食堂

学生食堂

2400

2011

13

教工餐厅

食堂

135

1981

16

厕所

卫生间

50

1981

19

厕所

卫生间

52

1981

24

其他学校用房722平方米

木工间

木工用房

100

1981

18

仓库保管室

仓库

240

1981

20

平房

仓库

212

1981

21

平房

文印室

23

2012

22

平房

仓库

27

2012

23

西传达室

传达室

60

1986

25

东传达室

传达室

60

1986

26

学校目前对外出租楼宇5352平方米

服务到家宾馆

市国联収管

2500

1990

27

同仁医院

市国联収管

2134

1990

28

周边平房

出租

718

1990

29

注:此表体育卫生用房不含在教学及辅助用房中;各类用房数据统计汇总后应与申报当年《普通中学基层统计报表》中的数据相一致;如年报后新增面积请在相应模块另列一行填报并说明。学校可根据需要增加表格,下同。

 

光明路新校区校舍面积统计表

建筑名称

主要用途

建筑面积

竣工年月

建筑编号

是否计入年报数

(一)教学及辅助用房(  54641.07  平方米 

教学楼

教学楼

28892.6

2022年1月

2

图书楼

图书楼

8137.75

2022年1月

3

体育馆

体育馆

4984.39

正在验收

4

艺术楼

艺术楼

6362.73

2022年1月

5

学生会堂

学生会堂

6263.6

2022年1月

10

其他

 

 

 

 

 

(二)行政办公用房( 7153.5  平方米 

 

行政楼

行政楼

7153.5

2022年1月

1

其他

 

 

 

 

 

(三)生活用房(  19224.56  平方米 

 

食堂

食堂

5980.38

2022年1月

6

女生宿舍

女生宿舍

7307.58

2022年1月

7

男生宿舍

男生宿舍

7307.58

2022年1月

8

教师公寓

教师公寓

4609.4

2022年1月

9

其它

 

 

 

 

 

其它用房(  16312.91 平方米 

 

门卫兼传达室

门卫兼传达室

64.08

2022年1月

11

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

64.08

2022年1月

12

门卫室

门卫室

24.24

2022年1月

13

邮政服务室

邮政服务室

24.24

2022年1月

14

门卫室

门卫室

24.24

2022年1月

15

人防地下室

人防地下室

9152.27

2022年1月

 

南北通道

南北通道

979.38

2022年1月

 

      

/

97332.04

/

/

/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法人证书

2020/03

 -1-001

2.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四星级高中证书及铜牌

四星级证书及铜牌

2018/03

-1-002

3.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近三年学生数及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

2022/09

-1-003

4.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总平面图

总平面图

2021/09

-1-004

5.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新校区建设用地批准书

证书

2018/10

-1-005

6.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建筑物图片

建筑物图片

2023/03

-1-006

7.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

经营许可证

2022/03

-1-007

8.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食堂监控设备一览表

监控

2022/08

-1-008

9.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食堂设备一览表

食堂设备

2022/09

-1-009

10.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医务室器材设备、常用药品、功能室面积、平面示意图

器材设备

2022/09

-1-010

 

 

 

 

 

 

 

 

 

 

 

办学条件1-2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2

评估

指标

2. 学校教学、生活各类设备设施齐全,配置先进。建成智慧校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运用水平较高。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对学校个性发展形成支撑

A

评价

细则

1)学校有标准的8跑道4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城市学校(新建校除外)田径运动场不低于6跑道300米;学校设有分校区的应有独立的标准田径运动场20轨以上学校应建有两个标准田径运动场。

2)拥有体育馆和体育教学必的各类运动场地;生均活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含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和其他专用运动场地等);体育器械丰富,能够满足正常体育教学和活动需要

3)图书馆具有省二级及以上资质,生均纸质藏书不少于50册,年增图书生均不少于1,实行开放式、信息化管理,图书流通率高,年生均借阅图书20册以上;阅览室座位数不低于学生数的1/10,电子阅览室电脑不少于100台;拥有合法使用权且适用于高中学生的电子图书系统,图书资源丰富,阅读使用流量大。

4音乐室、美术室等用房及设施设备充足16轨制左右学校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分别按3个配置,20轨制以上学校应适量增加

510轨制及以下学校按443配备理、化、生普通类标准实验室,至少配备3个通用技术实践室有规范的仪器室、药品室、准备室标本室、危化品专用存放场所10轨制以上学校根据课程需要按比例增加能根据校人才培养需要,装备设施设备先进的探索、创新、数字等各类特色实验室,但不抵算理、化、生普通类标准实验室

6)普通教室及各类专用教室均有符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人均一台计算机,学生使用的电脑生机比达到8:1并保证使用正常。

7)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的设施设备齐全、安全,实行智能化管理,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8)重视智慧校园建设和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运用,千兆进校,百兆进班,有支持教育管理、教学服务和师生学习的集成平台,有统一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有支持学校及师生个性化、多样化和优质化发展的数字资源,有满足教学需求的智能专用教室、数字化实验室等。

           

现状与成效

一、学校建有两个塑胶田径运动场

学校校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鸟语花香,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有两个田径运动场,大治路本部校区铺设了6跑道3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及人工草坪,光明路新校区铺设了8跑道4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及人工草坪。

二、体育设施完善,器械设备丰富

现学校有运动区面积 17837.22平方米,生均活动面积8.13平方米。室外设有6片篮球场, 26个篮球架,4片室内羽毛球场,40个乒乓球台,排球场,单杠,双杠,多组合健身路径等等器械。有建筑面积为1196.75平方米的体育馆一座,内设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宽敞的课间活动场地、运动场馆及配套齐全的体育器械能满足全校学生的活动及锻炼需要。

新建学校占地总面积99420.9平方米(149.13亩),总建筑面积93075.73,计划建设标准为高中16轨,在校生2400人,生均占地面积41.43平方米。

新建学校运动面积约21000平方米,生均活动面积8.75平方米。建设400米标准跑道一片,体育综合馆1栋、足球场1片、篮球场6片、排球场4片、乒乓球场地若干。学校体育器械,数量充足,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装备Ι类标准》的要求,能充分满足正常体育教学和活动需要。

三、我校图书馆藏书充足

我校图书馆藏书充足。有专用独立图书楼一幢——修远楼,建筑面积2339.83平方米,按省二级图书馆标准配置。馆藏纸质图书141174册,生均纸质藏书55.7册。另有报刊杂志323种,工具参考书520种,阅览室260个座位,阅览室座位数与学生数比为1:10,学校近三年年均购书量1万余册,生均年购书达4册。学校配有专门的多媒体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脑160台。图书流通率高,年生均借书量20册以上。我校图书馆配有管理用计算机2台,满足校内运行电子图书馆系统,实行开放式、自动化管理,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的阅读、学习需求。为了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我校还在修远楼开设了学生开放阅读区和教师休闲阅读区。

四、学校艺术设施完备

艺术中心拥有10间音乐教室,其中音乐理论教室3间,供音乐学生进行乐理学习;电钢琴教室2间,供学生学习钢琴;声乐教师工作室5间,供音乐专业学生声乐教学;美术教室18间,书法、国画教室各1间,每间可容纳30人同时进行美术、书法学习。另有舞蹈房4间,健美操房一处,计420平方米;现代化尚美剧场一处,可容纳800人举行大型集会、观影或文艺会演。精品社团活动室6间,可提供学生进行泥塑、书画、创意美术、淮海戏、古筝等实践活动。 

五、实验室设备齐全

我校两校区有物理实验室10个、化学实验室9个、生物实验室8个、通用技术实践室8个,物理仪器室2个、化学仪器室2个、物理准备室2个、化学准备室2个、化学药品室2个、生物标本室1个、生物准备室1个。实验室内的仪器、药品、设施、设备均按省颁Ⅰ类标准配置,能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可保证学生两人一组分组实验使用;能够满足课程标准开出全部实验课程,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为100%,还能满足学生课外实验的需求。选修实验室1个、手工操作实践室1个、数学探究实验室1个、数字化实验室1个、史地实验室1个、创客教室1个。通用技术实践室8个,其中设计室4个,操作实践室4个。实验室内的工具、设施、设备均按省颁Ⅰ类标准配置,能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还能满足学生发挥个性特长,自主创新的需求

    六、学校信息化设备设施完备

学校建设有4口60座学生机房,一口云教室50台教学平板,一口3D打印教室装备15台电脑,新校区已经建成1口60座学生机房,共计405台学生用电脑。生机比为6.25:1。学校为每位教师装备笔记本电脑并按有关规定按期更新,符合人均一台笔记本电脑要求。录播教室2口,智慧云教室1口。学校所有教学点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其中LED触摸屏一体机多媒体100套(台),投影机多媒体10套。

七、宿舍和食堂面积充裕,设施设备齐全、安全,实行智能化管理

学校现有餐厅总建筑面积8515.38平方米,光明路新校区餐厅建筑面积5980.38平方米,大治路本部老校区餐厅建筑面积2535平方米,就餐席位与师生总数相匹配,可满足全校师生就餐需求。厨卫设备齐全,配有电磁灶、蒸饭车、保温台、消毒柜、空调等设备,配备了校园餐厅售饭刷脸系统、安全卫生监控系统等设施,操作间及就餐大厅整洁卫生,宽敞明亮,环境舒适。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次来学校检查,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就餐席位与师生总数相匹配,可满足全校师生就餐需求。厨卫设备齐全,配有电磁灶、蒸饭车、保温台、消毒柜、空调等设备,配备了校园餐厅售饭刷脸系统、安全卫生监控系统等设施,操作间及就餐大厅整洁卫生,宽敞明亮,环境舒适。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次来学校检查,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宿舍楼消防设施到位,应急通道通畅,指示清晰,有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学生宿舍设专职宿舍管理员、夜间值班室,宿舍管理员24小时在岗,负责学生入住考勤、夜间管理、夜间突发事件处理和学生宿舍内务检查等。学校每晚安排值班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协助做好住宿生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和谐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八、学校历来重视信息化建设,硬件和软件建设齐头并起,智慧校园建设不断深入,向更高层次迈进

学校所有楼宇间用1000M光纤连接,网络中心部署核心层主交换机一台,在每个楼层对应的房间设立机柜,其中部署接入层交换机,在需要无线覆盖的楼层和教学场所部署无线设备`,供无线终端接入。同时每口教室和办公场所也采用有线方式部署若干信息点。所有机房以有线方式接入,办公室有线接入和无线同时接入,方便台式机有线接入和教师笔记本电脑无线接入。校园网有安全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系统、网上阅卷系统、家校沟通平台、网站、行政办公系统、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使用。所有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都有终端可连接到校园网,信息节点覆盖整个校园,共有网络终端450个,网络覆盖率100%。校园网站主页内容丰富,设有学校管理、党风党建、德育工作、教研科研、年级之窗、艺课基地、教务管理、附中资源库、办公平台等栏目,提供资源管理、信息发布、网络办公、数字化教学平台、文件传输、教务管理等服务。校内资源实现了网上共享。学校建立了数字化广播系统,设有广播中心机房,广播站播音室,在全校范围内实现IP寻址数字播放,广播终端数80台。学校专门设立了信息中心,负责全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教学及培训等工作。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1-2-1体、卫场地设施

跑道

m

篮球场

(片)

羽毛球场

(片)

排球场

(片)

室内

体育场馆

(平方米

其他场地

生均

活动面积

(平方米

卫生室

(平方米)

300

6

4

4

1196

 

8.13

75

400

6

4

6

4676

 

8.75

113

注:“其他场地”,请标明名称和面积(平方米)。

 

1-2-2图书报刊

藏书

生均借阅

(册)

当年度学生阅览室

报刊订数

纸质图书

总数

(册)

生均纸质

图书

(册)

电子

图书总量

TB

报纸

(种)

刊物

(种)

141174

55.7

20

20

22

122

3年生均购书册数

学生阅览室

座位数

图书馆

等级

评定时间

及评定部门

购书总量

当年

上年

前年

30000

10000

10000

10000

260

省二级馆

2003年江苏省教育厅

注:电子图书不计入纸质图书。生均购书是指购买的纸质图书量

 

1-2-3音、美专用教室

班级情况

音美专用教室情况

年级

班级数

专用教室

类别

数量

(个)

总使用面积

(平方米)

高一

14

音乐室

10

 

高二

14

美术室

18

 

高三

13

其它

13

 

合计

55

 

 

 

 

1-2-4实验室

实验室

类别

类别/数量

仪器

室数

准备

室数

备注

普通类

数量

创新类

数量

合计

物理实验室

力学、电学

10

 

 

10

2

2

 

化学实验室

有机、无机

9

 

 

9

2

2

 

生物实验室

通用、微生物

8

 

 

8

1

1

 

通用技术实践室

 

8

 

 

8

 

 

设计室4个

实践室4个

信息技术教室

 

7

 

 

7

 

 

 

生物标本室

标本室数:1          标本数(件):318

(其它)

选修实验室1个、手工操作实践室1个、数学探究实验室1个、数字化实验室1个、史地实验室1个、创客教室1个、危化品专用存放室1个

注:“通用技术实践室”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具体名称。“其它”栏应具体写明专用教室、实验室名称及数量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标准的两个塑胶田径运动场

塑胶运动场

2023/03

-2-001

2.体育馆和各类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登记表

运动场地

体育器材

2023/03

Ⅰ-2-002

3.图书馆阅览室设备统计

器材登记

2023/04

1-2-003

4.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用房及设备

音、美、舞蹈教室器材

2023/04

1-2-004

5.理化生实验室数量面积及器材登记

财产登记

2023/04

1-2-005

6.多媒体教室及各类专用教室、设备统计

设备统计

2023/04

-2-006

7.食堂设施、设备齐全、智能化

食堂设施

2023/04

-2-007

8.食堂安全卫生

食堂卫生

2023/04

-2-008

9.学生宿舍实景图

宿舍

2023/04

-2-009

10.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情况

智慧校园

2023/04

-2-010

 

 

 

 

 

 

 

 

 

 

办学条件1-3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3

评估

指标

3.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环境设计独特,内涵丰富。人文气息浓郁,文化品位高,形成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

A

评价

细则

1)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开,图书馆、实验室、信息中心方便师生使用

2依据学校办学传统、文化积淀和发展定位,注重文化环境设计建筑、道路、绿化、文化景点等有整体规划和个性特点,文化景点具有传承性、教育性,体现办学理念特色和品位,共同形成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文化氛围。

3)着眼学生健康成长,结合智慧校园建设,以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为主,建设配有数字化资源、交互式终端的学校文化环境。

           

现状与成效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创建于1959年,现有大治路本部和光明路新校区两个校区。

一、校园设计合理,功能完备,方便师生学习和生活

大治路本部占地面积102.44亩,校园布局分南、东、西、北四大区域。分别为教学区、艺术中心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四个区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走进学校的大门,首先步入雪松大道,大道东侧为行政楼(厚载楼)和实验楼(躬行楼),西侧为古朴典雅的图书楼(修远楼)。走过北侧的中心广场,是具有现代气息的主教学楼(行健楼)。主楼的东侧是带有回廊曲径通幽的电教楼(致远楼),电教楼的西面,是南北走向的艺术大道(至贤路),大道的东侧与电教楼几近相连的是呈“凹”字形、凸显我校办学特色的艺术中心大楼,大楼环抱着艺术广场,广场中央立着刻有我校《校志铭》的巨石;艺术大道的西侧是塑胶田径场,红绿相间,平展如毯。田径场西边从南向北依次是体育馆(雄风楼)、篮球场、自由活动区和男生宿舍楼(至诚楼);田径场的北侧是体育中心(奋飞楼);该楼东侧、艺术中心大楼北侧是女生宿舍楼(至美楼)和学生餐饮楼(恒念楼)。

光明路新校区依托光明路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149.13亩,总建筑面积97332.04平方米。北校区为教学区与运动区,南校区为生活区。整个校园功能分区合理,方便师生生活、学习。北校区西侧设置了共计28892.6平方米的至坚楼、至专楼、至恒楼三栋教学楼与一栋实验楼(至深楼),教学楼的楼宇名称与至坚、至专、至恒、至善的学风遥相呼应,四栋教学楼通过辅助用房与连廊连成整体,供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分别使用。轴线北端设置了图书综合楼(至辨楼,8137.75平方米),轴线东侧由北向南分别布置体育馆(至骏楼,4984.39平方米)、艺术中心(至美楼,6362.73平方米)与行政信息楼(至诚楼,7153.5平方米),北校区东侧设置了400米标准田径场和4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和健身广场。南校区西北侧设置学生会堂和报告厅(凤起楼,6263.6平方米),餐厅(怀源楼,5980.38平方米)设置于南校区东北角,男生宿舍(澄湛楼,7307.58平方米)和女生宿舍(毓秀楼,7307.58平方米)位于南校区主轴线南端,宿舍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冷热水进宿舍方便学生洗浴,所有学生宿舍都安装空调,教工公寓(博渊楼,4609.4平方米)位于南校区西南角,南校区最南侧是设置了2个篮球场、一个网球场和2个排球场,方便师生运动、休息。根据需要校园还设置了9152.27平方米的人防地下室和979.38平方米的南北地下通道,方便学生进出教学区和生活区。光明路新校区依托地形位置,在校园内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设计原则,确保师生交通安全、高效。在光明路地下设置贯通南北校区的地下人行通道,形成一个无惧风雨的全天候人行交通体系。

二、校园文化设计品位高雅,文化氛围积极向上,寓教于景,以美育人

大治路本部校园绿化面积23013.6平方米,绿化率33.7%走进学校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排葱绿、刚毅、挺拔的雪松形成的雪松大道,她体现了附中人不畏艰难困苦、奋发向上、胸怀博大的气质。大道东侧为蕴含附中干部厚德载物、脚踏实地精神的行政楼(厚载楼)和讲究科学精神、注重科学实验的实验楼(躬行楼);西侧为古朴典雅的图书楼(修远楼);走过北侧的中心广场,是具有现代气息的主教学楼(行健楼),“抱朴求真,向善尚美”八个金字在主楼高处熠熠生辉,大门的两侧悬挂着昭示学校精神、办学策略和目标追求的两条红幅,从楼的顶部一直垂到地面。校园内有红叶园、水杉园、雪松大道、香樟大道、女贞大道。校园内树种繁多,高低、大小错落有致。落叶、针叶、阔叶栽种合理,分布匀称。香樟、银杏、雪松、水杉、梧桐、广玉兰、棕榈、桃树、梅花、紫藤、青竹等各种花草灌木广布其间。徜徉在这秀色可餐的景色中,睹一方玉石,铭刻着“超越”、“担当”,砥砺出师生“思致超越,学而不倦”、“勇于担当,大器天下”的精神;见一片“厚积园”、“修身园”、“寸金园”,感悟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深刻内涵。

光明路新校区校园绿化面积29917.99平方米,绿化率30.1%。校园内设置了两条轴线,一条为贯穿南北的校园文化轴,另外一条为东西向的艺术轴。校园文化轴被光明路分为南北两段,文化轴北段以校前广场为起点,经过由4层架空的巨型门洞,进入位于教学区核心的中央广场——担当广场。中央广场北侧的图书综合楼作为主入口对景与空间序列的收头。文化轴南段通过不躁苑,不己苑,不废苑等文化广场形成有序的空间序列,最终以南侧国旗台结尾。艺术轴位于校园北区,以西侧次入口为起点,进入西门口首先看到东南侧的“孺子牛”雕塑,接着进入精致广场,正对合班教室与教学楼,往东是中央广场,艺术楼,大台阶,运动场,并以升旗台作为结尾。光明路新校区以建筑的曲折围合在校园中形成折桂苑、金砺苑等多个庭院,庭院之间似隔非隔,似透非透,庭院大小朝向不同,景致也各异。长廊沿建筑蜿蜒辗转,长廊两侧时有名言警句。师生行走于长廊,感步移之景异,受文化之浸濡。

校园内安装多种节水节能设备,让低碳、环保、节约的思想深入师生心中。对行政楼、艺术楼等屋面和楼内回廊环绕地面进行绿化,呈现花园景观的同时减缓热岛效应的影响。在学生宿舍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的热水直接进入学生宿舍供学生洗浴使用。在食堂大厅安装光导管,把自然光均匀高效的照射到餐厅内,既美观时尚又节约能源。

历史悠久的附中,底蕴深厚、环境优美,合理布局的校园,体现了附中“实施赢在终点的教育,让灵魂在更高处飞翔”的文化核心。展示了“自强不息、务实创新、团结协作、坚忍图成”的教师文化,“抱朴求真、向善尚美,品尚行范、思致超越”的学生文化,“尊重、包容、引领,务实、共创、争先”的干部文化,对建设“精、美、锐、高”新附中具有强烈的精神引领作用。

三、立足学生健康成长,整合数字化资源,建设智慧校园

一是建设智慧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有覆盖主要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场所的校园网。所有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都有终端可连接到校园网,信息节点覆盖整个校园。学校所有楼宇间用1000M光纤连接,在需要无线覆盖的楼层和教学场所部署无线设备,供无线终端接入。学校有闭路电视系统和覆盖全校的广播系统,学校有视频会议室、广播站播音室、录播教室、智慧云教室等多口多媒体教室。学校心理咨询室引入了网上心理测评系统,全面了解学生心理情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成立了3D打印科学探究工作室,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设计打印3D作品。

二是建设数字化资源,提升师生教学效率。学校校园网、微信公众号、钉钉办公平台和家校群内容丰富,互动快捷,方便师生交流、家校沟通,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管理、信息发布、网络办公、网上授课、文件传输、教务管理等服务。学校所有教学点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每位教师都配有笔记本电脑,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

三是引入交互式终端,营造智慧环境。为方便学生了解信息,学校在图书馆大厅,主教学楼大厅,餐厅等多处配备了交互式多媒体触摸大屏,大屏联网,方便学生查找相关资源。新校区在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纳米智慧黑板,网络、投影、电视、电脑、书写一体,方便师生互动教学第一视角实验,将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为方便师生就餐,学校在食堂窗口引入了支付宝刷脸付费系统,既卫生、快捷,家长又能即时在支付宝账单中看到孩子的就餐消费情况,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学校在学校门口设置了刷脸识别门禁设备,师生进出校门既方便又安全。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学校绿化总面积(平方米)

在校生总数

生均绿化面积(平方米)

大治路本部23013.6

1976

11.65

光明路新校区29917.99

558

53.62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校园平面图及景观照片

平面图、景观、照片

2023/03

Ⅰ-3-001

2.校舍面积统计表

校舍、面积、表

2023/03

Ⅰ-3-002

3.学校的楼铭文化

楼铭文化

2020/06

Ⅰ-3-003

4.学校的玉石文化

玉石文化

2020/06

Ⅰ-3-004

5.学校的植物文化

植物文化

2020/06

Ⅰ-3-005

6.学校的墙壁文化

墙壁文化

2023/03

Ⅰ-3-006

7.校园绿化树木一览表

绿化、树木、表

2023/03

Ⅰ-3-007

8.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2021/03

Ⅰ-3-008

9.校园花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2021/03

Ⅰ-3-009

10.智慧校园相关材料

智慧校园

2023/03

Ⅰ-3-010

11.数字化资源相关材料

数字化资源

2023/03

Ⅰ-3-011

12.交互式终端相关照片

交互式终端、照片

2023/03

Ⅰ-3-012

 

 

 

 

 

 

 

 

 

 

 

 

 

 

 

办学条件1-4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4

评估

指标

4. 学校办学经费满足办学需求,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低于8000元。学校经费收支平衡,无负债,或负债在合理范围,且债务化解成效显著

A

评价

细则

1)财政安排的办学经费满足办学需求,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

2)财政能适时安排改善办学条件经费,保障校舍设施及时维修、保养教育教学设备及时添置、更换、升级等

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低于 8000元(已无法使用或按规定应该报废的需扣除)

4)办学经费收支平衡,无负债,或负债在合理范围债务化解有保障、有进展。

           

现状与成效

学校严格贯彻执行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本着“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落实“过紧日子”政策,对学校各种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的预测和有效的核算控制。学校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接受财政监督;对国家省市各项专款,做到专款专用;学校通过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保障办学经费能充分运用到实处,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2020年度财政安排财政性补助收入16410万元,行政事业性收入1096万元;2021年度财政安排财政性补助收入21055万元,行政事业性收入1015万元;2022年度财政安排财政性补助收入15666万元,行政事业性收入1147万元;基本满足办学需求。生均公用经费2020年度拨付257.26万元,学生2031人,生均达到1266元;2021年度拨付343.43万元,学生2232人,生均1538元;2022年度拨付398.72万元,学生2534人,生均1573元,连续三年都超过省定标准。

我校是淮安市教育局直属公办高中,教育经费投入充足。近三年来,财政累计拨款28188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类基础建设投入:光明路新校区基础建设投入28066万元;第二类校园环境改善投入:学生食堂改造、教学楼屋面维修、消防管段改造等共计投入68万元;第三类教学设备投入:大治路本部老校区教学设备设施采购、教学课堂分析系统、阶梯教室设备更新等共计投入54万元

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价值2100.43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8289元,配有多功能教室、科技劳动教育工作室、ITI机器人普及赛套装及场地等。学校现有总仪器设备2939.19万元,生均11601元,涉及学校办公、食堂管理、校园安防等多个模块。

学校经费在合理预测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收支平衡无负债。学校正朝着高品质的方向不断进取,如今学校的发展已经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1-4-13年财政拨付公用经费情况       单位:万元

年度

公用经费总额

在校生数

生均公用经费金额

备注

2022

398.72

2534

0.1573

 

2021

343.43

2232

0.1538

 

2020

257.26

2031

0.1266

 

 

1-4-23年学校债务化解情况统计        单位:万元

年度

债务总额

债务化解金额

债务余额

备注

2022

0

0

0

 

2021

0

0

0

 

2020

0

0

0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2020-2022年收入费用表(财务软件导出)

财政拨款、收支平衡

2022.12

Ⅰ-4-001

2.2020-2022年公用经费指标明细表(财政支付平台导出)

财政生均拨款

2023.04

Ⅰ-4-002

3.2020-2022年项目建设投入明细表(财政支付平台导出)

财政改善办学拨款

2023.04

Ⅰ-4-003

4.截止2022年12月31日教学仪器设施明细表(财务软件导出)

设备

2023.04

Ⅰ-4-004

5.截止2022年12月31日仪器设施明细表(财务软件导出)

设备

2023.04

Ⅰ-4-005

6.2020-2022年资产负债表

收支平衡

2022.12

Ⅰ-4-006

队伍建设2-1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5

评估

指标

5. 校长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办学思想,改革创新意识强,精于管理,深入教学一线,对教育教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主持过省及以上课题的研究或改革项目的实施,科研成果在设区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

A

评价

细则

1)校长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校长任职资质和专业标准,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10年,3年师生满意度均在85%以上

2)校长能正确理解普通高中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办学思想端正,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行为规范,改革创新意识较强,较为丰富的课程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指导和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素养,任期目标达成情况良好

3)校长深入教学一线,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制度化上课听评课,每学期听评课总数不少于30节,且覆盖年级、学科,兼顾必修、选修及学校特色课程

4)校长对教育教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每学期至少为全校教师作2次引领性的学术讲座或教育管理专业报告,近3年在级及以上媒体独立发表研究管理文章,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教育部门的立项课题、改革项目注重实践应用

           

现状与成效

一、校长任职符合省定校长任职规定

朱益民校长1988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8月到淮阴中学任教高中数学。1998年顺利完成南京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任务,2000年8月年被确认为中学高级教师。朱校长是淮安市基础教育专家指导组成员、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淮安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淮安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首批高考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先后兼任江苏省教育学会理事、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指导教师、淮安市政府督学、淮安市数学会副理事长、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兼职副教授工作以来,多次参加高规格高质量的培训,2008年先后参加深圳市委党校高层次人才培训班、江苏省教育行政干培中心高中校长培训班的学习,2011年先后参加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层次人才研修班、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远程培训班的学习,2013年先后参加江苏省教育行政干培中心高中校长培训班、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333工程人才研修班的学习,2015年参加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长三角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朱益民校长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有35年,他先后任淮阴中学教务主任、清江中学副校长和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党委书记。他把自己多年来在学校教育实践工作中看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情,经过反思总结,逐步形成了“精致教育”的办学理念。自2012年起,朱益民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走出了一条以“精致”为核心价值的品牌办学之路。该项目被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淮安电视台,《基础教育参考》、《扬子晚报》、《淮安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和推介。朱校长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中小学校创先争优先进个人”、“江苏省中小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淮安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生命教育百位杰出校长”“淮安市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称号。近三年师生满意度调查均在93%以上。

二、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积极的创新精神

朱校长牢记教育初心,扎根立德树人,以先进的办学思想、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九年一日,扎根一线,带领学校一步步走出困局,大踏步赶上教育发展的第一方阵。

他带领全校一是坚定以“四星创建”为中心的学校进位争先系列行动,经过多年不懈奋斗,终于从根本上实现学校档次的提档升级;二是重建以“更高境界”为追求的学校主流文化,“精致、担当、卓越”的附中新文化成为学校根本转型的核心因素;三是重建以“精致教育”为特质的管理模式,创立的“精致教育工程”获评淮安市十大先进操作法;四是创设以“劳动育人”为路径的学生培养策略,申报的《基于新劳动教育观的“五四”课程建设》被认定为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受邀参加2021全国教育创新展;五是架构以“前瞻项目”为代表的教育科研格局,主持江苏省教学改革前瞻性项目《智慧云课堂环境下深度学习研究》和《基于LA技术的精品课堂实践研究》,主持江苏省教育科研规划项目《精致教育理念观照下精品课堂实践研究》,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六是实施以“课程基地”为核心的内涵提升行动,主持创建江苏省艺术课程基地、江苏省英语课程基地,两个项目为学校配套资金近千万元,办学内涵和学科品牌建设迈上全市前列;七是创立以“要素融合”为特征的智美课堂范型,创造性把准扬菜“和精清新”特质和课堂教学要求融合,有力助推附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紧随淮阴中学连续四年荣获淮安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特等奖;八是形成以“传统学校”为支柱的体育办学特色,成功创建为“全国青少年排球特色学校”,连续多年包揽全市中学生排球联赛男、女子组冠军;九是创建以“省级基地”为平台的科技教育品牌,学校创建成为江苏省科普基地、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校、江苏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十是确立以“一校两区”为架构的学校未来发展格局,学校新校区占地150亩,投资4.3亿元,目前淮安市投资额最大的一所高中,目前新校区“淮安高级实验中学”今年首届招生,一举成为全市基础教育新的网红学校和明星学校,必将更好满足淮安人民对优质教育的美好需求。

朱益民校长富有积极的创新精神

1.搭乘发展快车,奋力打造“新校区“崭新品牌。

2021年5月30日,淮阴中学、清江中学、师院附中办学联合体——淮安高级实验中学正式签约揭牌。学校组建高素质教师团队,管理和教学把关教师均出自淮中和清中,保障教育、教学工作卓越发展。创新管理模式,采用教学班级和辅导室紧邻配置方式,超前控制大班额,实行“小班额精致化育人”,实施“全封闭服务型管理”。从普通教室设计到系列功能室配备再到自主学习空间设计,都高度支持选修课程、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和走班教学等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学习需求。全面融入淮阴中学和清江中学的教研体系,全体教师参与淮中和清中教研,实现“课课双备、课课深研”和“资源共享、资源共建”,打造校际教研深度融合新范式。

2.改革用人制度,探索建立双向选择的竞争聘任机制

朱益民校长带领全体行政人员解放思想、严于律己、甘做表率、忠于事业、忠于学校。所有行政人员周一到周五上午,七点半前到校,周六日至少有一天在校上班。每周听课,校级领导不少于4节,中层干部不少于3节,定时检查公布。级部主任选聘,由行政人员自愿申请,校长室进行遴选。实施级部主任百分考核机制,重点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安全,一年一聘。老师填写任教年级意向表,教务处、教科室与级部共同选聘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选聘备课组成员。德育处与级部共同选聘班主任,由班主任择优选聘本班教师,最终形成年级部人员。

3.完善评先评优制度,探索建立可量化、易考核的科学评价机制

制定评优制度,每年固定评选校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师团队、校教学先进个人、校德育先进个人、校先进教研组、校教研先进个人、校宣传先进个人等,并在上述人员中产生年度考核“优秀”名单,更作为学校向上推荐各类表彰的候选人。同时,在重大节日期间,加大优秀教师表彰慰问力度,并利用主流媒体、校园网站、公众号等平台,推介典型人物,形成激励氛围

4.学校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

对新老师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培训提升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型,熟悉中学教育教学的要求,在相应岗位顺利完成入职准备。同时继续深入实施“青蓝工程”、V-top青年教师成才工程,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大赛等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动。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走进来,到淮中、清中、南京、金湖等中学交流学习,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带回来。

5.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为不断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缩短教育家型校长成长历程,朱益民校长在勤于实践的同时,不断地学习钻研,他长期坚持海量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内容既有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也包括政治、历史、经济、科技甚至文学和艺术,所涉既侧重教育教学,也目及更广泛的外部世界,昨天的过往、未来的展望,丰富而宽广。他还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和区级的各类校长培训班,在专业培训中汲取营养、丰富知识、拓展眼界;他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学校的管理中去,并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各类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省、市、区多项殊荣,学校老师在各类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竞赛中也获得大量殊荣,学生在学测、艺考和高考等重大考试中也都取得骄人的成绩。

 

三、躬行的示范形象

朱益民校长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倡导教师要跨学科、跨年级听课,自己以身作则,对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学生培养具有较强领导力。每学期听课、评课30余节,覆盖各学段各学科。他总是在听课后第一时间内,与上课教师交流,帮助教师分析学情,及时反馈意见和体会,为教师带来思想的启迪、行动的激励,在提升教学实效性、推进教学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朱校长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利用年级会议,教研组等会议提出了自己针对教学问题的看法,比如为“深度学习而教”三部曲,从提升学科专业力的角度,层层分析深入倡导为深度学习而教,推行“2+3+X要素融合的‘融·学’课堂”教学实践,是我们对课堂教学以新质量思维做行动先导,让不断改变教学力,同时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一体化”。

四、有效的教学研究

朱益民校长坚持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或管理文章2015年他的《善用案例分析优化校本教材》、《警惕“文化雾霾”用新文化重塑校园精神新风尚》在《基础教育参考》上发表,《深化课程改革加快特色发展努力实现教学质量高效增长》在《校长》上发表,2016年《深化课程改革,加快特色发展》在《校长》上发表,2017年《学科建设仍是进行时》在《校长》上发表,2019年《我的教学支持体现在哪里》在《新课程教学》上发表,2022年《以问题设计“点燃”教与学的实例分析》在《华人时刊(校长)》上发表,2018年《深化教学改革打造智慧校园》、2019年《精致教育结硕果 以美育人谱新篇——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60周年校区侧记》和2021年《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等。2020年开始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校长手记》栏目,专门用于展示朱校长对于教育研究和学校管理方面的个人思考心得,目前共计二十余篇。

朱益民校长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通过全校大会、年度总结大会、行政会和党员大会等时机开设过题为《附中崛起里程碑》、《纷繁变局智慧应,击鼓催征抢先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八个更加”上展示高质量发展新作为》、《以突破的名义——在“八个更加”继续担当作为》、《建设面向新时代的学校体系是固本培元之道、《十四五:传承、升级、开拓——建设面向新时代的学校体系是固本培元之道》、《妙手、本手、俗手:一次工作交流和工作观察——传好“新一轮质量提升”接力棒》、《抖擞精神开新局,察风驭势向未来》、《咬定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谋发展》、《以跨越赶超新作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等一系列教育教学专题讲座,这些讲座都获得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参与主持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智慧云课堂环境下深度学习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 LA 技术的 “智慧云课堂”应用研究》和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优秀项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学校课程建设》分别于2020年8月、2022年6月贺2022年10月结题。同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深度学习观照下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问题设计研究》已于2023年1月批准为重点课题。

在朱益民校长的科学领导和规范引领下,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成效日益彰显,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和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2-1-1长基础信息

姓名

年龄

最高学历/学位

专业技

术职称

从教时间

(高中)

任现职

  

近三学年任教情况

  

学科

年级

周课时

朱益民

 

55

 

本科/理学学士

 

中学高级教师

 

1988

 

2012.02

 

2020-2021

数学

高一

6

2021-2022

数学

高二

6

2022-2023

数学

高三

8

 

2-1-2 5校长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情况

时间

成果名称

讲座对象或论文、著作发表媒体

或课题、实验成果层次

2018.03

《深化教学改革 打造智慧校园——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质量发展纪实

《中国教育报》

2019.08

《我的教学支持体现在哪里》

《新课程教学》

2019.09

《精致教育结硕果 以美育人谱新篇——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60周年校区侧记

《中国教育报》

2020.05

《突破——刻意去捅破那层纸》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0.05

《课堂的高度,标刻着为师的高度——参加高二高级教师示范课有感》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0.05

《关于数学学科一轮复习课型的思考》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0.06

《情、智、美相融,洋溢向上生长的力量——高一年级高级教师示范课有感》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0.07

《附中崛起里程碑》

全校大会上的报告

2020.08

《智慧云课堂环境下深度学习研究》

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20208结题

2020.09

《期待你们飞得更高——数学组青年教师汇报课总评》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0.09

《让今天成为自己专业生涯的新起点——写在第二期“V-TOP青年教师成才工程”启动之际》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0.12

《蓬生麻中,不扶不直》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0.12

《将这两天的天气考验演化成一堂成长教育课》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1.01

《站在“十四五”的门槛上》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1.02

《纷繁变局智慧应,击鼓催征抢先机》

2020-2021学年下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21.03

《基于责任信用,面向更高质量》》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1.03

《好样的!外语组围绕学科高质量发展办实事开新局——读外语学科<八点共识>有感》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1.04

《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整体构建劳动教育实录》

《中国教育报》

2021.04

《年轻的“师傅”,“高阶”的课堂——由“青蓝工程”师傅展示课所思》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1.05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八个更加上展示高质量发展新作为

在党员大会上作主题报告

2021.05

《写在淮安高级实验中学成立之际》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1.09

《以突破的名义——在“八个更加”继续担当作为》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作主题报告

2021.10

《让学习之真照亮我们的课堂——关于“融•学”课堂的系列思考》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1.11

《考题在前,我们将何去何从?》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1.12

《换代升维,远离“无效施教”——高质量班级建设漫谈》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1.12

《高二行思:教学效能大提升呼唤优良的习惯》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1.12

《为深度学习而教(一)——焕发“教学效能大提升”的学科专业力》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2.01

《为深度学习而教(二)——焕发“教学效能大提升”的学科专业力》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2.01

《为深度学习而教(三)——焕发“教学效能大提升”的学科专业力》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2.02

《建设面向新时代的学校体系是固本培元之道》

在学校行政会上做主题报告

2022.02

《十四五:传承、升级、开拓——建设面向新时代的学校体系是固本培元之道》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22.02

《附中人,向未来!——写在虎年春节之际》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2.02

《举突破性之纲,张系统性之目》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2.03

《一课三构,引人入胜》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2.03

《老问题需要新回答——基本功大赛反思性建议》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2.05

《青春的模样,年轻的品格》

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公众号《校长手记》栏目

2022.05

《以问题设计“点燃”教与学的实例分析》

《华人时刊(校长)》

2022.06

《基于 LA 技术的 “智慧云课堂”应用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已于20226月结题

2022.07

《妙手、本手、俗手:一次工作交流和工作观察——传好“新一轮质量提升”接力棒》

2021-2022学年度期末工作总结大会上作主题报告

2022.08

《抖擞精神开新局,察风驭势向未来》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大会上作主题报告

2022.09

《致敬好教师 接力向未来

教师节作发言

2022.10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学校课程建设》

第四批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优秀项目并于202210结项

2022.10

《咬定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谋发展》

高三全体教师会议上作主题报告

2023.01

《深度学习观照下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问题设计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已立项

2023.02

《以跨越赶超新作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大会上作报告

注:包括评价细则相关的讲座、报告、论文、著作、课题、实验项目等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校长学历、职称、职务任免文件和荣誉证书

学历、职称证书、职务任免、荣誉证书

2023/04

II-1-001

2.师、学生满意度调查表

校长满意度

2023/04

II-1-002

3.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2021/12

II-1-003

4.校长专业素养提升材料

专业素养

2023/03

II-1-004

5.近三年学校获得的各种荣誉

学校荣誉

2023/03

II-1-005

6.校长近三年任课表

校长课表

2023/04

II-1-006

7.校长近五年听课笔记

听课评课

2023/04

II-1-007

8.校长开设引领性的学术讲座和公开观摩课

讲座、观摩课

2023/04

II-1-008

9.校长发表的教育教学管理文章

发表文章

2023/04

II-1-009

10.校长主持的课题、参与编著的论著

主持课题

2023/04

II-1-010

 

 

 

队伍建设2-2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6

评估

指标

6. 学校领导班子及管理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团结协作,有前瞻的观念、服务的意识、实干的精神,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满意度高

A

评价

细则

1)管理干部的岗位职数、年龄层次、学科结构合理,选拔任用和考核奖惩的标准科学、程序规范结果公正,310%左右的管理干部具有校际交流任职、支教、挂职锻炼等经历

290%以上的中层以上干部在教学第一线任教,带头立德树人、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教学实绩良好。

3建立并实施领导力提升方案,提升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管理团队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民主测评满意度(称职率)在90%以上

           

现状与成效

一、干部岗位职数年龄学科结构合理,选拔任用和考核奖惩标准科学规范公正

管理干部的岗位职数、年龄层次、学科结构合理

学校中层教干共有25人,老中青结合,传帮带延续,其中35以下13645岁有1046岁以上14平均年龄47他们分布在语数外等9门学科其中语文2人,数学8人,英语3人,物理1人,化学3人,政治4人,历史1人,体育2人,信息1人。

选拔任用和考核奖惩的标准科学、程序规范、结果公正

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在核定的编制内,按照精简机构、提高效能的原则,决定学校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聘任中层干部。中层干部的选拔在自荐、民主推荐和评议的基础上,由学校党委考察,校务会议讨论决定,过程公平、公开、透明。任用的干部整体素质高,有激情,有思想,有活力。

)近3年有10%左右的管理干部具有校际交流任职、支教、挂职锻炼等经历

学校与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青海省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和江苏省清江中学、江苏省淮阴中学签订长期协议,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教师互相交流挂职学习。近三年,学校共有陈进才校长、韩旸书记王玉兵校长、施涛主任共4名中层及以上干部外出交流任教或任职,比例达16%

)学校干部队伍团结协作,具有前瞻观念

学校弘扬“尊重、包容、引领,务实、共创、争先”的干部文化,强调团队意识,做到集思广益、集体把关、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在决策中的作用,从而形成管理合力。学校办学具有前瞻观念,坚持把“精致、尚美、超越”放在学校建设的首位,认真贯彻落实“办教师自豪,学生向往,社会认可的学校” 办学愿景。领导班子秉承“实施赢在终点的教育,让灵魂在更高处飞翔”的办学理想和以培养“做有教养、有个性、有竞争力和有未来视野的大国公民”的学生培养目标,对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根据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淮安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学校制定了“十四五”发展规划,并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每学期都制定计划,各部门、年级组每学期都依据学校计划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学校在教育管理、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学生培养中具有清晰的思路。

二、干部一线任教,带头立德树人,教学教研实绩良好

)中层以上干部奋战教学第一线任教

学校领导干部具有很强的实干精神,都工作在教学和管理第一线。领导干部在平时工作中,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接受备课组长的安排,接受级部组长的挑选与考核,服从级部的管理。全体干部都参加学校、级部的值班工作,能够做到以身作则,较好地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25位中层教干,1位特级教师,17中学高级教师,25人全部在一线任课,一线任教率100%。他们都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业务素质扎实,勤奋工作,团结协作,与时俱进,成绩优秀,在师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

)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教学实绩良好

学校中层教干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4人,学历100%达标;中共党员22人,他们不仅在管理岗位认真负责,在教学工作中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们都是从教学第一线涌现出来的业务骨干。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人,533英才工程”培养对象5人,市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8人次,获得省、市各级荣誉计68人次,其中参与的课题研究16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11个),是一支高素质、精干的管理团队。

三、建立并实施领导力提升方案,管理队伍整体素提升威信高

建立并实施领导力提升方案,提升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有理念、真实干的中层管理团队学校制订了中层领导领导力提升方案并去苏州大学、淮安市施河镇、淮安市盱眙县培训学习。通过培训集中学习广泛交流用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武装头脑;通过实践,强化常规管理狠抓教学质量实施精细化管理让中层管理团队理念新、思维活、业务精、能力强,不断提升整体管理队伍的素质。学校还依据干部岗位职责,制定《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干部岗位考核方案》,规范管理,精细考核。每学期结束后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中层干部对自己处室或年级分工工作进行总结述职,校领导对其履职情况进行点评指导

管理团队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民主测评满意度高

学校坚持民主监督,深化校务公开工作。本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来访接待制度、舆情处理回复制度和校长接待日制度,多渠道倾听家长意见,接受家长监督,推进家校联合教育。学校还通过设立“校长信箱”,召开教代会、学代会等形式倾听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把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落到了实处。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受到全校师生的敬佩。

学校干部队伍无任何违法犯罪现象,精神面貌好,工作积极性高。学校在每学期末都会对全体教干进行民主评议,全体教职工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和量化打分。从评议结果上看,教职工对校级干部的领导能力和工作实绩感到非常满意,对中层干部身先士卒、敢于担当和主动服务感到非常满意,整体满意率在95%以上。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校级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基本情况

姓名

职务

最高

学历

所学

专业

专业

技术

职称

现任教

学科

上课

节数/

听课

/

师生

满意度

%

朱益民

55

党委书记、校长

本科

数学

中高

数学

11

4

98.3%

陈进才

58

副校长

本科

历史

特级教师

历史

5

4

98.7%

韩旸

57

党委副书记

本科

语文

中高

语文

5

4

98.3%

贡元良

60

副校长

本科

数学

中高

数学

8

4

97.4%

王浩

57

副校长

研究生

政治

中高

政治

4

4

97.8%

王玉兵

51

副校长

本科

体育

中高

体育

4

4

97.8%

施涛

44

校办主任

本科

英语

中高

英语

5

4

98.7%

杨根付

47

校办副主任

本科

物理

中高

物理

12

3

97.8%

胡正山

48

纪委副书记

本科

政治

中高

政治

14

3

97.4%

杨春银

46

教务处主任

本科

化学

中高

化学

10

4

98.3%

徐晓芳

47

教务处副主任

本科

英语

中高

英语

5

3

96.1%

陈玉

42

德育处主任

本科

政治

中高

政治

8

4

97.4%

姚冠冕

39

德育处副主任

本科

数学

中一

数学

16

3

97.8%

严春

52

总务科主任

本科

化学

中高

化学

10

3

97.4%

胡东波

43

总务科副主任

本科

体育

中一

体育

6

3

97.4%

刘正玉

40

监察室主任

本科

数学

中一

数学

10

4

97.4%

嵇东升

53

安保科主任

研究生

数学

中高

数学

7

3

96.9%

蒋菁

53

艺教科主任

本科

英语

中高

英语

7

4

96.1%

韩立云

41

教科室主任

研究生

数学

中高

数学

12

3

97.8%

宋青青

41

教科室副主任

本科

政治

中一

政治

11

3

97.4%

梁伟斌

45

年级部主任

研究生

语文

中高

语文

15

3

96.5%

丁顶

41

年级部主任

本科

化学

中高

化学

8

4

96.9%

董育宁

41

年级部副主任

本科

数学

中一

数学

8

4

97.4%

成美琳

33

年级部副主任

本科

数学

中二

数学

8

3

97.4%

张跃

46

年级部副主任

本科

信息

中一

信息

8

3

96.5%

注:师生满意度指上一年度上级领导部门或学校自行组织的测评结果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干部岗位职数年龄学科结构合理,选拔任用和考核奖惩标准科学规范公正

1.校级领导班子学历、职称证书复印件

证书

2023/04

Ⅱ-2-001

2.中层干部学历、职称证书复印件

证书

2023/04

Ⅱ-2-002

3.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

干部提拔

2020/08

Ⅱ-2-003

4.干部岗位工作职责

干部职责

2020/08

Ⅱ-2-004

5.中层以上干部校际交流、支教材料

干部交流支教

2023/04

Ⅱ-2-005

6.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2020/12

Ⅱ-2-006

干部一线任教,带头立德树人、教学教研实绩良好

7.中层以上干部任课课表

课表

2022/09

Ⅱ-2-007

8.年中层以上干部论文论著以及课题证书

论文课题

2023/04

Ⅱ-2-008

9.近三年中层以上干部获奖证书

获奖证书

2023/04

Ⅱ-2-009

建立并实施领导力提升方案,管理队伍整体素提升威信高

10.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中层领导力提升方案及活动材料

中层领导力提升方案

2022/04

Ⅱ-2-010

11.近三年中层以上干部民主测评材料

民主测评

2022/07

Ⅱ-2-011

12.中层以上干部无犯罪记录证明

无犯罪记录

2023/04

Ⅱ-2-012

 

 

 

 

 

 

 

 

 

 

 

 

 

 

 

 

 

 

队伍建设2-3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7

评估

指标

7. 教师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专业水平高。生师比不超过11:1。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硕士学位及其以上占比不低于20%,中、高级技术职务占比不低于60%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稳定,符合学校课程实施的要求。图书馆、卫生、实验室等工作人员胜任工作,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A

评价

细则

1)学校弘扬高尚师德师风,措施扎实,成效显著,教师恪守师德规范,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无以教谋私、有偿家教等违规行为

2)师资配充分满足各类课程开设的需要,生师比达到11:1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比例达15%以上(双本科可1:1换算),或含在职读研教师达20%以上;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数的60%以上

3)有一支相对稳定、数量足够、业务精湛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一般按班级数1:1配备,能充分满足课程改革需要,在德育工作、校本选修、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方面起到指导支持作用

4)图书馆、实验室、医务室和心理咨询室人员均具有相应专业任职资格60%以上有中级以上职称。图书馆专职人员不少于3人,其中至少1人为图书管理专业出身(教师转岗人员需经过设区市以上专业培训)。理、化、生实验室专职实验员分别按轨制5:1配备。医务室至少配备2名具有资质的医务专业人员(可按年度聘用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全日制在校工作),在编在校专职医务人员至少1人,寄宿制规模较大的学校需适当增加专职医务人员

           

现状与成效

一、牢守师德师风防线,弘扬教书育人美德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始终作为学校发展工作的重点,成立了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学校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小组,强化措施,形成机制,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活动为教师们建平台、搭“梯子”——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学校构建常态化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系,把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培训课程,为教师“固本培元”“补钙壮骨”。通过集中培训、网上研修、自修阅读等方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融入教师教育、融入学科专业、融入教学实践。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固定在每年1月、9月开展“尚美人物”、“最美教师”评比,集中推介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建立反向约束机制,把师德师风与教师资格注册、考核评价、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挂钩,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形成崇尚优良师德师风的浓厚氛围。同时签订《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中学师德师风承诺书》,学校严禁教师有偿家教、有偿补课及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行为,目前无任何违规行为。

二、师资配备充分满足各类课程开设的需要

学校向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和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在职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另外学校还通过“名校优生”招聘,招录了一大批优秀硕士研究生,不仅满足了普通高中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而且也注重了教师专业能力考核,打造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学习型、创新型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3名,学生2534名,生师比达11:1,全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学历达标率为100%;硕士学历教师44人,比例为18%。专任教师中,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83人,中级教师69人。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3%,已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有一支相对稳定、数量足够、业务精湛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有一支相对稳定、数量足够、业务精湛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校外兼职教师总人数60人,达到了按班级1:1配备,分艺术、日语、德育、卫生健康、诗词、爱国主义教育、生活规划指导、劳动教育等学科,聘请淮安市人民检察院同志担任我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南京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科教中心同志担任我校校本选修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主任,淮阴区法院同志担任我校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主任,他们在德育工作、校本选修、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方面起到指导支持作用,充分满足了课程改革需要。

四、图书馆、实验室、医务室和心理咨询室等工作人员均具有相应专业任职资格,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超过60%,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近年来,学校不断增加图书的数量、种类,努力把图书馆建设成师生共进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学校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3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所有人员均参加过省辖市的图书管理专业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书。

学校重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大实验室的投入和建设,现有专职实验室理化生工作人员合计12人,符合比例配置。卫生保健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的保证。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不断加强对医务室工作的管理,实现医务室建设的规范化。学校现有校医3人,在职在编专职医务人员2名,学校夜间安排医务人员值守。

学校心理咨询室以“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为宗旨,解决师生在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排除心理上存在的疑难问题。现有心理健康教师3人,其中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2人,均为中级职称3人,心理健康教师中1人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2人具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2-3-1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项目

数量

占比

备注

专任教师

243

 

 

本科学历数

199

82

 

硕士研究生数/在读硕士研究生数

44

18

 

博士研究生数/在读博士研究生数

0

 

 

省特级教师数

1

0.4

 

中学正高级教师数

1

0.4

 

特级兼中学正高级教师数

 

 

 

中学高级教师数

83

34.3

 

中学一级教师数

69

28.3

 

中学二级教师数

68

28

 

未评职称教师数

22

9

 

 

 

 

 

2-3-2室人员情况

姓名

学历

专业

工龄

专业技术职称

图书/实验/

医务/心理咨询等专业

培训时间

培训

部门

有无

培训

证书

教师

系列

图书/实验/

医务/心理咨询等系列

孙寒梅

55

本科

33

中学高级

 

 

 

 

王必军

55

本科

33

中学高级

 

 

 

 

张江荣

46

本科

21

中学一级

 

 

 

 

唐士海

55

本科

29

中学高级

 

 

 

 

林明

54

本科

30

中学高级

 

 

 

 

张敬华

54

本科

26

中学高级

 

 

 

 

杨根浩

37

本科

14

中学一级

 

 

 

 

范庆英

47

本科

25

中高

 

 

 

 

杨益春

48

本科

25

中高

 

 

 

 

张素梅

41

本科

17

中一

 

 

 

 

张冠云

41

本科

18

中一

 

 

 

 

黄聪

40

本科

15

中一

 

 

 

 

朱昭伟

40

本科

17

中一

 

 

 

 

吴晓曼

28

硕士

3

中二

 

 

 

 

于银河

27

本科

5

中二

 

 

 

 

尚莹

31

本科

8

 

医师

2022.12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许梦婷

33

本科

4

 

护士

2022.9

中国红十字会

刘芝娴

23

大专

7

 

护师

 

 

 

心理咨询室

肖雪凯

41

本科

17

中一

 

2022.9

北京大学

李静

40

本科

18

中一

 

2019.8

淮安市未成年成长指导中心

孙洁

38

本科

17

中一

 

 

 

 

 

 “证书”是经过设区市级培训取得的合格证书。图书实验医务、心理咨询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及相应培训证书的复印件请以附件形式提交

 

 

2-3-3专任教师情况表

学科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最高学历

专业技术职称

任教年限

循环教学起讫年限

最高荣誉称号或奖项

(近五年)2018-2023

(近5年)2018-2023

语文

1

曹晓春

41

本科

一级教师

19

2018-2023

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

语文

2

丁兰

27

本科

二级教师

6

2018-2023

市学科论文二等奖

语文

3

冯仁杰

40

研究生

一级教师

16

2021-2022

语文

4

戈娴婧

28

本科

二级教师

5

2018-2023

语文

5

韩冰

27

研究生

二级教师

2

语文

6

韩旸

57

本科

高级教师

34

语文

7

皇甫一秀

29

本科

二级教师

7

市征文一等奖

语文

8

贾佳

25

本科

二级教师

2

2019-2021

语文

9

李海涛

50

本科

高级教师

31

2018-2023

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

语文

10

李玉振

54

本科

高级教师

31

2018-2023

淮安市优秀教师

语文

11

梁伟斌

45

研究生

高级教师

24

2018-2023

市德育先进个人

语文

12

刘登峰

55

本科

高级教师

32

语文

13

陆红艳

46

本科

高级教师

24

2018-2021

语文

14

陆莉莉

46

本科

高级教师

23

语文

15

钱苗

33

研究生

一级教师

8

2018-2023

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语文

16

钱文昕

24

本科

二级教师

2

2021-2023

语文

17

任玲玲

53

本科

正高级教师

34

学科带头人

语文

18

孙静坤

25

研究生

二级教师

1

语文

19

唐建伟

48

研究生

高级教师

27

2018-2023

淮安市优秀班主任

语文

20

王梅芳

44

本科

一级教师

21

语文

21

王艳红

39

本科

一级教师

17

语文

22

王禹之

24

本科

无职称

1

语文

23

王渊伟

40

本科

一级教师

17

语文

24

韦子龙

24

本科

二级教师

2

2021-2023

“市论文”二等奖

语文

25

吴娟

53

本科

高级教师

33

语文

26

夏云霞

41

研究生

一级教师

18

2019-2022

533骨干人才

语文

27

项月红

42

本科

一级教师

19

语文

28

许松松

30

本科

二级教师

7

“好青年”

语文

29

严金雷

38

本科

一级教师

16

语文

30

张磊

37

本科

一级教师

16

语文

31

张千

26

本科

二级教师

2

语文

32

周艳

40

本科

高级教师

18

2019-2022

市学科带头人

语文

33

朱士建

53

本科

高级教师

30

语文

34

朱杨

28

研究生

二级教师

1

数学

35

毕茂哲

25

本科

无职称

1

数学

36

蔡姗

39

本科

一级教师

17

2018-2023

数学

37

陈丹

37

本科

二级教师

14

2018-2023

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数学

38

陈守澳

23

本科

二级教师

2

2021-2023

数学

39

陈叶平

40

本科

一级教师

19

数学

40

成美琳

33

本科

二级教师

10

市优秀班主任

数学

41

董力

42

本科

一级教师

21

2018-2023

数学

42

董育宁

41

本科

一级教师

17

2019-2022

市优秀班主任

数学

43

窦剑眉

42

本科

一级教师

19

2020-2022

淮安市优秀教师

数学

44

郭艳琼

39

研究生

一级教师

18

2018-2023

淮安市优秀教师

数学

45

韩立云

41

研究生

高级教师

19

2018-2023

数学

46

黄雪蓉

30

本科

二级教师

7

2018-2023

数学

47

嵇东升

53

研究生

高级教师

31

2018-2023

数学

48

蒋行彪

53

本科

高级教师

28

数学

49

李珑朝

23

本科

无职称

1

数学

50

林小昕

24

本科

二级教师

2

市论文二等奖

数学

51

刘建中

58

本科

高级教师

38

数学

52

刘军

55

本科

高级教师

33

数学

53

刘正玉

40

本科

一级教师

18

2019-2022

淮安市优秀教师

数学

54

卢璐

39

本科

一级教师

17

数学

55

马会男

31

本科

二级教师

8

2019-2023

数学

56

孙莉

43

本科

一级教师

21

数学

57

唐俊

47

本科

高级教师

24

数学

58

汪洪洋

43

本科

一级教师

18

2018-2021

数学

59

汪松

29

本科

二级教师

7

2019-2022

数学

60

王大贵

58

本科

高级教师

36

数学

61

王兢玲

30

本科

一级教师

8

2019-2021

533

数学

62

王梦露

29

研究生

二级教师

1

数学

63

吴海燕

47

本科

高级教师

27

2018-2023

数学

64

徐建敏

47

本科

高级教师

25

数学

65

徐亚婷

29

研究生

二级教师

5

数学

66

薛婷婷

37

本科

一级教师

14

市优秀班主任

数学

67

姚冠冕

39

本科

一级教师

17

市优秀班主任

数学

68

张波

58

本科

高级教师

40

2018-2023

数学

69

朱成荣

24

本科

二级教师

2

数学

70

朱海马

45

研究生

高级教师

23

2020-2023

市优秀教师

数学

71

朱益民

55

本科

高级教师

35

学科带头人、省333

英语

72

蔡婷婷

25

本科

二级教师

2

2021-2023

“市论文”二等奖

英语

73

查永华

55

本科

高级教师

34

2018-2023

英语

74

陈芳

44

本科

一级教师

18

2020-2023

英语

75

 

单淮萍

 

52

本科

高级教师

31

2019-2022

英语

76

董卫

28

研究生

二级教师

6

2019-2022

英语

77

葛莹莹

40

本科

一级教师

18

英语

78

贺海荣

47

本科

一级教师

24

市优秀班主任

英语

79

纪旻悦

31

本科

二级教师

7

2019-2022

英语

80

蒋菁

53

本科

高级教师

33

英语

81

蒋芹

41

本科

一级教师

17

2018-2023

英语

82

李琪德

42

本科

一级教师

18

英语

83

李支璐

50

本科

高级教师

28

2018-2023

英语

84

梁良

27

研究生

二级教师

2

2021-2023

英语

85

刘晓雅

24

研究生

二级教师

1

英语

86

刘馨泽

22

本科

无职称

1

英语

87

彭媚芳

28

研究生

二级教师

2

英语

88

彭婷

37

本科

一级教师

14

2018-2023

市优秀班主任

英语

89

荣妍

42

本科

一级教师

19

英语

90

邵晶晶

38

本科

一级教师

16

2019-2022

市教学先进个人

英语

91

沈蔚

54

本科

高级教师

33

英语

92

施涛

44

本科

高级教师

22

英语

93

束丽娟

本科

一级教师

英语

94

万婷婷

24

本科

无职称

1

英语

95

王京红

55

本科

高级教师

33

2019-2023

英语

96

王敏

36

本科

二级教师

14

2018-2022

英语

97

吴琼

25

本科

无职称

1

英语

98

谢玫

57

本科

高级教师

37

2018-2023

英语

99

谢正静

47

本科

高级教师

25

2018-2023

英语

100

熊曙光

57

本科

高级教师

33

2018-2023

英语

101

徐倩

39

研究生

一级教师

17

2018-2023

市学科带头人

英语

102

徐晓芳

47

本科

高级教师

25

2018-2023

英语

103

徐玉林

57

本科

高级教师

35

2018-2023

英语

104

杨军平

49

本科

高级教师

29

市教育先进个人

英语

105

张苏婉

28

研究生

二级教师

2

英语

106

赵雷鸣

51

本科

高级教师

31

英语

107

周海鹏

32

本科

二级教师

8

英语

108

周睿

38

本科

一级教师

16

2019-2022

英语

109

周韬

31

本科

二级教师

8

533骨干人才

英语

110

周盈含

28

本科

二级教师

6

英语

111

朱敏

29

研究生

二级教师

1

2019-2022

日语

112

陈信汝

28

研究生

无职称

3

日语

113

孟贝贝

30

研究生

二级教师

2

2021-2023

物理

114

冯小强

44

研究生

一级教师

19

2018-2023

市优质课一等奖

物理

115

高健诚

29

本科

二级教师

5

2018-2019

市实验优质课二等奖

物理

116

顾洪洋

41

本科

一级教师

17

2019-2022

物理

117

何翔

23

本科

无职称

1

物理

118

蒋春山

37

本科

高级教师

15

物理

119

隽雅文

23

本科

二级教师

2

2018-2020

物理

120

倪熔彬

23

本科

无职称

1

物理

121

孙月

27

二级教师

1

物理

122

陶维柱

46

本科

一级教师

22

物理

123

王燕婷

22

本科

无职称

1

物理

124

王影

26

研究生

二级教师

2

物理

125

吴玉华

55

本科

高级教师

29

物理

126

谢克晗

27

研究生

二级教师

2

物理

127

杨根付

47

本科

高级教师

24

物理

128

杨根浩

37

本科

一级教师

14

物理

129

张威

25

本科

二级教师

3

2020-2023

物理

130

张向东

52

本科

高级教师

29

物理

131

赵崧云

25

本科

二级教师

2

物理

132

赵志东

53

本科

高级教师

33

物理

133

朱磊

34

研究生

二级教师

8

化学

134

丁顶

41

本科

高级教师

17

2018-2023

省优秀共青团干部

化学

135

耿嘉慧

23

本科

无职称

1

化学

136

何孝慈

27

研究生

二级教师

2

化学

137

蒋红

48

本科

一级教师

25

2018-2023

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

化学

138

李嘉艺

25

本科

二级教师

2

2018-2020

化学

139

倪翠红

50

本科

高级教师

26

2018-2020

化学

140

谈媛媛

40

本科

一级教师

19

2018-2023

市优课一等奖

化学

141

谢雅

26

研究生

二级教师

3

化学

142

薛于凡

23

本科

二级教师

2

化学

143

严春

52

本科

高级教师

28

2018-2023

化学

144

杨春银

46

本科

高级教师

23

化学

145

杨相宇

23

本科

无职称

1

化学

146

杨益春

48

本科

高级教师

25

化学

147

于杨书

60

本科

高级教师

37

化学

148

袁小康

51

本科

高级教师

30

化学

149

张冠云

41

本科

高级教师

18

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化学

150

周江南

23

本科

无职称

1

生物

151

葛梦君

24

本科

无职称

1

生物

152

李宇

23

本科

无职称

1

生物

153

刘佳佳

38

研究生

一级教师

16

生物

154

陆永梦

28

本科

二级教师

2

2021-2023

市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生物

155

钱汝恩

28

研究生

二级教师

2

生物

156

史基琰

56

本科

高级教师

33

2018-2023

生物

157

王丽娟

45

研究生

高级教师

23

2019-2022

生物

158

万众

60

本科

高级教师

39

生物

159

吴小嫚

28

研究生

二级教师

3

优质课评选二等奖

生物

160

杨锐

40

本科

一级教师

18

市优质课一等奖

生物

161

姚媛媛

40

本科

一级教师

17

2020-2023

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生物

162

于银河

27

本科

二级教师

4

2019-2023

生物

163

朱家鸣

54

本科

高级教师

33

2018-2023

历史

164

陈进才

58

本科

高级教师

34

2018-2023

淮安市功勋教师

历史

165

杭卫群

50

本科

高级教师

29

2018-2023

历史

166

黄静

25

本科

二级教师

2

历史

167

吉莉

40

研究生

一级教师

14

2018-2023

市学科带头人

历史

168

刘从宝

43

研究生

一级教师

19

2018-2021

历史

169

刘锐

22

本科

无职称

1

历史

170

刘永红

55

本科

高级教师

33

历史

171

汤鲤庭

42

本科

高级教师

20

历史

172

王磊

40

本科

一级教师

18

学科带头人

历史

173

吴梦珂

27

研究生

二级教师

2

2021-2023

历史

174

相堂兰

26

本科

二级教师

4

市基本功一等奖

历史

175

张启悦

25

本科

二级教师

2

历史

176

张青阳

29

研究生

二级教师

2

2021-2023

历史

177

赵海涛

44

本科

一级教师

19

2019-2022

历史

178

赵萍

51

本科

高级教师

28

2019-2022

历史

179

周逸涛

56

本科

高级教师

34

2018-2023

政治

180

陈玉

42

本科

高级教师

21

政治

181

冯双双

24

本科

无职称

1

政治

182

何静怡

23

本科

无职称

1

政治

183

胡正山

48

本科

高级教师

24

政治

184

蒋钧

52

本科

高级教师

32

2020-2022

政治

185

石广洋

47

本科

高级教师

24

2018-2021

政治

186

宋娟娟

30

本科

二级教师

5

2018-2023

市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政治

187

宋青青

41

本科

一级教师

19

2018-2023

533培养对象

政治

188

孙明

45

本科

高级教师

21

政治

189

王浩

57

研究生

高级教师

33

政治

190

薛薇

24

本科

无职称

1

政治

191

章冬芹

48

本科

高级教师

25

政治

192

周凡茜

24

本科

无职称

1

地理

193

陈凯

59

本科

高级教师

35

地理

194

陈雪

30

研究生

二级教师

4

2019-2023

“微团课”一等奖

地理

195

陈正祥

39

本科

高级教师

15

地理

196

丁家宝

27

研究生

二级教师

2

地理

197

付丽丽

44

本科

高级教师

23

地理

198

郭晨阳

24

本科

二级教师

2

地理

199

李志刚

53

本科

高级教师

31

地理

200

沈忠柱

41

本科

高级教师

19

2020-2023

 

地理

201

汤洪年

58

本科

高级教师

35

2018-2023

地理

202

王凤兵

54

本科

一级教师

33

2019-2022

地理

203

王婧

45

研究生

高级教师

24

2018-2023

学科带头人

地理

204

夏凡

25

本科

二级教师

2

地理

205

赵桃桃

30

研究生

二级教师

4

2019-2022

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地理

206

朱慧

25

本科

二级教师

3

地理

207

周天娇

37

本科

一级教师

13

 

533骨干人才

播音

208

李秋璇

36

本科

二级教师

14

市经典诵读特等奖

舞蹈

209

孙乐

40

本科

二级教师

16

舞蹈

210

王妍

36

本科

二级教师

14

音乐

211

陈宁婕

37

本科

二级教师

14

2021-2023

淮安市优秀指导教师

音乐

212

季长香

48

本科

高级教师

26

音乐

213

姜建军

53

本科

高级教师

29

2019-2021

音乐

214

田相梅

49

本科

高级教师

29

音乐

215

张京江

57

本科

高级教师

33

音乐

216

陈莉

46

本科

一级教师

20

音乐

217

姜媛媛

39

本科

一级教师

17

美术

218

罗苏荣

48

本科

高级教师

24

2021-2023

淮安市优秀指导教师

美术

219

熊隆龙

56

本科

高级教师

33

美术

220

崔文菊

48

本科

一级教师

21

淮安市青年骨干教师

美术

221

丁琼

41

本科

一级教师

19

2021-2023

省中创作比赛三等奖

美术

222

房玮

45

本科

一级教师

20

美术

223

王飞

40

本科

一级教师

16

美术

224

王天文

44

本科

一级教师

20

美术

225

许玉春

53

本科

一级教师

28

美术

226

张江荣

46

本科

一级教师

21

美术

227

张哲

52

本科

一级教师

27

2018-2021

江苏省优秀援疆教师

体育

228

丁飞

37

本科

二级教师

13

2021-2023

市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体育

229

张健

25

本科

二级教师

1

体育

230

孙长富

59

本科

高级教师

36

2019-2022

体育

231

孙长杰

52

本科

高级教师

32

2018-2023

体育

232

王玉兵

51

本科

高级教师

28

体育

233

孙安琪

24

本科

无职称

1

体育

234

王珏

24

本科

无职称

1

体育

235

胡东波

43

本科

一级教师

18

体育

236

孙利娟

40

本科

一级教师

17

体育

237

陶建

40

研究生

一级教师

16

2018-2023

全国体育先进工作者

体育

238

张子云

39

本科

一级教师

17

2018-2021

心理健康教育

239

肖雪凯

41

本科

一级教师

16

信息技术

240

张跃

46

本科

一级教师

24

信息技术

241

郑海霞

46

本科

一级教师

23

信息技术

242

周南

40

本科

一级教师

17

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信息技术

243

周娴

40

研究生

一级教师

18

 

注:按照本校在编在岗专任教师实际情况如实、完整填写

 

 

 

 

 

 

 

 

2-3-4 校外兼职教师情况表

序号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职务

专业技术职称

业务专长

承担课程

1

施展

52

淮安市人民检察院

副检察长

 

法律

法制教育

2

周武

45

北京路派出所

所长

 

法律

法制教育

3

朱飞

54

北京路派出所

民警

一级警长

法律

法制教育

4

姚凯耀

27

北京路派出所

辅警

 

法律

法制教育

5

李继航

24

北京路派出所

辅警

 

法律

法制教育

6

胡晓银

29

市军分区汽车连

副连长

 

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

7

熊泽琪

24

市军分区汽车连

士官

 

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

8

邓小康

23

市军分区汽车连

士官

 

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

9

张铭仁

22

市军分区汽车连

士官

 

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

10

于甲辰

23

市军分区汽车连

士官

 

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

11

郭可洪

46

运河博物馆

馆长

 

运河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12

庞廷娅

53

周恩来纪念馆

主任

 

恩来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

13

宋丽华

52

周恩来纪念馆

科长

 

恩来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

14

杨爱东

51

周恩来纪念馆

讲解员

 

恩来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

15

刘正

48

周恩来纪念馆

讲解员

 

恩来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

16

熊泽琳

26

渡西留学咨询

日语老师

 

日语

日语

17

陈信汝

28

渡西留学咨询

日语老师

 

日语

日语

18

朱磊

45

淮阴自来水有限公司

副主任

 

水源保护

社会实践

19

丁秀芩

43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银行保险部

业务经理

 

政策宣讲

社会实践

20

王宇

46

淮阴区国土局

 

 

规划审批

社会实践

21

李辉

48

淮安市烟草局

科员

 

销售管理

社会实践

22

朱德辉

45

淮安船闸管理所

职工

 

船闸运行

社会实践

23

周剑宇

46

市第五人民医院

副主任

 

外科

社会实践

24

朱凤桂

46

清江浦公安分局

民警

 

宣传

社会实践

25

刘志英

45

淮阴区市政工程公司

副经理

 

市政管理

社会实践

26

刘亚蕊

22

淮安市文工团

演员

初级

曲艺、声乐

社团活动

27

潘玄武

80

效娲泥艺工作室

教师

 

泥塑

社团活动

28

唐海鹏

35

淮海剧团

教师

中级

戏剧表演

社团活动

29

唐孝攀

34

市文艺术中心

舞台监督

三级

话剧导演

社团活动

30

孔艺璇

21

市文艺术中心

演员

初级

戏曲表演

社团活动

31

孟玉

42

淮安市舞来舞往有限公司

教师

 

舞蹈

社团活动

32

董贵文

46

淮阴区三树中心小学

教师

 

音乐欣赏

社团活动

33

侯润芸

44

淮海路小学

 

教师

 

音乐

社团活动

34

董梅声

42

淮阴区南陈集中心小学

教师

 

素描

社团活动

35

王涛

44

淮阴区法院

大队长

 

法律

研究性学习

36

陈静

37

南京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

主任

 

科教推广

研究性学习

37

卢静

40

江苏现代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任

 

节能宣传

研究性学习

38

袁媛

43

市公交公司

职工

 

公交调度

研究性学习

39

开伟军

45

华能淮阴电厂

副主任

 

电子自动化

研究性学习

40

司明旺

49

建宇物业

副经理

 

物业管理

研究性学习

41

华千千

43

淮安市文津小学

教师

 

诗词

研究性学习

42

包天强

42

淮阴师范学院

教师

副教授

哲学

研究性学习

43

王水云

47

淮阴工学院

教师

副教授

土木工程

研究性学习

44

赵海英

48

淮阴工学院

教师

副教授

城乡规划

研究性学习

45

王白丽

39

淮阴师范学院

教师

副教授

数学

校本选修

46

高燕

38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教师

副教授

绘画

校本选修

47

张卫华

43

淮阴小学

教师

 

科技

校本选修

48

华福根

45

王营小学

教师

 

科技

校本选修

49

端利健

46

一路阳光文化传媒

教师

 

表演

校本选修

50

董海波

43

方正技术检测

 

 

科技

校本选修

51

张梅

42

泽元三舍工作室

 

 

设计

校本选修

52

田晨

50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

副教授

市场营销

校本选修

53

马红艳

43

淮安市实验小学

教师

 

音乐

校本选修

54

史丽荣

44

淮阴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教师

 

写作

校本选修

55

彭素成

44

涟水军民小学

教师

 

诗词

校本选修

56

仲兵

35

市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泌尿科

健康饮食习惯

57

杨超

29

市第一人民医院

住院医师

 

泌尿科

健康饮食习惯

58

苏瑶瑶

35

市第一人民医院

护师

 

护理

个人卫生习惯

59

朱从鑫

41

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护士

 

护理

个人卫生习惯

60

吴星星

36

市第一人民医院

护师

 

护理

女生保健

注:按照现有校外兼职教师实际情况如实、完整填写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实施方案

制度、方案

2023/03

II-3-001

2.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材料、师德表彰

学习教育活动表彰

2022/09

II-3-002

3.2022-2023年度师生名册

师生名册

2022/09

II-3-003

4. 教师研究生情况一览表(含证书编号)

学历、学位证书照片(部分)

研究生名册、学历学位证书

2023/03

II-3-004

5.中、高级职称教师名册、证书照片(部分)

中级、高级职称

2023/03

II-3-005

6.校外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2020/08

II-3-006

7.校外兼职教师情况表、聘书和协议(部分)

情况表、聘书和协议

2020/09

II-3-007

8.图书/实验/医务/心理咨询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学历证书、专业技术培训证书照片

职称证书、学历证书培训证书

2023/03

II-3-008

9.医务室值班表、诊疗表

值班表、诊疗表

2023/03

II-3-009

 

 

 

 

 

 

 

 

 

 

 

 

 

 

 

 

 

 

 

 

 

 

 

 

 

 

队伍建设2-4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8

评估

指标

8. 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优秀教师数量充足。有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3/5以上学科有2位及以上教师在设区市及以上范围内享有声誉,具有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1/5的教师在省及以上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成果比赛中获奖

A

评价

细则

1)重视骨干教师培养队伍建设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基本形成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群体

2)有在职在编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含原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等(2名设区市教育部门认定的培养对象),有效发挥引领、示范、指导作用,相关学科的中青年教师成长较快。

38门及以上学科有2位以上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专指设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或教学能手类、区县级学科带头人),引领团队专业发展,带领本学科教师实施新课程,在设区市范围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4)骨干教师中近31/5在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评比评选竞赛中获奖(指导奖)

           

现状与成效

一、整体推进教师梯队发展,各年龄段彰显活力

学校高度重视各年龄段教师的梯队发展,突出名特优及骨干教师的培养及其对青年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作为淮安市师德师风培训优秀组织单位,在各种培训等活动中一直加强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指导文件,积极开展拒绝有偿家教及警示教育等活动,持续开展师德修养召唤行动。学校青年团支部团队、“如水之师-创客联盟”好教师团队等十多个教师团队通过丰富的教育教学等活动展示出新时代教师的担当风采,出色的业绩表现连续三年受到市级及以上领导亲自颁奖。陈进才等特级教师及学科带头人成为我校“V-top”(价值之巅)青年教师成才工作的工作室主持人,常态开展对青年教师指导和帮扶,任玲玲等正高级教师及市骨干人才充分参与青蓝工程担当导师进行结对帮扶。目前,我校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82人;省、市及校级骨干教师156人,基本形成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群体。因出色的教师队伍建设表现,受到省市领导和专家组认可,我校获批江苏省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

二、不断放大名师影响作用,众多教师成为骨干

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通过工作室、导师制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引领、示范和指导作用。特级教师陈进才通过省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等多种形式,带领教师们深入开展课题及项目研究,在省级课程基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等项目建设中培养了一大批年轻骨干,周南老师获省级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薛婷婷等多位老师在省市级基本功比赛或优课评比中获得佳绩,梁伟斌、丁顶、刘正玉、董育宁等一批年轻管理骨干迅速成长为年级部负责人,吉莉、冯小强、王婧等年轻骨干迅速成长为所在学科教研组组长。正高级教师任玲玲通过教研工作室和团队项目建设等形式,激发教师成长内驱力,带领团队完成省级前瞻性项目《智慧云课堂环境下深度学习研究》的结项工作,并将深度学习方面研究成果融合进各学科课堂教学中,为一大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三、推进学科骨干连续培养,教改业绩享誉全市

语文学科,周艳为市学科带头人;数学学科,朱益民、韩立云、窦剑眉、刘正玉为市学科带头人;英语学科,徐倩为市学科带头人;化学学科,丁顶为市学科带头人;政治学科,陈玉为市学科带头人;历史学科,吉莉为市学科带头人;地理学科,王婧为市学科带头人;信息学科,周南为市学科带头人;艺体学科,胡东波、张子云为市体育学科带头人,宋青青等25位老师为市“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骨干人才,杨春银等23位老师被评为淮安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符合3/5以上学科有2位以上设区市级及以上级别的学科带头人、市学术技术骨干人才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这一指标。各学科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学术技术骨干人才引领团队专业发展,带领本学科教师实施新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每年学校承办的“广教研”等各类市级以上活动中都有二十多位老师开设观摩课,新课改的深度把握和较高的教学水平都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们的高度赞扬,全市范围内外产生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推动参与教育教学评比,成绩突出彰显卓越

学校创造各种条件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教学评优评比活动,通过活动锻炼自我、展示风采、加强交流学习。周南老师在全省和全市基本功大赛双获一等奖,姜媛媛、吉莉、赵桃桃、薛婷婷、陶健、陈宁捷、相堂兰、王兢玲等近十位老师在市基本功大赛和优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谈媛媛老师在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徐倩老师在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获一等奖,另有二十多位老师在市级及以上基本功大赛和优课评比中获二等奖。在2022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们都是收信人”全市征文主题活动,韩立云老师文章《殷殷嘱托照亮为师之道的德性光芒》、胡洋老师文章《做新时代教育的船夫》、钱苗老师文章《且行且思 矢志前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小学回信有感》荣获特等奖,另有八位老师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吉莉老师论文《问题引领突破重点,史料实证化解难点—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课为例谈核心素养的达成》获省教研室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钱苗老师的论文《大规模线上教育的四大风险及对策研究》获中央电化教育馆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陶建老师荣获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排球项目体育道德风尚奖,张京江、田相梅指导的作品荣获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器乐展演中学甲组二等奖,李秋璇老师连续五年指导教师或学生在市经典诵读比赛中荣获最高奖,全校远超过1/5以上的骨干教师,在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评比、评选、竞赛中获奖(含指导奖)。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2-4-1名、特、优教师情况


类别

姓名

学科

年龄

评定

时间

本校工作

    

在编

在岗

外聘人员情况


聘任

年月

单位

周课

时数


特级

教师

陈进才

历史

57

2012.9

 

 

 

 


 

 

 

 

 

 

 

 

 


 

 

 

 

 

 

 

 

 


中学

高级

教师

任玲玲

语文

52

2018

 

 

 

 


 

 

 

 

 

 

 

 

 


 

 

 

 

 

 

 

 

 


特级兼中学正高级

教师

 

 

 

 

 

 

 

 

 


 

 

 

 

 

 

 

 

 


 

 

 

 

 

 

 

 

 


苏教名家培养对象

 

 

 

 

 

 

 

 

 


 

 

 

 

 

 

 

 

 


 

 

 

 

 

 

 

 

 


市级省正高教师培养对象

朱益民

数学

54

2012

 

 

 

 


 

 

 

 

 

 

 

 

 


 

 

 

 

 

 

 

 

 


 

 

 

 

 

 

 

 

 

 


 

 

 

 

 

 

 

 

 

空格可填教育界以外的选修课程等方面的大师名人、行业专家、能工巧匠

 

2-4-2设区市、县(市、区)骨干教师情况

设市级骨干教师数:  59

姓名

学科

称谓

评定时间

姓名

学科

称谓

评定时间

查永华

英语

市最美教师

2019

吉莉

历史

市学科带头人

2018

陈进才

历史

市功勋教师

2021

王婧

地理

市学科带头人

2022

孙明

政治

市师德标兵

2019

徐倩

英语

市学科带头人

2022

李玉振

语文

市优秀教师

2019

周南

信息技术

市学科带头人

2022

朱海马

数学

市优秀教师

2021

刘正玉

数学

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2019

韩立云

数学

533英才拔尖人才

2022

杨军平

英语

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2019

丁顶

化学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姚冠冕

数学

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2020

吉莉

历史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崔文菊

美术

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2020

刘正玉

数学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张冠云

化学

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2021

宋青青

政治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姚媛媛

生物

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2022

王兢玲

数学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陆莉莉

语文

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2019

王婧

地理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邵晶晶

英语

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2019

夏云霞

语文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严金雷

语文

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2019

张冠云

化学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窦剑眉

数学

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2020

周南

信息技术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宋娟娟

政治

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2020

周韬

英语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王婧

地理

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2020

周艳

语文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曹晓春

语文

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2021

窦剑眉

数学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蒋红

化学

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2021

周天娇

地理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徐倩

英语

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2021

徐倩

英语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梁伟斌

语文

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2020

钱苗

语文

533英才骨干人才

2022

韩立云

数学

市优秀班主任

2019

周艳

语文

市学科带头人

2022

金连洋

地理

市优秀班主任

2019

丁顶

化学

市学科带头人

2022

宋青青

政治

市优秀班主任

2019

窦剑眉

数学

市学科带头人

2018

董育宁

数学

市优秀班主任

2020

刘正玉

数学

市学科带头人

2018

彭婷

英语

市优秀班主任

2021

朱益民

数学

市学科带头人

2018

杨根浩

物理

市优秀班主任

2021

胡东波

体育

市学科带头人

2018

窦剑眉

数学

市优秀班主任

2022

张子云

体育

市学科带头人

2018

薛婷婷

数学

市优秀班主任

2022

陈玉

政治

市学科带头人

2018

周艳

语文

市优秀班主任

2022

韩立云

数学

市学科带头人

2018

 

 

 

 

 

注:各类名、特、优、骨干教师等称谓的教师,不重复计数,就高不就低。骨干教师专指设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或教学能手类、区县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等可计入设区市级学科带头人数,以计算优秀教师学科覆盖面

 

2-4-3 3年教师在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竞赛获奖情况

学科

姓名

任教

年限

获奖

时间

竞赛名称

主办部门

获奖

等第

1

信息技术

周南

16

2019

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江苏省教育厅

一等奖

2

音乐

姜媛媛

16

2019

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3

信息技术

周南

16

2019

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4

美术

丁琼

16

2019

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二等奖

5

历史

吉莉

14

2020

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6

语文

钱苗

7

2020

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7

地理

赵桃桃

3

2021

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8

数学

薛婷婷

13

2021

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8

历史

相堂兰

5

2022

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10 9

生物

陆永梦

1

2022

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二等奖

11 10

物理

朱磊

7

2022

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二等奖

12 11

信息技术

周娴

17

2022

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二等奖

13 12

政治

宋娟娟

4

2022

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二等奖

14 13

英语

周海鹏

7

2022

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二等奖

15 14

数学

韩立云

18

2019

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16 15

数学

王兢玲

7

2021

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17 16

化学

谈媛媛

18

2021

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功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18 17

英语

徐倩

16

2019

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19 18

化学

谈媛媛

18

2019

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

淮安市教育局

二等奖

20 19

英语

徐倩

16

2018

市优课评比

淮安市教育局

二等奖

21 20

音乐

陈宁婕

13

2019

市优课评比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22 21

体育

陶建

14

2019

市优课评比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23 

体育

潘飞昊

20

2019

市优课评比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24 

体育

陶建

14

2019

全国优课评比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一等奖

25 

历史

赵桃桃

3

2020

市优课评比

淮安市教育局

二等奖

26 

化学

张冠云

17

2020

市优课评比

淮安市教育局

二等奖

27 

化学

谈媛媛

18

2022

市优课评比

淮安市教育局

一等奖

28 

英语

周韬

7

2018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省级优课

29 22

英语

杨希

16

2019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中央电化教育馆

部级优课

30 23

地理

王丽洁

6

2019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中央电化教育馆

部级优课

31 

地理

付丽丽

22

2019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省级优课

32 

信息技术

周南

16

2019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省级优课

33 

地理

王婧

23

2019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省级优课

34 

数学

解金雷

18

2020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

省级优课

35 24

信息技术

周南

16

2020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市级优课

36 

体育

陶建

14

2019

2019年淮安市第六届中小学体育艺术文化节评为优秀教练员

淮安市教育局

 

37 27

体育

陶建

14

2019

2019年全国体育传统学校田径冠军赛全国体育优秀指导教师

全国体育传统学校田径冠军赛组委会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管理中心 中国田径协会

 

38 29

体育

潘飞昊

20

2019

第八届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指导老师

中国教育学会

 

39 30

体育

潘飞昊

20

2019

2019年江苏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中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裁判员”称号

江苏省体育局

 

40 31

体育

陶建

14

2019

2019年江苏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中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裁判员”称号

江苏省体育局

 

41 32

体育

潘飞昊

20

2019

在淮安市第35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评为优秀教练员

淮安市教育局

 

42 33

体育

陶建

14

2019

在江苏省第二十六届“通中杯”中学生排球锦标赛荣获优秀指导员称号

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 普通中学工作委员会

 

43 34

体育

张子云

16

2020

36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评为优秀教练员

淮安市教育局

 

44 35

体育

陶建

14

2021

2021年淮安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第七届中小学排球比赛中学组优秀教练员

淮安市教育局 淮安市体育局

 

45 36

体育

陶建

14

2021

2021年江苏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裁判员

江苏省体育局

 

46 37

体育

陶建

14

2021

指导学生在2021年淮安市阳光体育联赛第七届中学生篮球赛高中男子组一等奖

淮安市教育局 淮安市体育局

 

47 38

体育

潘飞昊

20

2021

指导学生在2021年淮安市阳光体育联赛第七届中学生篮球赛高中男子组一等奖

淮安市教育局 淮安市体育局

 

48 39

体育

潘飞昊

20

2021

荣获淮安市第七届中小学体艺文化节优秀教练员称号(篮球比赛)

淮安市教育局

 

49 40

体育

陶建

14

2021

指导学生荣获2021年淮安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第七届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高中组二等奖

淮安市教育局 淮安市体育局

 

50 41

体育

陶建

14

2021

淮安市第七届中小学体育艺术节评为优秀教练员

淮安市教育局

 

51 

体育

陶建

14

2022

荣获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排球项目体育道德风尚奖

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52 

音乐

张京江

41

2019

2019年淮安市第六届体育艺术文化节优秀指导老师,获奖曲目《欢乐的时光》,市级一等奖

淮安市教育局

 

53 

音乐

张京江

41

2021

和刘松一起荣获淮安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指导民乐合作《风雷引》荣获一等奖)

淮安市教育局

 

54 

舞蹈

王妍

14

2021

评为淮安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老师(指导舞蹈《最后的名单》荣获中学组一等奖)

淮安市教育局

 

55 

音乐

张京江

16

2022

指导的作品荣获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器乐展演中学甲组二等奖,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江苏省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委会

 

56 

音乐

田相梅

28

2022

指导的作品荣获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器乐展演中学甲组二等奖,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江苏省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委会

 

57 

舞蹈

王妍

14

2022

淮安市清江浦区中小学体育艺术文化节中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淮安市清江浦区体育局

 

58 

政治

陈玉

20

2020

第四届淮安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演讲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淮安市教育局

 

59 

播音主持

李秋璇

14

2020

第四届淮安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演讲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淮安市教育局

 

60 

播音主持

李秋璇

14

2020

2020年“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淮安市教育局

 

61 

语文

钱苗

7

2020

经典诵读市一等奖

淮安市教育局

 

62 

播音主持

李秋璇、王妍

14

2022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一周年红色经典诵读比赛

 

一等奖

63 

历史

吉莉

14

2020

教学设计《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64 

音乐

田相梅

28

2020

教学设计《发声训练》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65 

音乐

姜媛媛

16

2020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音乐》

中国教育学会

一等奖

66 

语文

周艳

17

2020

教学设计《江城子》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67 

信息技术

周南

16

2020

教学设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68 

化学

张冠云

17

2020

教学设计《乙醇》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69 

数学

王兢玲

7

2020

教学设计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70 

体育

陶建

14

2020

教学设计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71 

信息技术

周南

16

2021

教学设计《学生资助信息采集项目——做出判断的分支》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72 

地理

赵桃桃

3

2021

《分析土壤的形成原因》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73 

信息技术

郑海霞

22

2021

教学设计《做出判断的分支》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74 

化学

张冠云

17

2021

教学设计《煤的综合利用 苯》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75 

生物

于银河

3

2021

教学设计《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教学设计》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76 

化学

周广松

6

2021

教学设计《元素周期律》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77 

数学

王兢玲

7

2021

教学设计《函数的概念》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78 

数学

姚冠冕

16

2021

教学设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79 

体育

陶建

14

2021

教学设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80 

音乐

陈宁婕

13

2021

教学设计《巴洛克音乐》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81 

音乐

陈莉

18

2021

教学设计《沂蒙山小调》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82 

英语

彭婷

13

2021

教学设计《Eating in China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83 

语文

戈娴婧

4

2021

教学设计《丰乐亭记》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84 

地理

沈忠柱

18

2021

教学设计《人口合理容量》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三等奖

85 

历史

相堂兰

5

2021

教学设计《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三等奖

86 

化学

蒋红

24

2022

教学设计《化学反应与能量》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87 

生物

杨锐

17

2022

教学设计《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88 

英语

周海鹏

7

2022

教学设计《必修第三册》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89 

英语

徐倩

16

2022

教学设计《选择性必修第三册02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90 

地理

周天娇

14

2022

教学设计《热力环境》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91 

地理

赵桃桃

3

2022

教学设计《碳排放和环境安全》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92 

历史

相堂兰

5

2022

教学设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93 

体育

陶建

14

2022

教学设计《实心球》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94 

物理

冯小强

18

2022

教学设计《曲线运动》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95 

物理

高健诚

4

2022

教学设计《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96 

物理

朱磊

7

2022

教学设计《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97 

信息技术

周南

16

2022

教学设计《数值计算——裴波那契数列》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98 

信息技术

周娴

17

2022

教学设计《探秘人工智能》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99 

数学

陈丹

14

2022

教学设计《圆锥曲线中中点弦点差法的探究》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三等奖

100 

体育

张子云

16

2022

教学设计《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三等奖

101 

英语

周韬

7

2022

教学设计《选择项必修第一册》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三等奖

102 

英语

周韬

7

2020

论文《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

一等奖

103 

英语

周韬

7

2020

论文《巧用课堂评价,助课堂教学之路》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

一等奖

104 

语文

钱苗

7

2020

论文《大规模线上教育的四大风险及对策研究》

中央电化教育馆

一等奖

105 

语文

周艳

17

2020

论文(定“情”品“泪”,找准教学切口——谈《长亭送别》教学重点的确定)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106 

化学

张冠云

17

2020

论文《再现化学史实 提升核心素养》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107 

英语

纪旻悦

6

2020

论文《浅谈江苏新高考题型“七选五”方法指导》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108 

信息技术

周南

16

2020

论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AI”智慧课堂研究》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09 

体育

张子云

16

2020

论文《基于学业水平测试环境下高中体育运用选项教学模式必要性》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10 

体育

陶建

14

2020

论文《体育运动训练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11 

英语

周韬

7

2021

论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反思之我见》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

一等奖

112 

历史

吉莉

14

2021

论文《问题引领突破重点,史料实证化解难点—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课为例谈核心素养的达成》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113 

信息技术

周南

16

2021

论文《基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例》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114 

音乐

陈宁婕

13

2021

论文《阿卡贝拉在高中《歌唱》模块中的教学尝试》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115 

数学

韩立云

18

2021

论文《浅析深度学习中问题设计的育人作用》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116 

数学

韩立云

18

2021

论文《以水为师,教师队伍建设的附中实践》荣获一等奖

淮安市教师发展学院

一等奖

117 

英语

纪旻悦

6

2021

论文《浅谈江苏新高考题型“七选五”方法指导》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三等奖

118 

音乐

陈莉

18

 

论文《不同视野语境中的音乐教育》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19 

体育

陶建

14

2021

论文评比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20 

化学

张冠云

17

2021

论文《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探索化学的活力》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21 

数学

韩立云

18

2021

论文《从一道题谈“点燃”的教学定位与习惯养成》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22 

英语

纪旻悦

6

2021

论文《浅析江苏新高考题型“语法填空”解题指导》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23 

地理

沈忠柱

18

2021

论文《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地理课堂信息呈现适切性研究》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三等奖

124 

语文

夏云霞

17

2021

论文《建设融学课堂,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三等奖

125 

数学

王兢玲

7

2021

论文《知之不如行之,知行相融育党史》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三等奖

126 

英语

徐倩

16

2021

论文《图式理论视域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探究》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三等奖

127 

历史

陈进才

34

2022

论文《立于课标和评价体系统领夏转变教学观念》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128 

体育

陶建

14

2022

论文《小议如何上好体育课》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129 

信息技术

周南

16

2022

论文《基于“逆向设计”的信息技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130 

英语

徐倩

16

2022

论文《教育戏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用分析——基于学生核心素质培养分析》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131 

英语

周韬

7

2022

论文《基于学测分析的跟进式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一等奖

132 

地理

周天娇

14

2022

论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33 

历史

赵海涛

18

2022

论文《基于情境链接的教学探索》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34 

数学

林小昕

1

2022

论文《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35 

数学

王兢玲

7

2022

论文《剖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学困”现象》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36 

体育

张子云

16

2022

论文《高中篮球运动损伤调查分析及对策》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37 

体育

胡东波

17

2022

论文《疫情期间体育教学线上线下的融合及其改变》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38 

物理

冯小强

18

2022

论文《基于教育云平台构建高中物理智慧课堂》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39 

物理

杨根浩

13

2022

论文《提升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40 

英语

荣妍

18

2022

论文《核心素养夏的语境教学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思考》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41 

英语

蔡婷婷

1

2022

论文《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42 

英语

周韬

7

2022

论文评比二等奖《英语应用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培养策略》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143 

英语

周海鹏

7

2022

论文《例谈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

 

注:按照学科归类;序号用以统计获奖教师人数,多次获奖教师只编一个序号,并只填一个最高奖项;课堂教学竞赛指教师在赛点现场开课的竞赛;竞赛获奖以获奖证书为据。本表竞赛获奖不含论文评比获奖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淮阴师院附中省、市级骨干教师一览表

骨干教师

2022/12

II-4-001

2. 淮阴师院附中被评为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证书

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2022/12

II-4-002

3.淮阴师院附中获淮安市功勋教师、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表彰证书

功勋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

2022/12

II-4-003

4.淮阴师院附中被评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和骨干人才证书

拔尖人才

骨干人才

2022/12

II-4-004

5. 淮阴师院附中获评淮安市级学科带头人一览表及证书

学科带头人

2022/12

II-4-005

6.淮阴师院附中名特优教师发挥示范引领及指导作用相关图片

名特优教师指导

2022/12

II-4-006

7.淮阴师院附中市级及以上基本功大赛、优课评比等获奖证书

基本功大赛

优课评比

2022/12

II-4-007

8.淮阴师院附中获“市级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及优秀班主任相关证书”

教育教学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

2022/12

II-4-008

9.淮阴师院附中近三年教师教学设计及论文评比获奖一览表

教学设计

教学论文

2022/12

II-4-009

10.淮阴师院附中近五年承办淮安市“广教研”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情况

公开课

2022/12

II-4-010

 

 

 

 

 

队伍建设2-5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9

评估

指标

  9. 教师培训机制健全,形式多样,效益显著。校本培训目标明确,主题鲜明。支持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完备,教师自主发展与组织帮扶结合好,专业发展水平提升较快。积极开展校际交流,赴校外挂职锻炼、出国进修渠道畅通。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2%以上

A

评价

细则

1)有35年的教师校本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教师培训目标明确,运行机制顺畅,管理、保障评价、激励等制度配套完善,目标达成度较高

2)突出培训主题,创新培训方式,重点提升教师新课程实施、学生发展指导和走班教学管理能力,绝大部分教师能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新课程实施要求

3)教师有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学校有积极的支持措施和考核标准,教师阶段性、递进式的专业发展成果丰富,目标达成度较高

4)有计划、有组织、形式多样地组织校内外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培养,形成教师发展共同体鼓励和支持教师校际学术交流、任教支教,或挂职锻炼、出国进修,制度完备、机制长效,教师专业成长效果显著

5教师学习、培训经费按国家和省最新要求预决算并专款专用,至少达到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

           

现状与成效

一、系统设计教师培训体系,发展目标顺利达成

2020年我校获批江苏省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先一步、高一层”的全校教师培训目标定位进一步得到深化。学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水文化和地域“淮水文化”,凝练出水之“品”字型文化内核,以水为师,确立教师培训目标定位,系统设计教师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深入开展读书活动、课例研讨、主题沙龙、专家讲座、写作交流等。逐步打造一支由专家型、学术型名师和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组成的梯队合理、充满活力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全校教师培训立足不断丰富基于水文化引领“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师“团队式”成长样态,形成了独特的教师发展“团队式”成长群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校“如水之师—创客联盟”好教师团队作为淮安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在省市专家组进校的展示现场将水文化和科技文化深度融合教育获得赞扬。学校青年教师团支部、智慧云课堂、闪秀附中、地理纵横等40多个不同项目团队,在教育教学改革一线不断用“上善若水”的德性表现展示了为党育人的担当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国育才的创新精神、追求精致的实干精神和跨界共进的合作精神。《“如水之师”好教师团队培训的创新案例》顺利通过市级评选,并被推荐上报省级正在评选。案例《以水为师——教师队伍建设的附中实践》获首届淮安教师发展论坛评比最高奖“一等奖”。《江苏教育研究》专版推介报道我校“如水之师”教师培训的典型经验。《淮海晚报》以“如水之师:教师队伍建设的附中实践”等为题多次推介报道。

二、深入推进信息智慧教学,课程改革落地落实

2020年,我校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前瞻性项目《智慧云课堂环境下深度学习研究》顺利结项,项目围绕智慧云课堂建设和深度学习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受到江苏省教科院和江苏省教育学会专家组的认可。智慧云课堂的建设突破时空限制,为师生创设全新的“互联网+”学习环境,改变学生学习生态;智慧云课堂环境下的深度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决策数据化等为手段指导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发展自我的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教与学的变革带来新的成果。全校教师培训紧扣新课改要求,与时俱进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相关内容与要求的培训,邀请江苏省教研室董洪亮主任两个月一次长期指导教学改革,倪娟、叶兵、彭钢、顾润生、王彦明等省级专家深入指导项目建设,张元贵、薛祝其等多位教育部门领导和省内外中小学一线专家进行集中讲学。学校以智慧云课堂环境下深度学习研究为抓手,在专家们指导下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促进了全校教师站稳新课程改革的前沿,积累了一定的育人方式变革实践经验,选课分班、走班教学等教学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2020年初疫情爆发期间,全校组织开展线上“停课不停研”系列主题研修,千人次参与的四期培训,50多门课程为老师们提高疫情防控水平、提升线上教学技术应用能力、心理健康调适水平、学科教研能力等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全校深入开展教师信息能力提升工程,《“五环相连”一体化双线性引领编程思维能力的提升》校级组织实施案例入选淮安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工程2.0典型案例。2021年4月,由淮安市教育局主办我校承办的“淮安市信息能力提升工程2.0推进暨高级管理者培训”主题论坛活动在我校进行展示,我校韩立云等六位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信息中心张跃主任等八位教师参与了论坛展示。

三、教师考核引领计划落实,卓越成长渐进达成

学校在全校教师培训顶层设计和整体系统推进下,统一设计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和教师成长业务档案。全校教师均制定了五年专业发展规划,并根据个人情况确定年度发展目标和阶段性达成目标。每学年度根据教师成长档案,依据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评选方案进行奖优评先,并创设“尚美颁奖”平台大力宣传各种师德典型。钱苗等11位教师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征文活动中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二等奖。我校连续多年获得经典诵读活动最高奖和组织奖,朗诵作品《我爱你,中国》受邀全市演出展示。我校在2022年淮安市教师师德师风在线培训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奖。教师培训成效喜人,教师个人发展成果丰富,任玲玲被评为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施涛、韩立云等获评淮安市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宋青青等25位老师获评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王婧等51位老师获评淮安市学科带头人。周南等24位老师在省市基本功大赛获奖,董育宁等12位老师在省市优课相关评比中获奖,张冠云等65位老师在近五年全市“广教研”活动中开设观摩课。

四、深化应用结对培养模式,教师成长效果显著

 为有效提升工作五年内教师、三十五岁以内教师等不同类型教师培训实效,学校深入推进结对培养模式,持续开展“V-top青年教师成才工程”、“青蓝工程”等,系统推进组织实施,保障了各梯队教师的充分成长,效果显著。V-top,总称“价值之巅”,由team(团队,或teamwork合作)、original(独创力)、progress(进步)、value(价值)四个词汇的首字母构成。实施V-top青年教师成才工程,组建项目团队,引导教师以合作为基础,以独创为核心,以进步为目标,重构学科素养,重建职业内涵,重塑职业形象,主动发展,完善自我,提升价值品质,攀登“价值之巅”,实现“让灵魂在更高处飞翔”的教育理想。V-top青年教师成才工程三年一个周期,目前该工程的第一期达成预期目标,并被评为淮安市十大先进操作法。第二期计划正式启动,有72位青年教师结成8个团队,开展为期三年的团队共学、共研、共建、共成长系列活动。“青蓝工程”一年一个周期,主要以一对一结对模式开展课堂教学等活动,促进专业能力提升。

学校组织皇甫一秀、高健诚、杨锐、韩冰、陈蕴予、张启悦、卢璐、周睿、谈媛媛、相堂兰、张千、彭媚芳、王飞、房玮、张哲等老师分赴开明中学、胡阳河中学等交流或支教。学校派遣韩旸、王浩等老师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参加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他们业务精湛、敢于创新、乐于奉献,在各自的援疆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赢得了新疆师生同行及领导们的认可。学校组织安排施涛、丁顶、杨根付、肖学凯等老师分赴美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家学习研修,开阔教育教学及管理视野。

五、加大教师学习培训投入,经费保障超额完成

学校在前瞻性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教师培训过程中 ,充足保障相关预算,做好科学合理和保证合规的基础上,确保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近三年中,每年的教师培训经费全部纳入年度经费预算。2020年用于教师培训支出为211385.58元,占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比例为9.13%;2021年用于教师培训支出为317909.68元,占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比例为9.25%;2022年用于教师培训支出为357638.36元,占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比例为8.97%。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2-5-1培训项目

项目

数量

项目

数量

学校组织专题培训(次)

38

出国进修(人)

2

组织集体外出学习考察(次)

10

校外专家来校讲学(次)

43

参加校外专业培训(人次)

490

 

 

2-5-2教师学习、培训经费

年度

教师数

教师工资

总额(元)

学习、培训经费

总计

(元)

占年度公用经费预算

总额之比(

师均

(元)

2022

243

25466169.96

211385.58

9.13%

104799.1

2021

243

28227337.92

317909.68

9.25%

116161.9

2020

243

33482683.92

357638.36

8.97%

137788.8

2-5-33年教师校际交流任教、支教、挂职锻炼情况

起讫时间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学科

原学校

现学校/单位

类型

2020-2022

皇甫

一秀

二级教师

语文

师院附中

清江中学

交流

2020-2022

高健诚

二级教师

物理

师院附中

清江中学

交流

2020-2022

杨锐

一级教师

生物

师院附中

清江中学

交流

2020-2022

韩冰

二级教师

语文

师院附中

清江中学

交流

2020-2022

陈蕴予

二级教师

语文

师院附中

清江中学

交流

2020-2022

张启悦

二级教师

历史

师院附中

清江中学

交流

2020-2022

卢璐

一级教师

数学

师院附中

淮阴中学

交流

2020-2022

周睿

二级教师

英语

师院附中

淮阴中学

交流

2020-2022

谈媛媛

一级教师

化学

师院附中

淮阴中学

交流

2020-2022

相堂兰

二级教师

历史

师院附中

淮阴中学

交流

2020-2022

张千

二级教师

语文

师院附中

淮阴中学

交流

2020-2022

彭媚芳

二级教师

英语

师院附中

淮阴中学

交流

2020-2022

王飞

二级教师

美术

师院附中

开明中学

交流

2020-2022

房玮

二级教师

美术

师院附中

开明中学

交流

2020-2022

张哲

一级教师

美术

师院附中

胡杨河第一中学

支教

注:“类型”分为校际交流任教、支教、挂职锻炼三类,其中“交流任教”指人事调动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淮阴师院附中获批“江苏省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和淮安市“四有”好教师团队

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市级“四有”好教师团队

2020/12

II-5-001

2.淮阴师院附中教师培训三年规划及年度计划

建设规划

2020/12

II-5-002

3.淮阴师院附中教师培训整体建构的顶层设计系统情况

教师培训系统设计

2019/06

II-5-003

4.淮阴师院附中“如水之师”好教师团队培训创新案例(市级推荐报送省评选中)

教师培训优秀案例

2023/04

II-5-004

5.淮阴师院附中教师个人专业三年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个人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发展情况

2022/12

II-5-005

6. 淮阴师院附中教师“团队式”成长设计与目标实现

教师团队培训

2023/04

II-5-006

7.淮阴师院附中V-top青年教师成才工程等培训情况

青年教师结对培养

2022/12

II-5-007

8.淮阴师院附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活动方案及现场等

新课改培训

2022/12

II-5-008

9.淮阴师院附中教师培训“师德典型案例”

师德培训

2022/12

II-5-009

10.淮阴师院附中疫情期间千人次线上研训情况

线上研训

2021/07

II-5-010

11.淮阴师院附中教师培训“读书工程”开展情况

读书工程

2022/12

II-5-011

12淮阴师院附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组织案例入选市级典型案例及相关培训情况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021/12

II-5-012

13.淮阴师院附中2020-2022年教师培训明细账

教师培训费用

2023/03

II-5-013

14.淮阴师院附中教师培训效果获推介报道及表彰荣誉

相关成果及辐射

2022/12

II-5-014

 

 

 

 

 

 

 

 

 

 

管理水平3-1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10

评估

指标

10. 学校办学目标明确,规划科学合理。发展规划涵盖全面,重点突出,措施扎实,保障有力,具有前瞻性、适切性和可行性规划施行顺利,实现程度高

A

评价

细则

1)能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基于办学传统和实际,准确定位办学目标学校发展规划质量较高,具有延续性、发展性、可操作性,并经教职工广泛研讨、专家组充分论证、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认定。

2)学校发展规划有配套的重点项目行动方案融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常态监督、中期检查、终期绩效评价机制,校内外各方面力量均有序、有力有效参与规划实施,规划达成度高。或教育主管部门认定

           

现状与成效

一、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充分论证,形成了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

我校始建于1959年,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2017年正式通过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评审。多年来,学校在发展规划的总领下,综合考虑自身在特色发展、多元发展中的硬件基础和软件建设水平,发展优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和挖掘,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快速提高。

2021年10月,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就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进行专题研讨,形成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规划)草案。该草案形成后,学校先后多次召开教师座谈会、中层干部和教代会主席团成员研讨会,广泛听取和征求他们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邀请省内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领导对学校规划进一步提出修订意见2021年12月,学校邀请淮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薛祝其、淮阴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顾书明、江苏省清江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欣、淮安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赵卫国、淮安市教育局中教处负责人郇琦等教育专家及社会各届人士对我校新一轮发展规划进行论证。专家们在提出了修改意见后一致认为:《规划》的内容科学合理,对学校定位和分析做到实事求是,以便于扬长避短。《规划》的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切合实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与特色专长的结合。《规划》的具体措施切实可行。规划中的各种措施既体现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继承性,又体现了时代性,符合该校实际,可操作性强。学校要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抓紧落实各项措施、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保障、激励机制,以规划为学校五年发展总纲,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思、总结,并结合教育形势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规划顺利实施,全面提升学校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力争使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成为一所市内一流、省内有影响的优质学校。在得到了市教育局的认可批准后,《规划》于2022年1月开始实施。

规划》主要分为学校“十三五”发展回顾与基本经验、“十四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主要发展任务及其实施策略、保障措施等五大板块,内容涵盖全面,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扎实;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示范性。《规划以质量强校为目标,以提升现代学校治理能力为重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持续努力,把淮阴师院附中办成一所市内一流、省内知名、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研究型、现代化高品质学校,培养“有教养、有个性、有竞争力和有未来视野”的具有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规划》围绕加强学校治理体系、促进学生发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队伍与教育科研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等具体目标,制定了重点任务、对应措施和保障机制,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二、发展规划涵盖全面,保障机制有力,近期规划实施情况好

(一)规划有配套的重点项目行动方案,并融入年度工作计划

为了保证目标达成和规划的有效实施,学校制定和完善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德育工作规程》淮阴师院附中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三年建设规划《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淮阴师院附中“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建设奖励办法》《淮阴师院附中“如水之师:教师业务提升”研修活动方案》《淮阴师院附中教师专业成长方案》《淮阴师院附中教职工绩效奖励考核办法》《淮阴师院附中安全管理各项制度》《淮阴师院附中教学六认真实施细则》《淮阴师院附中优秀教师(团队)评选办法》《淮阴师院附中管理岗位职责考核方案》《淮阴师院附中晋升职称量化评估方案》《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班主任量化考核方案》《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优秀班主任评选方案》等各项规章制度。学校以《规划》为指导,每年制定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各部门、年级组依据学校计划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学期、年度计划,分层分解落实学校发展的既定目标。

(二)建立常态监督、中期检查机制

    常态监督机制。学校建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按要求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总结、反思、评价,重点评议规划在施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围绕规划落实情况,学校定期召开校务会成员会议全体行政人员会议,总结一周工作,部署下阶段工作,商讨研究重难点问题。学校按时对各处室、年级进行检查通报,督促其按照学校《规划》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中期检查机制。在年度工作计划的统筹部署下,学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按照规划要求,每学期由各处室负责人在全校教工大会上,向全体教职工述职,做本部门工作总结,汇报相关项目进展进行测评

终期绩效评价机制。校长室要求把规划落实情况纳入到各处室的评价和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优评先中去。这样的评价机制,既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推进路径,也是检查和评价《规划》落实情况的措施,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序推进。

(三)校内外各方面力量均有序、有力、有效参与规划实施

1.市委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

为了《规划》能进一步落实和有效推进,各级领导对学校给予很大的关心与支持。淮安市委市政府、淮安市教育局、市教研室都对《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建议。

在学校新校区规划及建设中,前市委书记陈之常,前副市长王红红亲临现场,靠近指挥,即知即办,立行立改,推动了新校区建设的高品质运行。市委书记史志军在教师节前夕莅临学校慰问教师,指导工作。

淮安市教育局局长皇甫立同多次来校关心新校建设和检查学校相关工作。皇甫立同局长强调要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新校建设,确保新校早日建成。要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线,做好老师、学生、学生家庭以及服务保障人员的健康状况摸排工作,确保万无一失。他希望全体附中人戮力同心,科学拼搏,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更优高中。

2.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工积极谋求学校发展

学校领导干部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科学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学校发展的管理机制,强化内涵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建设特色学校,加强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体教职工奋力拼搏,勤奋进取,用心育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四)规划达成度高

为实现《规划》所定目标,学校采取总体设计、分阶段实施的策略,规划进展顺利,目标达成度高。

1.德育工作方面

1)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各项工作之中,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子,形成科学的目标递进层次,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2)进一步做优“周恩来班”创建品牌,发扬伟人精神,激励和引导学生以周恩来为榜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加强学生遵纪守法教育。学校通过举办法制专题讲座、召开法纪教育大会、参加法律知识竞赛、聘请法制副校长活动,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学生犯罪率为零。

4)打造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针对学校班主任队伍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研究校内班主任的成长因素,制订班主任队伍培养计划;大力开展德育科研与班主任论坛,系统化举行班主任培训会与座谈会,努力提升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2.队伍建设方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3人,高级职称教师84人,取得硕士学位教师44人。学校拥有江苏省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1人;江苏省高层次人才“333英才”培养对象1人;淮安市高层次人才 “533英才”培养对象39人;淮安市学科带头人42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13门学科都有市学科带头人,远超过《标准》规定的2/3的基本要求。近几年,学校还分别从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选聘了近百名名校优生来校任教,他们的蓬勃朝气、全新理念、敬业精神与学校已形成的精益求精,诲人不倦”的良好教风相得益彰,形成了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群体。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优化,为学校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供不竭动力。

3.教学改革方面

学校自主创设的“2+3+X要素融合的‘融·学’课堂”教学模式顺应市融学课堂改革,倡导“目标制导、活动引学、小组合作、以评促学”的基本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凸显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牢固树立学生主体理念。近年来,学校有2人获国家级优课评比一等奖,1人获国家级教学能手、1人获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人获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4人获省级优课,29人获市级优课、基本功评比一等奖,近10节网课被收录学习强国平台。

学校一向重视引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每年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涉及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程研究、教学研究、德育研究各个领域,并针对实情创造性地组建跨学科、跨部门、跨年级的项目组进行攻关,取得了显著成绩。“科研兴校”战略指导下,我校教科研工作也取得丰硕成果:拥有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16项,市级61项。

近年来,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师资队伍的优化,在生源基础一般的情况下,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更是成绩非凡,辉煌一年胜过一年,学校在全市四星级学校影响力不断提升,连续四年荣获“淮安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特等奖”、后连续两年获得“淮安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优胜单位”等。

4.学校特色方面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根植于对五育并举的深刻思考和行动设计,在主动顺应时代变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办学特色,积淀了艺术(美)、体育(体)、科技(劳)三个方面的办学特色。

一是艺术特色,脱胎于26年前和南师大联合兴办的高考艺术班,插上“以美育人”的价值翅膀,沿着“两个融合”的提升路径,形成“二全三级一载体”的艺教模式,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创建成江苏省艺术课程基地,被评为江苏省首家艺术特色学校。

二是体育特色,依托“教体结合”平台,以“体育传统项目校”为抓手,遵循“以体育人”价值思考,整体架构体育特色建设体系,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橄榄球)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和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

三是科技特色,呼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大潮,确立“智领未来”的育人战略,培育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劳动者,开创普通高中学校科技教育新局面,获评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

经过学校近年来的不懈努力,现已初步实现了既定的发展目标,获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师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肯定,学校的知名度、满意度、美誉度进一度提升。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十四五”“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论证、批复

  2021/12

-1-001

2.学校“十四五”规划专家论证及教代会主席团、教干、教师讨论

广泛研讨

  2020/11

-1-002

3.与规划配套的实施方案、制度、成果

实施方案

2022/12

-1-003

4.学校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学校大事,部门述职

计划总结

2023/04

-1-004

5.教师专业发展业务档案

业务档案

2021/12

-1-005

6.学校近三年教师获奖情况

教师获奖

2022/12

-1-006

7.学校教师课题汇总

课题汇总

2023/04

-1-007

8.学校教师论文获奖发表

论文获奖

2023/04

-1-008

9.学校近五年典型表彰

学校荣誉

2022/12

-1-009

10.媒体报道材料

媒体评价

2022/12

-1-010

11.学校特色教育成果

特色教育

2022/12

-1-011

 

 

 

 

 

 

 

 

 

 

 

 

 

 

 

 

 

 

 

 

 

管理水平3-2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11

评估

指标

11. 坚持依法治校,办学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规范招生管理,严禁公开考试成绩排名和下达高考升学指标,未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安全稳定责任事件和违法违纪案件

A

评价

细则

1)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办学行为规范,无违规招生、违规补课、违规收费、招收复读生行为。  

  2)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省定课程实施方案,落实校长主体责任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加强课程实施监管,不违规超前选科分班,不课程标准教学不抢赶教学进度不提前结束课程教学。

3)严守规范尊重学生,对班级、教师下达高考升学指标,不公开学生考试成绩排名,不因考试成绩等因素歧视或放弃学困学生。

4)法纪教育和安全工作制度健全,执行有力有效,无安全稳定责任事件和学校管理责任事故

           

现状与成效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积极做好“八五”普法工作,在招生、减负、收费等方面加强规范,全面提升学校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改革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和关爱学生,对学生进行常态化法纪教育和安全教育,努力打造和谐文明校园。

一、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办学行为

坚持依法治校,建设文明校园。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按照“七五”、“八五”普法工作的要求,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坚持校务公开接受民主监督,并在每学年结束时,对依法治校工作进行总结。学校制定了《淮阴师院附中章程》、《淮阴师院附中依法治校工作章程》来坚持依法治校,按章管理;制定《淮阴师院附中部门工作职责》和《淮阴师院附中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来明确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范围和内容;制定《淮阴师院附中民主管理制度》和《淮阴师院附中民主监督制度》,实现管理和监督的相互促进;建立《淮阴师院附中教职工申诉制度》,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用良好的法律意识、法治思维指导各项办学活动,以此维护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障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严格执行招生计划,规范学籍管理。学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和“三限”政策,严格执行“五严”规定,无违规招生和计划外招生现象,没有不在籍学生,未举办高考补习班,无插班借读、复读高考的学生。严格执行《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每学年初教务处及时完成高一新生学籍信息的统计及核准,并适时上传至省学生学籍网络管理平台,学生休学、复学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档案齐全,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工作规范。学籍管理系统运行正常,学籍注册登记、信息变动更改及时、准确。

落实“减负”政策,提升教学质效。学校严格执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坚持一手抓教学质量提升,一手抓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每天布置的书面作业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杜绝违规补课。对不按课表上课,作业负担过重等现象及时上报学校,鼓励家长对教师违规教学行为及时向学校反映,以保证学校的各项措施得到稳步落实。一直以来,学校未出现课外集体补课、节假日组织集体补课等违规行为。

坚持规范收费,接受民主监督。学校收费标准和收费项目均由市物价局审核通过,收费标准、收费项目皆向社会公开,学校设立校长信箱和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同时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监督学校收费,杜绝违规收费现象。近年来,学校未出现违规收费现象。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创新教学组织管理,规范选科工作

执行课程计划,创新组织管理。校长积极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学校实际,《淮阴师院附中课程发展规划》及《淮阴师院附中新课程实施方案》、《淮阴师院附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方案》,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程体系,开足必修课,开好选修课,上好校本课,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机制。围绕把学生培养成“有教养、有个性、有竞争力和有未来视野的大国公民”的培养目标,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和省定课程实施方案编排课表,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选科需要,探索科学有效的课程管理体系,实行分层次教学和走班上课。学科组、备课组每学期初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进度,无违规超课程标准教学,无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教学。

学校实行年级组、学科组、备课组分级管理体制,条块结合、线面并举、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降低了管理重心,强化了处室的服务、督查职能,对课程实施进行监管,组织不定期推门听课和定期常规检查,及时检查课程实施的情况,做到有检查必有反馈,有反馈必有解决,部门与年级组双线合作,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建立与完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和备课组研讨制度,及时反馈、总结,不断提高、完善,在教学常规中求效率和效益。

做好选科指导,规范选科过程。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制定《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选科工作方案》,严禁超前选科分班。通过校长室召开学生选科工作会议,由年级做好学生、家长的相关培训工作,帮助分析学生自身特点,关注学生特长,结合《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兼顾学生兴趣与特长,由学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有序实施走班教学,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三、严守规范,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丰富评价方式,坚持“五育”并举。遵照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正确处理考试升学与发展素质教育的关系,将高考升学率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结果之一。学校围绕“做有教养、有个性、有竞争力和有未来视野的大国公民”的学生培养目标,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把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开展学生考核评价工作。学校积极帮扶和关爱学困生,各年级、班级均制定帮扶学生的具体举措,从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关爱学生,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

健全考核制度,促进师生发展。学校在高考后,不炒作升学率。不对学生考试成绩排名,不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学校有健全的教师考核制度,出台了《淮阴师院附中干部岗位考核方案》、《淮阴师院附中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淮阴师院附中班主任考核方案》。所有方案均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提升教学为原则来评价教师,且在评价方式上实行多元化。学校从不向教师下达升学指标,更不以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为唯一依据评价教师。学校不给年级、班级、教师下达升学指标,不公开学生考试成绩排名。

四、加强法纪教育,重视安全工作

丰富活动形式,加强法纪教育。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邀请检察官、民警、律师等来校举办法制专题讲座,召开法纪教育大会,参加淮安市检察院的“蓝天校园工程”等活动,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近五年来,我校学生未发生重大违纪事件,未发生任何违法犯罪案件,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对学生进行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创建平安校园。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学校安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一项民生工程,一项和谐社会建设基础工程来落实推进,学校安全工作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学校制定了《淮阴师院附中安全管理各项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及聘任制,也有一系列奖惩方案和措施。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消防知识培训、急救知识培训、灭火逃生演练、防震演练等活动教给学生安全生存的本领,设立健康知识橱窗和健康小报,进行传染病防治、禁毒常识宣传,引导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多年来,学校从未发生安全稳定责任事件和学校管理责任事故,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成效显著,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校园。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办学行为

1.近三年依法治校实施方案与总结

依法治校

2023/03

-2-001

2.规范办学行为

规范招生

2023/03

-2-002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创新教学组织管理,规范选科工作

3.新课程实施方案与课程设置

实施方案与

总结

2023/03

-2-003

4.校本课程建设规划及开发、实施、评价资料

校本课程

2019/09

-2-004

5.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方案

教学组织管理

2019/09

-2-005

严守规范,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6.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评价方案

2019/09

-2-006

7.帮扶学困生

帮扶学生

2023/03

-2-007

加强法纪教育,重视安全工作

8.师生纪法教育

法纪教育

2023/03

-2-008

9.安全管理制度与执行材料

安全管理制度

2023/03

-2-009

 

 

 

 

 

 

 

 

 

 

 

 

 

 

 

 

 

 

 

管理水平3-3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12

评估

指标

12. 坚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学校管理制度和治理方式的改革创新。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职责明确,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可,执行情况较好。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深度融合,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

A

评价

细则

1)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和制度文化创新,形成适合校情的现代学校治理模式

2)教职工岗位职责明确,绩效奖励方案和配套管理制度健全,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满意度达90%以上

3)充分运用校园网络服务于党务校务管理、选课走班管理、学籍学业管理、自主学习支持教师研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教育质量管理、报刊图书阅览、后勤保障服务和家校沟通交流方面,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能力。

           

现状与成效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和制度文化创新,形成适合校情的现代学校治理模式

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江苏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江苏省中小学教职工大会暂行条例》,不断创新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以《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章程》为依托,形成《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制度汇编》,近年来又陆续制定并完善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常规管理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学校的各个岗位,学校各项制度健全。

坚持改革创新,管理职责明确。

在内部管理模式和运行体制上,为了适应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按照创新管理、人本管理、团队管理和责任管理的要求,学校从实际出发,创设了“三级管理,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即把校党委、校长室作为学校管理系统的第一层级,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把中层职能部门和年级部作为管理系统的第二层级,负责贯彻执行各项决策;把学科组、备课组各功能处室作为第三个层级,负责工作的具体操作和落实。在德育管理方面,除了学校层面的宏观力量外,各年级部成立了由分管校长、年级主任和年级组长组成的年级管委会,全面负责本年级的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常规教育教学管理实行年级负责的管理机制,下移了管理重心,缩短了管理链,减少了管理损耗,提高了管理效能,增强了教育管理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落实工作责任制,有利于实施精致化管理,使责任与权利高度统一。在课程管理机制上,学校成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包括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年级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以分管校长为组长、市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新课程实施专家指导组。学校还成立了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和专家等代表组成的学校课程审议小组。同时,学校加强年级部、备课组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健全的组织建设有力地推进了课程开发、开设、更新、完善以及课程实施过程监控等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特色鲜明。

学校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完善新课程背景下的管理模式。围绕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常规管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要实现管理精湛,必须践行“严、精、细、实、早”的精致要求。一方面强化管理意识。常规管理重在落实、重在坚持,持之以恒的常规管理能够形成一种文化、产生巨大力量。一是倡导自主管理。学校成立学生会、年级成立自管会、班级强化班委会建设,在管理中努力做到“学生能做的事老师让位”,努力建设学生自主管理体系。二是规范工作流程。坚持以“学校决策部署、处室统筹协调、年级深入执行”为途径,着力推进以年级部负责制为核心的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各年级实施日志化管理,全程记录每天每节课情况。三是创新管理模式。提倡走动式管理、问题式管理和微创新管理。微创新管理,要求管理者从最细微处,转变思想,创新求变,从而让管理实现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积聚效应。

教职工岗位职责明确,绩效奖励方案和配套管理制度健全,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满意度达90%以上

实现全员聘用制度,做到岗位职责明确。按需设岗、按岗位积分公平竞争上岗。学校健全完善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岗位设置和实施方案》,修订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师培养方案》《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各级管理岗位职责考核办法》等制度,形成了以量化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个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案。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订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学校制订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按照工作量与工作实绩,适当拉开差距,分配上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倾斜,向做出显著成绩和重大贡献的人倾斜,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近三年师生满意度均在97%以上。

三、充分运用校园网络服务于党务校务管理、选课走班管理、学籍学业管理、自主学习支持、教师研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教育质量管理、报刊图书阅览、后勤保障服务和家校沟通交流等方面,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能力

处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为学校管理效能的提升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校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加大网络环境下管理手段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强校园网建设,购置、开发管理软件,成立信息中心,实现了行政、教学、科研、档案、财务及后勤等方面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学校网络硬件设施完善。学校所有办公室、教室均配有网络终端接口,拥有了数字化校园必备的应用系统。由专职人员负责网络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为学校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和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基础。每个教室均有多媒体投影、网络终端和室内广播系统,已建成集管理、教学于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实现了全校信息网络一体化。

党务校务管理方面。学校依托校园网党建模块、学习强国、党员微信群等,对党的精神传达、党员民主生活会、学习党史、主题活动提供了网络支持。学校还采用“无纸化办公系统”、钉钉群、QQ群进行校务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选课走班方面。学校利用电脑排课系统、学生选课系统,对学生的选科走班进行统一管理。

学籍学业管理。学校通过省基础教育学籍管理平台对学生学籍进行统一管理,利用职业测评软件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源规划教育。

自主学习管理。我校同“中华教育资源网”、“中学学科网”、“七天网络”、“智学网”、“91淘课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这些平台为师生提供自主学习、研修的平台和支持。

教师研修课程。学校依托江苏教育管理系统、江苏名师空中课堂、听评课系统进行研修。

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志愿江苏志愿者服务平台和本地化志愿服务群,为师生参加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提供信息化的支持。

综合素质评价。学校统一使用江苏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学生及时登陆和填写担任职务、社团经历、志愿服务、研究性学习情况和其它特长与表现,由班主任审核,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档案。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学校采用“智学网”平台对试卷进行网上评阅,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归纳与分析,以学生错题进行针对性组卷,极大的提升了数据分析的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在资源管理方面,建设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覆盖高中各年级和各学科,对各学科组、备课组上传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筛选、整合。

报刊图书阅览。建有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目录管理、图书信息检索、借阅信息管理等多个功能。图书馆通过图书管理电子平台,进行图书的采编、检索,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室、Pad等终端进行浏览,还可以通过公共设置的终端机进行查询、阅览图书。

后勤保障服务。学校通过财务管理系统,钉钉电教报修、总务报修实现报修、派单、评价一体化操作。学校还采用了阿里人脸识别收银机,简化食堂消费流程,方便广大师生员工。

家校沟通交流。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LED电子屏幕、QQ群、钉钉群实时发布学校动态和管理信息,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留言、在线沟通,让家校沟通更高效、更便捷。

我校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改革,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办学品味,取得了实效。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学校章程

学校章程

202103

III-3-001

2.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制度汇编

制度汇编

202103

III-3-002

3.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常规管理

202103

III-3-003

4.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学生常规管理方案及各项制度

学生管理

202103

III-3-004

5.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班主任条例

202103

III-3-005

6.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分配方案

202103

III-3-006

7.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职工履行职责及师德规范要求

师德规范

202103

III-3-007

8.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各级管理岗位职责考核办法

岗位职责

202103

III-3-008

9.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师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

202103

III-3-009

10.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岗位设置和实施方案

岗位设置

202203

III-3-010

11.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招标采购管理办法

采购办法

202203

III-3-011

12.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关于师生对学校配套制度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调配

202203

III-3-012

13.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如水之师”业务提升暑期培训方案

培训方案

202203

III-3-013

14.淮阴师院范学院附属中学“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建设奖励办法

项目建设方案

202203

III-3-014

15.师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

青蓝工程

202203

III-3-015

16.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关于贯彻落实“过紧日子”思想 坚持勤俭节约的意见及附件

勤俭节约

202203

III-3-016

17.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师课务安排要求

排课方案

202203

III-3-017

18.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听评课制度

202203

III-3-018

19.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文印材料的管理规定

文印材料规定

202203

III-3-019

20.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办法

教学事故认定

202203

III-3-020

21.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辅征订制度

教辅征订制度

202203

III-3-021

22.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命题、备课等要求

命题备课要求

202203

III-3-022

23.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应用

202203

III-3-023

24.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务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教务管理

202203

III-3-024

25.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艺术考试管理系统说明书

教务管理

202203

III-3-025

 

 

 

 

管理水平3-4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13

评估

指标

13. 学校校风、教风、学风优良。三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取得良好效果,为广大师生自觉践行和社会广泛认同

A

评价

细则

1校风、教风、学风表述精确,传承清晰,逻辑自洽,内涵深刻富有个性,注重以校训校歌、校史、校徽校标等为重要载体实施“三风”培育工作,校风、教风、学风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三风”建设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有新思路、新措施、成效,有力促进教师学生发展、教育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升

           

现状与成效

我校是一所具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市直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都一直在全市有着窗口地位和示范作用。我校对历史和文化进行了认真梳理,并通过深入挖掘,萃取浓缩,反复论证,顺应新的时代要求,修订完善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符号。重塑的“校园文化”,秉承了“品尚行范,思致超越”的校训,明确了“实施赢在终点的教育,让灵魂在更高处飞翔”的办学思想,确立了“把信心、进步和更高境界带给学生”的办学理念,重建了“培养有教养、有个性、有竞争力和未来视野的大国公民”的育人目标,切实加强“三风”建设,形成了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广泛认同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建设精、美、锐、高新附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学校“三风”内涵深刻有个性

 (一)校风——“抱朴求真,向善尚美”:旨在引导全体附中人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践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积极向上,求实创新,与时俱进,注重发展,放眼未来,同时倡导互爱,崇尚和谐,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秉持善心,向往美丽。全校师生在校风的激励下,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先进的校园文化,探索真理,崇尚科学,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蔚然成风。

(二)教风——“精益求精,诲人不倦”意在激发全体教师勤于钻研、乐于探究、善于诱导、勇于创新的工作热情,不断启迪智慧,注重砥砺意志,追求爱国爱校、文明自律的精神境界,铸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忠魂。学校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帮助教师追求从事教育事业的幸福感和成功体验,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引领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和谐地发展;全校教师牢固树立“实施赢在终点的教育,让灵魂在更高处飞翔”的教育理想,忠于职守,团结协作,定位高远,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学风——“笃学精思,好问善用”旨在激励全校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战胜惰性,摆脱诱惑,严精细实,持之以恒,追求完美;勤于思索,探寻规律,追求真理,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引导学生做一个乐学善学、身体力行的人。学校把教育视野从智力领域拓展到其他领域,从传统技能教育扩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多关注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人格和思维方式的教育,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二、注重以校训、校歌、校徽、校等为重要载体实施“三风”培育工作

学校“三风”建设,以校风建设为根本,以教风建设为关键,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注重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充分发挥“三风”对人的熏陶、激励、约束作用,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以校训为载体培育“三风”:学校校训品尚行范,思致超越”,“品尚行范”意指:立德当以高尚为准绳,所行应为世人之模范。“思致超越”出自《胡壡名说》中“思致超越,学而不倦”一句,意指:勇于挑战,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一校训是我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道德规范

(二)以校歌为载体培育“三风”:《飞翔》由江苏省作协会员,淮安市作协秘书长龚逸群作词、学校教师沙丽娜作曲,校歌从学校诞生的这片水土出发,融入学校教育理想“实施赢在终点的教育,让灵魂在更高处飞翔”的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毅然前行,报效祖国,有力地体现着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学校每天大课间都会播放校歌,校园内人人能唱校歌,人人能唱好校歌。传唱校歌不仅让每个学生熟悉学校教育理想,更激发了学生勇往直前、团结进取、不断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以校徽为载体培育“三风”:学校有专门的校徽校标,校徽中部以“附中”拼音首写字母(FZ)构成“人形”,时刻警醒全体附中人要以“树人”和“成人”为教育目标。提升曲线包容校徽,并以校徽为转折点呈现出一边短一边长、一边低一边高的形态。一是寓意全体附中人要始终如一地以“实施赢在终点的教育,让灵魂在更高处飞翔”为教育理想,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实现附中教育“低进高出”的高增值发展目标;二是寓意全体附中人要凝心聚力、精益求精、务实创新、坚忍图成,实现学校的持续、永恒发展。校徽中的“1959”代表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建校时间,下面的四个星代表“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四)以校旗为载体培育“三风”:校旗颜色选用红、蓝、白为基础色。红色,是热烈、斗志和激情的象征,同时又寓意附中人在时代大潮中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超越精神;蓝色,是现代、科学和未来的象征,同时又寓意附中人在知识海洋中笃学精思、好问善用的精致追求;白色,是纯洁、正直和神圣的象征,同时又寓意附中人在灵魂天空中品尚行范、抱朴求真的尚美境界。三种色彩的融合,进一步象征我校多姿多彩、多元多样的教育。旗字由恩来体校名和拼音注解构成。以周恩来字体书写的校名既强调我校的名称,又传承了附中校名书写的历史,更表达了附中人对诞生于淮安大地上的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敬意。恩来体校名和拼音注解组合呈现,一方面方便准确诵读,另一方面寓意既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不忘传承传统文化。

三、三风建设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有新思路、新措施、新成效

(一)校风建设

为弘扬抱朴求真,向善尚美的校风,学校坚持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校风建设。一是凝聚校园文化精髓,用宗旨明确、目标鲜明、措施具体、追求高尚的文字准确表述校园文化。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彰显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如设计独具特色的校徽,创作词新曲美的校歌,营建砥砺精神的“石文化”,命名富有内涵的楼宇名等等,努力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块绿地善传情,每一个角落能励志。三是利用广播、板报、橱窗、标牌等宣传阵地,通过《德育月报》等宣传刊物,通过开展体育文化节、迎新生趣味运动会、社团汇报演出、“尚美”年度人物评选、年度优秀教师评选等活动,展现全体师生员工勤勉务实、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团结协作、文明健康的心理品质,打造目标一致、奋发进取、求真务实、勇于拼搏的精神,不断增强全校师生的荣誉感、归属感、尊严感。

建设优良的教师团队,是建设良好校风的根本保证。学校重视师德教育,定期开设“师德论坛”、“班主任论坛”、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通过理论辅导、结对指导、培训研讨、推广典型、检查评比、量化考核、总结表彰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养、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身体心理素质。学校重视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保证德育的优先地位。通过待遇倾斜、荣誉优先等,来吸引优秀的教师担任班主任;通过思想疏导、精神引领、感情投入等,来激励教师做好班主任;通过订立制度、明确规章、培训指导等,来落实班主任的工作责任;通过专家讲学、专题会议、沙龙论坛等,来促进班主任成长等等。一系列保护、培养、促进班主任成长的举措,为学校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师风优、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班主任队伍。

(二)教风建设

为弘扬精益求精,诲人不倦的教风,学校制定《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师德规范实施细则》、《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师教学宣言》、《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学常规要求》、《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规划》、《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师综合考评实施方案》等要求,开展教学六认真优秀教师评比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的合作意识。学校通过全校教工大会、班主任德育工作会议、教学常规专项会议等表彰优秀教师典型,提升班主任责任感、使命感,强化教师教学常规。实施“师徒结对工程,进一步加强 “青蓝工程”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省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到校讲学,让老师们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解除疑惑,提升境界。在课堂实践中,通过打造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指向学科素养的融学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乐学善思,积极探究,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对学生良好意志品德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学风建设

为弘扬笃学精思,好问善用的学风,学校每年都组织高一新生进行军训,并同时开展政训和学训,通过开展励志教育活动、聆听成功报告会等,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通过开展常规教育、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和学法指导等,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高三学生开展以“十八岁成人礼”、“走向成功”为主题的励志教育活动,邀请演讲名家来校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成功跨越高考,迈向高等学府。学校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利用升旗仪式、德育基地、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理想信念、国情国防、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中学生业余党校”、团校、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通过评选“先进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文明宿舍”和创建“周恩来班”等形式,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他律”转化为“自律”。各年级部工作井然有序,学生的“自我设计、自主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学生自主、全员参与、体系完备、师生共进”的德育策略逐步形成。

四、学校“三风”建设效果明显认同度高

在全校师生不懈的努力下,学校的“三风”建设成果显著。

有效促进了教师发展。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全体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师德高、师能强,无违反师德规范和有偿家教等行为,无歧视、体罚学生的现象。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8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2人,省“333”1人、市“533”39人,取得硕士学位教师44人。五年来,众多教师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教师、市优秀青年教师、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等各级各类荣誉,一大批老师在省市评优课、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等获奖,“集团式、高层次”优秀教师群体已经形成。

有效促进了学生发展。学生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言行举止文明,为人诚实守信,积极要求上进,学习勤奋踏实。学校高考成绩稳步上升,每年均有大量学生考取各类本科院校。近五年,获“省优秀学生干部”“省三好学生”共15人,40名学生获市级“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在市级以上举办的学科、艺术等各类竞赛中多人次获奖。16个班级获“市级周恩来班”荣誉称号,32个班级获“校级周恩来班”荣誉称号。尚美民乐社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红领巾校社团”。泥塑社团和趣剪纸社团被评为省少先队文化建设品牌项目。近年来我校在淮安市、江苏省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已经接连荣获众多大奖,多位学生获得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其中王欣同学获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高三朱子通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省一等奖……

有效促进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学校校风正、教风纯、学风浓,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近五年来,学校获得众多奖项:全国生命教育先进单位、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排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省文明校园、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省教科研先进学校、省青年文明号、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省模范职工之家、省优秀中学共青团组织、省英语课程基地、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单位、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学校、省计算机教育科普基地、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优秀项目、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省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建设成果表彰、省教学成果奖、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特等奖、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周恩来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四化”建设示范家长学校、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市广教研示范校。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学校总体文化构建与解读

文化构建

2016/10

-4-001

2.校风建设

校风

2023/04

-4-002

3.教风建设

教风

2023/04

-4-003

4.学风建设

学风

2023/04

-4-004

5.学校、教师、学生近五年典型表彰

典型表彰

2022/12

-4-005

6.社会各界、师生、家长认可度

认可度

2023/04

-4-006

 

 

 

 

 

 

 

 

 

 

 

 

 

 

 

 

 

 

 

 

 

 

 

管理水平3-5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14

评估

指标

  14. 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领导和组织保障作用。推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部门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师生参与度高。教职工权益得到尊重与保障,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合作机制健全,注重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A

评价

细则

1全面落实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领导和组织保障作用党政领导班子分工合作齐心协力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决策等制度化、规范化。

2)党组织加强标准化建设,党员在理想信念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岗位奉献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推进民主管理,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实行多种形式的校务公开,教职工权益得到尊重与保障,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

4建立与社会沟通合作的机制,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改进和优化学校工作

           

现状与成效

学校秉承品尚行范、思致超越”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领导和组织保障作用,形成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民主管理模式,确立了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五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发挥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政治保障。按照中央文件精神,为重点提升学校党委组织力,突出政治领导力,优化学校党组织设置,学校党委完善了党委办公室主任、纪委副书记人员设置,按学年度及时调整各年级支部委员会,实现了的党的部门机构和年级支部保持活力,提高效率,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实保障。各年级党支部加强对优秀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立足校情贯彻落实“双培养”机制。针对新入职教师群体中研究生学历占比较高的情况,新校区高一支部党小组为年轻教师制定生涯发展规划,完善年轻教师坐班制度、听课制度、粉笔字展示制度和政治学习等多项活动制度,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全力提高政治素质。

推动党建工作融合,强化组织保障校党委围绕学校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以项目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推动学校教师团队建设。以创优“智慧先锋”党建文化品牌为主线,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成长v-top培养工程和党员教师劳模工作室建设,建立新教师入职前集中培训和入职后团队培养的制度,协调校办、教务处、德育处、团委等多个处室,面向全体教职员工,谋划生涯规划,推动终生学习。统一教师发展的工作思路,采用项目融合的方式,在创优“智慧先锋”品牌的同时,较好地改变教师发展中的不平衡、专业提升缓慢的现状,使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生命力进一步显现。校党委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强化以美育人,力求“五育”并举。积极推进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全面提升学生必备品格和核心素养。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日趋显著。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级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

)科学规范权责界限,强化制度保障校党委全面落实中央文件精神,领导完善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章程》,在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校长的权责保证校长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和行政负责人,全面领导学校的教育、教学、人事、财务、总务、校产等行政工作。学校严格执行《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长负责制实施方案》,设立校长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安保科、国际交流科、艺教科、年级部等职能处室,各处室对校长室负责,具体落实校长室的工作要求并独立开展工作,各年级成立由分管校长、年级部主任、年级组长组成的年级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年级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日常工作,做到职责明确、工作主动、运转顺畅。

决策过程运行规范,强化全程监督学校严格贯彻落实《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党委会议事决策规则》等制度文件,凡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均要经过校党委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校长办公会议是学校行政议事决策机构,研究提出拟由学校党组织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方案,具体部署落实党组织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要事项,须经专家评估及技术、政策、法律咨询。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又上新的台阶

二、推进党建新格局,营造校园新气象

强化理论武装创优党建品牌学校党委立足“1116”党建工作模式,重点创优“锋范”党建文化品牌,融合开展书记党建项目和教育教学精细化推进工作,激励广大党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助力党建开创新格局,营造校园新气象,焕发校园新活力,实现了强化党建工作融合力,赋能学校更高水平崛起的工作目标。积极参与市委教育工委开展的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积极落实党风建设主体责任季度工作清单。近年来,学校党委邀请专家为中层教干进行集中理论辅导7次,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3次,集中学习活动30多次。学校“锋范”品牌被授予江苏省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校党委获得淮安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聚焦为党育人,发挥模范作用。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以提高党员同志的理想信念为根本,以党建创优“书记项目”为引领,通过“三比三创三评”“岗位建新功,奋进新时代”“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岗位奉献意识,通过“师德建设年”“亮身份、展风采——我是党员”等系列的党建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活动。除了集中学习,校党委开展了线上网络学习,线下自主学习。学校以党员教师为引领,着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教师。校党委加强对青年教师和高知群体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三、推进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

民主管理

学校定期要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校长向教代会代表作学校工作报告,并接受代表的认真审议和质询,对涉及学校改革发展以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如绩效工资的分配、职称的申报评审、职称工资兑资、新校区建设等均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对教职工代表的提案进行认真梳理,做到件件答复;建立学校领导分工联系制度、接待制度,设立校长信箱、举报电话,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广大教师和学生,认真听取师生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办公开支、大宗物品由政府采购中心统一招标采购,工程建设由招投标办公室同步监督招标,并向大会提交议案。每学期还在全校开展合理化建议专题征集活动,鼓励师生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在教育教学改革、创建品牌校园、提升教育理念等方面广泛听取师生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意见或建议及时予以采纳。

校党委和校长室的领导下,学校形成了工会、政教处、校团委、学生会等民主管理的协调系统。由工会对教师作不定期的培训,提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热情与能力,通过教代会以提案、建议的形式,参与到学校的民主管理之中,由政教处、团委组织对学生的培训,明确职责和分工,定期召开学代会、团代会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契机,搭建平台,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推动学生民主自我管理。

校务公开

校依据《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务公开制度》,对学校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奖惩和职称评聘、重要规章制度出台、学校经费的预决算及财务收支、招标与采购等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校务,一律通过书面、会议予以公开,以便全校师生及时了解学校的发展情况,及时对学校的发展进言献策。

为保证校务公开,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由党政工团、教师代表等方面人员组成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制订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为校务公开,依法治校,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职工权益

学校尊重和维护《宪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赋予教职工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切实保障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和自身权益的知情权,对有关教职工在福利、奖金分配、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涉及切身利益的诉求上,保证政策的公开、公正、公平。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在保证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有计划地安排教职工外出学习、培训和出国考察,对在职教师积极进修的予以差旅费的报销和奖励;为全体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办公室安装空调,教学楼每层楼安装电加热开水器。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和教学环境;积极发挥工会作用,每学期开展教工运动会、节日联欢会等文体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一年一度的体检,慰问生病和困难的教职工及有关离退休人员,给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助,利用重阳节、春节等节日给予离退休教职工一份温馨关爱,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青年教职工子女就近入学,切实尊重和维护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三八妇女节”学校组织女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愉悦身心,送去一份关怀和温暖。

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维护权益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学校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学校各部门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广大师生民主意识显著增强,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主人翁的责任感大大提高,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爱校情结和对学校的精神依恋,形成了学校团结进取、和谐奋进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多方协同育人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学校与武警中队、消防支队京北社区北京路派出所等单位建立共建单位,开展交流、合作等事务,组织学生协助社区清除小广告“牛皮癣”,暑期新生入学,主动邀请武警中队和消防队的同志担任我校的军训教官,在消防官兵的指导下,学校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防震防灾演习,聘请市法院的领导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主动听取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请法院到学校开设模拟法庭,生动活泼的开展法制教育,争取共建单位的积极配合和支持,让学校顺利融入社区公共生活。学校先后获得四有好老师团队、淮安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淮安市普通高中综合考评优秀单位、 淮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淮安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

成立家长委员会,多渠道倾听家长意见,定期召开家长会,接受家长监督;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每学期两次开展学生的“评教”活动,政教处随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充分利用学校主页、“钉钉”“微信”和校园网等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学校工作状况和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情况,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对收费、卫生、安全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文件精神,征求家长意见。对一些涉及学生的管理工作和学生活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部分活动直接由学生会组织或安排学生干部参与管理。学校工会牵头召开不同群体的教师座谈会,关心教职工工作与生活,听取他们对改进和优化学校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建立家长来访接待制度和舆情处理回复、校长接待日制度,学校来访接待室每周安排值周校长,每天安排干部值班,及时处理家长、学生反映的问题;对人民来信、电话投诉、网络舆情等安排专人负责,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回复和跟踪,采取措施整改,并作出相应的说明,接受社会监督。学校多次获得优秀家长学校荣誉称号。

学校遵照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和《关于中小学生在校时间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严格执行省厅“五严”规定,广泛宣传,使思想逐步统一起来;明确责任,使行为迅速规范起来;转变观念,使内涵不断丰富起来。学校建立了规范办学行为目标分解责任制,制订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党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职责,加强考核。学校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招生由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统一安排,收费按物价部门审定收费。学校被淮安市表彰为行风与软环境建设先进单位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3-5-1部门设置情况表

设置部门

负责人数

专职人员数

兼职人员数

年度工作满意率(

校党委

1

4

 

98.6%

校长室

1

4

 

98.2%

校党委公室

1

0

 

98.8%

校长办公室

1

1

 

98.1%

监察室

1

0

 

98.5%

教务处

1

2

 

98.3%

政教处

1

2

 

98.6%

总务

1

2

 

98.2%

安保科

1

0

 

98.8%

国际交流科

1

0

 

98.1%

艺教科

1

0

 

98.5%

教科室

1

1

 

98.3%

纪委

0

1

 

98.8%

工会

1

0

 

98.1%

团委

1

0

 

98.8%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章程管理制度汇编

章程制度

2023/01

Ⅲ-5-001

2.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党组织建设资料

组织建设

2023/01

Ⅲ-5-002

3.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党委会会议记录、校长办公会会议记录

党委会、校长办公会

2023/01

Ⅲ-5-003

4.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发展规划

2021/01

Ⅲ-5-004

5.校务公开制度等相关文件

校务公开

2023/01

Ⅲ-5-005

6.教代会、学生会材料

教代会学生会

2023/01

Ⅲ-5-006

7.维护教职工权益相关材料

教职工权益

2023/01

Ⅲ-5-007

8.学校社会沟通合作机制

沟通合作

2023/01

Ⅲ-5-008

9.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建设材料

家长学校

2023/01

Ⅲ-5-009

10.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家长开放日材料

家长开放日

2023/01

Ⅲ-5-010

 

 

 

管理水平3-6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15

评估

指标

15. 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积极服务于发展素质教育和师生的学习与研究。图书馆、实验室、课程基地、艺体场馆、信息中心等充分开放,设施设备利用率高

A

评价

细则

1)校内教育资源利用率高,注重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课程基地、校园网络、宣传媒体文体场所等各类教育载体的开发、开放和利用,使之成为素质教育和师生发展的重要平台

2)立足课程改革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充分开发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多方共建满足课程建设、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等方面需要外基地,做到有合作制度、教育方案、有兼职师资、安全保障、考核评价、有综合效益

3)统筹规划、开发利用校内外数字教学资源,探索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教学自学相结合的学习路径和共享机制,并通过教育资源平台实现网络课程或特色资源区域共享,鼓励师生在教育资源平台展示、共享优秀数字资源。

           

现状与成效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充分挖掘、整合、利用、扩展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校园网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重组、优化和放大;同时也注重发掘和利用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童年读书处、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社区等各种社会资源,并通过“区校共建”、建设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等途径,有机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校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支撑。

一、有效利用校内资源

学校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内教育资源,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一)丰富的图书资源、开放的阅读制度。

学校有专用独立图书楼两栋——修远楼和至辨楼,建筑面积10476.75平方米,按省二级图书馆标准配置。管理用计算机5台。纸质藏书342322册,生均66.87册。另有报刊杂志823种,工具书820种。学校阅览室有座位560个,学校近三年年均购置书量为18000册,生均购书9.84册。学校配有专门的多媒体数字图书馆,有80座的电子阅览室8间。硬件设施一流,环境整洁优美,内部藏书数量充足、质量保证,实行全开架借阅,便于学生自主选择,每一节“把图书馆搬进课堂”的阅读课都是同学们享受自由阅读的时间。学校每学期均组织骨干教师奔赴外地选购书籍。图书馆、阅览室除周一到周五、星期日下午正常开放外,暑假、寒假也定期开放,满足师生借阅,方便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学校阅览还特别为艺术特长学生设置了艺术类书籍和期刊图书馆协同语文组开展读书月活动,推介新书,撰写书评,交流心得,学生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

阅读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最能致远是书香,书香校园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整体风貌,是校园文化的集中显现。学校依托图书馆,在全校师生中分享经典书籍、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学校被评为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中小学书香校园阅读基地、荣获淮安市经典诵读优秀组织奖、王浩然、康馨蕊、杜子涵、杨璇、朱凡的《继承·出发》在淮安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获特等奖、李秋璇老师荣获经典诵读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在“新华杯”读书征文比赛中,我校有多名学生获奖。在周恩来诵读节系列活动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中,作家王开岭来校为学生做了《阅读的力量》专题报告,并未学生签名赠书。每年的寒暑假,学校为教师购书,并布置老师撰写读书笔记,开学初,老师们进行读书笔记交流分享。读书笔记评比、读书心得分享、猜灯谜等活动,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为真正实现“为教师成长铺路,为学生成长奠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勤奋读书、热爱知识、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

实验设备标准化,满足了实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的需要

我校有专用独立实验室——躬行楼和至深楼,内设物理实验室10个、化学实验室8个、生物实验室8个、通用技术实践8,物理仪器室7个、化学仪器室6个、物理准备室7个、化学准备室7个、化学药品3生物标本室5个、生物准备室5个。另外还有数学专用教室、史地专用教室,3D打印实验室,仪器设施先进完备,开放充分。演示实验、两人一组学生实验开设率均达100%;另外根据教学需要自制教具配合教学活动;理科教师能按教材要求备好、上好实验课,发挥实验课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作用。学校实验室下午第四节课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选修科目的安排来实验室进行自主探究实验。实验室暑假定期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补做和选做平时有较大难度的实验。学校生物标本室,内有不同生物标本518种,标本室长期开放,为学生熟识各种生物、激发生物学习兴趣发挥积极作用。

(三)利用德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学校大力开展红色德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校一直把周恩来班创建作为红色德育工作的重点和特色来抓,践行红色德育,传承总理精神。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刘老庄七十二烈士陵园都是我校的红色德育基地,每年都定时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参观学习、进行入团、入党宣誓等活动。2021年我校获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22年我校在市级周恩来班创建汇报展示交流会上做了《赓续恩来精神,砥砺前行践初心》的汇报,受到一致好评,学校获评淮安市“周恩来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四)高效使用校园网络资源。数字化校园便捷师生工作、学习。①学校建有完善、先进、畅通的校园数字广播系统。设中心机房、演播室和广播站各个,能充分满足校园升旗仪式、校园活动、上下课铃声、课间操、眼保健操、听力测试等需求,校园广播站每天中午放学时、下午课外活动时两次进行校园“附中之声”广播,传播信息、陶冶情操。②学校拥有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1000兆主干速率光纤到各楼宇,100兆网络终端遍及每个教室及办公室;学校有8个计算机教室,能满足一人一机,一人一座的教学要求;每个教室及相关功能室均装有视频展示台等多媒体教学设施,为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创造必要的条件。③学校自建校园网,网站主页内容更新及时,资源库内容丰富。网络管理人员在负责网络和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同时,能随时为师生学习网络技术和上网查询资料提供帮助服务。学校通过短信、附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实现了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加强了与社会、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政府部门及兄弟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网络已成为每位教师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现在学校已实现了行政、教务、财务、人事、后勤服务、教职工信息、图书借阅、学生信息等的网络化管理。

校内外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教师提供教科研材料,开展教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教师能自己制作或根据学科平台提供资料制作课件,开展多媒体教学甚至网络教学。学校是“江苏省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基地”、“淮安市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淮安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利用校园网络改变教学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信息化管理深度融入学校各部门管理系统,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采用网络学籍管理系统,减轻了学校教务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各年级都有QQ群、微信群,钉钉群,并利用各类小程序进行数据统计、更新,方便了各部门之间的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

(五)构建全媒体宣传格局。学校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办学理念、新课程改革、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实效,积极与媒体平台合作开发校园网站内容丰富全面,设立学校概况、校园新闻、名师风采、德育园地、党建工会、教学教研等各类信息专栏,在学校管理、资源共享、教学服务、学校宣传、家校沟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校园管理的网络化。学校专门成立新闻中心,统筹网上网下,精心策划新闻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短视频等宣传形式,在淮安电视台、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抖音、头条、搜狐网、微博、淮安人网、淮安日报、淮海晚、苏宁广场大屏等媒体宣传报道我校新课程改革措施和成果,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激励广大师生

全面开放体艺设施。学校的体育设施齐全,分别300米400米的标准跑道、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室等。每周课外活动时间和周日下午开放,有专人配合相关教师进行管理。学校体育设施能满足师生教育教学、活动锻炼的需要,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总分前三。为响应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号召,学校的体育馆、田径运动场等所有运动场地向社会开放。

与办学特色相适应,学校建有艺术教学大楼幢。艺术教学楼在满足日常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每学年承办各类艺术比赛,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学期若干次校内画展已成为展示办学特色、展现师生风采、拓宽艺术交流的重要渠道。学校为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培养了一大批美术、音乐、舞蹈、编导方面的专业人才,近几年来学校有一大批同学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浙江传媒大学、四川美院、西安美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等著名院校。

2019年,我校获淮安市第六届中小学体艺文化节艺术展演中学组一等奖(合唱《大鱼》、《我爱你中国》) 淮安市教体结合排球总决赛中获高中男子组、女子组第一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在淮安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多项比赛获得冠亚军。2020年,学校被评为淮安市第四届职工排球比赛优秀运动队,同时获“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称号。2021年,荣获淮安市中学生排球比赛高中男子组一等奖、淮安市中学生排球比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七)充分利用特色教育我校在办学过程中,一直在探寻育人方式的变革之道,一直在探寻五育并举的落地之途,一直在探寻办学特色的深化之路。根植于对五育并举的深刻思考和行动设计,在主动顺应时代变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办学特色,积淀了艺术(美)、体育(体、科技(劳)三个方面的办学特色。

艺术特色,脱胎于26年前和南师大联合兴办的高考艺术班,插上“以美育人”的价值翅膀,沿着“两个融合”的提升路径,形成“二全三级一载体”的艺教模式,创建成为江苏省首家艺术课程基地。2018年,在市中学生体艺文化节比赛中学校获得舞蹈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声乐1个二等奖2019年,学校获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合唱、舞蹈、民乐三个集体项目一等奖2020年,学校获市中小学生才艺大赛5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的好成绩。2021年,学校的朗诵节目《在欢呼的人群中》荣获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后参加全省评比,获省“我心向党”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2022年,学校的朗诵节目《我爱你,中国》参加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共同主办的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小学少先队员重要回信一周年“红色经典主题诵读展演”活动,荣获一等奖。

习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校依托“教体结合”平台,以“体育传统项目校”为抓手,遵循“以体育人”价值思考,整体架构体育特色建设体系。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橄榄球)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和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多年前,学校的女子橄榄球队在省锦标赛和省“十八运”上曾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队中有6名同学被选入国家青奥队,其中3名同学成为国家队主力。她们在第二届亚洲青少年运动会和南京青奥会上,分获亚军和季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2018年,学校“市长杯”校园排球比赛中获得男子、女子组两个冠军;在省19届运动会排球比赛中取得第二名;在第34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1金、10银、2铜,总分第二的好成绩。2019年,学校承办了市第七届教体结合校园排球联赛总决赛,并获得高中男子、女子两个冠军;首次参加四星级学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就以6金2银3铜的好成绩获团体总分第二名。2020年,学校承办了市第四届职工排球比赛,教工队获得第四名 2021年,学校代表队获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暨第七届中小学生排球比赛高中男子组冠军;获市高中男子组篮球比赛冠军。2022年,学校获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暨第八届中小学生排球比赛高中男子组冠军、高中女子组冠军;被评为市年度优秀体育活动承办学校。2023年,学校承办市第38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并获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

科技特色,根植于30多年前的社区劳动教育实践,呼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大潮,确立“智领未来”的育人战略,培育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劳动者,开创普通高中学校科技教育新局面。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省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十三五”首批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市科技创新课程基地。组织开发的《中学生电子科技制作教程》《走近神奇的3D 打印》《stem 电路工程师》《玩转单片机》等创客教育校本教材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

2018年,在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中,陆取同学被评为优秀营员,唐士海老师被评为优秀教师。2019年,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荣获科技创新大赛专项资助奖一个,二等奖两个;徐晏清同学全国航空模型无人机竞速比赛第七名。2020年,在省中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选拔中,徐晏清、苗栋、陈诚三位同学相关课题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2021年,张昕、徐晏清、杨杰高票当选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优秀营员;徐晏清《火箭垂直回收演示仪》省自制教具科技模型制作类大赛一等奖;端昱涵同学创作的微视频《播撒公益的“种子”》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省一等奖第一名,并作为市唯一的代表成功晋级国赛。2022年,王欣同学获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韩祈丞、王清阳同学获得省信息素养大赛科创机器人一等奖;严玙璠、朱文睿同学获第二十一届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无人机项目一等奖。

二、立足课程改革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充分开发利用校外教育资源

基于“实施赢在终点的教育,让灵魂在更高处飞翔”的教育理想,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推进课程建设。

校外资源服务于研究学习学校十分重视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利用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五德教育馆、周恩来童年读书处、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刘老庄七十二烈士陵园等校外德育实践课程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写体会,着力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培养学生了解革命历史、了解社会。学校利用淮安独特的人文、地理、历史等地方资源,结合我校教学特色,开发了人文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热爱学校。

(二)校外基地服务于社会实践学校通过举行法纪大会、法制报告会和走访检察院等活动,从而增强了师生的法纪观念。为了建设军事安全课程,学校与市人防、消防大队、武警支队等合作,开展军训、消防演练、军事安全讲座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和安全教育。

学校在与德育基地联动,拓展我校红色德育课程的外延的同时还加强与京北社区、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社会实践基地的联系,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校外基地服务于劳动教育学校充分利用淮安市规划馆、智慧谷等本地区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家长关心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办好家长学校,并利用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与家长、社区进行互动,营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积极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宣传教育、公益活动、帮贫助困等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人文、人力等校内外教育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和本地区特点,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校外基地服务于课程建设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新课程改革。为加强我校校本特色课程建设,我校先后与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等高校建立联系,聘请专家来校对我校师生开设讲座,进行实践指导,完善和丰富我校音乐、体育、美术校本课程建设。我校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我校对师生开设心理知识讲座和辅导;成立心理咨询室,让学生参与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丰富了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大量的教育教育资源,为我校进行2+3+X课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同时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大量资源。我校还借助钉钉、微信、QQ、腾讯会议等平台与每个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从而达到了信息资源共享目的,使学校的管理更便利、高效、快捷。同时,校外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教师提供教科研材料,开展教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教师能自己制作或根据学科平台提供资料制作课件,开展多媒体教学甚至网络教学。

本着“走出去,请进来”原则,学校近年来多次参加淮安市各类研讨会,展示了我校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与成就,并多次参加校际交流活动,先后接待市内外10多所学校来校交流访问。近年来,我校先后邀请多名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内驱力,促进学生个人全面发展,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只要有特色,有益于教育师生,能服务于课程建设、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身边的一切均可以成为学校的教育资源。学校也将不遗余力认真挖掘、用心培育,不断开发,服务学生。

通过系列举措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具现实性与挑战性、探索性与人文性的丰富素材,赋予学习材料以生命的活力,让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且拥有高品位的学习过程,发展情感,生成智慧,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生命价值,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三、统筹规划、开发利用校内外数字教学资源

立足我校智慧校园实际开发利用数字教学资源,组建了学科网络资源建设指导小组,充分依托学科网、会课智学网等云平台技术,构建高效、便捷的学校信息化支持环境,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各个领域的应用水平,实现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人与技术的和谐、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服务师生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创新。

学校已建成“云网端”的智慧云课堂,包括了微云服务器、移动平台端工具及智慧云课堂平台三个紧密联系的产品或者应用。

 

智慧云课堂分成了课堂教学应用环境和智慧云课堂平台2个层面。在课堂教学应用环境内,教师、学生通过各种授课工具、微课工具、交流工具、作业工具、评价工具等应用,与微云服务器进行配合,完成了智能物联、数据交换、大数据分析、网络组建、计算和存储等技术工作,保证了学习活动的正常顺利进行。

学校开展了学科资源共建共享活动,校内资源实现了网上共享,不仅有校本资源,还与学科网、91淘课网、会课网等进行资源互换,进一步丰富并不断更新了学科资源。学校专门设立了信息中心,负责全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教学及培训等工作。

积极开发校本资源,收集整理各学科组、备课组各级优质教学资源补充到学科教学资源库中,并对学科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科学分类,尝试建设学科基本支撑体系类资源、不同版本教材类资源、专题性资源、考试训练类资源、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与协作学习类资源。

   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各年级、科室、学科组、每位教师建立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学校对相关内容的教学资源进行汇总检查,并将应用性强的作品放入学校资源库,实现校内教师之间、校内资源库之间的资源共享。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3-6-1近3学年校内教育资源的利用

图书馆图书流动量(册/每生/学期)

23.2

学校报告厅使用次数(次/学期)

83

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小时/天)

8

计算机中心自主活动开放时间(课时/学期)

240

报刊阅览室开放时间(小时/天)

8

实验室自主实验开放时间(课时/学期)

160

课程基地开放时间(小时/

3

艺体场馆开放时间(小时/

42

无相关项目不填

 

 

3-6-2近3年校外实践基地

校外教育基地名称

协作单位

/部门

校外德育基地主要负责人

活动次数/学期

姓名

办公电话

手机

崇高理想教育基地

周恩来纪念馆/接待中心

李女士

 

每年一次

高尚品德教育基地

周恩来五德纪念馆/接待处

彭先生

 

每年一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十二烈士纪念馆/管理处

曹先生

 

每年一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管理处

张先生

 

每年一次

社会实践基地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校办公室

高先生

 

每年一次

社会实践基地

淮安市广播电视台/办公室

齐先生

 

每年一次

社会实践基地

京北社区

姚女士

 

每年一次

国情教育基地

淮安市规划馆/接待中心

王先生

 

每年一次

法制教育基地

交巡警一大/办公室

周纲

 

每年一次

研究性学习基地

淮阴工学院/校办公室

胡庭树

 

每年两次

研究性学习基地

淮安市四季青污水处理厂/办公室

徐先生

 

每年一次

美术写生基地

柳树湾风景区/接待中心

许先生

 

每年两次

 美术写生基地

 钵池山景区/办公室

万先生

 

每年一次

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西游记博物馆/接待中心

韩先生

 

每年一次

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科技教育基地

淮安市博物馆/接待处

陶先生

 

每年一次

自然科学实践基地

淮安市气象局/办公室

翟先生

 

每年一次

爱心教育基地

敬老院

李女士

 

每年一次

爱心教育基地

福利院

王女士

 

每年一次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图书借阅情况分析报告(近3年各一份)

图书借阅分析报告

2022/04

Ⅲ-6-001

2.读书系列活动及获奖情况

读书系列活动

2022/04

Ⅲ-6-002

3.学生实验情况分析报告及竞赛获奖情况

实验室使用及获奖

2022/04

Ⅲ-6-003

4.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开展学习活动

课程基地活动开展

2022/04

Ⅲ-6-004

5.网络校园服务教育教学

网络校园

2022/04

Ⅲ-6-005

6.媒体宣传服务课程教育

媒体宣传

2022/04

Ⅲ-6-006

7.艺体场所开放使用及获奖情况

艺体活动及获奖

2022/04

Ⅲ-6-007

8.《基于STEAM理念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基地》答辩

答辩材料

 2021.08

Ⅲ-6-011

9.“如水之师——创客联盟”好教师团队

总结汇报

2021.08

Ⅲ-6-012

10.计算机科普教育基地汇报

总结汇报

2022.09

Ⅲ-6-013

11.江苏省普通高中科学与劳动教育课程基地申报表

创建申报

 2021.03

Ⅲ-6-014

12.科学与劳动教育课程基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2021.03

Ⅲ-6-015

13.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等结果认定的公示

认定文件

2020.09

Ⅲ-6-016

14.自然科学软课题“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结题证书

结题证书

2018.12

Ⅲ-6-017

15.艺术教师2018-2022获奖

成果信息表

2022.12

Ⅲ-6-018

16.社会实践合作制度、活动方案、评价方案、安全方案

实践活动实施评价

2022/04

Ⅲ-6-008

17.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及活动纪实

实践活动纪实

2022/04

Ⅲ-6-009

18.数字教学资源平台的利用和共享

资源共建共享

2022/04

Ⅲ-6-010

 

 

 

 

 

 

 

 

素质教育4-1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16

评估

指标

16.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建成内容完善、年级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积极实施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德育工作针对性强,成效明显

A

评价

细则

1)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结合实际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建成内容完善、年级衔接、团群参与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局面。

2)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环节突出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充分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有效实施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设区市范围内具有特色影响和示范效应

3)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形成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正确树立理想信念,科学设计发展规划,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有效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

            

现状与成效

转变育人方式,推进五育并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近年来,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工作管理,拓展德育活动空间,深入探索德育模式,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推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一、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构建完备的德育工作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课程建设,遵循“把信心、进步和更高境界带给学生”的办学理念,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三全育人”,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建成内容完善、年级衔接、团群参与、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深化融合育人实践,健全德育管理网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年级、班主任具体落实全体教职工、家长及学生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新局面。深化融合育人实践,推进高质量班级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助力教学效能提升。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团队,课任教师参与所带班级学生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聚焦目标生、边缘生,教师以结对的方式,一对一,一对多,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多样化成才。

德育处制定了《德育工作规程》《各年级德育目标及德育内容规定》《学生一日常规》《学生使用手机管理办法》《环境卫生打扫要求》《学生尊师公约》《教师爱生公约》《学生礼仪形象基本要求》《学生违规违纪处理办法》淮阴师院附中班主任量化考核方案》《淮阴师院附中优秀班主任评选方案》《淮阴师院附中家长会组织实施细则等系列德育制度,在实践中以制度促进管理,用管理完善制度。每学期做好德育工作计划和总结,科学地设计了各年级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式方法,努力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法治安全、责任担当、心理健康等教育。

强化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注重学生卫生习惯养成,规范学生就餐时间、区域,划分责任区域,做好常态打扫,减少校园内垃圾箱,倡导学生爱护、美化校园环境;注重学生文明习惯养成,引导学生见到老师、来宾主动问好;召开学生干部培训会议,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和实效。

完善班级量化考评制度,按年级考评、常规检查、成绩实效三个方面进行班级量化评比;通过编制印发《德育月报》进行阶段性总结与反馈;按月度开展“校园之星”评选活动,进一步推进评价制度改革,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在成长中找到自信。

落实学生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上报制度,加强学生健康体检信息监测,开展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召开住校生会议,开展宿舍文化建设评比,创建卫生、文明、安全的宿舍环境;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电子心理档案,通过课堂渗透、个体辅导、团体辅导、专题讲座等途径,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常态化、专业化,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

加强德育团队建设,班主任队伍专业化

完善班主任培训、任用制度,通过班主任主题沙龙,总结推广学校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整合师训课程。年轻班主任在建班育人、师生关系、家校沟通等方面缺乏工作经验,通过青蓝工程、V-top班主任团队平台等形式,开展经验分享、案例研讨、互助答疑,引领年轻班主任提升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开展各类研训活动,关注班主任以理论研修为基础、反思实践为重点的工作研究能力;掌握运用相关政策和德育原理,开展主题班会设计和实施的能力,班级偶发事件处理中人际沟通与交往、教育资源整合的能力等,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建班育人的基本功。定期召开德育组长、班主任会议,做好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评选工作,树立先进典型,积极引导班主任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5年,有十余名班主任被评为“淮安市优秀班主任”。

把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作为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和带班育人的能力的重要抓手。2018年,韩立云老师获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高中组一等奖,“家校共育”论文评选一等奖2019年,姚冠冕老师获高中组二等奖,“师生沟通的艺术”主题论文评选一等奖2020年姚媛媛老师获高中组二等奖,“育人团队建设”主题论文评选获二等奖2021年,王兢玲老师获高中组一等奖2022年窦剑眉、许松松老师获高中组二等奖

为进一步弘扬恩来精神,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在全校组织开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创建工作得到了积极响应,氛围布置、活动开展、主题班会、橱窗展示、PPT汇报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审5年,有16个班级“淮安市周恩来班”的命名和表彰。

突出思政课关键地位,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

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思政课程教学始终,通过专题宣讲、思政教师组内研讨对外公开课等方式,积极营造教师上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

学校积极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授课前、授课中、授课后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推进全员思政、全时思政、全科思政,多学科同向而行、协同育人。除了突出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地位外,还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有效实施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在编选作业时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教育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重各学科教师师德示范、表率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以主题活动促进管理,德育工作系列化

(一)德育课程体系化,落实课程共建

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探索“主题大单元”课程方式。在集团校联动创建卓越教育课程、尚美教育课程,做到德育课程序列化,构建主题教育活动图谱,结合不同年级、不同节点,渗透育人目标,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德育课程。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力求德育课程形式具体,强调实践操作;内容鲜活,强调生成体悟;目标前瞻,强调人格发展。在课程中既体现学校德育特色课程的育人功能,又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感悟和收获。

(二)劳动教育课程化,促进品格提升

依托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完善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在生活化模块中,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在公益化模块中,组织学生在节假日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福利院等开展志愿服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在职业化模块中,与各类劳动实践基地合作,开展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组织以一次劳动主题教育、一次校园劳动实践、一次家庭劳动实践、一次校外劳动实践、一场劳动技能竞赛的“五个一”为主要载体的“劳动实践周”活动。围绕“走近大国工匠、致敬劳动模范”主题,组织开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在评价方面,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2022年9月22日,我校在研项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学校课程建设》接受第四批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现场结项调研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品格提升项目取得的成果,成功结项,被评为“优秀项目”。

(三)社团活动精品化,助力多元发展

加强社团联盟管理,做好社团招新宣传、社团巡礼、活动展示。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鼓励创新、培育特色,提升学生社团的层次和活动的水平,打造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精品社团。社团发展与校本课程关联促进,选聘校内外优秀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落实社团校本课程的实际操作。努力做到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社团活动与淮安独特资源、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改革、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紧密联系,主题鲜明,富于特色,在学生中具有较强吸引力,能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社团组织能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功能,在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校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主题教育系列化活动走心走实

将主题活动与责任担当教育相融合。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扎实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遵德守礼,让文明与我们同行”、“学习弘扬新旅传统、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砥砺民族复兴之志”、“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活动,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红色革命文化、家国情怀入脑入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责任担当意识。

将主题活动与文明校园创建相融合。以提升师生文明素养为主线,坚持重在建设、重在巩固、重在提升,积极申报新一轮“江苏省文明校园”、“淮安市文明校园”。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同时,坚持知行合一,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广泛深入“八五”普法宣传,开展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暨第四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提升宪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校园整体育人氛围和文化内涵,加强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建设,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提高全体师生对创建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将主题活动与志愿服务工作相融合。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方式。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扶贫济困、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生态环保、文明劝导等,走进社区、福利院,让志愿服务传播奉献精神。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将参与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

(五)家校协同紧密化,构建家长课程

重视家校共育,建立从爱出发、立德树人、科学施教、家校合力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统筹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家访、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探讨教育孩子的有效经验与科学方法,让家长更好地理解教育、参与教育,形成良好家校教育合力,增强合作共建的教育意识,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不断进步。以经典教育理论为依托,以目标明确、科学严谨、行之有效、循序渐进为原则,以家长课程体系化、渠道多样化、考核制度化为发展思路,搭建学校统筹与年级班级运作相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孙洁老师作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淮安市首批家庭教育宣讲师,开设了《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家校合作、共创孩子美好未来》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座。

三、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突出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学校充分认识到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加强学校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积极开展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研究。近年来,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分管校长、德育主任、教务主任、级部主任、心理咨询师和参加过专业学生指导教育培训的老师组成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健全了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制度适配新高考,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专家指导等多种途径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等方面教育。让学生通过对高考选科、大学专业、未来职业、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分析研究,确定清晰的发展路径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增强成长的动力组建生涯导师团队,邀请家长和优秀毕业生进校进班开展“职业面对面”、“百职讲堂”讲座,积极开展生涯指导工作的实践探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展望未来,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高品质走好高中求学之路,有效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逐步实施自己的人生规划。

加强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全面开放心理咨询中心,完善心理导师咨询制度。定期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普测,建立“一生四表”特殊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学校、年级、心理教师、班主任、宿管人员、班级安全员多层次特殊群体观察机制。以系统课程引导学生正向发展,以个体辅导疏通学生负面情绪。学校积极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南师大心理系教授、升学研究专家、著名励志演讲专家等来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培训全体师生,强化师生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给予高考选科及生涯规划指导,有效提高了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水平。

四、德育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学校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有针对性地推进德育工作,成效显著,硕果累累。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2018年,学校被评为市“周恩来班”创建工作先进学校淮安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首届“童话里的世界”童话故事创作大赛优秀组织奖2019年被评为“全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全国生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四化”建设示范家长学校2020年被评为淮安市“周恩来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获淮安市第二届“童话里的世界”童话故事创作大赛“优秀组织奖”《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学校课程建设》被确定为第四批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项目在《中国教育报》、《关心下一代周报》、《淮海晚报》等进行我校劳动教育专题报道,以整个课程为根基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整体建构与实施》获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再次获评江苏省文明校园,淮安“区域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基地学校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德育工作制度汇编

工作制度

2023/04

IV-1-001

2.法制安全教育材料

法制安全

2023/04

IV-1-002

3.突出思政课关键地位,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学科育人

2023/04

IV-1-003

4.活动育人材料

主题活动

2023/04

IV-1-004

5.协同育人材料

主题活动

2023/04

IV-1-005

6.仪式教育材料

主题活动

2023/04

IV-1-006

7.劳动教育材料

主题活动

2023/04

IV-1-007

8.“周恩来班”材料

周恩来班

2023/04

IV-1-008

9.学生发展指导建设材料

发展指导

2023/04

IV-1-009

10.德育类获奖及媒体报道

宣传荣誉

2023/04

IV-1-010

 

 

 

 

 

 

 

 

 

 

 

 

 

素质教育4-2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17

评估

指标

17. 学校课程发展规划遵循国家课程改革要求,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要求。课程开发、开设和更新机制完善。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上好规定课程学校建有选课指导制度,学生拥有个性化的课程修习方案课程资源丰富,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需求。建成一批深受学生欢迎、为兄弟学校示范的优质课程

A

评价

细则

1)课程发展规划符合课改要求和学校实际,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要求,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实施策略、评价标准和开发更新制度,形成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深受学生欢迎、为兄弟学校示范的优质课程不少于10门。

2)严格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各学科3年课程安排合理、开齐开足。强化体育锻炼、学生视力保护和体质健康监测,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发实施劳动课程,统筹开展生活性、生产性、服务性、创造性劳动实践和体验活动,保证学生劳动实践的课时与质量。

3)规范提供高考选科组合,并严格实施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强化任课教师管理责任和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探索长课与短课、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传统课堂与线上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计划逐步实现选课、排课、管理、评价等智能化。

4)校本课程开发、开设、更新、评价机制完善,学生学习资源丰富多样,校本选修课程开设15门以上(12轨制以上学校需同比增加),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不同水平、不同选课要求的学习需求。

            

现状与成效

一、课程发展规划

学校课程发展规划遵循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实际,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要求

1.学校课程发展规划遵循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实际

我校根据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了《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深入理解和领会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质。

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课程发展规划》、《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这些规划方案分别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管理优化、教师队伍配置、教学科研改进以及评价方式创新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说明与要求,使校本课程的操作既有详细明确的理论指导,又能切合学校、学生实际,有较强的实践性。

2.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要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明确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原则,并对课程计划、课程的实施进度、学分管理、评价标准作了详细规划,另外对课程设置、开发、实施以及评价,也作了详尽的说明与要求,使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学校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认真研究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改革路径,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建设目标、实施策略、评价标准上,有意识地朝着“立德树人,以人为本”“‘至美’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等方面努力。切合学校特点,符合学生实际,改变了以往只注重学生成绩的简单化评价方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实施策略、评价标准和开发更新制度

1.明确建设目标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努力达到以下课程建设目标:①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完善。高度重视校本课程建设,完善校本课程结构,形成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为基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互为补充、相互协调,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建成能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个性发展需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②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创设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追求对学生的“精致”的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依托5G融学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学历层次高、教研能力强的优质师资队伍,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师资保证。④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弹性管理课程,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长效发展。

2.认真研究课程实施策略

学校成立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并完善了课程实施制度。组织学校教务部门、各学科学科组长、骨干教师,组成课改小组,集思广益,共同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制度、细则。各学科组、各年级备课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并予以贯彻实施。课改小组定期组织成员对实施情况进行调研、评价,不断修改、完善相关实施方案、制度、细则,然后再进一步实施,不断提升新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水平。

3.打磨评价标准

学校课程开发凸显“立德树人”和“精致”教育的理念,关注学生的现实和终身发展需要。课程发展规划明确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课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通过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方式,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抽查课堂目标的达成度,调查学生参与课程的深度、广度,检查课程设置的合理度,多维度充分了解教师教、学生学的情况,提高管理水平,激发和强化教师的工作动机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时向教师、学生、课程实施管理者等反馈信息,进而不断调整课程的管理机制,改进课程的设置模式,提高教学的水平和效益,促成高效学习和个性学习,让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助推力。

4.完善课程开发和更新制度

学校不断制订、修改、完善一系列与校本课程配套的评价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更新实施方案(修订)》《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本课程实施评价方案》等方案,完善了课程开发、制度更新,有力地推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先立足校内外资源确定校本教材课题;然后以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探索挖掘,形成初步教学材料;最后打磨形成校本教材,并进行推广。

形成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深受学生欢迎、为兄弟学校示范的优质课程不少于10门

学校在必修和选修性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形成了一批有特色、受学生喜欢的校本教材。也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的积淀,通过学习强国“一师一优课”等活动推动优质课程建设,能为兄弟学校提供示范的优质课程。学校的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综合实践、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课程有很多优秀的教师,学校每年都会对外开设公开课、观摩课和示范课。

二、严格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

严格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

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合理安排高中三年各学科课程,注重课程设置的均衡性和学科学习的可持续性。开足开齐必修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课程,加强理化生实验教学。根据学校实际统筹规划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强化体育锻炼、学生视力保护和体质检测

1.强化体育锻炼,学生视力保护

各年级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并且每天在上午第节课前,下午第二节课前严格落实眼保健操,上下午2、3节课之间安排有2个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完全可以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年级之间定期组长篮球赛,丰富大课间的形式,带学生动起来。

2.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检测

认真落实《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方案》,严格按照市局下达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文件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任务。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制度健全,记录完备,各年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高。

近三年,学校学生生体质健康检测成绩均在95%以上,而且合格率呈上升趋势。2020年,高一年级健康体合格率为95.3%;高二年级健康体合格率为95.5%;高三年级健康体合格率为95.5%。2021年,高一年级健康体合格率为96.1%;高二年级健康体合格率为96.8%;高三年级健康体测合格率为96.5%。2022年,高一年级健康体合格率为97.2%;高二年级健康体测合格率为97.4%;高三年级健康体合格率为97.1%。另外,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在校期间视力不良率的升幅也都控制在5%以下。

开发实施劳动课程,统筹开展生活性、生产性、服务性、创造性劳动实践和体验活动,保证学生劳动实践课时与质量

团队经过探索从2020年起,构建了校本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该项目立足“知、情、意、行”既统一又各有侧重培养的原则,以评价为导向,关注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尽最大化实现丰富选择,组织进行课程实施。学校建成一广场一空间三室三坊,还开辟了集种植与科学探究于一体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场所--校园科学种植园。一广场即尚美劳动教育广场,学校定期在尚美广场橱窗展示劳模事迹以及学生劳动成果,一空间即青少年劳动空间,进入青少年劳动空间,有三个工作室,即科学探究室、植物水培室、创客工作室。其中创客工作室里有三坊,即3D打印创意工作坊、激光雕刻工作坊、电子焊接工作坊。

以劳动课程为主线的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增强了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合力,丰富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内容,增加了学生体验与创造的机会。学校有唐世海和周南两位专职教师,开设科技劳动课程。课程根据实际实施需要,具体分为生活化模块、公益化模块、科技化模块、职业化模块和项目化模块的五个方面,每个模块展开为多个专题。

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扩大品格提升工程的影响力。2020年10月13日,《淮海晚报》教育专栏对学校品格提升工程项目进行报道;2021年4月14日,《中国教育报》以《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为题进行专题报道;2021年4月30日,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周报》以《快乐劳动、健康成长》为题进行专题报道。以整个课程为根基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整体建构与实施》获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三、规范提供高考选科组合,并严格实施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规范提供高考选科组合,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

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苏政发〔2019〕31号)和《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苏招委〔2019〕2号)等文件精神,在严格执行高一年级不提前分科结合我校师资和学生生源情况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我校高中学生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选科分科

 进一步加强我校全体高中教师对高考综合改革重要意义的思想认识,持续开展选科评估与指导工作,改革我校高中育人方式,确保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生可以根据本人对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的评估,结合意愿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要求,理性慎重地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在积极挖掘学校现有办学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需要,尽可能提供更多选考组合类型供学生自主充分选择,做到愿选尽选、应教尽教。

 (二)加强择业指导,明确生涯规划

 通过学校公众号、校园网各种形式传达《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高社会和家长对高考综合改革重要意义的思想认识,引导学生和家长了解科学选科的重要性。成立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建立生涯规划导师制度,充分挖掘教师资源、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用校本课程、班会课、讲座等形式,邀请大学教授、家长、校友和择业指导专家通过政策解读、课程落实、数据支撑、导师指导、学科助推、模拟体验和科学分析等途径对高一年级的学生有计划地开展生涯规划与指导工作,逐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学习兴趣、学科优势、学科发展空间,了解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倾向,科学选科,长远规划人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科学合理地确定选考科目和专业志愿,以便更科学理性选好自己所学专业,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

聘请行业专家,介绍各行各业及其国内国际发展形势:如聘请医药公司经理,为学生介绍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人才需求,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医药行业;聘请退役军人、移民管理警察,给学生介绍我国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的诞生与发展,增强学生爱国情怀,激发报效祖国的激情,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聘请市考试院专家、市内高校招生办主任,介绍高校专业设置和平行志愿录取实际,让学生了解高考,了解国家和高校专业需求等等。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了解自身职业倾向,形成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三)加强宣传引导,规范实施步骤

 组织高中任课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了解新课程方案对于选课指导方面的要求,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确定思路,逐步推进。引导所有教师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学生选科发展的指导,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深刻认识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高一期末考试过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倾向性。分析高一学年学生的学情,结合高一年级期中、期末四次考试,准备下一个阶段工作的推进与落实。所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落实分工责任,加强统筹协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正面宣传,做好选科指导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再一次学习新高考选科组合表及所报专业的比例,以班主任为中心,与学生进行深刻谈心、了解情况,合理沟通、细致分析,精心指导。

四、校本课程资源丰富,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开设、更新、评价机制完善

近年来,借新高考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的东风,把课程改革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比例,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模式

学校顶层设计,将社团活动纳入校本课程管理,学生按需订制,学校配备场地、经费。对课程进行分类管理,配齐指导教师,按照科技创新类、体音美类、文史类、数理化生类、外语类等分类指导,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目前,各类备案的校本课程数量已达112个。

建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第一类是必修知识的拓宽和延伸,包括综合阅读、诗歌鉴赏、乒乓球等选修课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选修课的栏目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第二类是综合实践课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结合地方文化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另外,学校还非常重视并积极组织学生到课外进行学习与实践,在活动中提高自己。

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不仅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构建了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更多的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些课程资源丰富,学生选择空间大。

(三)以美育人成为了附中学子充满生机、活力和魅力的快乐源泉

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等大型活动,对每一次活动进行及时总结、反思,使校本课程工作做到既有一定的模式,又有突破的创新。通过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学生社团自主管理与发展的运行机制。

学校还积极组织社团师生参加省市级各项比赛,成果丰硕:如舞蹈《战地山花别样红》在2021年淮安市青少年诵读学传竞赛中获特等奖,《最后的名单》获2021年淮安市中小学体艺节一等奖;“金话筒”广播王湘怡同学获菁菁杯第五届江苏省中小学朗读大赛一等奖;广播站成员在市“百年征程,风华正茂”红色经典诵读大赛中获特等奖;民乐团在中小学艺术展演上屡获市一等奖,并获评江苏省红领巾小社团;泥塑社团被评为淮安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多名学生3D作品在全国省市科技大赛中获奖。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4-2-13学年校内外产生影响的优质课程

课程名称

开设年级

课时

执教人员

推送平台

示范范围

是否获奖

水圈与循环圈

高一

1

王婧

一师一优课

省级

一等奖

弯道跑技术

高三

1

陶建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

国家级

一等奖

健康教育课

高二

1

潘飞昊

江苏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省级

一等奖

两平面平行

高一

1

解金雷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一等奖

音乐与影视

高三

1

陈宁婕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一等奖

机器学习

高二

1

周南

江苏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省级

优课

遵守规则,勇于拼搏

高一

1

潘飞昊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一等奖

认识程序设计语言

高二

1

周南

学习强国平台

全国

示范课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高二

1

杨锐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一等奖

M6U3word power

高三

1

周韬

 中国教育学会

国家级

一等奖

学史爱党,铸魂育人

高三

1

严金雷

淮安市教育局

市级

一等奖

高中数学

高二

1

王兢玲

江苏省教研室

省级

高中化学

《我爱科技 强国有我》

高一

1

许婷

淮安市教师发展学院

市级

示范课

M8U1 Grammar and usage

1

徐倩

学习强国平台

全国

示范课

函数对称性微专题

高三

1

游娟

学习强国平台

全国

示范课

记念刘和珍君

高二

1

钱苗

学习强国平台

全国

示范课

《扬州慢》与《望海潮》对比阅读

高二

1

钱文昕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公开课

棱柱、棱锥和棱台

高一

1

汪松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公开课

 U1 Reading The ocean deep

高二

1

贺海荣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公开课

电容

高二

1

隽雅文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公开课

有机合成的一般过程

高二

1

张冠云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公开课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高一

1

吴小嫚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公开课

薪火相传有继承

高二

1

何静怡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公开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高三

1

张青阳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公开课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

高一

1

王珏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公开课

数据编码

高一

1

周娴

淮安市教学教研室

市级

公开课

 

推送平台指课程资源入选设区市以上在线教育平台资源库等

 

4-2-23学年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学年度

年级

学年课时

课程内容

校内基地

校外基地

20222023学年

高一

36

家庭服务、社区服务、3D打印、走进淮扬菜

校园、校创客联盟、宿舍

社区、河下古镇

高二

36

校园服务、交通志愿、走进周恩来

校园

交警大队、

周恩来纪念馆

高三

36

文字和艺术创作、环保志愿、走进车间

校课程教学中心、社团联盟

环卫工人、工厂车间

20212022学年

高一

36

家庭服务、社区服务、电子科技制作

校园、校创客联盟、宿舍

社区

高二

36

植物栽培、交通志愿、走进周恩来

校实验室

交警大队、

周恩来纪念馆

高三

36

文字和艺术创作、环保志愿、走进车间

校课程教学中心、社团联盟

环卫工人、工厂车间

20202021学年

高一

36

家庭服务、社区服务、电子科技制作

宿舍、校创客联盟

社区

高二

36

校园服务、交通志愿、走进淮扬菜

校园

交警大队、

河下古镇

高三

36

营养健康、环保志愿、走进车间

校医务室、社团联盟

环卫工人、工厂车间

 

4-2-3高二年级各学科选科人数及比例

 物理

历史

化学

生物

政治

地理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620

68%

287

32%

309

34%

207

23%

484

53%

814

90%

 

4-2-3高二、高三年级选科组合情况

年级

班级数

学生数

提供学生

实际开设组合名称

学生数

教师数

选课组合数

高二年级

20

907

12

1.物化生

49

6

2.物化政

44

6

3.物化地

216

42

4.物生地

158

23

5物政地

153

27

6历政地

287

42

高三年级

13

643

12

1.历地生

20

6

2.历政地

219

35

3.物化地

47

6

4.物化生

33

6

5.物生地

164

19

6.物生政

2

6

7.物政地

158

30

 

4-2-43学年校本选修课程开设情况

 

4-2-4选修课程执行情况

2022-2023学年

高一

高二

高三

18

19

18

课程

人数

课程

人数

课程

人数

《红楼梦》人物赏析

55

动感活力健身

49

动感活力健身

41

动感活力健身

64

篮球课程

48

篮球课程

40

古典诗歌鉴赏之宋词

48

畅游地球社

58

美育画廊社

38

化学与社会

56

快乐英语跟我学

45

汉服社

37

淮安旅游地理

55

品读大国崛起 思悟中华振兴

46

乒乓球社

37

慧眼看世界

52

摄影入门

45

淮海戏

25

篮球课程

54

生活中的生物学

50

快板社

32

舌尖上的化学

54

生活中的物理

53

尚美民乐团

30

摄影

55

数学史概论

56

女子合唱团

37

数学史

54

图案设计与表现

50

日语社

37

图像处理

55

舞蹈

48

图书阅读社

30

饮食与健康

62

英文电影欣赏

55

古诗词赏析社

28

硬笔楷书

60

英文诗&歌欣赏

38

晓声社

30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60

英语口语训练

39

吉他社

37

走近淮安历史人物

54

英语名家名篇

40

地球漫游社

37

播音与主持

60

原理毒品 关爱未来

52

无人机社

40

乒乓球社

48

中学生电子科技制作

40

空竹社

45

尚美民乐团

38

乒乓球社

50

羽翼飞扬羽毛球社团

42

 

 

尚美民乐团

45

 

 

 

2021-2022学年

高一

高二

高三

18

19

18

课程

人数

课程

人数

课程

人数

《红楼梦》人物赏析

48

动感活力健身

40

动感活力健身

37

动感活力健身

58

篮球课程

42

篮球课程

40

古典诗歌鉴赏之宋词

45

畅游地球社

35

美育画廊社

41

化学与社会

52

快乐英语跟我学

30

汉服社

32

淮安旅游地理

53

品读大国崛起 思悟中华振兴

38

乒乓球社

38

慧眼看世界

58

摄影入门

40

淮海戏

35

篮球课程

56

生活中的生物学

33

快板社

34

舌尖上的化学

50

生活中的物理

35

尚美民乐团

35

摄影

48

数学史概论

34

女子合唱团

36

数学史

55

图案设计与表现

37

日语社

34

图像处理

55

舞蹈

35

图书阅读社

30

饮食与健康

58

英文电影欣赏

34

古诗词赏析社

32

硬笔楷书

54

英文诗&歌欣赏

30

晓声社

32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54

英语口语训练

31

吉他社

33

走近淮安历史人物

45

英语名家名篇

32

地球漫游社

35

播音与主持

35

原理毒品 关爱未来

34

无人机社

34

乒乓球社

56

中学生电子科技制作

31

空竹社

42

尚美民乐团

34

乒乓球社

31

羽翼飞扬羽毛球社团

54

 

 

尚美民乐团

31

 

 

 

2020-2021学年

高一

高二

高三

18

19

18

课程

人数

课程

人数

课程

人数

《红楼梦》人物赏析

34

动感活力健身

52

动感活力健身

52

动感活力健身

42

篮球课程

43

篮球课程

49

古典诗歌鉴赏之宋词

32

畅游地球社

33

美育画廊社

45

化学与社会

34

快乐英语跟我学

30

汉服社

38

淮安旅游地理

35

品读大国崛起 思悟中华振兴

37

乒乓球社

40

慧眼看世界

37

摄影入门

33

淮海戏

29

篮球课程

29

生活中的生物学

38

快板社

38

舌尖上的化学

42

生活中的物理

37

尚美民乐团

36

摄影

33

数学史概论

35

女子合唱团

34

数学史

30

图案设计与表现

40

日语社

32

图像处理

40

舞蹈

35

图书阅读社

30

饮食与健康

41

英文电影欣赏

30

古诗词赏析社

31

硬笔楷书

50

英文诗&歌欣赏

31

晓声社

34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41

英语口语训练

33

吉他社

29

走近淮安历史人物

32

英语名家名篇

27

地球漫游社

31

播音与主持

30

原理毒品 关爱未来

39

无人机社

38

乒乓球社

45

中学生电子科技制作

35

空竹社

48

尚美民乐团

35

乒乓球社

40

羽翼飞扬羽毛球社团

52

 

 

尚美民乐团

35

 

 

4-2-4选修课程执行情况

学年度

课程名称

周课时

年级

选修

执教

开设

2022—2023学年度

《红楼梦》人物赏析

1

高一

55

吴娟

6

动感活力健身

1

高一

64

张子云、程娟

6

古典诗歌鉴赏之宋词

1

高一

48

冯仁杰

6

化学与社会

1

高一

56

谭媛媛

6

淮安旅游地理

1

高一

55

王婧

6

慧眼看世界

1

高一

52

王凤兵

6

篮球课程

1

高一

54

丁飞、陶建

3

舌尖上的化学

1

高一

54

徐燕

6

摄影

1

高一

55

熊曙光

6

数学史

1

高一

54

陈月宇

6

图像处理

1

高一

55

周娴

6

饮食与健康

1

高一

62

朱家鸣

6

硬笔楷书

1

高一

60

徐璐

3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

高一

60

肖学凯

5

走近淮安历史人物

1

高一

54

王磊

5

播音与主持

1

高一

60

李秋璇

5

乒乓球社

1

高一

48

孙利娟

5

尚美民乐团

1

高一

38

姜媛媛

5

动感活力健身

1

高二

49

张子云、程娟

6

篮球课程

1

高二

48

丁飞、陶建

3

畅游地球社

1

高二

58

郭晨阳

1

快乐英语跟我学

1

高二

45

张心奕

1

品读大国崛起 思悟中华振兴

1

高二

46

吴梦珂

2

摄影入门

1

高二

45

李志刚

4

生活中的生物学

1

高二

50

王丽娟

4

生活中的物理

1

高二

53

杨根浩

4

数学史概论

1

高二

56

薛婷婷

4

图案设计与表现

1

高二

50

王曦阳

4

舞蹈

1

高二

48

王妍

4

英文电影欣赏

1

高二

55

王敏

3

英文诗&歌欣赏

1

高二

38

周睿

3

英语口语训练

1

高二

39

郭海玲

5

英语名家名篇

1

高二

40

杨希

5

原理毒品 关爱未来

1

高二

52

蒋红

5

中学生电子科技制作

1

高二

40

唐士海

5

乒乓球社

1

高二

50

孙利娟

5

尚美民乐团

1

高二

45

姜媛媛

5

动感活力健身

1

高三

41

张子云、程娟

6

篮球课程

1

高三

40

丁飞、陶建

3

美育画廊社

1

高三

38

张江荣

5

汉服社

1

高三

37

袁媛

5

乒乓球社

1

高三

37

孙利娟

5

淮海戏

1

高三

25

徐姗

5

快板社

1

高三

32

刘松

5

尚美民乐团

1

高三

30

姜媛媛

5

女子合唱团

1

高三

37

季长香

5

日语社

1

高三

37

孟贝贝

3

图书阅读社

1

高三

30

王必君

5

古诗词赏析社

1

高三

28

周艳

5

晓声社

1

高三

30

张京江

5

吉他社

1

高三

37

沙丽娜

4

地球漫游社

1

高三

37

周天娇

4

无人机社

1

高三

40

周南

3

空竹社

1

高三

45

潘菊茹

5

“羽翼飞扬”羽毛球社团

1

高三

42

陶建

5

学年度

课程名称

周课时

年级

选修

执教

开设

2021—2022学年度

《红楼梦》人物赏析

1

高一

48

吴娟

5

动感活力健身

1

高一

58

张子云

5

古典诗歌鉴赏之宋词

1

高一

45

冯仁杰

5

化学与社会

1

高一

52

谭媛媛

5

淮安旅游地理

1

高一

53

王婧

5

慧眼看世界

1

高一

58

王凤兵

5

篮球课程

1

高一

56

丁飞

2

舌尖上的化学

1

高一

50

徐燕

5

摄影

1

高一

48

熊曙光

5

数学史

1

高一

55

陈月宇

5

图像处理

1

高一

55

周娴

5

饮食与健康

1

高一

58

朱家鸣

5

硬笔楷书

1

高一

54

徐璐

2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

高一

54

肖学凯

4

走近淮安历史人物

1

高一

45

王磊

4

播音与主持

1

高一

35

李秋璇

4

乒乓球社

1

高一

56

孙利娟

4

尚美民乐团

1

高一

34

姜媛媛

4

动感活力健身

1

高二

40

张子云

5

篮球课程

1

高二

42

丁飞

2

畅游地球社

1

高二

35

王婧

4

快乐英语跟我学

1

高二

30

彭婷

3

品读大国崛起 思悟中华振兴

1

高二

38

吴梦珂

1

摄影入门

1

高二

40

李志刚

3

生活中的生物学

1

高二

33

王丽娟

3

生活中的物理

1

高二

35

杨根浩

3

数学史概论

1

高二

34

薛婷婷

3

图案设计与表现

1

高二

37

王曦阳

3

舞蹈

1

高二

35

王妍

3

英文电影欣赏

1

高二

34

王敏

2

英文诗&歌欣赏

1

高二

30

周睿

2

英语口语训练

1

高二

31

郭海玲

4

英语名家名篇

1

高二

32

杨希

4

原理毒品 关爱未来

1

高二

34

蒋红

4

中学生电子科技制作

1

高二

31

唐士海

4

乒乓球社

1

高二

31

孙利娟

4

尚美民乐团

1

高二

31

姜媛媛

4

动感活力健身

1

高三

37

张子云

5

篮球课程

1

高三

40

丁飞

2

美育画廊社

1

高三

41

张江荣

4

汉服社

1

高三

32

袁媛

4

乒乓球社

1

高三

38

孙利娟

4

淮海戏

1

高三

35

徐姗

4

快板社

1

高三

34

刘松

4

尚美民乐团

1

高三

35

姜媛媛

4

女子合唱团

1

高三

36

季长香

4

日语社

1

高三

34

孟贝贝

2

图书阅读社

1

高三

30

王必君

4

古诗词赏析社

1

高三

32

周艳

4

晓声社

1

高三

32

张京江

4

吉他社

1

高三

33

沙丽娜

3

地球漫游社

1

高三

35

周天娇

3

无人机社

1

高三

34

周南

2

空竹社

1

高三

42

潘菊茹

4

“羽翼飞扬”羽毛球社团

1

高三

54

陶建

5

学年度

课程名称

周课时

年级

选修

执教

开设

2020-2021学年

《红楼梦》人物赏析

1

高一

34

吴娟

4

动感活力健身

1

高一

42

张子云

4

古典诗歌鉴赏之宋词

1

高一

32

冯仁杰

4

化学与社会

1

高一

34

谭媛媛

4

淮安旅游地理

1

高一

35

王婧

4

慧眼看世界

1

高一

37

王凤兵

4

篮球课程

1

高一

29

丁飞

1

舌尖上的化学

1

高一

42

徐燕

4

摄影

1

高一

33

熊曙光

4

数学史

1

高一

30

陈月宇

4

图像处理

1

高一

40

周娴

4

饮食与健康

1

高一

41

朱家鸣

4

硬笔楷书

1

高一

50

徐璐

1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

高一

41

肖学凯

3

走近淮安历史人物

1

高一

32

戴炎

3

播音与主持

1

高一

30

李秋璇

3

乒乓球社

1

高一

45

孙利娟

3

尚美民乐团

1

高一

35

姜媛媛

3

动感活力健身

1

高二

52

张子云

4

篮球课程

1

高二

43

丁飞

1

畅游地球社

1

高二

33

王婧

3

快乐英语跟我学

1

高二

30

彭婷

2

品读大国崛起 思悟中华振兴

1

高二

37

刘从宝

3

摄影入门

1

高二

33

李志刚

2

生活中的生物学

1

高二

38

王丽娟

2

生活中的物理

1

高二

37

杨根浩

2

数学史概论

1

高二

35

薛婷婷

2

图案设计与表现

1

高二

40

王曦阳

2

舞蹈

1

高二

35

王妍

2

英文电影欣赏

1

高二

30

王敏

1

英文诗&歌欣赏

1

高二

31

周睿

1

英语口语训练

1

高二

33

郭海玲

3

英语名家名篇

1

高二

27

杨希

3

原理毒品 关爱未来

1

高二

39

蒋红

3

中学生电子科技制作

1

高二

35

唐士海

3

乒乓球社

1

高二

40

孙利娟

3

尚美民乐团

1

高二

35

姜媛媛

3

动感活力健身

1

高三

52

张子云

4

篮球课程

1

高三

49

丁飞

1

美育画廊社

1

高三

45

张江荣

3

汉服社

1

高三

38

袁媛

3

乒乓球社

1

高三

40

孙利娟

3

淮海戏

1

高三

29

徐姗

3

快板社

1

高三

38

刘松

3

尚美民乐团

1

高三

36

姜媛媛

3

女子合唱团

1

高三

34

季长香

3

日语社

1

高三

32

孟贝贝

1

图书阅读社

1

高三

30

王必君

3

古诗词赏析社

1

高三

31

周艳

3

晓声社

1

高三

34

张京江

3

吉他社

1

高三

29

沙丽娜

2

地球漫游社

1

高三

31

周天娇

2

无人机社

1

高三

38

周南

1

空竹社

1

高三

48

潘菊茹

3

“羽翼飞扬”羽毛球社团

1

高三

52

陶建

3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课程说明

课程实施说明

2018/09

IV-2-001

2.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优质课

优质课证书

2023/04

IV-2-002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管理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2020/09

IV-2-003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

2023/04

IV-2-004

5.近三年总课表

课表

2023/04

IV-2-005

6.体质检测实施材料

体质检测

2022/11

IV-2-006

7.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本课程建设规划

校本课程建设规划

2018/09

IV-2-007

8.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本课程执行情况

校本课程执行情况

2023/04

IV-2-008

 

 

 

 

 

 

 

 

 

 

 

 

 

 

 

 

 

 

 

 

 

 

素质教育4-3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18

评估

指标

  18. 大力推进教与学方式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普遍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

A

评价

细则

1)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突出教学改革主题,目标明确,措施扎实,推进有序,注重反思,持续改进90%以上的教师对教与学改革创新有研究、有实践、有收获。

2优化课堂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学习和创新优秀的教学成果,全面应用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强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

            

现状与成效

近年来,学校根据新课程要求,大力推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 以实现“2+3+x”教学模式“5G融学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全面关注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形成高效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策略;积极推进课程建设、课例研究、课题研究,探索研究蔚然成风;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学改革的新途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有序推进教学改革

为了推进教学改革,学校成立了由一把手校长朱益民任组长,副校级领导任副组长校中层干部、级部主任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十”改革与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在全校掀起了教改的热潮。

为了促进教学改革,学校启动了课堂教学“2+3+x”要素融合式教学模型“5G融学课堂”模式的探索,明确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要求,积极倡导构建具有人性化、情感化、民主化的人文课堂、自主课堂、智慧课堂、探究课堂、实践课堂。在学校的《“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十”改革与发展规划》以及年度《工作计划》中,都明确了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与重点。

学校将教学改革目标分解为学年、学期的具体工作目标,落实在教务处、各教研组、各年级部的工作计划中。经过广泛讨论,学校制定了以“ “2+3+X”要素融合 “5G融学课堂”模式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计划, 目标 与重点突出、阶段要求具体明确,通过示范课、比赛课、过关课、汇报课、教科研论坛等各种有 效措施,激发广大教师参加课改的积极性,教与学方式都产生了巨大改革,每位教师在改革中有 创新、有实践,有收获。现有专任教师243人,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已具有硕士学历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4人,占18.1%;高级以上职称82人,占专任教师数34.2%,其中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1人,学科带头人42人。其中学校97%以上的教师能针对教育改革的精神开设对外开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能总结教改得失,有反思材料(我校微信公众号有老师们关于教与学创新的探究文章或心得文章),多名老师开展课题研究,并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或得奖

二、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我校“2+3+x”课堂要素融合式教学模型改革的宗旨是学生的发展“2”“3”“X”都是指课堂要素,“2”指的是育人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回答“教什么”的问题;“3”指的是“目标、活动与评价”,回答“怎么教”的问题;“2” 和“3”是每堂课不可或缺的要素,“X”是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特点确定的个性化要素,“X”回答的是“怎么变通”的问题。“要素融合”意指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呈现的连接关系,“+”不仅是加法,还是一种结构,体现了相互之间的有机融合,而“2+3+X”的效果是大于“2” “3” “X”的简单叠加。

因此,在实施中特别强调学生主体作用。重点抓好两个方面工作:第一,教师必须坚持“三必须、四不、五让”课堂教学操作原则。“三必须”指教师讲课时间必须控制在30分钟之内;必须要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必须要有互动交流的环节。“四不”指没有学生的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不交流;没有经过学生探究的问题不点拨;没有学生的反思不点评。“五让”指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第二,以《淮阴师院附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组实施草案》为指导思想,加强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和管理,从科学分组、推选组长、起好组名、合理分工、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强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和管理。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淮阴师院附中“2+3+x”课堂要素融合式教学模型中各种学习行为的基本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增强沟通、交流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另一方面,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5G融学课堂”的教学改革,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前提下,实施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创新教学评价、提升教学质量等措施,扎实有效推进五育并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获得核心素养。“5G融学课堂”倡导“五育融通”“资源融汇”“学教融合”三大核心理念,与我校“2+3+X”要素融合思想相一致。“五育融通”更加关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更加关注五育并进、协同育人,更加关注教学改革、培育素质。“资源融汇”更加关注传统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更加关注数字资源的甄别与助学,更加关注时空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学教融合”更加强调情境同创、同题共探、全面参与,更加强调以学定教、角色体验、全程互动,更加强调民主平等、潜能激发、全人发展。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学校坚定不移地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改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 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目标。以深化教学改革为路径,探寻合我校校情的“2+3+X”要素融合“5G融学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课程基地为依托,开展劳动教育、创 新教育,进行研究性学习,设计生活化、情境化、问题化的学习活动任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 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学习基本技能,在解决问 题中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学科素养,把学生培养成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人。课堂教学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经过多年的课改探索,我校的“2+3+X”要素融合“5G融学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形成。通过改革,学校教师成长迅速。 学校“2+3+x”课堂要素融合式教学模型“5G融学课堂”模式也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三年来,我校外派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600多人次,举行大型教科研活动20多次,我校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研讨会中,开示范课、公开课、讲座共100多人次,学校每年都有多名教师在市级以上优课评选中获奖。青海海南州第一民族中学、安徽宣城中学、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省内的扬州画川中学、宿迁马陵中学等多所省市的教育代表团先后来我校参观学习,韩国又松大学、延世大学、顺天乡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州韦恩堡市卡罗尔中学等国外院校也多次来我校参观访问,对我校的教育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创新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校注重学习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科特点、师资素质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改革 实验工作的进展,有计划地帮助教师搞好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 为努力打造新课堂、新教法、新学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创新教学方式。根据新课改精神,课堂教学突出育人要素的整体设计与有机统一,突出课程 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使用效益,突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与融洽共生。更加关注以人为本、全面发 展,更加关注五育并举、协同育人,更加关注教学改革、培育素养。更加注重传统资源的整合与 优化,更加注重数字资源的甄别与助学,更加注重时空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强调情境同创、问题 共探、全面参与,强调以学定教、角色体验、全程互动,更加强调民主平等、潜能激发、全人发 展。

在已有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改变现有课堂仍然存在的重育分、轻育人,重讲授、轻合作 , 重经验、轻创新的现象,努力实现“五个给 ”(5G课堂),推动课堂不断增值。给学生提一些问 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进而发现新的问题。给学生做一项 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题性任务学习,形式上可通过具体的系列 活动展开,时空上可当堂完成也可延伸至课外。给学生留一段时间。引导学生在这段时间里静思 悟学、查漏补缺,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及时总结,引导学生突破自我、实现提升。给学生作 一次交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相互启发,积极思考、学深悟透,勇于表达、展现自我,在多元 对话中获得成长。给学生当一回老师。引导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收获成功体验,在思考创造中促进 有效建构,在交流分享中实现深度学习。

学校全面开放实验室、网络教室、通用技术教室等场所,制定了《理化生实验室开放管理制 度》,保障各科实验的有序高效完成,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索实践、创新设计 等活动,为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搭建了平台。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学生可 通过申请,自主使用各类仪器、药品,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有余力、有研究兴趣的学生,我们鼓励参与探究性实验学习活动。

探究性实验是指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 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适切的教育平台,开设多种选修课、 社团课、校本课,校目前建有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3D打印体验室、创客空间,植物探究园、科技创新实验室、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室、电子技术制作室、泥塑手工创客室等多个专用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均按要求配备了相关设备设施,如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机床、铣床、各种电子元器件和传感器、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等,保证了科学与劳动教育教学的常态化开展。近年来我校有不少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各种类型的竞赛和活动中获奖

学校通过开展随堂听课、评教评学、学生自我小结等活动,加强对教与学方式改革的调控,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5G融学课堂” 教学模式。教师围绕课改,积极反思,及时研讨 以论文、 讲座、教学案例、课件、读书心得等形式总结研究成果,教科研方面每年都有所收获,教师业务 水平有明显提高,并有多篇论文公开发表、获奖。近年来,全校教师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79篇,近三年有83人次涉及12个科目的教师在省、市范围内开设过示范课、观摩课以及学术讲座。其中数学学科《对数函数一课获得江苏省“领航杯”信息化教学能手高中数学组特等奖近三年我校接待省、区教育考察、学习活动30余次,产生较大影响。

四、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学校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在丰富网络课程资源、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拓展基于网络的师生交流与评价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校园网达“校校通”工程第二层次要求,采用电信1000M光纤与Internet互联。学校主页设立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各教研组等栏目,下设课程建设、各级课题、教学活动方案、公开课、课件、论文存档等子栏目,设置了电子图书馆、文献资料网等专题网页。学校努力开拓校外网络资源,积极开展市内外网络教研活动,加大和市教研室和其他兄弟学校的密切联系。建立了“校务公开”“校长信箱”“教师留言薄”“学生论坛”等栏目,初步搭建了师生、家校互动的平台,为教师、家长、学生提供交流、评价、沟通与服务的便利。学校网络资源库不断丰富,为教师开通了高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等著名教育网站,建立了网络资源库,并和校园网有效链接,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的网络资源,辅助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学校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运用。每学年都与淮安市电化教育馆联合开设“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市级公开观摩课;每学期结合“同题异构”开展信息展示课活动。自我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号召,落实各项工作,力求全面提高全体教师教学信息化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初见成效。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及时召开会议,就“以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共同学习研讨展开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要求。会议制定了培训计划,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各位参培教师高质量提交培训成果,切实提高自身水平。培训主要采用线上学习、线下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自培训开展以来,我校教师学习热情高,态度端正,我校教师积极完成了线上学习任务。学校也积极展开宣传工作,通过校信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强调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明确“强化认识、转变观念、突出应用、提高能力、确保质量”的目标要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许多参培教师主动在教师交流群中汇报学习进度,工作之余互相探讨疑难点,交流学习心得,互帮互助,有力地促进了整体能力水平的提高。

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多位师生获奖。2020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智慧云课堂环境下深度学习研究》顺利结项。如水之师-创客联盟”团队获评淮安市“四有”好教师团队。2021年我校承办淮安市信息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推进会暨管理者培训活动中,八位老师参与主体论坛活动并获好评。承办淮安市江淮名师讲坛活动,深入研讨基于大数据的平板教学承办淮安市信息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推进会暨管理者培训活动中,四位老师开设观摩课获好评。2018年淮安市教育局授予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智慧校园”荣誉称号。游娟老师在2018年淮安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高中数学一等奖江苏省“领航杯”信息化教学能手高中数学组特等奖。近几年来,赵海涛、付丽丽、王丽娟、钱苗、吉莉多名老师荣获“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省、市级优课。多名老师运用信息技术获得市级表彰。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教学改革主要成果 

学校/学科组

成果经验主题

成果形式

(交流、推广、获奖)

交流、推广、获奖

级别(省市)

地理

黄土建筑材料生态化设计

山西建筑

论文发表

地理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高考

论文发表

地理

双向细目表统领高三地理复习的教学实践研究

地理教育

论文发表

地理

浅谈地理个性化教学

考试与评价

论文发表

地理

优化导入可让高中地理课堂更精彩

新课程导学

论文发表

地理

以生为本,突出地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论文发表

地理

让生活激活高中地理课堂

考试周刊

论文发表

地理

聚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考试与评价

论文发表

化学

酸雨的形成模拟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实验的改进

实验教学与仪器

论文发表

历史

实践中认识:核心素养培育观下的历史新教材

中学课程辅导

论文发表

历史

学史立德 教育树人——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问题

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三)

论文发表

历史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

试题与研究

论文发表

历史

培养史料实证能力,发展历史核心素养

考试与评价

论文发表

历史

浅谈孔子论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论文发表

历史

中学历史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思考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论文发表

数学

以问题设计点燃教与学的实例分析

华人时刊(校长)

论文发表

数学

刍议问题设计与学科育人

求知导刊

论文发表

数学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尝试

2022智慧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

论文发表

数学

核心素养视角下融学课堂探究

新课程

论文发表

数学

注重学生主体,提升课堂效率——5G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

论文发表

数学

新课改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数学大世界(上旬)

论文发表

数学

引入建模教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数学大世界(中旬)

论文发表

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数学学习与研究

论文发表

数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

论文发表

数学

自然过渡:数学教学中知识生成的应然追求——“复数的几何意义教学与思考

中学数学

论文发表

数学

在解题过程中培养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学习与研究

论文发表

数学

培养数学抽象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数学学习与研究

论文发表

数学

基于大数据背景,创新数学课堂评价模式

考试与评价

论文发表

数学

我的教学支持体现在哪里?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论文发表

数学

浅析函数性质研究中的一种天平结构

数学大世界(下旬)

论文发表

数学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品质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论文发表

数学

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留白的策略

考试与评价

论文发表

数学

巧用数学活动,绽放数学之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论文发表

数学

发挥家校共育价值 实现协同育人追求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论文发表

数学

多样导入,激活高中数学教学

数学学习与研究

论文发表

数学

优化教学方法,让高中数学课堂更有实效

数学学习与研究

论文发表

数学

学讲课堂学生参与性研究——基于学生注意持续时间的分析

中国数学教育

论文发表

数学

尊重:架起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教育界(基础教育)

论文发表

数学

学会反面思考问题 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与学

论文发表

物理

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智力

论文发表

物理

联系生活,让高中物理学习更轻松

考试与评价

论文发表

信息技术

人文关怀背景下学生资助项目中的分支程序教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论文发表

信息技术

高中编程教育中模拟实验项目的教学设计方法——打点计时器模拟实验进行项目学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论文发表

信息技术

红色文化视野下3D打印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考试与评价

论文发表

信息技术

区块链技术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转变

考试与评价

论文发表

信息技术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小学电教

论文发表

英语

借助语篇分析理论,优化英语词汇教学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论文发表

英语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生英语

论文发表

英语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画刊(高中版)

论文发表

英语

导学案:英语课堂教学的助力棒

英语画刊(高中版)

论文发表

英语

多元任务引领下活化英语阅读的路径

校园英语

论文发表

英语

基于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生英语

论文发表

英语

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论文发表

英语

形成评价——助力英语课堂有深度

科普童话

论文发表

英语

探讨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导入途径

考试与评价

论文发表

英语

小组合作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画刊(高级版)

论文发表

英语

英语课堂的缓步值得尝试

英语画刊(高级版)

论文发表

英语

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论文发表

英语

探出缘由,讲出感思——英语课堂上探学策略运用

英语画刊(高级版)

论文发表

英语

立足学情施教 支持合作探解——任务原则指导下英语合作教学探析

考试与评价

论文发表

英语

关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运用分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论文发表

英语

几种生活化的高中英语教学方式分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论文发表

英语

如何通过教材优化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论文发表

语文

心苦,声哑,色黯,愁云聚——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中学教学参考

论文发表

语文

构筑智慧课堂,高效评改学生习作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论文发表

语文

运用矛盾分析法 培养小说解读能力

科普童话

论文发表

语文

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途径

科普童话

论文发表

语文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

课外语文

论文发表

语文

激发角色意识,指导语文自主学习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论文发表

语文

建构和谐心理契约,深度解读经典文本

作文成功之路()

论文发表

语文

多点讲究”,触及散文教学的

课外语文

论文发表

语文

多元解读,发展语文思维能力

作文成功之路()

论文发表

政治

用智慧的双眼发现美——创新班级管理,培养责任意识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论文发表

政治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

考试与评价

论文发表

政治

做一片美的叶子——浅谈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科普童话

论文发表

政治

循循善诱 由浅入深——刍议探究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运用

新课程导学

论文发表

政治

开启教法万花筒以提高政治课堂效率

新课程导学

论文发表

政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构建

考试周刊

论文发表

德育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路径研究》

省级规划重点

省级

德育

《新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导致学困生成因与转化研究市》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德育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路径研究》

省级规划重点

省级

德育

《高效建设高中自主管理型班集体策略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德育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学困生稀缺要素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德育

《高中班主任立德树人任务和途径研究》

淮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

市级

地理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中国关心下一代“十三五”国家规划教科研重点课题组

国家级

地理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地理课堂信息呈现适切性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地理

《基于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中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

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

省级

地理

“三新”背景下促进高中地理新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研究》

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

市级

化学

《基于“翻转课堂”的“变式翻转”实践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历史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学实践》

市级课题

市级

历史

《高中历史教学中“图片史料”应用的教学实践》

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

市级

社团

《中学科技社团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社团

《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淮安市自然科学软课题

市级

生物

《建构纸质模型 打造高效课堂的研究》

市规划立项

市级

生物

《高中生物“学生自实验”价值的实践研究》

市级规划重点

市级

数学

《中学数学学生错题集的使用方式研究》

中央电教馆

国家级

数学

《普通中学学生学习方式研究》

江苏省教研课题第八期

省级

数学

《中学生数学学生错题集的使用方式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数学

《基于“打桩理念”的高中函数模块教学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数学

“5G融学课堂”质量提升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生态构建研究》

“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立项课题

市级

数学

《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评价模式和应用研究》

江苏省教育学会

省级

数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

省级

数学

《基于问题设计的高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江苏省教育学会

省级

数学

《深度学习观照下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问题设计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

省级

数学

《指向直观想象素养提升的大单元教学研究》

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

市级

体育

《对高中健美操选项教学中如何保持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

市规划立项

市级

体育

《淮安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技能的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体育

《淮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社科类

市级

体育

《篮球选项教学中小群体产生原因及对策》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物理

《基于项目组的中学理化实验教学中学生合作探究有效策略研究》

江苏省实验教学研究第二期

省级

物理

《新高考背景下“学困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研究》

“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立项课题

市级

信息技术

《互联网+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市级规划重点

市级

信息技术

《红色文化视野下的3D打印创客教育实践研究》

淮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

市级

信息技术

UbD理念视域下中学信息技术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课题(2021年)

省级

信息技术

《大概念视角下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

市级

学校

《基于LA技术的“智慧云课堂”应用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

省级

音乐

在中学音乐实践中渗透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

市规划立项

市级

音乐

《校本课程淮海戏课堂语言教学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音乐

《声乐教学中对歌唱心理的认知与实践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音乐

《合唱社团的实践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音乐

《中学音乐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音乐

“楚州十番锣鼓”进课堂的行动研究》

省教学研究(第十三期)

省级

英语

《高中英语听力训练中分组合作模式的实验应用》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英语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运用的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英语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淮安市教学研究(第十三期)

市级

英语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淮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

市级

英语

《多元识读理论下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研究》

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

市级

语文

《高中升格作文教学研究》

市规划立项

市级

语文

《运用LA技术进行作文形成性评价研究》

市级规划立项

市级

语文

《基于课例研讨为基础的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  

市级规划重点

市级

语文

《指向“大概念”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淮安市教学研究第十四期课题(2021年)

市级

“成果”主要指体现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经验文章、结题报告、宣传报道、获奖情况等;“成果形式”指会议交流、现场介绍、课题结题、经验文章发表等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学校十三五”、“十四五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2021/12

IV-3-001

2.近三年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年度计划

2019/03

IV-3-002

3.各科教师教学改革成果代表作

改革成果

2018/03

IV-3-003

4.核心素养理论学习

辅助教学

2017/03

IV-3-004

5.“2+3+X要素融合”课型模式及成果展示

教学模式

2014/03

IV-3-005

6.”“5G融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及成果展示

教学模式

2021/03

IV-3-006

7.教师开展验证性实验实验、探究性实验教学

辅助教学

2020/03

IV-3-007

8.教师开展验证性实验实验、探究性实验比赛获奖情况

理化生实验获奖

2018/03

IV-3-008

9.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运用

辅助教学

2018/03

IV-3-009

10.学校获各种荣誉

教学质量特等

2018/01

IV-3-010

素质教育4-4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19

评估

指标

19. 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体系完备。健全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完善考试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助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进。评价科学规范,成效明显

A

评价

细则

1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等制度,着力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做到标准科学、操作规范、激励有效,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和育人方式转变。  

2)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落实评价工作规范要求,确保评价内容全面完整、程序严谨规范、材料客观真实。完善学分认定办法、标准、程序和学业评价,不断提升学分认定可操作性和标准化水平。完善考试评价机制,根据不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创新考试形式,优化考试内容,控制考试频率,加强学情分析,注重师生交流,引导教法改革和学改进

3)坚持教师评价的正确方向,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教研为基、发展为本为基本要求,注重教师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创新教师评价的方式、技术和组织,发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引领和激励约束作用,形成推动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4)改进和优化课程评价,建立突出素质教育、覆盖所有学科、注重过程评价、创新评价技术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助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进。

            

现状与成效

学校高度重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机制的完善,健全评价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和 实施细则,优化保障措施,科学规范地做好评价工作。始终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教学 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坚持“建构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多元发展,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教育。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评价机制,建立和健全完备 的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体系。完善考试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积极作用,助推学 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

一、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立足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全面深入推进 素质教育,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学校积极探索 评价制度改革,成立了以朱益民校长为组长的教育评价改革领导小组,修订了《淮阴师院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淮阴师院附中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认定办法》等评价制度。 为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学校特别重视评价体系的科学范,评价结果的公正真实。 坚持立德树人,遵循素质教育要求,科学制定评价体系。采取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对师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在校园公示,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公开,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确保评 价过程的公正性和评价结果的真实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各项评价 制度实施得到师生的一致肯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 入活力。

二、构建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在“建构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的理念引领下,坚持素质教育方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建立了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制订了《淮阴师院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方案》《淮阴师院附中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认定办法》《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案》等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制度。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  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六个维度进行多层次多类别的综合素质评价。

)思想品德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 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考察学生参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 等的次数、时长。

)学业水平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考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的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

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

)身心健康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 和心理素质等。重点考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 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艺术素养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考 察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以及参加艺术活动的 成果等。

)社会实践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等情况。重点考察学生参 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时长,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

 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加强自我认知、树立专业志向、学会选择课 程、实现主动发展等情况。

完善学分认定办法,根据《普通高课程方案(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 理暂行规定》,为有效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分的认定和管理,促进高中新课程顺利推进,保证 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结合我校高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淮阴师院附中新课程学分 管理认定办法》。学分管理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模式,它按照培养目标要求,规  定各门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应得的总分,以取得规定的最低限度以上的总学分作为学生达到毕业 程度的标准。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情况,明确了学分认定的基本内容、学分认定实施 程序和学分认定的有关注意事项,把学分作为评先评优推荐的参考依据。

学校注重过程评价,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其中包括每学期  的评价表、每学年的汇总表以及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材料,以及每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体育与健康状况等  各类材料。将记录材料真实、全面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及时上传到省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  平台。通过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生的个  性特长得到发展。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工作科学规范,富有实效。

完善考试评价机制,强化核心素养。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根据不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创  新考试形式,优化考试内容,控制考试频率,加强学情分析,注重师生交流,引导教法和学法  改进。依据《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中关于健全和完  善考试评价制度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考试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加强诚信机制建设, 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不得赶进度超前教学、突击教学,严禁在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前违规组  织考试,确保高中教育教学秩序稳定有序。

三、构建人文性教师评价模式,打造合作团队

学校以师德为核心,注重多举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用科学的评价制 度和先进的管理文化促进和引导教师成长发展。坚持以师德为核心、关注教学、兼顾教育科研的原则,本着激励人、发展人、成就人的发展方向,完善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

出台了《淮阴师院附中师德规范实施细则》《淮阴师院附中教师师德考核方案》《淮阴师院附中教师综合考核评价方案》《淮阴师院附中教科研工作奖励条例》等文件,不断完善奖励 制度和教学质量考核制度,改变以学科、班级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的较单一的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德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实绩、素质教育能力、创新教育能力、教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制定较为科学和合理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评价方式由过去静止的鉴定式评价向动态发展的“鼓励”式评价转变;评价方法由终结性评价 向形成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转变。学校通过听课,教案作业定期检查,期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教学常规情况记载,定期召开年级会、家长会、学生座谈会,采用学生测评等方式对教师进行整  体评价。教师评价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建立了教师自评、同行他评、学生评教、综  合考核等多维度考核的体系。在教师评价内容上,注重师德与师能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 果量化相结合;在教师评价方式上,注重教师自评、同行他评和学生评教活动相结合;在评价结果 的应用上,把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绩效工资评定、表彰推荐、竞岗聘用的重要依据;在教  师评价的目的上,通过评价激励人、发展人、成就人。这样,既重视业务能力的测评,更重视师德  师风的考核;既注重现阶段状况,又注重教师发展潜能;既注重团结协作,又注重个性特长发展;既 重视随机抽查,又重视定期调研。充分调动了教师继续学习、主动提高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的  工作热情,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育人业绩的提升。

学校注重协作精神评定,从监督和评价机制上保证集体力量的高效呈现。在教学评价上侧重 三个部分:教研组长为核心的学科评价、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备课组评价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 级评价,在强调集体性评价的前提下优化评价个人的工作绩效。学校强化相互听评课制度、集体 备课制度、教学视导制度、学生评教等制度。通过对外公开课、基本功大赛、青蓝工程 ,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实现学段融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成熟教师不断创新。经过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团队已经形成。

学校定期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课件制作比赛、教学设计比赛、演讲比赛等活 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青蓝工程优秀师徒、教科研 先进个人及定期举行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评定,让有实绩的教师得到更多的荣誉与待遇,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对教师进行评价、考核,将评价结果与绩效工资、 津贴、评优、评先挂钩。通过正向、多维评价,让教师感受公平公正,进而不断的激发教师创  新、争先、创优。

四、建立特色课程评价机制,打造高品质课程

学校立足新课程评价改革要求,不断总结、反思、调整、改进,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促进教学管理。制定了《淮阴师院附中教师教学“六认真 ”实施细则》《淮阴师院附中课评课制度》等文件,把提高课程质量作为评价重心。对国家规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重点围绕教学计划,通过调研、听课、问卷调查、考试检测、质量分析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课 改精神,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确立了“2+3+x”要素融合式教学模型“5G融学课堂”模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程评价目标从只关注知识、技能向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拓展,确立了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引领师生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对于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评价,则在广泛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淮阴师院附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与管理办法》《淮阴师院附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淮阴师院附中高中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等文件。根据学生兴趣,结合地方特色,通过课程计划的指导与规划,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活动的组织与 安排来进行评价。尝试多元化的校本课程评价,课程开设上由教师申报和学生选择相结合,教材编写上由学校校本教材审定领导小组审定通过,教学内容上由学生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 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加强校本教研,使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紧密结合,使学科课程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通过课程评价,国家及地方课程得以切实实施,校本课程得以更好地开发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课程评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自实施新 课程以来,学校积极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推进评价制度的改革,优化评价内容和评价方 式,整体思考,科学安排,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课程评价紧密联系起来,使之互相促进。充分发挥其为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服务的功能,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 学校高质量发展。通过实践,学校评价机制逐步完善,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互相促进,推动学校 全面发展。课程实施、教学行为、学习行为规范,实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高考本科达线年年攀升,领先于全市同类学校;学生参加体育、音乐美术类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近三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有700人次获奖。教师整体水平大幅提高,现有中特级教师 1 人,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培养对象 4 人,市级学科中心教师骨干教师 82 人、学科带头人42。学校每年都有多位教师在市级以上范围开设示范课、研讨课。2017  第一批淮安市高中历史进才教育名师工作室 挂牌;2021获评淮安市科学与劳动教育课程基地。2022江苏省级课程基地《大数据时代英语课程基地建设》顺利立项我校被评为“江苏省英语课程基地”

学校近几年三年获得多项荣誉称号:201810月被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评选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单位。201811月被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命名为“十三五”第三批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20192月,在淮安市第六届中小学体育艺术文化节中荣获团体一等奖。2017 9 起,连续四年获得淮安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特等奖 ”荣誉称号2020 9 月,被淮安市教育局评 为市四有 好教师团队 ”;2021 度,荣获全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22年被淮安市教育局评为淮安市广教研示范校。多名学生、老师在各种德育、体艺活动中获奖。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学生、教师、课程评价各类方案(修订)

评价方案

2018/09

IV-4-001

2.学生评价方案及实践材料(修订)

学生评价

2018/09

IV-4-002

3.教师评价方案及实践材料(修订)

教师评价

2018/06

IV-4-003

4.课程评价方案及实践材料

课程评价

2018/06

IV-4-004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分认定方案及实践材料

综合素质

评价

2019/06

IV-4-005

6.考试评价制度及实践材料

考试评价

2017/06

IV-4-006

7.师德考核方案、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材料

引领激励

 

2020/05

IV-4-007

8.教科研引领及教师成长材料公开课、基本功大赛、青蓝工程、先进教研组、教科研先进个人、教学先进个人

教科研

2022/03

IV-4-008

9.课程评价体系实施及学生自主发展材料

评价体系

2022/03

IV-4-009

10.学生综合素质获奖

评价体系

2022.10

IV-4-010

 

 

 

 

 

 

 

 

 

 

 

 

 

 

 

 

 

 

 

素质教育4-5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20

评估

指标

20. 立足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育人业绩,注重围绕学科建设,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教科研工作有规划,有措施,有保障,有成效。有多项省级及以上研究课题和实验项目,有一批高水平的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

A

评价

细则

1教科研工作突出目标意识强化问题导向,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有规划、有措施、有保障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与育人业绩提升。

2学校近5年有独立或参与承担设区市级及以上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学校有自主确定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学科组、年级组均有教科研选题注重研究成果教育教学的应用。

3)教师人人有研究专题,教科研、教改实验成果覆盖面较广(学校门户网可阅览核查),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参加校外学术交流、教学成果交流

            

现状与成效

一、 创成省市科研工作品牌,各项措施成效明显

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强校”发展战略,立足实际情况、面向未来发展,建设科研型的研究性学校。我校由于2020-2021年教科研工作成效突出,经过申报和省专家组评审,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2022年获评淮安市“广教研”示范校。

学校注重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发展,始终把教科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模式改进与完善为抓手,以课例研究和问题探讨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均衡、持续发展。学校教科研工作立足前瞻性,聚焦新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变革等现实问题,以研究驱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落实,突出目标意识和问题导向,各项教科研工作有规划、有措施、有保障。学校出台《淮阴师院附中“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建设奖励办法》等文件,调动广大教师进行以课题及项目为载体的教科研研究热情。2020年,我校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前瞻性项目《智慧云课堂环境下深度学习研究》顺利结项,2022年江苏省英语课程基地项目顺利结项,2023年成功创成江苏省计算机科普教育基地。学校一把手校长亲自主持省规划办重点课题《深度学习观照下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问题设计研究》,影响并带动了一大批年级骨干、学科骨干以及班主任教师团队等投入课题研究,将课题研究带进课堂,在课堂中进行课题研究,提升了专业能力,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一代。2022年学校劳动教育项目获评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年成功承办江苏省高中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培训,2022年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学校课程建设》被评为优秀结项项目, 2021年4月,中国教育报以《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学校落地落实》为题报道我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基础性作用,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创新举措。

二、课题项目研究见广见深,成果转化丰硕喜人

全校推进质量提升专项课题《指向质量提升的教学实践优化行动研究》,以“质量提升”为目标,“师德修养召唤行动”为指引,以“学科组织强化行动、学习品质提升行动和课堂教学改进行动”为三个支点,开展四个子课题的实践行动研究,以课题研究形式调动年级组、学科组的积极性,聚合多主体智慧,推进常态重点工作的高效开展。

近三年中有《基于LA技术的“智慧云课堂”应用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研究》、《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路径研究》、《基于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中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等7个省级重点课题相继立项或结项,《UbD理念视域下中学信息技术单元教学实践研究》、《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评价模式和应用研究》、《基于问题设计的高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基于项目组的中学理化实验教学中学生合作探究有效策略研究》等省级及以上立项课题深入开展研究,《“三新”背景下促进高中地理新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研究》、《指向直观想象素养提升的大单元教学研究》、《多元识读理论下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研究》、《基于经典阅读的中学英语融学课堂研究》、《大概念视角下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等15个市级规划或教研课题深入开展研究,在年级组和学科组产生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改进了教育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整体办学质量的提升。

三、科研改革全员深度参与,教学成果交流广泛

全校教师深入开展“2+3+X”要素融合式课型为主的一型多式课堂教学改革,每年各学科都面向全市集中开设市“广教研”观摩课,学校省级前瞻性智慧云课堂建设项目在全校师生的探索下,极大地丰富了实践内涵,在学校成功承办由淮安市教育局主办的全市信息能力提升高级管理者培训,张跃等十多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和主题论坛活动,扩大了研究成果的影响覆盖面。全校教师分别通过学科组、年级组、项目组等形式充分参与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相关的五育融通整体建构与实施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优秀结项项目,江苏省涟水中学、淮安市钦工中学、涟水县高沟中学等学校成为项目实验学校。2023年学校成功承办江苏省教师培训项目“江苏省高中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韩立云、冯晓强等老师的课堂展示、成果交流和主题汇报等赢得了全省教育同行的赞许。近三年中王婧等73位老师在《地理教育》《基础教育研究》《江苏教育》等重点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在省市专题工作会议上近三十人次进行经验交流或开设讲座。 我校由江苏省教科院推荐参评的内涵项目获中国第六届创新教育博览会邀请,在全国性教育交流展示平台进行推广。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4-5-1各学科教师论文代表作

学科

教师论文代表作名称

数量

语文

 

小说文体视域下培养审美能力策略探微

5

“破冰船”活动启航脑力课堂

且行且思 矢志前行——学习总书记给新安小学回信有感

扎根教育土壤,书写红色篇章

建设融学课堂,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数学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5

从一道题谈“点燃”的教学定位与习惯养成

浅谈函数教学中的一种“天平结构”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好教学衔接

“2+3+X”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英语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5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培养策略

例谈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语境教学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思考

建构英语融学课堂的思考

物理

提升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

5

力的作用形成效应初探

优化探高中物理作业教学的一点思考

基于软件平台的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教育云平台构建高中物理智慧课堂

化学

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探索化学的活力

5

化学实验教学的案例思考

高中化学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的几点尝试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操作探究

再现化学史实提升核心素养

生物

 

基于跨学科知识整合视域下的生物教学研究

5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的翻转课堂路径浅析

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深度剖析

生物教学中双向细目表的使用研究

浅谈生物课堂引入的几点思考

历史

立于课标和评价体系统领下转变教学观念

5

基于情境链接的教学探索

课堂导入与有效提问的思考

问题引领突破重点、史料实证化解难点——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课为例谈核心素养的达成

适当运用多样化方式丰富高中历史课堂

政治

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政治融学课堂的研究

5

地方红色教育资源进课堂的一点思考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境引入

活化思想政治课堂的地方革命文化教育资源

关于渗透学习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教学思考

地理

分析土壤的形成原因

5

人口合理容量

基于双向细目表的高三地理复习实践探索

“正午太阳高度”复习课教学设计

地理课堂情境导入和问题设计的浅析

信息技术

基于 “逆向设计”的信息技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5

数值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基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例

学生资助信息采集项目——做出判断的分支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AI”智慧课堂研究

音体美

阿卡贝拉在高中《歌唱》模块中的教学尝试

5

不同视野语境中的音乐教育

美术教学的配色教学设计思考

基于学业水平测试环境下高中体育运用选项教学模式必要性

体育运动训练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注:①论文代表作为近5年内的论文。②各学科填报数不得超过5

 

4-5-2省市级及以上立项课题

序号

立项课题名称

1

《深度学习观照下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问题设计研究》

2

《基于问题设计的高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3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问题设计研究》

4

《基于LA技术的“智慧云课堂”应用研究》

5

UbD理念视域下中学信息技术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6

《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评价模式和应用研究》

7

“楚州十番锣鼓”进课堂的行动研究》

8

《基于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中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

9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路径研究》

10

《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研究》

11

《基于项目组的中学理化实验教学中学生合作探究有效策略研究》

12

《精致教育理念观照的精品课堂研究》

13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生德育路径研究》

14

《高中历史教学中“图片史料”应用的教学实践》

15

《指向直观想象素养提升的大单元教学研究》

16

“三新”背景下促进高中地理新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研究》

17

《多元识读理论下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研究》

18

《大概念视角下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19

《基于经典阅读的中学英语融学课堂研究》

20

《指向“大概念”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21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2

《英语阅读教学中图式理解的应用研究》

23

《新高考背景下“学困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研究》

24

《融学课堂质量提升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生态构建研究》

25

《高中班主任立德树人任务和途径研究》

26

《红色文化视野下的3D打印创客教育实践研究》

27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学困生稀缺要素研究》

28

《基于“打桩理念”的高中函数模块教学研究》

29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运用的研究》

30

《高效建设高中自主管理型班集体策略研究》

31

《基于课例研讨为基础的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

32

《篮球选项教学中小群体产生原因及对策》

33

《淮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34

《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35

《新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导致学困生成因与转化研究市》

36

《互联网+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37

《中学英语智慧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38

《运用LA技术进行作文形成性评价研究》

39

《中学音乐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40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地理课堂信息呈现适切性研究》

41

《中学生数学学生错题集的使用方式研究》

42

《高中生物“学生自实验”价值的实践研究》

注:立项课题为近5年内的课题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淮阴师院附中获评“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相关材料

教科研

先进集体

2022/12

IV-5-001

2.淮阴师院附中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规划

基地发展规划

2020/01

IV-5-002

3.淮阴师院附中校本科研规划及实施方案

工作计划

2019/01

IV-5-003

4.淮阴师院附中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课题研究

2019/01

IV-5-004

5.淮阴师院附中“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建设奖励办法

内涵发展

2021/11

IV-5-005

6.淮阴师院附中2020-2022年省市课题现场会及相关课题证书

课题证书

2022/07

IV-5-006

7.淮阴师院附中近三年部分高水平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

论文

2022/12

IV-5-007

 

 

 

 

 

 

 

 

 

 

 

 

 

 

 

 

 

 

 

 

 

素质教育4-6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21

评估

指标

21. 重视国内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办学视野。学校多次主办或承办国内外教育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国内外教育交流。主动与区域内兄弟学校分享与交流发展经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升。注重借鉴国外同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优化人才培养方式

A

评价

细则

1加强国内教育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升。近3年,至少主办或承办设区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观摩、交流活动1次,公派参加设区市内及跨区域各类教育教学研讨交流的教师比例不少于20%

2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积极与国外教育机构及同行联系、交流和合作,注重借鉴世界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不断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学生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国际学术交流、师生研修活动。

            

现状与成效

、加强国内教育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升

(一)承办高层次活动,提升办学品味。

我校积极主办、承办省内外教育交流活动。2018年承办了江苏省历史、生物学科骨干教师培训;2019年承办了淮安市高中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等学科暑期骨干教师培训活动,2020年承办了淮安市高中数学、历史等六门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2021年承办了江苏省名师送培、淮安市高中历史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及淮安市高中语文等学科暑期骨干教师培训;2022年承办了淮安市政治学科评优课、淮安市高中数学等学科暑期骨干教师培训,我校相关学科所有教师都参与培训。成功的举办各类活动和教师的积极参与提升了学校的凝聚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2018年到2022年,我校连续五年承办成人考试,均出色完成任务,受到社会广泛好评。我校始终严格按照市考试院要求准备考试相关工作,并成立了多个部门参与的工作小组,科学高效的组织安排考试各项事宜,为考试成功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积极参与国内教育交流,选送大批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省以及市级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并取得显著成绩。

    我校每年面向全省开设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特邀请省内诸多知名学校骨干教师参与课堂教学、课堂研讨等。近几年来参与此项活动的有淮阴中学、金陵中学、南京天印高级中学、清江中学、锡山高级中学、东台市安丰中学、姜堰中学、海安立发高级中学、句容实验高级中学、建湖高级中学、沭阳如东中学、宝应中学、盐城市第一中学、海头高级中学、高淳湖滨高级中学、宜兴中学、沭阳高级中学、沭阳县建陵中学、宿迁中学、南京市秦淮中学、昆山中学、泰兴中学、昆山震川高级中学、高邮中学、楚州中学、涟水滨河高级中学、淮安市新淮高级中学、淮海中学等三十几所中学。

(二)重视学科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积极配合市教育局工作、主动与兄弟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在我校培养下,潘飞昊教师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调至市教研室工作。省外,我校与新疆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建立友好学校,与青海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建立师资培训合作协议。学校先后选派韩旸、张波等优秀教师到新疆建设兵团送教,他们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上示范课、开展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兄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较好的示范辐射作用。省内,我校与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省清江中学、淮安市新淮高级中学长期进行教学研究的深度合作,一起教研,统一进度,统一考试。另外,双方互派老师加强深度研究与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和发展。

根据宁淮合作协议,2022年,我校派出赵海涛老师赴南京跟岗学习和锻炼,成为宁淮合作的首批学员。2023年,我校又派出了胡洋、李琪徳两位老师赴南京跟岗学习。

2021-2022学年度,我校派往江苏省淮阴中学学习与交流的老师有谈媛媛、卢璐、周睿、相堂兰,我校派往江苏省清江中学学习与交流的老师有杨锐、高健诚、皇甫一秀、陈蕴宇。淮阴中学派往我校的老师有芮鹏程、吴学莲、汤鲤庭。清江中学派往我校的老师有蒋春山、章冬芹、刘佳佳、陈正祥。

2022-2023学年度,我校派往江苏省淮阴中学学习与交流的老师有谈媛媛、卢璐、周睿、相堂兰、薛于凡、朱杨、王梦露、吴琼、薛于凡、薛薇合计9位老师,我校派往江苏省清江中学学习与交流的老师有杨锐、高健诚、皇甫一秀合计三位老师。我校派往淮安市新淮高级中学学习与交流的老师有林小昕、万婷婷、耿佳慧、王影、葛梦君。淮阴中学派往我校的老师有陈凯、蒋行标、汤鲤庭、徐玉林。清江中学派往我校的老师有刘佳佳、陈正祥、蒋春山、章冬芹。

我校也与吴承恩中学建立教学合作协议。为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开放度,学校定期向兄弟学校开课,进行课题研究方面的合作,让他们全过程、全方位地参加各项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资料,传授办学经验,发挥了学校的示范作用。

二、通过互派教师、学生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国外学校的联系,扩大学校开放度

为适应教育全球化发展趋势、拓展教育发展空间、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提升自身办学水平,我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渠道,通过主办、承办省内外教育活动、参与国内教育交流、邀请专家来校指导、与兄弟学校互助合作、与国外教育机构互派教师等多种形式,借鉴省内外宝贵办学经验,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有前瞻性、有开拓力、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与国外线下交流暂停,但是我们通过线上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的办学思路,扩大了学校的开放度和知名度。

2018年以来,我校先后派出孙明、嵇东升2名教师赴芬兰交流,施涛老师赴美国交流,丁顶老师赴加拿大交流,张文娟老师赴德国交流,杨根付老师赴美国交流,肖雪凯老师赴香港交流。他们将自己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通过这些活动,师生们的教育信息得到了交流,眼界得到了开阔,观念得到了更新,办学思路得到了拓展,对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一代新人,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了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我校先后派出了林强老师,沈玉蓉老师通过孔子学院参加国家公派出国授课2年时间,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

我校设立了中韩国际班,共向韩国输送培养了77名同学考取韩国各大名校,为我校学子国际发展增加了一个有效途径。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积极主办或参与国内外教育交流情况

交流时间

参与

人员

活动主题

主要收获

2018年

游娟

执教的《等比数列》在第13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中荣获二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潘飞昊

执教《高中体育合作与竞争》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直播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潘飞昊

在江苏省高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选活动中荣获必修必学模块体育课堂教学(健康教育课)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潘飞昊

“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直播活动中作《如何让学生接纳身体的缺点并保持自信》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潘飞昊

“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直播活动中作《不同学段篮球教学方法的研究》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周南

荣获江苏省2019年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高中信息技术组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张冠云

江苏省基础教育研究重大课题阶段交流活动中作专题讲座《立足平地学文化,编写有江苏地区特色的历史教材》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张冠云

2019年江苏省吉尔多肽高中化学竞赛园丁奖(辅导陈嘉栋同学获得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张冠云

2019年江苏省吉尔多肽高中化学竞赛辅导奖(辅导佟兴同学获得二等奖、辅导陈嘉栋同学获得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张冠云

2019年“领航杯”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能手高中视频比赛三等奖《笨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8年

游娟

2018年江苏省“领航杯”信息化教学能手高中数学组特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0年

 

解金雷

在江苏省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被评为省级“优课”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8年

赵海涛

在江苏省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作品荣获省级“优课”《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1年

谈媛媛

在淮安市2021年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高中化学组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杨希

在淮安市2019年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高中英语组二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许松松

2022年淮安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荣获高中组二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1年

王兢玲

2021年淮安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荣获高中组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1年

薛婷婷

2021年淮安市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高中数学组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姚冠冕

2019年淮安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高中组二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周南

荣获淮安市2019年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高中信息技术组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周海鹏

荣获2022年淮安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高中英语二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1年

严金雷

录像课《学史爱党,铸魂育人》在淮安市中小学“学史爱党,铸魂育人”主题班会评选活动中荣获高中组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0年

钱苗

高中语文基本功大赛市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戈娴婧

2022年淮安市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优秀育人案例评选一等奖《“剧”焦手机成瘾,“辨”化从新开始》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陈雪

2022年淮安市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优秀育人案例评选二等奖《看见班级中的“隐形人”》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宋娟娟

2022年淮安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高中政治二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周娴

2022年淮安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高中信息技术二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朱磊

2022年淮安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高中物理二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陆永梦

2022年淮安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高中生物二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相堂兰

2022年淮安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高中历史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1年

赵桃桃

2021年淮安市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高中地理组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0年

吉莉

2019年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荣获高中历史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姜媛媛

2019年淮安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高中音乐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姜建军

2019年淮安市第六届中小学体育艺术文化节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8年

顾洪洋

2018年淮安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高中物理)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8年

姚冠冕

2018年淮安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高中数学)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8年

姚媛媛

2018年淮安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高中生物)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8年

韩立云

2018年淮安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高中组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周广松

在淮安市教研室组织的“融学课堂”中开设公开课《乙醇》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周南

在淮安市教研室组织的“融学课堂”中开设公开课《无人飞机 逐梦航天》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戈娴婧

在淮安市教研室组织的“融学课堂”中开设公开课《<变形记><促织> 比较阅读》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相堂兰

在淮安市教研室组织的“融学课堂”中开设公开课《<变形记><促织> 比较阅读》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相堂兰

在淮安市广教研活动中开设观摩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1年

郑海霞

在淮安市高中“融学课堂”广教研活动中开设公开观摩课《做出判断的分支》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1年

王兢玲

在淮安市高中“融学课堂”广教研活动中开设公开观摩课《利用导数研究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1年

董育宁

在淮安市2020年高中数学学科优秀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徐倩

在广教研活动中开设观摩课《M6U3 reading》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周南

在广教研活动中开设观摩课《 冒泡法排序》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1年

相堂兰

2021年淮安市“融学课堂”广教研活动开设观摩课《中国民主革命的现行者——孙中山》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1年

赵桃桃

2020年淮安市高中地理优秀课评比二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解金雷

2019年淮安市高中数学教师优课评比中获一等奖《两平面平行》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2年

谈媛媛

荣获淮安市2022年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有课评比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陶建

荣获2019年淮安市高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比(体能组)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8年

钱苗

荣获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市级优课《鞋的故事》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8年

王丽娟

荣获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市级优课《第三节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8年

吉莉

荣获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市级优课《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0年

王婧

淮安市抗疫期间《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获得好评。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0年

王婧

淮安市抗疫期间,巜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微课视频获得好评。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0年

王婧

淮安市抗击新冠疫情,微课视频《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获得好评。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0年

吉莉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组织的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中《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公开研讨课受到好评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潘飞昊

淮安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中开设一节观摩示范课《篮球传切配合》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0年

张冠云

淮安市2020年高中化学青年教师优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0年

陈进才

2020年“停课不停学”微课视频优秀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陈宁婕

2019年淮安市高中音乐优课评比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19年

潘飞昊

2019年淮安市高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比(健康教育组)一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0年

高健诚

2019年度淮安市中小学实验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录像课《楞次定律》荣获高中物理二等奖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2020年

周南

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1.3.2认识程序设计语言》被评为市级“优课”

教学研讨、提高水平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一型多式深度学习的尚美课堂研究”2018年活动材料

教育交流

2018/04

IV-4-001

2.“一型多式深度学习的尚美课堂研究”2019年活动材料

教育交流

2019/04

IV-4-002

3.“融学课堂”主题观摩活动2021年活动材料

教育交流

2021/04

IV-4-003

4.“融学·智美”主题观摩活动2022年活动材料

教育交流

2022/04

IV-4-004

5.“融学课堂”主题观摩活动2023年活动材料

教育交流

2023/04

IV-4-005

6.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实验中学合作协议

教育合作

2023/04

IV-4-006

7.参加省市优课获奖材料

教学获奖

2023/04

IV-4-007

8.到外校参观学习材料

学习考察

2023/04

IV-4-008

9.赴外校支教交流材料

教育交流

2023/01

IV-4-009

10.外出交流老师回来交流发言稿

教育交流

2023/01

IV-4-010

11.外出交流老师回来交流发言PPT

教育交流

2023/01

IV-4-011

12.近三年教师出国培训材料

教育交流

2019/07

IV-4-012

13.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汇材料

教育交流

2022/12

IV-4-013

14.中韩国际班课程简介

国际合作

2017/06

IV-4-014

15.中韩班历届录取

国际合作

2017/06

IV-4-015

16.中韩国际班授课教案

国际合作

2017/06

IV-4-016

 

 

 

 

 

 

 

 

 

 

 

 

 

 

 

 

 

 

 

办学绩效5-1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22

评估

指标

22. 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好。学业成绩优良,学习负担合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各项活动,在设区市及以上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奖。学生社团类型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学生校园生活幸福感强

A

评价

细则

1)学生发展全面,综合素质良好。3年学生中未发生违法犯罪案件

2毕业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视力不良率低于70%或升幅低于入学初5%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

3学业水平考试一次合格率98%以上,近3年教学质量稳中有进,毕业生就读本科院校的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学生个性发展成效显著,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在设区市级及以上各类活动中表现突出

5)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并具有网络信息识别能力和自制自控能力。

6)学生社团数量不低于学校班级数的两倍,类型多样,覆盖面广,并有2个以上有传承性和特色化的品牌社团。社团组织规范、活动丰富、评价配套,学生在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觉成长中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现状与成效

一、学生发展全面,综合素质良好。近3年学生中未发生违法犯罪案件

学生发展全面,综合素质良好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制定了《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等制度,从思想品德、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为每个学生建立独立的成长记录档案。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过程、结果进行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监督;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近三年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均为100%。有20多人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江苏省优秀学干”“淮安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强化德育和法治教育,学校连续多年均无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学校将法治教育列入德育的范畴,从抓常规教育入手,严格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以班会课、国旗下讲话为阵地宣传法律知识。通过召开法治教育主题班会,邀请公安民警法纪召开教育警示会,形成强大的宣传氛围,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学校连续多年未发生任何违法犯罪案件

二、毕业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视力不良率低于70%或升幅低于入学初5%,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

(一)以活动提升学生体质

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意志,学校开展了如下活动:高一新生入学军训每班级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每天上下午都有半小时跑操时间,高三年级还安排了晚跑时间,每个学期学校都举行跑操比赛每年一次全员趣味运动会这些活动有力保证了学生的体质健康。

 我校依据《江苏省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制定了《附中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积极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每年毕业生体质健康合格率都在95%以上,近年毕业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分别达到:98.59%、95%96.43%。

毕业生视力升幅低于入学时5%

为了学生的视力健康校医室每学期都开设科学用眼方面的讲座,学校每天上下午都安排学生做眼保健操,学生会安排专门人员督查每个班级都张贴视力检测表便于学生自测,每天大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远眺,用以缓解学生眼睛疲劳。每学期学校都会对学生视力进行检测,跟踪学生三年视力变化2020年入学的学生,入学时近视率达91.54%,2023年03月时,近视率有95.84%,升幅4.3%。

每个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技能的培训,每班每周 2 节体育课,由体育老师科学系统的组织训练。更有社团体育,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合适体育项目,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所有同学都能掌握 1--3 项体育技能,许多同学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每年,体育组在高一年级开设篮球排球课程,高二年级开设广播操足球课程,高三年级开设实心球和800米跑步课程。另外,学校还组建了许多体育社团,如篮球”“足球社”“羽毛球社”等社团,用以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通过各种体育课程的开设和社团活动的开展,每个学生都能掌握1-3项体育技能,比如篮球、排球、跳绳、实心球、三级跳、足球、乒乓球、短跑等。

三、学业水平考试一次合格率达98%以上,连续三年获得“淮安市高中教学质量特等奖”,教学质量稳中有进,毕业生就读本科院校的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学业水平考试一次合格率达98%以上

学校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注重课堂实效,研究并推广“融学”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稳中有进。三年来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均达到100%,一次合格率分别为98.18%、98.76%、98.96%此外,我校通用技术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艺术考试等学测考试,每年一次通过率均100%。

(二)连续四年获得“淮安市高中教学质量特等奖”,毕业生就读本科院校的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2019年以来,学校教质量不断提升,高考屡创辉煌2020年我校参考人数648人,本科录取 394人,毕业生就读本科院校比例为60.88% 2021年我校参考人数652人,本科录取411人,毕业生就读本科院校比例为63.15% 2022年我校参考人数611人,本科录取 397人,毕业生就读本科院校比例为65.04%% 。

四、学生个性发展成效显著,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在设区市级及以上的各类活动中表现突出

学校十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通过举办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校园文化节活动,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多元的校本课程,多彩的社团活动,生动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超越自我、发展个性创造了条件,也结出了累累硕果,同学们在市及以上级的活动中表现优异:其中,2020年获奖人数218余人次,2021年获奖人数271余2022年获奖人数210余人次。

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有:2018年10月,俞萱原创童话《故事的尽头》在江苏省首届“童话里的世界”童话故事创作大赛荣获一等奖; 2019年1月,淮安市第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上报六件作品荣获市一等奖,被选送参加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朱子通同学在2021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荣获一等奖;2021年,邵嘉瑞在全国物联网创客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朱天成在世界物联网无人驾驶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022年8月王欣同学晋级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总决赛;学生韩祈丞、王清阳在2022年“领航杯”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荣获一等奖;2020年江苏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孟露(110米栏第四名)、郝文铠(400米栏第八名)等好成绩;2021年6月的淮安市排球比赛中刘一鸣、雷月烽、熊禹森、余乐等同学荣获一等奖。在2019年12月举办的淮安市第六届中小学体艺文化节艺术展演中,我校的合唱《大鱼》《我爱你中国》和器乐合奏《换了的时光》荣获中学组一等奖。2020年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我校的舞蹈《飞向春天》和绘画《红土地》荣获中学组一等奖。

五、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充分利用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具有信息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我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与时俱进的活动项目为核心,通过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充分利用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信息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学生能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利用各种媒体终端随时随地学习、交流和分享并在各类、各级比赛中获奖。

学生能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利用各种媒体终端随时随地学习、交流和分享

学校拥有一流的校园网络硬件设施,开发了网络信息化管理办公平台、图书管理系统、智慧校园系统,建成了学校资源库、电子图书库。现代化开放式校园网络文化是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的催化剂。学生能熟练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操作技能,学会利用信息源获取信息,具备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能力。

学生能灵活利用平板、电脑、QQ群、钉钉群、腾讯会议室等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交流和分享活动。年疫情期间,我校开设了基于钉钉直播平台系统的各学科线上“智慧课堂”,学生在家使用手机或电脑和老师互动式学习的过程,是基于数据、高效互动,能够实现“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的信息化课堂的体现。在课前阶段,教师通过直播平台向学生发送与教学相关的预习资料、微视频等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学生可以结合教材,阅读或者观看教师提供的材料或微课,查阅网络资源,完成自主学习。同时,有疑问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直播平台向教师提问。学生可以利用直播平台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实现合作学习。课后,教师再通过直播平台推送相应拓展性、巩固性练习和进行讲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学校教师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策略,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之外,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远程自主学习,班主任定期召开在线班会课,学生在网上分班级分小组合作,探讨课堂中和生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共享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网上资源,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及课程建设搭建了平台,既有利于德育渗透,又有益于课程建设,也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学生具有网络信息识别能力和自制自控能力

学校重视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习惯。学生能安全、合法和负责任地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使用正版软件,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具有防范网络病毒的意识。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召开主题班会,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以及网络安全主题宣传周活动,开展网络安全云课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要点及解读加强教育与指导,提高学生识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和自制自控能力指导学生不浏览不良信息,不进网吧,不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学生能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对网上出现的一些不良信息自觉抵制,传播正能量,共同维护网络安全。通过家校沟通,学校制定出适合学生网络学习的规范,学生能自觉清除信息垃圾,避开有害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和侵蚀,网络学习的自控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六、学生社团数量不低于学校班级数的两倍,类型多样,覆盖面广,并有2个以上有传承性和特色化的品牌社团。社团组织规范、活动丰富、评价配套,学生在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觉成长中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充分开展社团活动,类型多样,覆盖面广,并拥有个特色品牌社团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社团活动课程,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载体。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团实践模式形成了112个社团。

科技创新社团成立了18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创意编程到创客作品,从机器人到无人机,让创意迸发,让创新流动。社团拥有人工智能资源包20套,社团成员可以开发各种各样的创意作品;2套WER设备,5套ITI设备和20套MakeBlock设备,足够我们搭建出各种各样的轮式机器人去完成指定任务;有大疆TT编程无人机6台,兔行无人机10台。我们不仅开发社团成员的动手能力,也让社员的不同特长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碰撞,让编程思维闪耀。从社团成立之初,就开始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端昱涵同学在第二十二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获得“创新之星”,王欣同学作为华东赛区(江苏)高中组冠军顺利晋级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互联网+无人驾驶主题赛”项目总决赛;韩祈丞、王清阳两名同学以近满分的战绩斩获“领航杯”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高中组ITI科创机器人赛项冠军;严玙璠、朱文睿两位同学获得第二十一届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无人机编程挑战赛”项目一等奖。

尚美民乐社已成立8年,备受学生欢迎,群众基础相当广泛,为丰富同学们的课后生活发掘更多的爱好器乐的同学。自成立以来,荣获江苏省优秀社团称号;在淮安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比赛中获得了两次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去年更以优异的成绩被淮安市教育局选送参加江苏省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比赛(此次比赛,淮安只有附中民乐团和淮阴中学的交响乐团)。尚美民乐社团经常参加校内外的交流和演出,并获得的一致好评。

社团体制健全,符合学生个性发展

个社团都有自己的活动章程和活动计划,每年各社团都按照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竞赛、服务等活动。学校团委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制,对每个社团都有相应的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校园生活,为学生的多元成长提供了条件。学生的内在潜力得到挖掘,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展示。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5-1-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近视防控情况

学年度

年级

学生

体质健康合格

近视率

2019-2020

高一

690

98.00%

88.48%

高二

692

97.92%

94.20%

高三

696

99.71%

84.06%

合计

2078

98.56%

88.89%

2020-2021

高一

591

95.51%

91.54%

高二

683

93.81%

83.13%

高三

686

94.14%

86.92%

合计

1960

95.00%

86.82%

2021-2022

高一

914

99.25%

95.06%

高二

591

93.41%

93.04%

高三

665

96.85

93.07%

合计

2170

96.51%

91.63%

 

5-1-2毕业生升学情况

届次

高一

招生计划

生数

参加高考人数

本一达线率

本二以上达线率

2020

 690

695

648

16.3%

60.88%

2021

 690

686

652

16.9%

63.15%

2022

 660

665

611

17.5%

65.04%

 

5-1-3部分科目学业水平考试(考查) 情况

科目

考试组织者

参考人数

合格率

备注

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情况

淮安市教育局

665

100%

 

艺术考试情况

淮安市教育局

665

100%

 

通用技术考试情况

省教育考试院

665

100%

 

 

注:未组织考试的科目可不填

5-1-4年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奖项类别

获奖级别及人数

国际级

国家级

省级

地市级

县市级

学科

 

 

82

176

 

科技

 

 

20

80

 

音乐

 

 

3

20

 

体育

 

 

5

256

 

美术

 

 

0

20

 

学科团体奖

 

 

4

5

 

科技团体奖

 

 

3

20

 

音乐团体奖

 

 

1

2

 

体育团体奖

 

 

1

10

 

美术团体奖

 

 

 

1

 

注:①每个学科奖项类别填报最高等级,且不得超过5个;②团体获奖在各学科获奖之后填报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学生发展全面,综合素质好

综合素质

2023/03

V-1-001

2.加强法治宣传,预防校园违法犯罪

违法犯罪

2023/03

V-1-002

3.加强训练与指导,保证体质健康和视力达标

体质健康

视力达标

2023/03

V-1-003

4.通过开展活动与训练,学生都能掌握一定体育技能

体育技能

2023/03

V-1-004

5.学业成绩优良

学业成绩

2023/03

V-1-005

6.学习负担合理

学习负担

2023/03

V-1-006

7.学生个性发展成效显著

个性发展

2023/03

V-1-007

8.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

2023/03

V-1-008

9.学生社团组织统计

社团统计

2023/03

V-1-009

10.学生社团活动材料

社团活动

2023/03

V-1-010

 

办学绩效5-2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23

评估

指标

23. 积极践行先进的办学理念,经多年积淀与凝练,形成本校特有的传统优势、办学特色和良好的办学声誉

A

评价

细则

1)有先进办学理念,经多年追求、积淀,形成学校传统优势和办学特色,并成为学校声誉的重要标志,在设区市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2)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统领学校特色建设,办学特色有一定时间的积淀,有特色课程特色教师特色科研等支撑,有90%以上的学生受益面,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同行认同度

3)办学特色报告与学校发展规划对办学特色的建设目标路径措施和成果等相互印证,办学特色有一定个性、有丰富内涵、有标志性成果,基本符合学校实际样态和质态。

           

现状与成效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坐落于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地处主城区核心位置。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定追求精致、成就卓越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精致教育”“以美育人”等教育品牌,现已成长为一所“社会关注、家长放心、学生喜欢”的优质四星级高中。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寻育人方式的变革之道,一直在探寻五育并举的落地之途,一直在探寻办学特色的深化之路。根植于对五育并举的深刻思考和行动设计,在主动顺应时代变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办学特色,积淀了艺术(美)、体育(体、科技(劳)三个方面的办学特色。

一、赓续艺术办学传统 唱响艺教特色

艺术特色,脱胎于26年前和南师大联合兴办的高考艺术班,插上“以美育人”的价值翅膀,沿着“两个融合”的提升路径,形成“二全三级一载体”的艺教模式,创建成为江苏省首家艺术课程基地。

(一)起源

早在1997年,学校深入研究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培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和南师大联合开设高中艺术特色班。学校的艺术教学创举不仅成为全市首家,在全省也是最早,艺术教学影响力迅速提升,艺术教学的覆盖面和规模也不断扩大。

(二)发展

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借助以往多年的探索实践,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特色和师资特长,确立“以美育人”办学方略,坚持艺术教育和学校文化建设相融合、艺术教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融合,着力从建设校园文化、改善艺术教育设施入手,让校园每一处环境都洋溢以美育人的功能。在总结过去艺术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凝练出“二全三级一载体”的艺教模式。学校通过每年定期举办“经典诵读节”“感恩节”“文化艺术节”“专业教师年度展演 (作品展) ”“尚美人物 (团队) 颁奖盛典”等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提高学生的艺术才能逐渐形成了以艺术教育见长、坚持以美育人的办学特色。

(三)成绩

学校获评省艺术课程基地,省首批艺术特色学校,创立艺术教育模式“二全三级一载体”,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多次获得市高中教学质量特等奖、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市年度教育工作目标优胜单位等称号。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重点课题实验基地、省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全国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全国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诗教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学校、省首批和谐校园、省德育先进学校、市淮海戏传承基地、市艺术课程基地等荣誉称号。学校也多次被《中国教育报》《淮安日报》、淮安电视台、江苏教育新闻网等媒体专题报道。

2018年,在市中学生体艺文化节比赛中学校获得舞蹈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声乐1个二等奖2019年,学校获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合唱、舞蹈、民乐三个集体项目一等奖2020年,学校获市中小学生才艺大赛5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的好成绩。2021年,学校的朗诵节目《在欢呼的人群中》荣获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后参加全省评比,获省“我心向党”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2022年,学校的朗诵节目《我爱你,中国》参加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共同主办的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小学少先队员重要回信一周年“红色经典主题诵读展演”活动,荣获一等奖。

二、主动发挥育人价值 培育体育特色

习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校依托“教体结合”平台,以“体育传统项目校”为抓手,遵循“以体育人”价值思考,整体架构体育特色建设体系。

(一)起源

学校早在80、90年代就非常重视排球教育,曾经培养出进入国家队的刘伟和国家青年队颜晓晖,进入2000年以后,又陆续输出省、市队秦永亮、李多、张英杰、刘丹等多名优秀排球运动员在此基础上,学校多年追求和积淀,体育发展成为自身特有的传统特色优势。

(二)发展

“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涵养品质”,体育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处处体现着育人的功能。学校在做好学科教学的前提下,稳步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体育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高度重视体育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工作的运行体系,把开展体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体育工作有目标、有组织、有责任人,在学校育人方式整体设计中逐步形成体育特色。

(三)成绩

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橄榄球)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和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多年前,学校的女子橄榄球队在省锦标赛和省“十八运”上曾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队中有6名同学被选入国家青奥队,其中3名同学成为国家队主力。她们在第二届亚洲青少年运动会和南京青奥会上,分获亚军和季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2018年,学校“市长杯”校园排球比赛中获得男子、女子组两个冠军;在省19届运动会排球比赛中取得第二名;在第34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1金、10银、2铜,总分第二的好成绩。2019年,学校承办了市第七届教体结合校园排球联赛总决赛,并获得高中男子、女子两个冠军;首次参加四星级学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就以6金2银3铜的好成绩获团体总分第二名。2020年,学校承办了市第四届职工排球比赛,教工队获得第四名 2021年,学校代表队获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暨第七届中小学生排球比赛高中男子组冠军;获市高中男子组篮球比赛冠军。2022年,学校获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暨第八届中小学生排球比赛高中男子组冠军、高中女子组冠军;被评为市年度优秀体育活动承办学校。2023年,学校承办市第38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并获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

三、坚持智领未来战略  做强科技特色

科技特色,根植于30多年前的社区劳动教育实践,呼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大潮,确立“智领未来”的育人战略,培育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劳动者,开创普通高中学校科技教育新局面。

(一)起源

学校本着劳动育人的朴素情怀,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启了劳动教育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指导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从这个时期开始,学校就逐步“科技、劳技、家校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二)发展

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以智慧校园为基础,以创客联盟为抓手,注重拓展科技创新社团的内涵。为落实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深入推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将社团活动作为锤炼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先后成立了“小爱迪生科技社团”“3D 创意科技社团”“激光雕刻科技社团”“单片机科技社团”“编程设计社团”等学生创客社团。坚持以“我探究、我创新、我快乐”为活动宗旨,以“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动脑能力”为活动目标,通过开展3D 建模与打印、激光雕刻、单片机应用等系列活动,为学生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们在体验科学魅力的同时,拓宽自身的视野、提高自身的素质,也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三)成绩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省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十三五”首批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市科技创新课程基地。组织开发的《中学生电子科技制作教程》《走近神奇的3D 打印》《stem 电路工程师》《玩转单片机》等创客教育校本教材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

2018年,在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中,陆取同学被评为优秀营员,唐士海老师被评为优秀教师。2019年,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荣获科技创新大赛专项资助奖一个,二等奖两个;徐晏清同学全国航空模型无人机竞速比赛第七名。2020年,在省中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选拔中,徐晏清、苗栋、陈诚三位同学相关课题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2021年,张昕、徐晏清、杨杰高票当选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优秀营员;徐晏清《火箭垂直回收演示仪》省自制教具科技模型制作类大赛一等奖;端昱涵同学创作的微视频《播撒公益的“种子”》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省一等奖第一名,并作为市唯一的代表成功晋级国赛。2022年,王欣同学获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韩祈丞、王清阳同学获得省信息素养大赛科创机器人一等奖;严玙璠、朱文睿同学获第二十一届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无人机项目一等奖。

四、办学特色建设的前景展望

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弘扬以美育人传统,打造卓越教育品牌”的办学策略,基于业已形成的艺术、体育、科技三大特色,坚持五育并举,紧紧围绕“成就卓越”这个核心育人目标追求,面向全体师生,全面深化育人方式变革,秉承优质、特色的导向,不断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多元化成才。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艺术教师2018-2022获奖

成果信息表

2022/12

V-2-001

2.校高中音乐、美术专业课教学规范

教学规范

2018/02

V-2-002

3.校艺术校本课程汇总表

总结汇报

2022/12

V-2-003

4.计算机科普教育基地汇报

总结汇报

2022/09

V-2-004

5.“如水之师——创客联盟”好教师团队   

总结汇报

2021/08

V-2-005

6.自然科学软课题“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结题证书

结题证书

2018/12

V-2-006

7. 关于举行淮安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 现场推进会第四次活动的通知

活动通知

 2022/01

V-2-007

8. “四有”好教师团队开课证明

证书

 2022/02

V-2-008

9. 《基于STEAM理念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基地》答辩

答辩材料

 2021/08

V-2-009

10.江苏省普通高中科学与劳动教育课程基地申报表

创建申报

 2021/03

V-2-010

11.科学与劳动教育课程基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2021/03

V-2-011

12.我校各类科技成果佐证材料

成果汇总

 2022/12

V-2-012

13.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等结果认定的公示

认定文件

2020/09

V-2-013

14.体育组2018-2022年教师获奖材料

成果信息表

2022/12

V-2-014

15.体育组学生获奖材料

成果信息表

2022/12

V-2-015

16.体育组2018年获奖材料佐证

成果汇总

2022/12

V-2-016

17.体育组2019年获奖材料佐证

成果汇总

2022/12

V-2-017

18.体育组2020年获奖材料佐证

成果汇总

2022/12

V-2-018

19.体育组2021年获奖材料佐证

成果汇总

2022/12

V-2-019

20.体育组2022年获奖材料佐证

成果汇总

2022/12

V-2-020

21.我校艺术科技体育社团开设情况

总结汇报

2022/12

V-2-021

 

 

 

 

 

 

 

 

办学绩效5-3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24

评估

指标

24. 学校是所在区域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的基地,其经验在设区市及以上范围内推广

A

评价

细则

1)学校在素质教育的目标设计、制度创新、育人模式改革等方面有研究、有实践、有成效,在设区市范围形成辐射效应或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推介。

2)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积极实施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学科发展创新中心建设、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等,教学改革、项目建设成果在校内外得到推广应用,或在设区市及以上教育部门评选中获奖、在主流媒体上宣传推介。

3)教师培养和教育科研成果丰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优秀教师成为区域教学研究组织的带头人,其经验可资兄弟学校学习借鉴。

           

现状与成效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五育并举

(一)坚持“培养有教养、有个性、有竞争力和有未来视野的大国公民”的育人目标

1.教养:是一个人在文化和品德方面由内而外的流露。是一种美丽的高贵。其基本要素有:自尊、感恩、明礼、守纪、风度、理性。

2.个性: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个性不是任性,个性源于自信,止于张扬。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是课堂、社团活动和集体活动等,通过发扬个性,促进多元发展和多样成才。好个性的基本要素有:自信、自主、勇敢、阳光、正义、专注。

3.竞争力:是在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能力。是实现有幸福感、有价值感、有成就感人生的必备条件。其基本要素有:自强、自律、责任、合作、坚韧、思维。

4.未来视野:是迎接未来挑战的前瞻性和洞察力。包括学习规划、生涯规划、时间管理、信息素养、价值选择、法理思维等能力。其基本要素有:法制、民主、进取、规划、创新、选择。

(二)完善、创新相关制度,提升育人效益

1.完善德育工作制度,提升学校德育效益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构建起完善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制定并不断完善学校德育工作制度。《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学生一日常规》《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各年级德育目标及德育内容规定》《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学生违规违纪处理办法》《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优秀班主任评选方案》等规章制度的出台,成为我校规范德育工作、提升德育效益的主要依据和抓手。

2.丰富学生活动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德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力求德育活动形式具体,强调实践操作;内容鲜活,强调生成体悟;目标前瞻,强调人格发展。在活动中既体现学校德育特色课程的育人功能,又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感悟和收获。

(三)创新育人模式,打造特色教育,成为区域素质教育的典范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定追求精致、成就卓越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精致教育”“以美育人”等教育品牌,现已成长为一所“社会关注、家长放心、学生喜欢”的优质四星级高中。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寻育人方式的变革之道,一直在探寻五育并举的落地之途,一直在探寻办学特色的深化之路。根植于对五育并举的深刻思考和行动设计,在主动顺应时代变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办学特色,积淀了艺术(美)、体育(体)、科技(劳)三个方面的办学特色。

1.赓续办学传统,唱响艺教特色

定期举办“经典诵读节”、“感恩节”、“文化艺术节”、“专业教师年度展演 (作品展) ”、“尚美人物 (团队) 颁奖盛典”、“年度优秀教师颁奖典礼”等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提高学生的艺术才能。被评为省艺术课程基地,省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办学模式“二全三级一载体”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发挥育人价值,培育体育特色

高度重视体育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工作的管理系统,经多年追求和积淀,体育已成为学校特有的传统优势项目。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橄榄球)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和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

3.坚持智领未来,做强科技特色

发展科技特色,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施展学生的特长。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省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市“十三五”首批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市科技创新课程基地。

二、深入内涵项目建设,呈现集群发展

我校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前瞻性实验项目于2020年成功结项

我校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前瞻性项目《智慧云课堂环境下深度学习研究》聚焦智慧课堂建设和深度学习研究,成果丰富成效显著,孕育了一大批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为我校近三年内涵项目的集群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智慧课堂的建设,突破时空限制,为师生创设全新的智慧学习环境,改变学生学习生态;以创新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多样的学习形式,实现了更大范围的知识协作与共享。智慧云课堂环境下的深度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指导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并能将其所学付诸应用解决问题,实现学生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的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教与学的变革带来新的成果。

我校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于2022年优秀结项

我校作为劳动教育传统特色学校,一直注重劳动教育相关课程等建设与实施,2020年学校成功申报省级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学校课程建设》,项目在推进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江苏省教研室主任董洪亮的多次指导,项目从劳动教育的整体建构到五育融通的整体建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相关研究成果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为把握好育人导向,项目整体提升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构建了以问题导向和全面发展目标导向相结合、凸显正反思辨等价值、引领课程实施的一套“一体四翼”劳动育人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认识,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王语涵等近60名同学在相关劳动制作比赛中获得市级及以上奖励,王泽龙同学的作品《未来生态别墅》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高三(8)班团支部因为在项目化劳动中的突出表现,分别被授予“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和“江苏省优秀团支部”。张昕、沈彦君等近二十位同学分别被授予“江苏省最美中学生”、“江苏省三好学生”、“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等。

我校江苏省英语课程基地建设于2022年进入结项

我校自2020年省级英语课程基地项目立项建设以来,在多位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依托智慧校园的英语“融学课堂”教学改革路径,取得了一定效果。项目在立足课堂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开辟校园、家庭及社会时空下的“第二课堂”,深入开展“融学”行动。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扩大课堂教学模型“2+3+X”等课堂内涵的影响力,从听、说、读、写、辩、演、赛、评八个方面展开设计,开发了多感官参与的立体化、全方位、易操作的学校课程体系。

整个校园形成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们读英语、说英语、听英语、唱英语等热情高涨。学生整体英语学业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的同时,不少师生将英语融进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学习活动,还有班级将表达爱国热情的英语节目引进“周恩来班”创建中,学生们自发用英语书写积极向上求发展的追求。学生们在字里行间、潜移默化中,彰显国际视野、能辩文化差异、坚定爱党爱国大国公民的文化自信自然流露,淌响校园。

三、成果丰硕促进发展,辐射影响深远

我校承办江苏省高中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并作展示

    我校于2022年在市教师发展学院指导下投标省级教师培训项目,由于学校坚实的五育融通办学基础和创新的方案设计,获得省专家组的认可,成功中标省级高中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并于2023年3月在市教师发展学院领导下成功承办相关现场活动,向来自全省十三个大市骨干专家展示我校相关研究成果。冯小强和韩立云老师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合进物理和数学学科教学赢得了参训学员们的广泛好评。

我校承办淮安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现场会并作展示

2022年1月13日,淮安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现场在我校举行,省专家组和全市“四有”好教师团队以及各县区代表参与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围绕课堂展示、主题沙龙、航模表演、实境体验、主题汇报和专家讲座六个环节展开。周南老师执教的《奋斗百年路,遥飞新征程:无人机的遥控与编队》观摩课,在快乐中启迪智慧,带领学生以党史百年为项目情境,通过程序实现无人机的飞行和编队。唐士海老师执教的《3D创意模型设计:南湖红船》观摩课,以《南湖红船》为3D创意设计模型案例,让学生在设计中了解诞生一个伟大政党的一艘小船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弘扬"红船精神"。杨锐老师执教的《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观摩课,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生物知识、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得到提升。发展了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响应国家“课程思政”号召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综合性人才。郑海霞老师执教的《用激光雕刻“书写”弘扬师德的尚美故事》观摩课,在校园创客空间,把激光雕刻技术及设备作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支撑、创意思想落地的工具,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激光雕刻的神奇与便捷,建立造物思维,培养创新人才等。主题沙龙环节,韩立云等六位老师围绕创客团队成员围绕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和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交流讨论。特级教师陈进才开设讲座《上善若水,成就卓越》。

我校承办淮安市信息2.0能力提升暨管理者培训现场活动并作展示

2021年4月16日,我校承办淮安市信息能力提升工程暨管理者培训活动。本次观摩活动分“走进课堂”和“主题论坛”两个环节,活动由市教育局师资处和教师发展学院组织筹划,各县区和市直相关学校负责人参训。四位老师开设观摩课,分别展示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数学、英语和历史学科中的应用,学校另外十多个教室的平板课堂教学向与会嘉宾同时开放。课堂观摩后,在学校尚美剧场开展了题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和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主题论坛,特级教师陈进才等八位教师参与论坛交流,淮阴师范学院丰昌权副教授全程参与论坛交流并高度赞扬了学校对智慧教学等的深度思考和丰硕的成果凝练和转化。

我校承办淮安市 “广教研”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并作展示

近三年中,我校分别于2023年4月11日、2022年4月8日、2021年4月27日承办面向全市高中的“广教研”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近五十位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我校老师们融学课堂教学改革为准绳,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课堂中充分体现融学课堂大力倡导的五育融通、资源融汇、学教融和理念,努力建构5G课堂教学样态。课堂展示和研讨交流凸显不同教师对融学课堂理念的理解和教学实践探索的感悟,线上线下相结合展示,全市兄弟学校教师充分领略到我校教师的教学个性和突出的教学效果。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淮阴师院附中相关理念及育人目标

育人目标

2019/01

Ⅴ-3-001

2.淮阴师院附中德育工作制度汇编

德育制度

2019/01

V-3-002

3.淮阴师院附中活动育人材料

活动育人

2022/12

V-3-003

4.淮阴师院附中仪式教育材料

仪式教育

2022/12

V-3-004

5.淮阴师院附中学校特色教育材料

特色教育

2022/12

V-3-005

6.淮阴师院附中主流媒体宣传推介

媒体报道

2022/12

V-3-006

7.淮阴师院附中省级前瞻性教改项目《智慧云课堂环境下深度学习研究》结项证书及相关材料

内涵项目

2020/12

V-3-007

8.淮阴师院附中省级英语课程基地项目《依托智慧校园,打造“融学课堂”范式英语课程基地》相关材料

内涵项目

2022/12

V-3-008

9.淮阴师院附中省级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学校课程建设》结项证书及相关材料

内涵项目

2022/12

V-3-009

10.淮阴师院附中承办江苏省高中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并作展示情况

辐射影响

2023/03

V-3-010

11.淮阴师院附中承办淮安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现场会并作展示

辐射影响

2022/12

V-3-011

12.淮阴师院附中承办淮安市信息2.0能力提升暨高级管理者培训现场活动并作展示

辐射影响

2022/12

V-3-012

13.淮阴师院附中近三年承办淮安市 “广教研”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并作展示

辐射影响

2023/03

V-3-013

 

 

 

 

 

 

 

办学绩效5-4

1)自评概述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25

评估

指标

25. 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服务社区,多渠道为兄弟学校发展提供支持。学生、家长、毕业生满意度高,同行及高等学校评价好,认可度高

A

评价

细则

1)开发开放学校资源,发挥学校人才优势,利用多种形式服务社区,使学校成为社区教育的基地、精神文明的窗口

2)多形式为区域内外学校提供服务、支持,主动输送、服从调配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不抢生源、不挖名师,区域内学校同行评价满意达到85%以上

3)建立在校生满意度调查和毕业生发展长期跟踪调查分析改进机制,学生、家长、往届毕业生各方评价的满意率均在85%以上

           

现状与成效

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持教书育人,打造优秀教育基地理念,积极利用学校优秀资源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社区。随着学校的高速发展,学校将自身优秀人才、资源、理念对外传输,积极帮助兄弟学校发展,获得同行的高度评价。学校教书育人过程中,以人为本,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获得家长、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一、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服务社区,利用资源多渠道提供服务支持

建校以来,学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校园资源优势,主动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为兄弟学校提供各种帮助。学校社会声誉日益提升,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开放学校资源,发挥学校人才优势,利用多种形式服务社区,使学校成为社区教育的基地、精神文明的窗口。

“尚美人物(团队)颁奖典礼”文艺演出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传统品牌,每一届“尚美人物(团队)颁奖典礼”均邀请市教育局领导、社区群众观看,与领导、群众进行联欢。

艺体教育是学校的特色教育之一,近年来硕果累累。学校发挥自身优势,义务普法,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师生积极走进社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得到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学校还向淮安市事业单位开放报告厅、视频会议室等场所供考试、培训、学习使用。我校作为国家标准化考点,承担了许多大型考试,组织承办成人高考、研究生考试、教师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各类考试组织有序、规范。

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都拥有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每年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结对共建活动。学校已成为社区教育的基地、精神文明的窗口。

二、多形式为兄弟学校提供服务支持,主动输送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不抢生源、不挖名师,区域内学校同行评价满意率达95%

建校以来,学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校园资源优势,主动为兄弟学校提供各种帮助。多形式为兄弟学校提供服务、支持,主动输送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我校是淮安市教育局直属中学,教师队伍素质高,为支援兄弟学校的发展,向多所兄弟学校输送优秀干部、教师。胡洋、李琪德老师到南京跟岗学习;蒋钧、卢璐、相堂兰、谈媛媛、皇甫一秀老师分别到郑梁梅中学、开明中学、清中交流学习。他们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功底、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兄弟学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实际行动完美的展示了附中教师的良好形象,也为兄弟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校通过向兄弟学校开设对外公开课的方式,向兄弟学校展示了我校的优质课堂,加强了与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发展。从课后的反馈来看,同行对学校的满意度高于93%。

三、学生、家长、往届毕业生对学校评价好

学校制定了满意度调查制度与毕业生发展跟踪调查制度。每年采取多种途径调查学校声誉情况:发放学生问卷,了解阶段教育教学情况;向历届毕业生发送调查表,了解对母校工作的建议;召开家长会,听取家长意见;开展社区评学校活动,增进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区之间相互了解,相互联系。统计表明,95%以上的同学家长、往届毕业生、同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感到满意。学校还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对学校管理进行改进或对师资配备进行调整。附中人的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我校在校学生有着极强的集体荣誉感,爱校如家、以校为荣、为校争光。往届毕业生对学校也充满感情,他们对母校充满了感情,以不同方式表达着对母校的关心和怀念;

如今的附中,坚守校训:品尚行范、思致超越;师资精良,管理精致,设施一流;教育资源雄厚;学校正朝着具有“精致、尚美、超越”文化特质的方向飞速发展,在教育、教学很多方面都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赢得了社会各方好评。

 

 

 

问题与不足

 

改进措施和目标

 

 

2)基础数据

学校声誉调查(满意度

学年度

学生

家长

往届毕业生

教育同行

社会各界

2020-2021

99%

99%

99%

92%

95%

2021-2022

98%

98%

99%

94%

95%

2022-2023

98%

98%

98%

93%

95%

平均满意度

98.3%

98.3%

98.7%

93%

95%

 

 

3佐证要目

佐证资料名称

主题词

成文时间

档案卷宗编号

1.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人才资源服务社区

设施与人才

2022/04

V-4-001

2.志愿者服务社区

志愿者

2022/04

V-4-002

3.结对帮扶兄弟学校

结对帮扶

2022/04

V-4-003

4.服从教师调配支援兄弟学校

教师调配

2022/04

V-4-004

5.招生规范同行尊重

规范招生

2022/04

V-4-005

6.潜心教学广教研活动同行好评

同行好评

2022/04

V-4-006

7.学校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调查

2022/04

V-4-007

8.艺体特色增风采

特色优势

2022/04

V-4-008

9.高校优质生源基地材料

生源基地

2022/04

V-4-009

10.优秀毕业生跟踪

毕业生

2022/04

V-4-0010


四、办学特色建设报告

 

深化五育并举,让育人方式更加丰富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特色建设报告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坐落于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地处主城区核心位置。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定追求精致、成就卓越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精致教育”“以美育人”等教育品牌,现已成长为一所“社会关注、家长放心、学生喜欢”的优质四星级高中。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寻育人方式的变革之道,一直在探寻五育并举的落地之途,一直在探寻办学特色的深化之路。根植于对五育并举的深刻思考和行动设计,在主动顺应时代变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办学特色,积淀了艺术(美)、体育(体、科技(劳)三个方面的办学特色。

一、赓续艺术办学传统 唱响艺教特色

艺术特色,脱胎于26年前和南师大联合兴办的高考艺术班,插上“以美育人”的价值翅膀,沿着“两个融合”的提升路径,形成“二全三级一载体”的艺教模式,创建成为江苏省首家艺术课程基地。

(一)起源

早在1997年,学校深入研究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培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和南师大联合开设高中艺术特色班。学校的艺术教学创举不仅成为全市首家,在全省也是最早,艺术教学影响力迅速提升,艺术教学的覆盖面和规模也不断扩大。

(二)发展

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借助以往多年的探索实践,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特色和师资特长,确立“以美育人”办学方略,坚持艺术教育和学校文化建设相融合、艺术教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融合,着力从建设校园文化、改善艺术教育设施入手,让校园每一处环境都洋溢以美育人的功能。在总结过去艺术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凝练出“二全三级一载体”的艺教模式。学校通过每年定期举办“经典诵读节”“感恩节”“文化艺术节”“专业教师年度展演 (作品展) ”“尚美人物 (团队) 颁奖盛典”等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提高学生的艺术才能,逐渐形成了以艺术教育见长、坚持以美育人的办学特色。

(三)成绩

学校获评省艺术课程基地,省首批艺术特色学校,创立艺术教育模式二全三级一载体”,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多次获得市高中教学质量特等奖、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市年度教育工作目标优胜单位等称号。学校还先后获得全国重点课题实验基地、省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全国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全国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诗教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学校、省首批和谐校园、省德育先进学校、市淮海戏传承基地、市艺术课程基地等荣誉称号。学校也多次被《中国教育报》《淮安日报》、淮安电视台、江苏教育新闻网等媒体专题报道。

2018年,在市中学生体艺文化节比赛中学校获得舞蹈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声乐1个二等奖。2019年,学校获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合唱、舞蹈、民乐三个集体项目的一等奖。2020年,学校获市中小学生才艺大赛5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的好成绩。2021年,学校的朗诵节目《在欢呼的人群中》荣获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后参加全省评比,获省“我心向党”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2022年,学校的朗诵节目《我爱你,中国》参加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共同主办的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小学少先队员重要回信一周年“红色经典主题诵读展演”活动,荣获一等奖。

二、主动发挥育人价值 培育体育特色

习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校依托“教体结合”平台,以“体育传统项目校”为抓手,遵循“以体育人”价值思考,整体架构体育特色建设体系。

(一)起源

学校早在80、90年代就非常重视排球教育,曾经培养出进入国家队的刘伟和国家青年队颜晓晖,进入2000年以后,又陆续输出省、市队秦永亮、李多、张英杰、刘丹等多名优秀排球运动员。在此基础上,学校经过多年的追求和积淀,将体育发展成为自身特有的传统特色优势。

(二)发展

“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涵养品质”,体育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处处体现着育人的功能。学校在做好学科教学的前提下,稳步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体育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高度重视体育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工作的运行体系,把开展体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体育工作有目标、有组织、有责任人,在学校育人方式整体设计中逐步形成体育特色。

(三)成绩

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橄榄球)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和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多年前,学校的女子橄榄球队在省锦标赛和省“十八运”上曾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队中有6名同学被选入国家青奥队,其中3名同学成为国家队主力。她们在第二届亚洲青少年运动会和南京青奥会上,分获亚军和季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2018年,学校“市长杯”校园排球比赛中获得男子、女子组两个冠军;在省19届运动会排球比赛中取得第二名;在第34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1金、10银、2铜,总分第二的好成绩。2019年,学校承办了市第七届教体结合校园排球联赛总决赛,并获得高中男子、女子两个冠军;首次参加四星级学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就以6金2银3铜的好成绩获团体总分第二名。2020年,学校承办了市第四届职工排球比赛,教工队获得第四名。 2021年,学校代表队获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暨第七届中小学生排球比赛高中男子组冠军;获市高中男子组篮球比赛冠军。2022年,学校获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暨第八届中小学生排球比赛高中男子组冠军、高中女子组冠军;被评为市年度优秀体育活动承办学校。2023年,学校承办市第38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并获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

三、坚持智领未来战略  做强科技特色

科技特色,根植于30多年前的社区劳动教育实践,呼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大潮,确立“智领未来”的育人战略,培育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劳动者,开创普通高中学校科技教育新局面。

(一)起源

学校本着劳动育人的朴素情怀,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启了劳动教育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指导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从这个时期开始,学校就逐步“科技、劳技、家校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二)发展

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以智慧校园为基础,以创客联盟为抓手,注重拓展科技创新社团的内涵。为落实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深入推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将社团活动作为锤炼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先后成立了“小爱迪生科技社团”“3D 创意科技社团”“激光雕刻科技社团”“单片机科技社团”“编程设计社团”等学生创客社团。坚持以“我探究、我创新、我快乐”为活动宗旨,以“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动脑能力”为活动目标,通过开展3D 建模与打印、激光雕刻、单片机应用等系列活动,为学生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们在体验科学魅力的同时,拓宽自身的视野、提高自身的素质,也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三)成绩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省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十三五”首批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市科技创新课程基地。组织开发的《中学生电子科技制作教程》《走近神奇的3D 打印》《stem 电路工程师》《玩转单片机》等创客教育校本教材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

2018年,在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中,陆取同学被评为优秀营员,唐士海老师被评为优秀教师。2019年,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荣获科技创新大赛专项资助奖一个,二等奖两个;徐晏清同学获全国航空模型无人机竞速比赛第七名。2020年,在省中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选拔中,徐晏清、苗栋、陈诚三位同学的相关课题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2021年,张昕、徐晏清、杨杰高票当选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优秀营员;徐晏清的《火箭垂直回收演示仪》获省自制教具科技模型制作类大赛一等奖;端昱涵同学创作的微视频《播撒公益的“种子”》获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省一等奖第一名,并作为市唯一的代表成功晋级国赛。2022年,王欣同学获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韩祈丞、王清阳同学获得省信息素养大赛科创机器人一等奖;严玙璠、朱文睿同学获第二十一届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无人机项目一等奖。

四、办学特色建设的前景展望

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弘扬以美育人传统,打造卓越教育品牌”的办学策略,基于业已形成的艺术、体育、科技三大特色,坚持五育并举,紧紧围绕“成就卓越”这个核心育人目标追求,面向全体师生,全面深化育人方式变革,秉承优质、特色的导向,不断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多元化成才。

 

 

 

 

 

 

 

 

 

 

 

 

 


五、学校发展规划、专家论证报告及教育部门批复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期间,学校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为全面开创学校事业在新起点上跨越发展的新局面,根据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淮安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特制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绩:

“十三五”期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质量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发展办学特色,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几年来,学校始终着力提升文化品位,为优化管理营建新生态;始终着力洞察变革趋势,为办学实践赋予新思路;始终着力聚焦学习品质,为质量提升构筑新支点;始终着力强化质量管理,为内涵提升重建新体系;始终着力加强学科建设,为面向未来历练新队伍;始终着力演进特色理念,为优质特色赋予新格局;始终着力推动项目创建,为赶上时代厚植新品牌;始终着力优化办学条件,为改变形象提供新支持;始终着力抢拓发展空间,为后发先至搭建新平台。全校上下从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呼唤出发,坚持内涵发展,坚持精致传统,坚持务实创新,全力赶上时代,实现从三星学校到四星学校的攀登,开展新校建设、内涵项目布局和教育供给提档升级,为实现附中振兴打开质量思维、专业视野和空间格局。学校成功创建成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连续四年获得淮安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特等奖,新校区项目基本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学校先后获得了“十三五”智慧教育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全国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生命教育先进单位、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排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青年文明号、省科普教育基地、省“书香校园”、省国家司法考试优秀考点学校、省教科研先进学校、省青年文明号、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省模范职工之家、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省文明校园、省英语课程基地、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单位、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学校、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特等奖等100多项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形成以“精致教育”为品牌的质量管理模式。学校晋升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精致教育”获评“淮安市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为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在制度建设、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形成以“以美育人”为核心的学生培养策略。学校获评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尚美民乐社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红领巾社团”。 “三周四节”、“十大系列主题教育”、社团联盟等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形成以“要素融合”为特征的“融·学课堂”风格。学校连续多年组织以"2+3+X融·学课堂"为主题的淮安市"广教研"观摩研讨活动,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从2017年开始,学校连续4年荣获淮安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特等奖,连续多年保持高速、特色、优质发展的良好态势。

形成以“前瞻项目”为代表的教育科研品位。学校获评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学校。依托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智慧云课堂环境下深度学习研究》、省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基于LA技术的精品课堂实践研究》和省规划办“十三五”重点课题《基于LA技术的“智慧云课堂”应用研究》等,稳步推进教科研发展。

形成以“六大中心”为标志的办学条件优势。学校建成阅读调适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学科实验中心、科技教育中心、教学研究中心、体育活动中心这六大中心,同时拥有全市最专业的尚美剧场、最先进的学科实验室、最完整的学生社团实验平台。精致、生态、智能、人文的学校新校区项目于20219月正式投入使用。

形成以“排球基地”为支点的体育教学特色。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排球特色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多次在省、市级排球比赛中获得中学男子组、女子组冠军。学校大力发展校园排球特色,深化体教融合,成绩斐然,首次参加四星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就以623铜的好成绩获团体总分第二名。

形成以“品格工程”为主体的尚美德育体系。学校的“基于新劳动教育观的‘五四’课程建设”被确定为2020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项目。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多方面品格提升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形成以“文化传承”为坚守的书香校园特质。学校获评全国中小学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省书香校园、市书香校园。在2020年市“诵读中国”经典诵读比赛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并获得中学组教师、学生所有最高奖项。学校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经典诵读已成为全校师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传承活动。

形成以“止于至善”为价值的队伍建设格局。学校获评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学校。持之以恒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V-TOP”青年教师成才工程被评为淮安市“十大先进操作法”,推动了青年教师团队式成长。

形成以“科普基地”为平台的科技教育亮点。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学校在整合学科教师队伍基础上,成立了淮阴师院附中创客联盟团队,先后组建“走进神奇的3D打印”等15个科技创新社团(项目组),学生获得全国、省、市各级众多奖项。

形成以“英语基地”为旗帜的学科建设优势。学校获评江苏省英语课程基地。成立“英语名师工作室”,和省、市其他名师常态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打造“研究共同体”,资源共享,拓宽教师学习渠道。该项目的申报成功弥补了学校乃至周边区域英语学科研究的短板,极大地推动了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学科建设。

形成以“课程基地”为支柱的艺术教育传统。学校获评江苏省艺术课程基地,艺术特色办学模式“二全三级一载体”,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淮安市第一家省艺术课程基地,带着20多年艺术教育的底蕴,学校已形成完善的艺术课程体系,尚美艺术课程基地的辐射作用日趋显著。

(二)基本经验: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附中人的团结拼搏,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所形成的基本经验是:

一是始终遵循党建领航。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优“智慧先锋”党建文化品牌,形成“1116”党建工作模式,实现了强化党建工作融合力,赋能学校更高水平崛起的工作目标。

二是始终践行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方面多点开花,致力于科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形成学校新的办学亮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源头治理,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一步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

三是始终坚守兴校立场。“自强不息、务实创新”的附中精神感染下,全校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一年更比一年好”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础目标。从学校发展接续推进的维度看,经历了“追求精致、坚忍图成的转型发展阶段”和“团结拼搏、自强不息的崛起赶超阶段”,正在迈进“后发先至、精美锐高”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四是始终坚定内生崛起。秉承“自强不息、转型崛起、追求精致、成就卓越”的信念,以更加积极的“变”来带动更加主动的“跟”,以更加有为的“干”来促进更加显著的“进”。从六秩历程担当作为的维度看,内生转型崛起是决定学校发展路径的重要举措,附中实现了从落后到回归再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发展跨越。

五是始终秉承精致传统。围绕精致教育“七大工程”持续深化精致教育品牌,坚守“追求精致、凸显绩效、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从办学思想不断鲜明的维度看,“精致教育”系列操作法让办学行动有了一脉相承的主张,学校质量体系和专业生态从量变的累积产生了部分质变,正在向质变的巩固和拓展推进。

六是始终锚定高质发展。传承“追求精致、止于至善”的精致教育传统,高质量研制学校发展规划,高水平推进课程教学改革,高标准培养优秀教师团队,高品质提升办学特色品牌。从办学内涵不断丰富的维度看,回归“高质量发展主赛道”让我们恢复了质量跨越、特色升级的能力和底气,培养出一支支能担当高品质内涵项目的教师团队。

七是始终凸显务实创新。坚定办好学校的初心和勇气,进一步增强内生改革发展的动力。从学校事业不断攀升的维度看,实干和创新是事业腾飞的两翼,业已形成既尊重经验之善又防范经验之恶的思维方式,深刻记取“生于进化,死于固化”的教训,不断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有效克服“经验的积累薄、经验的提纯杂、经验的进化慢”所带来的观念纠缠,取乎其上的改变力开始被纳入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

八是始终坚持敢于竞争。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努力营建取乎其上、团队成长的教师发展导向,着力培养自己的学科专家,着力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品位,着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从爬坡过坎砥砺求进的维度看,“犯其至难、图其至远、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让我们抓住了有限的一些机遇,干成了一些曾经想干而不敢干的事,做成了一些可为可不为而真该为的事,为学校再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九是始终突出团结共进。我们携手实现了对学校发展的“路径进程、文化气质、内涵底蕴和发展格局”的改变、丰润、厚植和放大,回归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建设形成精致、自强、担当、卓越的学校新文化,创建形成内涵发展项目群,开拓形成“一校两区三部”和“精美锐高”的新发展格局。从众志成城共创争先的维度看,我们实现了从三星级学校到四星级中档学校的大跨越,从粗放边缘式发展到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大跨越,从被动者追赶者到局部引领者的大跨越,基本完成“转型发展”和“崛起赶超”两大发展任务,正在昂首向精美锐高的新目标迈进,而前两个目标的实现又为新目标积聚了力量,创造了重要的前提。

 

二、“十四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资源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扩大普通高中规模”。淮安“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以“安全稳定、优质均衡、百姓满意”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学在淮安”品牌内涵,加快建设长三角北部教育高地。

“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主要有:

1.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新要求。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环境,我校要紧紧抓住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矢志后发先至,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

2.育人方式变革评价改革指明新方向。党中央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在育人方式转变背景下,进一步挖掘凝炼办学特色,促进学校优质、特色化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迈上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呼唤新举措。我们要面向高品质高中办学愿景,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践行科学办学思想、造就卓越师资队伍、建设优质课程体系、健全学校管理机制、不断丰富校园生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智慧教育范式、深度开展国际交流等方面不断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4.学校六十年砥砺前行正迈入新阶段。进入60+和四星时代,要清醒认识我们所处方位,正确把握发展大局。从发展阶段看,我们踏上了高品质学校新征程,必须牢记崛起初心,不负光荣愿景,自觉对标高品质学校标准,展示高质量跨越发展新作为;从区域空间看,我们置身于市域普通高中快速发展新坐标,必须深度融入高质量发展主赛道,进一步拓宽视野、放大格局,把握高质量跨越发展主动权;从历史时空看,我们迎来集团化办学新机遇,必须积极回应淮安人民对优质教育的美好夙愿,开拓奋进,逐梦前行,创造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图景。

5.高级实验中学投入使用打开新格局。淮安高级实验中学集“绿色、生态、人文、智能”于一体,办学条件全省一流,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未来需要。新校建设必将为我校创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增添新的动力,必将进一步推动我校科学、高位、优质、特色发展,一定会在淮安教育改革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十三五”期间,学校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十四五”期间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

1.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对学校发展发出更高期待。新的时代,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更具挑战。

2.课程改革和考试命题改革对教育教学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将带来学校教育质态的变化,对学校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信息技术和教育深层融合对教师素养提升开出更高标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升级和服务创新给教育教学形态、教育服务业态等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和探索新技术条件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育教学形态、变革学校组织形态、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优化教育治理及促进教育评价改革的有效途径迫在眉睫。

4.区域内诸校你追我赶对学校体系生态建设带来更高挑战。未来几年,我市还将兴建多所高中,全市普通高中之间的校际竞争及生源竞争日渐激烈,我们要正视淮安基础教育布局变化及市内外高品质高中建设进程衍生的压力。

5.教师职称评聘困难的局面对解放办学活力形成更高压力。受岗位设置限制,近年来,我校高、中级职称教师的职称评审遇到困难,我们必须直面问题,主动应对,积极破解难题。

 

三、“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精神及省市教育事业发展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精致教育”办学传统,弘扬“自强不息,务实创新”的担当精神,张扬“精致、担当、卓越”核心文化,遵循优质、特色的内涵发展思路,以“优化学校治理”和“学校品牌建设”为两条主线,以提升质量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抢抓机遇,深入实施“七大战略”,统筹“五个建设”,落实“九项工程”,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以学生为主体,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教育全过程,努力培养“气正、学博、勇毅、卓越”的具有学校特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以教师为主力,切实打造“至诚、至精、至深、至善”的师资队伍;以文化为灵魂,积极凝练“精致、担当、卓越”的学校文化,建设“精致、生态、人文、智能”的现代校园。

(二)总体目标:

统筹“一校两区三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展示“文化更优、活力更强、内涵更厚、声誉更靓、治理更精、生态更美、发展更锐、质量更高”新作为,书写“后发先至”新篇章,努力把学校办成“市内一流、省内知名、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研究型、现代化高品质学校”。

具体目标:

1)立德树人,凝炼尚美德育体系。坚持潜能激发战略不懈怠,树立成长型思维和积极教育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强化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与德育为先原则,深入开展“强国有我,我们都是收信人”教育活动,深化思政课建设,建设面向核心素养的尚美德育课程体系,以尚美德育课程为中心,指导并带动多途径育人,形成“一点牵多线”的德育策略;构建“五心六自”尚美德育模式。

2)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项目驱动战略不放松,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发挥高品质内涵项目驱动作用,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结合现代技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与高考要求,优化学业生涯规划指导,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3)以师为要,全面提升队伍素养。坚持思想保障战略不偏离,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建设“追求精致、止于至善、取乎其上、成就卓越”的教师文化。加强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学校建设,确立“高一层、先一步”的培养定位,以内涵项目为抓手,实施团队式成长策略,持续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效用,以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与市级学科带头人为标杆,以学校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团体为支撑,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建设一支“至诚、至精、至深、至美的讲团队协同、讲岗位信用、讲专业效能、讲共同价值”的优秀教师团队。

4)优质发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坚持系统升维战略不纠缠,持续优化质量生态,以顺应更高水平的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立足课堂,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2+3+X要素融合的‘融·学’课堂”范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引导学生科学选课,稳妥实施走班教学,充分利用校友、家长资源,深入开展社团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5)与时俱进,前瞻建设智慧校园。坚持智领未来战略不停步,培育具有现代性、前瞻性、大局观、智慧型的管理和骨干队伍,推动学校行稳致远,勇立潮头。强化现代教育观念,继续完善校园现代化管理制度,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建设智慧校园,提升省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水平。持续更新优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形成,打造科学教育高地。

6)继承发展,着力强化办学特色。坚持特色升格战略不自满,凝炼60年学校精神,薪火传承,创新发展,形成更具品质的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扎实推进英语、艺术、科技省级课程基地、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省劳动教育内涵项目等平台建设,深化以美育人,推进师生共进,扩大办学影响,不断丰厚特色教育内涵。

7)治理升级,着手组建教育集团。坚持集团发展战略不迟疑,顺应淮安教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资源再重组的要求,以淮安高级实验中学、淮阴师院附中、淮安市田家炳中学为基础,着手组建教育集团,建立健全集团化办学体系,落实管理共襄、文化共生、师生共培、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情感共通、质量共进的实践路径,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效应,更好满足淮安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四、主要发展任务及其实施策略

(一)学校治理体系

1.建设任务:

坚持精致教育传统,按照“管理精湛、文化精粹、队伍精良、育人精心、课堂精品、校园精美、特色精彩、学校精进”的要求,不断培育学校的担当气质,打造成就卓越的学校教育品牌。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锤炼具有“大局意识、先锋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争先意识、危机意识”的管理团队。进一步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逐步形成“精致管理、内涵发展、自我进化、社会促进”的精细化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硬件,逐步形成文化校园、数字校园、精致校园、生态校园,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主要实施策略:

1)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党建工作。坚持党对学校发展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聚焦意识形态工作,深化党员教师引领力提升工程,让全校上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抓好党建规划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组建教育集团,打造学校品牌。坚持集团发展战略,以淮安高级实验中学、淮阴师院附中、淮安市田家炳中学为基础,组建教育集团。坚持目标导向,明确“增量、优质、均衡、共进”的集团化发展定位,打造出“全市一流、省内知名”的教育品牌,准确定位各校发展战略,明晰集团各校办学具体要求,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使学校品牌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质量信誉,更好满足淮安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提炼品牌精髓。激发发展活力,实施集团文化理念共生模式,凝练集团文化向心力,从学校精神、制度文化、组织行为等方面积累和建构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把品牌建设过程转化为教育理念形成和教育理念实践的过程。

——熔炼品牌实力。强化制度设计,围绕集团化办学的组织形态、职能定位、管理模式、运行方式和工作开展进行顶层设计,完善集团会议制度,推行教学教研联动机制,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制度化、规范化运行。优化干部教师队伍配置,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和专业发展平台,推进集团校共同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从建设品牌教师、品牌学生、品牌课程、品牌文化、品牌服务、品牌标识等方面入手,把品牌建设转化为学校品质打造的过程。

——锤炼品牌形象。强化形象设计,构建集团发展愿景,将品牌形象融化在全校师生的言行举止之中,体现在教育教学每个环节之中,从社会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倾听家长和学生的心声,根据他们的合理建议提升、创新品牌形象。

3)注重推陈出新,完善学校制度。坚持精致管理、依法治校,逐步形成以学校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学校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深化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指挥畅通、运行高效的学校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分级聘任、层级管理、责权明晰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学校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领导力提升工程,建立校内各级领导岗位竞争上岗制度和任期考核制,重视后备干部培养,把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提拔到干部队伍中来,锤炼干部队伍“追求精致、步调一致、动真碰硬、贯彻有力、系统思考、担当有为”的工作作风。规范岗位目标责任制,强化绩效考核,完善奖惩制度,逐步探索、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科学、合理的考核体制。

——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密切与高等院校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与友好高等院校的交流,达成合作意向,形成相关协议,充分利用好高等院校学术、科研、项目、师资等优势助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4)秉承精致传统,完善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健全的内部治理体系,深化“精致管理工程”,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有机协调处室和年级之间的关系,形成政令畅通、各司其职的运行机制,构建有序、高效、民主、和谐的内部管理体系。落实网络安全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健全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和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增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预警防范能力,采取有力措施切实防范学校的信誉危机事件以及持续发展危机事件。

5)完善硬件建设,建设智慧校园。建设学校信息技术中心、科学教育中心、艺术教育中心、阅读调适中心、学科教研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师生生活中心,按照“文化校园、数字校园、精致校园、生态校园”的要求,进一步实施环境建设,优化、美化校园各区域的功能。

——全面升级校园网配置,实现集团校区之间网络一体化,统一办公平台,一个信息出口,实现全局安全管控,实现学校办公管理自动化、教学管理自动化、通讯管理自动化,争创省智慧校园。

——进一步加快校园数字化建设步伐,打造网上教学教研平台,实现教研线上线下融合,减轻教师不必要的教学负担。

——及时更新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智能会议系统,打造智慧物联网,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实现师生统一身份识别,实现人与空间识别感知。

——打造智慧信息发布系统,泛在阅读环境,系列多学科融合创新工作室,助力学生全面素质、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实施学生教室照明效果提升工程,维护学生用眼健康,全面改善日常学习环境。

——进一步改善宿舍条件、餐厅条件和办公条件,重视师生生活和工作设施建设,优化就餐环境,做好师生后勤保障。

6)组织精品活动,提升办学影响。做好教育集团成立的宣传推介活动,做好学校成立6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做好优秀教师(团队)先进事迹及其精神品质的宣传弘扬活动,做好校园“三周四节”、尚美典礼、教师节表彰等系列活动。

(二)学校德育与学生发展

1.建设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潜能激发战略,围绕核心素养,深化“五心六自”德育模式,以“气正、学博、勇毅、卓越”为校训,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突出的综合素质,使之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具备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等品质,展现新时代学生应有特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依托心理健康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完善德育课程建设;立足全面发展,凸显个性培养,完善评价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优势发展提供适合的课程。

2.主要实施策略:

7)德育课程体系化,落实课程共建。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探索“主题大单元”课程方式,在集团校联动创建卓越教育课程、尚美教育课程,做到德育课程序列化,构建主题教育活动图谱,结合不同年级、不同节点,渗透育人目标,开设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德育课程,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德育课程形式要具体,强调实践操作;内容要鲜活,强调生成体悟;目标要前瞻,强调人格发展。在课程中既体现学校德育特色课程的育人功能,又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感悟和收获。

8)生涯导师全员化,逐梦精彩人生。适配新高考,发挥学校生涯规划室功能,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面向全体老师组建生涯导师团队,邀请家长学长进校开展“职业面对面”讲座,积极开展生涯指导工作的实践探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帮助学生适应环境、悦纳自我;学会规划、完善自我;强化责任、实现自我。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学生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9)劳动教育课程化,促进品格提升。依托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推动我校劳动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在校本劳动岗位的基础上,与各级各类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合作,以职业体验、志愿服务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组织开展“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围绕“走近大国工匠、致敬劳动模范”主题,组织开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系列活动。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培育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

10)学生社团精品化,助力多元发展。加强社团联盟管理,优化社团质量,丰富社团活动,增强品牌意识。做好社团招新宣传、社团巡礼、活动展示,努力形成5-8个有影响力的学生社团。社团发展与校本课程关联促进,落实社团校本课程的实际操作。发挥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功能,使社团活动机制化、系列化,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机制的形成。

11)队伍建设专业化,构建师培体系。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工程,建设一支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使命感,乐于奉献,热爱学生的班主任队伍。建立班主任培训、选拔、任用制度,利用V-top班主任团队平台,积极帮助新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通过班主任主题沙龙,总结推广我校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整合师训课程。定期召开德育组长、班主任会议,做好文明班级系列、优秀班主任评选工作,树立先进典型,积极引导班主任搞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机制,推行课任教师共同参加学生常规管理,齐心协力育人,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教师以结对的方式,一对一,一对多,从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关注特殊学生和弱势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12)班级建设阶梯化,赋能高质发展。构建“文明班级---特色班级---高质量班级---周恩来班”的班集体创建阶梯,促进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良好个性的发展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德育常规管理形成体系,每天三次卫生打扫,每周一次大扫除,杜绝乱扔垃圾、边走边吃和校园骑车行为,规范手机管理使用要求。班级文化建设形成风尚,营造德育为先、质量为本的班集体建设氛围,将班集体建设化为学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直接、最切近的途径,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创新班级文化载体形式,从根本上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水平。

13)学生综评规范化,搭建攀登平台。开展学生习惯素养提升工程,依托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围绕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我认识和生涯规划六个方面,抓好真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等关键环节,确保评价内容全面完整、程序严谨规范、材料客观真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构建“班级、年级优秀学生---校尚美年度人物、校园之星---市最美中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学生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多样化成才。

14)家校协同紧密化,构建家长课程。重视家校共育,建立从爱出发、立德树人、科学施教、家校合力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展家长教育素养提升工程,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主题沙龙、家访等多种形式,探讨教育孩子的有效经验与科学方法,让家长更好地理解教育、参与教育,形成良好家校教育合力,增强合作共建的教育意识,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不断进步。以经典教育理论为依托,以目标明确、科学严谨、行之有效、循序渐进为原则,以家长课程体系化、渠道多样化、考核制度化为发展思路,搭建学校统筹与年级班级运作相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挖掘广大教师的有效经验与成功做法,为家长开设成长进阶课程,为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创设路径;引导家长自主成立家长课程研发委员会,由各班班主任和家长代表组成,定期发挥家长自身专长开设家长课程。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

1.建设任务:

坚持系统升维战略,开展学科建设,抓实教学常规,深化质量生态治理工程,普及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思维,积极探索适合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型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全力丰富“融﹒学”课堂的内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建设,制定集团课程方案,建立整体优化的“必修加选修,学科加活动,基础加拓展,国家加校本”的课程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主要实施策略:

15)推进智慧课堂改革,打造“融·学课堂”品牌。持续解决支持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能的问题,不断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水平,推进实施“指向学科素养的融•学课堂”一型多式教学实践,促进深度学习。在已有教学资源基础上,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途径,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大数据平台,提升学生学业采集与学情追踪反馈系统的使用效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学习方式,以项目式学习、挑战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及其他类似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深度、个性化学习。建设基于“互联网+自主学习”的在线学习平台,利用开放式资源,促进学生线上、线下融合学习,促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乐学、善学”的转变。

16)改进督导评价制度,严密教学常规体系。持续解决强链、固链、补链深化质量生态治理工程的问题,围绕教学常规,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督查与指导。抓实教学过程管理,落实教学“六认真”,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在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注重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而有效的过程督导评价体系,发挥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7)构建学科建设平台,致力专业效能提升。开展学科建设,持续解决夯实学科基础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学科教学体系化建设。三年一贯制规划学科教学体系,根据国家教学改革的方针政策,根据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结合教情学情,合理规划好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每一学段的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形成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专业性的引领每一阶段的学科教学,使学科教学更接地气,更具研质,学科教学的效能更具高水平。每个学科组需要进行三年一贯的教学规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教学体系化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专业活动序列化建设。学校课程教学中心围绕质量监测十项常规,课堂教学九大平台开展常规教学工作。学科组参照课程教学中心全年规划要求,依据学科特点,依据学段需求,依据校情学情,依据发展目标将学科的活动全年序列化,具体到每年、每学期、每月的具体活动,借助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性水平。

——学科教研主题化建设。学科组的教研围绕主题开展,串联听课与评课、对国家教育方针的学习、对中高考形势的分析与研讨、对课程标准的研讨、对中高考试卷的研究等。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收获、有总结。提高学科组教研的专业性和研究性,提升教师的专业性水平和研究性水平,并将主题化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常态教育教学质量。

——微型课题常态化建设。微专题研究作为备课常态化工作的底线要求,可以围绕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难点、学情反馈、考试动态、教材研究、解题研究等进行微型课题的确定,可以围绕常态工作中遇到的教学问题,教学中的某个难点,学生学习中的某个问题进行微型课题的确定。预先确立微型课题的序列,分工准备,集体交流,形成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既提高常态化教学效能、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

18)服务学生科学选择,促进课程丰富适切。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建设覆盖集团各校又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组织集团各校开发尚美课程和卓越课程,确保学生完成全部的必修课程的同时,开发丰富的选修课程以供选择。建立一批特色鲜明的学生社团,加强指导,科学规划,培训师资,提供条件,促进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坚持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相结合。不仅开设好“学科类”的选修课,更要重视开设反映科技发展、时代热点的“研究型”、“拓宽型”、“综合性”的选修课,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坚持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活动类课程指定课程(校班会、体育锻炼等)与自选课程(科技、劳动、艺体、学术等)相结合。

——重视创造性课程的开设。加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选择指导、研究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估,提高学生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神。加强创造发明课、科技制作课、自我设计课、自主实验课等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指导。强化竞赛的组织管理,建立跨年级、专业化、有协作精神的竞赛辅导团队;创新培养模式,倡导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加强对外交流,提升竞赛层次。

——坚持五育并举。认真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法规,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体育锻炼时间,每个学生能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认真制定艺术教育工作规划,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每个学生有一项艺术爱好或特长。发挥科学与劳动教育课程的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科学教育优质资源,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团队,以社团、兴趣小组等方式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以各级各类比赛为契机踊跃展示学习成果,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呼唤的新型劳动者和接班人。

——加强课程管理。认真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申报与实施,加强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推进校本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建设。

(四)教师队伍与教育科研

1.建设任务:

坚持智领未来战略和项目驱动战略,开展项目建设,紧扣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建设要求,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基于“淮水文化”的引领建设“追求精致、止于至善、取乎其上、成就卓越”的教师文化,深化“至诚、至精、至深、至美”的教风,坚持团队式成长的队伍建设思路,瞄准“先一步、高一层”的发展定位,建设一支由专家型、学术型名师和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梯队。把握“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基本辩证关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研究型作为学校办学能级提升的重大引擎,进一步完善教科研评价体系,组建科研项目团队,争创高品质内涵项目,实现教科研工作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2.主要实施策略:

19推进师德召唤行动,打造师德建设品牌。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20开展质量达标评价,丰富深耕课堂典型。系统推进学科组织强化行动和课堂教学改进行动,通过行动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硬实力,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文化精神力和队伍专业力。

21开展专业发展规划,打通内生发展瓶颈。“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引领发展自觉,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业务能力精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

22拓宽教师成长路径,构建系统培养范式。深入实施“青蓝工程”、V-top青年教师成才工程,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大赛等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重视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完善奖惩条例,以团队的方式以赛促训、以赛争优,引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加快名师包括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发挥名师工作室效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3发扬书香校园传统,创建读书示范工程。持续举办第十二届到第十六届校经典诵读节活动,开展全校同读一本书及读书分享等活动。组队参加每年省市级经典诵读比赛,不断突破创佳绩。

24健全继续教育机制,形成省级培训样板。保证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考察的经费不低于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10%。进一步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实效。着力培养教学与科研骨干,打造学科领军人物,争取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达到5人,特级教师8人,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25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彰显制度文化效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责任感、主人翁意识。

——强化制度管理。制定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教师管理制度,规范从教行为,做到以奖为主,奖惩结合。狠抓制度落实,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注重精神引领。弘扬教职工的主体精神,增强广大教职工的责任心、忧患意识,提高向心力、凝聚力,将教职工的思想言行统一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愿景目标上来。

——保持队伍活力。积极争取教师编制,力所能及缓解职称评聘困局,完善能进能退的用人机制,做好队伍稳定工作。

——深化绩效考核。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学校教师队伍。加强岗位考核,完善奖惩机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合理流动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增进职业幸福。创设团结、民主、积极、自觉、取乎其上的工作氛围,使教师在不同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逐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进一步优化教职工体检项目、提高标准。按计划更新办公电脑,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26全面布局省市课题,提高集体研究水平。持续解决增强研究性提升队伍专业力的问题,抓住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专项课题的研究机会,用课题统领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和研究感。

——建立总课题统领下由若干子课题组成的动态课题体系。加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重点课题研究,保证各级课题高质量结题并有效推广。“十四五”期间内,至少完成2项国家级课题、10项省级课题和30项市级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及结题工作。

——每年课题立项省级不少于2项、市级不少于8项,力争两年到三年至少一项国家级课题立项,全部课题按时结项、三分之一及以上被评为优秀。

——完成省跟进式改革重大项目课题研究,再创一项与其相当的专项重点课题。持续聚焦用水文化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用丰富的成果回应“如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诉求。

27聚焦内涵发展项目,打造人才培养高地。深化项目建设,张扬团队成长底色,持续解决以内涵项目锻塑人才引领发展的问题。立足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导向和学校内涵发展潜能亮点,及时组建相关团队,通过申报省市级项目的形式进行推进,发挥重点内涵项目的先锋性作用。

——依托省级教师发展基地校和“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两个项目,健全教师项目组工作机制,落实相关要求,引导更多教师参与项目建设。

——基本形成由八个以上高端内涵项目构成的项目群,至少再创成一项省级前瞻性项目或与其相当的研究项目,至少再获评一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持续重点跟踪一个文化学科组的内涵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实践活动和承办高端学科研训项目等方式,提升该学科育人质量能级,学科品牌在省级范围有影响。

(五)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

1.建设任务:

落实思想保障战略,深化文化建设,按照文化共生的路径,整体建设集团各校的文化体系。根植“精致教育”传统,围绕“成就卓越”的办学理念,以“气正、学博、勇毅、卓越”的校训为核心,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砥砺“精致、担当、卓越”学校气质,使校园丰盈文化生态的烘托和支持,为把学校办成“市内一流、省内知名、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研究型、现代化高品质学校”烙下鲜明的精神底色。坚持特色升格战略,继续加强“艺术、体育、科技三大特色”品牌建设,深化德育内涵,打造劳动教育新高地,基于艺术、科技和英语课程基地创建课程基地群,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努力把学生培养为“气正、学博、勇毅、卓越”的时代新人。

2.主要实施策略:

28做好学校文化的内涵解读。加强校史和传统文化的整理,通过对“精、美、锐、高”和“精致、担当、卓越”等的多角度、深层次解读,开展担当精神培育工程,深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体现“文化传承与思想引领的统一、氛围熏陶与内涵滋养的统一。

29加强学校气质的形象宣传。系统设计学校文化符号和标识,充分运营宣传平台和渠道,推介学校的办学成果和经验,展示师生风采,提升学校形象,通过生动的办学实践不断丰富“精致、担当、卓越”的主流文化内涵,鲜明学校文化特质。

30发挥主流文化的育人价值。充分挖掘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校史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加强担当教育,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加强目标引领,激发学生主动发展、成就卓越;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锤炼学生“气正、学博、勇毅、卓越”的品质。

——凝练勇于担当的精神文化。教师要担当胜任立德树人和教学改革的岗位责任,干部要担当办学思想和核心领域的领航责任,学生要担当刻苦学习和成人成才的发展责任。全校上下要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时不我待、办好学校的历史担当和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岗位担当。

——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遵循以人为本、追求精致的理念,进一步完善、构建学习制度体系,使学校各项制度规范、科学,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打造人文生态的环境文化。进一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格调高雅、大气灵动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全校师生的文化素养,发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

——形成至善至美的行为文化。深入开展“一训三风”的宣传与学习,引导师生追求高尚的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进而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

——创建深耕易耨的课程文化。以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根本,构建具有中国魂的课程生态;以尊重主体、激发活力为方法,构建具有主动性的课程生态;以面向全体、特色发展为导引,构建具有多样性的课程生态;以生涯指导、综合评价为工具,构建具有生命性的课程生态;以自主发展、成人成才为任务,构建具有责任感的课程生态。

31建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本着“精致、生态、人文、智能”的校园建设基调,选择恰当场所,建设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建设、文化建设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更好地支持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深度学习。

32放大特色育人的覆盖层级。强化特色教育,扩大品牌影响。整合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建设科技、艺术、劳动、体育、德育、课堂等特色教育项目群,服务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和充分发展。

——升级艺术品牌内涵。继续探索“两全三级一载体”艺教模式,努力建设学生学习、赏析、实践、互动的平台,进一步发挥省级艺术课程基地的辐射作用。

——深化体育特色探索。立足国家级排球基地,进一步加强运动队的训练,努力提高体育训练水平,促进学校体育运动水平的再普及、再提高,让整个校园永远充满勃勃生机,力求在学校体育教育特色上有新突破。

——助力科学教育崛起。以智慧校园为支撑,以创客社团为抓手,注重拓展科技创新模式的内涵,深入推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将社团活动作为锤炼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锻塑尚美德育名片。深化以美育人的尚美德育表征,以培养核心素养为重点,创新构建定向核心素养的尚美德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五心六自”尚美德育模式,紧扣“教育部要求的学段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3追求特色内涵的更高品质。以省英语课程基地、省科普教育基地、省艺术教育基地的建设,带动各学科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加强课程实施载体建设,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把基地建设成为有特色、有影响的教学研究中心、成果示范中心、师资培训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对周边兄弟学校起到辐射作用。

34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前瞻性办学思想,多方论证,群策群力,完善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创造更显著的业绩。

35重视国际交流的育人探索。制定教育国际化探索的近期和远景规划,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步伐;加强交流,与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协作关系,通过派遣老师交流培训、学生交流学习等形式,拓展教育国际化领域;深化师资培养,建立有国际视野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文化理解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时代新人。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党的领导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学校发展大势,强化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纪律作风建设,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教学方方面面;坚定不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聚焦意识形态工作,确保教师课堂言论与党中央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切实发挥党委核心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让全校上下始终保有昂扬向上的奋进状态和积极作为的担当精神;按计划、分步骤、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党建规划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深化内部治理

1.要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治理组织力、队伍专业力、文化精神力的支柱性作用。

要继续遵循党建领航,坚守兴校立场,坚定内生崛起,促进先锋再凸显、校风再优化、价值再同一;要继续践行五育并举,秉承精致传统,锚定高质发展,促进思维再进化、系统再升维、品牌再鲜明;要继续凸显务实创新,坚持敢于竞争,突出团结共进,促进本领再提升、责任再强化、格局再放大。

2.要秉承“自强不息、抢抓机遇、追求精致、成就卓越”的信念,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弘扬担当精神,成就师生卓越,努力走出一条集团化办学条件下,实现良性互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奋力书写好“精美锐高”的新时代答卷。

要始终坚持七大战略,即:思想保障战略、系统升维战略、项目驱动战略、潜能激发战略、智领未来战略、特色升格战略、集团发展战略;要持续实施五个建设,即:文化建设、学科建设、项目建设、课程建设、环境建设;要开展九项工程,即:担当精神培育工程,党员教师引领力提升工程,青年教师成才工程,学生习惯素养提升工程,家长教育素养提升工程,质量生态治理工程,“融•学课堂”推进工程,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工程,干部领导力提升工程。

(三)优化外部环境

紧密依靠政府支持。密切与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联系,不断以自身的办学成效赢得发改、人社、财政、规划等各部门的关心,积极为学校发展争取有利的政策支持。不断争取社区支持。深化与学校所处社区的共建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营造和谐、安全的社区环境;面向社会丰富课程资源,通过高等院校、专业机构、社会场馆等开发促进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主动赢取家长配合。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深化家校合作,整合家长教育资源,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密切媒体关系。加强与各级媒体的沟通,利用网络新媒体,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未来五年,我们将迎来高品质学校新征程的开局战,也面临着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突围赶超、后发先至的关口期,未来正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我们必须拿出跨越的志气,激活后发的优势,抓实争先的硬招,奋力走好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谱写“精美锐高”新篇章,把美丽的蓝图变成辉煌的现实。

 

 

 

 

 

 

 

 

 

 

 

 

 

 

            

 

 

 

 

 

 

 

 

 

六、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对照《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2020年)》,审核淮安市楚州中学《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自评表(四星复审)》全部材料,认为该校已符合标准要求,同意其申报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评估。

 

 

 

 

 

 

 

 

 

 

 

 

 

 

负责人(签字)                           教育局(公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资讯

to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淮安市大治路28号 电话:0517—83663291 邮编:223001
维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ICP备13041215号 管理入口